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在日本,有個防自殺的標語:等等,你硬碟刪乾淨了嗎?
雖然這聽起來像個幽默的笑話,但是實際上在如今的網絡時代,我們的電子設備確實記載了我們太多的信息,人們通過我們的電腦就可以對我們的行蹤了如指掌。
假如一個人毫無徵兆突然失蹤,警察也毫無線索,這種情況該怎麼辦?電影《網絡迷蹤》講的就是一個父親某天發現自己的女兒突然失蹤,而他根據女兒的電腦最終找到真相的故事。
大衛的妻子在幾年前因為癌症去世,而大衛和正在讀高中的女兒瑪格關係一直比較緊張。某天晚上深夜,瑪格不斷打來電話,而已經熟睡的大衛毫無察覺。第二天,當大衛看到瑪格的未接來電,他立馬撥過去,可是瑪格的電話卻始終無人接聽。
一天下來,大衛都沒有收到瑪格的回信,電話也打不通。大衛與瑪格朋友艾薩克的媽媽取得聯繫,得知瑪格可能和艾薩克一起去參加野營了。結果當天晚上八點,艾薩克打來電話說,瑪格並沒有和她一起野營。
大衛頓時緊張起來,他立刻報警了,分配來調查瑪格失蹤案件的是一位名叫羅斯瑪麗的女警官。女警官讓大衛儘量提供瑪格的信息,大衛之前疏於對女兒的了解,對女兒的生活和人際關係可以說是一無所知。無奈之下的大衛打開瑪格的電腦,登錄了女兒的Facebook,逐一聯繫女兒的好友。這才了解到瑪格平時基本沒什麼朋友,一個人獨來獨往。
而警方那邊也是毫無進展,焦慮不已的大衛翻著女兒的博客。看著女兒在網上發的一些冷清的視頻文字,大衛不禁悲傷不已。
在女警官的協助下,大衛得知女兒當晚十點左右,租了一輛車獨自離開了。大衛通過查看瑪格的銀行帳戶交易記錄,發現瑪格最近向一名陌生男子轉過2500美元,大衛找到那個男孩,而他在瑪格失蹤的那晚在看演唱會,沒有作案時間。
緊接著,大衛又在女兒保存的視頻中發現了瑪格在一個直播平臺經常和一個叫漢娜的女孩聊天。而這個漢娜說自己的母親得了癌症,自己需要輟學籌錢給母親治病。大衛立刻將線索告訴了女警官,而女警官在調查之後告訴大衛,這個女孩也排除了作案的嫌疑。
大衛繼續在瑪格的電腦裡尋找線索,他在視頻中發現了一個湖。而根據瑪格那晚行車的路線,剛好是前往這個湖。大衛立馬聯繫警方,警方立馬展開搜索。凌晨大衛接到警方的消息,已經將瑪格開的那輛車打撈了出來,副駕駛上有血跡,但不見瑪格的屍體。
大衛堅信女兒仍活著,而這時候女警官發來消息說,綁架瑪格的兇手已經抓到,而他也承認自己將瑪格殺害。大衛萬念俱灰,就在他打開喪葬公司發來的郵件時,他看到喪葬公司的首頁的女人的圖片是那樣熟悉,大衛的大腦飛快地思考,他發現事情不對勁,而事情的真相令大衛震驚,原來他一直處在一個精心設計的騙局當中。
整部影片情節跌宕起伏,處處都是細節。整個案子隨著大衛獲取的信息而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電影的內容主要圍繞社交網絡展開,這讓我們這些經常接觸網絡的年輕人看起來也非常親切。
實際上,這部電影除了是一部懸疑片之外,更是一部教育片。在女兒失蹤之後,大衛才開始真正了解女兒,家人之間的疏離往往是因為缺乏溝通導致的,而我們更要趁家人都在身邊的時候,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