洪水未退颱風又來 看美國如何抵抗強風暴

2020-11-26 中國網
 
資料圖。(東方IC)

中國網7月8日訊(記者李智 戚易斌)今年第1號颱風「尼伯特」的中心已於8日早晨5點50分在我國臺灣省臺東縣太麻裡鄉沿海登陸。中央氣象臺7日消息,預計「尼伯特」9日早晨至上午將以颱風級別的強度登陸福建。

今年的1號颱風「尼伯特」是史上第二晚的初颱風,從氣壓來看,它是史上最強的1號颱風。中國天氣網分析稱,接下來它很有可能繼續打破歷史,成為史上登陸我國的最強初颱風。

世界氣象組織給「颱風」的定義是中心持續風速在12級至13級(即32.7~41.4m/s)的熱帶氣旋為颱風(typhoon)或颶風(hurricane)。一般來說,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地區通常稱其為颱風,而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地區則普遍稱之為颶風。

美國如何防颶風

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也難逃颶風的摧殘。著名的颶風「卡特裡娜」2005年8月橫掃美利堅(風速280千米/小時),導致至少1836人死亡,造成經濟損失達812億美元,是美國史上造成損失最大的風暴。

2011年,颶風「艾琳」重創美國東部沿海,造成包括首都華盛頓特區在內的東部10個州進入緊急狀況,230萬人撤離,500萬人遭遇斷電,近萬架航班取消,2座核電站關閉。紐約幾乎變成「空城」。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2年11月19日,美國新澤西,一名男子經過因遭颶風襲擊而傾斜的房屋。(東方IC)

由於強風暴天氣時常會帶來難以估算的損失,美國從未停止對於惡劣天氣預報的研究。最成功的一次龍捲風預報是2013年5月20日美國俄克拉何馬州提前16分鐘預報穆爾市會有一次最強烈的龍捲風(EF-5級龍捲風),美國氣象服務局在龍捲風到達的前16分鐘三次拉響警報。

 

美國氣象服務局對風暴的預報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國家級的密切注意,是在風暴之前數小時或數天發布預警,這個模式主要是預報嚴重風暴正在形成過程中。另一種模式是美國各地的預報,是預報旋風和龍捲風已經形成及其走向。

在美國國家颶風中心(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的官方網站上,一份詳細的應對颶風災害的安全指南始終張貼在頁面的顯著位置,指導人們如何在災害來臨時做好防範措施,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1年8月30日,美國北卡,艾琳颶風襲擊,高速公路被衝毀。(東方IC)
 

相關焦點

  • 又來一個新風暴KENNETH,4月全球第1個強颱風可能要來了
    新風暴KENNETH正式生成,或將成為4月全球第1個強颱風!進入了4月後,全球海洋算是暫時消停了下,再也沒有3月那種「超強颱風」大飛舞的局面,儘管有個新風暴華萊士生成,但是潛力不大,最終只到了12級,而且未造成什麼影響。這下過了半月風暴空窗期,本來以為一直持續到5月了,結果近日全球海洋,尤其是印度洋,又開始鬧騰起來,而且還很熱鬧。
  • 8號颱風預備,新風暴蘿拉生成,雙風暴又來,或影響中日韓和美國
    8號颱風預備,新風暴蘿拉生成,雙風暴又來,或影響中日韓和美國時速75KM,風暴蘿拉西偏,或最強風力登陸美國,8號颱風也影響我國熱帶海洋的變化,真是太快了,8月簡直就是一個風暴大爆發的季節。東到北大西洋和東北太平洋,西到西北太平洋,風暴和颱風生成不停。從實時數據看,到了8月22日,已有12個熱帶風暴出現,其中7個颶風,5個颱風,而且這個數據馬上將改寫,新風暴和新颱風馬上到來,全球熱帶海洋又將繼續爆發,風暴活躍季波及整個北半球大部海洋。
  • 行業首份「風暴潮區域地圖」 ,精準掌握風暴引發的洪水風險
    每到夏季,關於颱風或颶風的新聞就層出不窮。為什麼熱帶風暴讓人談「風」色變?風暴潮風險不容小覷熱帶風暴會帶來強風、強降雨以及風暴潮,其中強風與強降雨的危害顯而易見,但名字有點陌生的「風暴潮」,其實也很可怕。地勢平坦的沿海地區遭遇風暴襲擊,風暴潮可能是主要的破壞因素。
  • 降雨不停,颱風又可能要來,快來收下這份洪水來臨前的應對指南
    強降雨重點從今晚開始,明後天雨帶有所南移,降雨強度比今天還會加強。除了常規雨情之外,今年第一個登陸我國的颱風可能也要來了。據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眼下,在菲律賓以東近海,一個名為「編號98W」的颱風胚胎出現了,後續它可能會發展成為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
  • 颱風「西馬侖」路徑更新!風暴現在在哪裡?什麼時候會襲擊日本?
    颱風西馬侖是本周將襲擊日本的第二個熱帶系統,蘇力克在周四仍然是一個威脅。西馬倫颱風現在在哪裡?什麼時候會襲擊日本?颱風西馬侖路徑更新:本周又有颱風正向日本移動。在這個颱風季節,又有一場颱風正向日本襲來,熱帶風暴西馬侖預計將在本周晚些時候增強。
  • 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颱風「沙德爾」加強為強熱帶風暴 持續影響...
    新華社海口10月22日電  記者從海南省氣象局等部門獲悉,今年第17號颱風「沙德爾」已加強為強熱帶風暴,並持續向海南島靠近,22日8時位於南海中部海面,距離海南省三沙市永興島偏東方向約430公裡,最大風力10級,強度仍在逐漸加強。
  • 南半球熱帶氣旋另闢蹊徑,未來颱風不再是沿海專屬
    上周,強熱帶氣旋Idai於非洲莫三比克登陸,這場巨大且恐怖的風暴導致莫三比克、辛巴威和馬拉威等國為數不多的基礎設施被摧毀,災難性的洪水更是久久不退
  • 全球風暴或兩極分化!2020年西北太平洋有大颱風?預測略偏多偏強
    在科學中,我們經常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海洋風暴的發展,對於不少的人來說,我們海洋區域的風暴可能會如今變得非常多非常強。但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過去40年之中,我們全球每年平均熱帶氣旋的數量,並沒有一次又一次的創下新高,反而是處於較低的情況。這是什麼情況?地球風暴數量減少了?
  • 全球風暴或兩極分化!2020年西北太平洋有大颱風?預測略偏多偏強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冷眼在科學中,我們經常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海洋風暴的發展,對於不少的人來說,我們海洋區域的風暴可能會如今變得非常多非常強。但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過去40年之中,我們全球每年平均熱帶氣旋的數量,並沒有一次又一次的創下新高,反而是處於較低的情況。這是什麼情況?地球風暴數量減少了?這個研究確實有點不符合大家的一個「想法」,我們來看看到底海洋區域風暴是如何發展的。根據新研究表明,其實海洋風暴的發展數量是存在「兩極分化」,那就是有些地區多,有些地區少。
  • 為啥美國有颶風沒颱風,中國有颱風沒颶風?
    在印度洋和阿拉伯海一帶的人稱為「旋風」,在菲律賓被叫作「碧瑤風」、在澳大利亞又叫「畏來風」或「威利威利(willy willy)」,在墨西哥則稱之為「鞭打」。美國颶風普遍比中國颱風的威力大。  世界氣象組織按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將熱帶氣旋劃分為四級:風力<8級為熱帶低壓;風力8~9級為熱帶風暴;風力10~11級為強熱帶風暴;風力達到12級的才是颱風或颶風。
  • 南半球熱帶氣旋另闢蹊徑,未來可能深入內陸,颱風不再是沿海專屬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上周,強熱帶氣旋Idai於非洲莫三比克登陸,這場巨大且恐怖的風暴導致莫三比克、辛巴威和馬拉威等國為數不多的基礎設施被摧毀,災難性的洪水更是久久不退,專家預估稱遇難人數可能超過1000人
  • 颱風「巴威」北上,1949年來登陸遼寧最強颱風要來了!?遼寧汛情...
    本文轉自【遼瀋晚報】;暴雨或許結束了 但是颱風「巴威」卻可能要來了!或成為1949年來登陸遼寧最強颱風據中國天氣網昨日報導,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於8月22日8時在臺灣以東海面上生成,隨後一路北上,可能於8月27日登陸遼寧沿海地區。
  • 埃裡克即將消亡,跨洋風暴弗洛西誕生,韋帕最後一場颱風雨也來了
    埃裡克即將消亡,跨洋風暴弗洛西誕生,韋帕最後一場颱風雨也來了說到8月,氣象界的話題開始「爆」了起來,尤其是北半球的太平洋,成了風暴「話題」的海洋。在這裡,各種熱帶雲團,熱帶擾動,風暴胚胎,颱風胚胎,颱風或颶風相繼生成,各種風暴共舞,「亂成了一鍋粥」。
  • 美國第一大河密西西比河洪水也不少,它是如何來治理的?
    歷史上的洪水災害及成因密西西比河歷史上洪災頻繁。百餘年來,密西西比河曾發生重大洪災37次,平均3年一次,最早的洪水記載是1543年。1849、1850及1858年發生幾次較大洪災後,美國政府對該河加強了關注,並於1861年開始研究堤防建設問題。
  • 最大風速42米/秒,風暴赫洛德升至14級,3月全球首個強颱風來了
    最大風速42米/秒,風暴赫洛德升至14級,3月全球首個強颱風來了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說實話,2020年一開端,就不同尋常,不管從哪方面來說,都是如此,如今全球疫情就是明顯的例子不過對海洋來說,熱帶風暴(颱風)的發展,更值得我們注意,畢竟這是主角。事實上,就3月實況看,西北太平洋相對安靜,但是南太平洋和西南印度洋就不一樣了,這裡風暴胚胎不算滋生,以至於新風暴也接連出現。14日時,風暴赫洛德和格雷特爾的相繼誕生,3月首輪「雙風暴」的出現,揭開了整個熱帶海洋活躍的序幕。
  • 「北美颱風」也過節?馬爾科逼近美國,蘿拉隨後,或是「七夕劫」
    馬爾科逼近美國,蘿拉隨後,或是「七夕劫」 七夕暴雨到,颱風也來湊熱鬧,一個即將登陸美國,一個要進入我國 都說時間快,今年夏季更是如此,一沒注意,就都了8月25日,也就是我國傳統的「七夕佳節」。當然,儘管如此,海陸氣象甚是不平靜,大陸上,新的強降水在東北和南方一帶,繼續下。
  • 深圳遭遇「閃電風暴」,影響堪比颱風山竹
    這兩天,隨著冷空氣南下至我國華南沿海,在華南沿海上空的大氣層中與暖空氣展開了激烈對撞,進而引發了一系列強雷雨雲團,從4月11日開始,我國華南多地開始經歷激烈天氣,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頻繁爆發。4月12日上午,雷達回波圖上看我國廣東仍有大片強對流回波,意味著多地仍然正在進行著激烈雷雨。
  • 強熱帶風暴「艾莎尼」預計明在菲律賓登陸
    中新社馬尼拉11月5日電 當地時間11月5日下午5時,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PAGASA)發布警報,強熱帶風暴「艾莎尼」(Siony)預計6日上午在菲律賓登陸。預計「艾莎尼」6日上午會達到颱風級別,在經過巴坦群島及或巴布延群島附近或上空時,風力最高強度為每小時120公裡。離開菲律賓責任區後,「艾莎尼」將逐漸減弱,並伴隨一股東北風暴潮。受「艾莎尼」影響的地區,今晚至明日清晨將遭遇強風至暴風。在未來24小時內,巴丹群島或巴布延群島沿海地區將出現1-2米風暴潮。
  • 颱風是怎麼命名的 為什麼這次強颱風叫「玉兔」不叫「小白兔」
    人們談「風」而色變,但有個奇怪的現象是,每個颱風與熱帶風暴都有個好聽的名字,如「達維」、「悟空」、「蝴蝶」、「瑪莉亞」、「桑美」、「寶霞」等,颱風與熱帶風暴是如何來命名的呢? 首先來看一下颱風與熱帶風暴的定義。颱風是熱帶氣旋的一種,其英文名稱為Typhoon, Hurricane。颱風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的稱謂。
  • 又來一個新風暴胚胎91B,或將達到12級颱風還將登陸
    又來一個新風暴胚胎91B,或將達到12級颱風還將登陸自然界,就是那樣,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這其中氣象界更是如此,變化多端,更是讓人難以預料。本來自4月風暴華萊士走後,全球海洋更是進入了風暴空窗期,一片靜寂,讓人欣喜。不過眼看臨近月底了,海洋又開始躁動起來,印度洋更是流量中心,4大熱帶氣旋在這裡肆意奔騰,實在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