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澎湃
海都訊過去,遊泳一直是黑人運動員無法徵服的項目,但如今這個慣性思維以及所謂的科學依據正在被人類挑戰極限的追求打敗。
近日,來自牙買加的黑人選手艾麗婭·阿特金森就在世界短池遊泳錦標賽100米蛙泳中奪得了世界冠軍,1分02秒36的成績也追平了世界紀錄。阿特金森也成為泳壇首位女性黑人世界冠軍。面對阿特金森的成功,BBC評論道:「阿特金森創造了人類的遊泳歷史。」
用冠軍證明黑人也能遊好泳
從2001年開始,阿特金森就在美國某遊泳俱樂部接受專業訓練,此前在雅典奧運會和北京奧運會上,她並沒有出彩的表現,在北京僅獲得100米蛙泳第25名。直到2012年倫敦奧運會,阿特金森開始嶄露頭角,獲得了100米蛙泳殿軍。
阿特金森四肢修長,臀部略寬,手臂、腿部划水動作非常有力,因此這兩年的短池比賽也成了她最好的舞臺。
在代表黑人女選手徵服泳壇後,阿特金森成為牙買加人的偶像。她告訴牙買加《觀察家報》,希望用自己的勝利去擊碎人們印象中「黑人無法在遊泳領域突破」的成見。「我希望自己能夠激勵更多人,尤其是那些在所謂『非優勢體育領域』工作的黑人選手,因為他們現在可以看到,只要努力沒有什麼不可能。」
非洲遊泳普及率極低
在不少運動專家看來,黑人運動員不擅長遊泳有著科學依據。科學研究表明,白人每立方釐米的肌肉重1.05克,而黑人則為1.13克,這使得黑人在水中要比白人付出更大的氣力來解決身體下沉的問題。簡單而言,黑人相較其他人種在水中更容易「沉」。另外,黑人的身體密度比白人要高1%左右,而1%的體密度差異,可以在泳池中造成1.2%~1.9%的速度差異,這個數據放在以0.1秒甚至0.01秒決定金牌歸屬的遊泳比賽中,可能是致命的。黑人骨骼的比重比白人骨骼的比重約重5%~10%,黑人身上較重的骨骼和較少的脂肪,使得其在水中的浮力較小。這些身體上的差異也造就了「黑人不適合遊泳」的慣性思維。
不過,這些在阿特金森看來都是歧視的藉口。以非洲而言,很多國家都沒有50米的標準遊泳池,因為水資源問題,遊泳普及程度極低。
美國黑人作家瑪莎·索斯蓋特也曾在《紐約時報》上討論過黑人甚少遊泳的社會背景。根據2010年美國遊泳基金會和孟菲斯大學的一項調查,美國70%的黑人孩子不會遊泳。美國疾病防治與控制中心的報告說,5歲至14歲的黑人孩子淹死的比例是同齡白人孩子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