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宇宙最早恆星形成證據 136億年前誕生(圖)

2020-12-04 中國日報網

中新網3月2日電 據外媒報導,天文學家宣布首次探測到宇宙最早恆星的訊號,這些恆星誕生於136億年前,即宇宙大爆炸的1.8億年後,這比此前預期的時間早了好多年。

2018年3月1日消息,科學權威雜誌《自然》公布了兩張渲染圖,顯示天文學家找到了大爆炸後第一顆恆星的形成證據,距離大爆炸僅僅1.8億年。圖為藝術家繪製的宇宙首顆恆星的概念圖。

報導稱,這些恆星訊號是安裝在澳大利亞沙漠的一個無線電光譜儀偵測到的。領導這項研究的亞利桑納州立大學天文學家鮑曼說:「發現這些微弱的訊號,為了解初期的宇宙打開了一扇窗……望遠鏡無法直接看到這些古老的恆星,但我們會在它們發亮時看到它們。」

鮑曼指出,這些恆星與現在的星體可能不一樣,因為它們是在宇宙大爆炸後產生的原始氣體形成的。他說:「這些氣體幾乎完全是氫(hydrogen)和氦(helium)。」

圖為藝術家繪製的從宇宙大爆炸開始到現在的時空維度圖像。

此外,科學家探測到的無線電波也顯示,宇宙當時的溫度比原先所想像的低,只有零下270攝氏度。麻省理工學院海斯塔克天文臺的天文學家羅傑斯指出,這可能是氣體與暗物質的相互作用造成的。

天文學家此次的發現仍須通過其他實驗證實,澳洲斯威本理工大學的格萊茲布魯克說:「全球天文學家將屏住氣息,直到獨立實驗結果證實此次發現為止……(若獲得證實)這將開啟了解宇宙初期的新窗口,也可能為暗物質的性質提供新見解。」

也有天文學家指出,若證實此次發現的是最早恆星的訊號,這將是自2015年發現重力波之後,最重大的天文突破。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發現早期宇宙直接形成超大質量黑洞的證據
    現在,加拿大安大略西部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某些黑洞並非起源於恆星殘餘的證據。這一發現能夠解釋宇宙最早期階段出現的極端大質量黑洞。西部大學的物理學與天文學教授沙塔努·巴蘇表示:「這是一個間接觀測證據,證明某些黑洞由恆星塌陷直接形成,而不是恆星殘餘。」對於超大質量黑洞,科學家一直很難給出一個令人滿意的解釋。這些引力怪獸據信潛伏在每個大星系的中央,例如我們的銀河系。
  • 天文學家發現128億年前!第一代恆星組成的星系
    近日,來自美國麻薩諸塞大學與墨西哥國家天體物理、光學與電子研究所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自然 天文》上發布了一個重要發現。他們利用大型毫米波望遠鏡通過光譜觀測證認了一個紅移大於6.0的正在形成恆星的星系——G09 83808。
  • 天文學家:發現了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為宇宙起源提供證據
    關於宇宙的起源一直以來備受爭議,大爆炸理論最為著名。最近科學家通過不懈努力發現了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之一,可能為宇宙的起源作出傑出貢獻,天文學家把他命名為J0815+4729是一顆具有極端缺乏鐵和碳過剩的恆星,這表明它是銀河系中發現的最古老的恆星之一。
  • 科學家發現了宇宙誕生以來的第一代恆星存在的證據
    天文學家使用ESO的超大望遠鏡發現了迄今為止在早期宇宙中最明亮的星系,並發現了強有力的證據,表明第一代恆星的例子潛伏在其中。這些巨大的、輝煌的、以前純理論的物體是歷史上第一個重元素的創造者——這些元素是我們今天圍繞在我們周圍的恆星、圍繞著它們的行星以及我們所知道的生命所必需的。新發現的「CR7」星系比目前已知的最明亮的遙遠星系要亮3倍。
  •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古老恆星 有132億年歷史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天文學家最新發現宇宙中迄今最古老的恆星,它距離地球186光年,至少已有132億年的歷史,比之前預計的年齡還要早數百萬年。137.7億年前,這顆叫做HD 140283的恆星是大爆炸之後首批誕生的恆星。
  • 比138億年的宇宙還要古老,「瑪土撒拉」恆星為何困擾天文學家?
    多久第一顆恆星出現,他被命名為「瑪土撒拉」,他困擾了天文學家很久,他們認為這顆恆星可能比宇宙本身還要古老。03133億年前大約133億年前恆星開始形成星團也就是星系,不過最早的星系中並不包含任何的行星,這時候各種物質還遠遠無法形成出如此巨大而堅實的天體
  • 比138億年的宇宙還要古老,「瑪土撒拉」恆星為何困擾天文學家
    138億年前‍‍宇宙的誕生始於138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爆炸以後很長一段時間除了以光速向四面八方飛射的熱物質以外宇宙一片虛無。大約133億年前恆星開始形成星團也就是星系,不過最早的星系中並不包含任何的行星,這時候各種物質還遠遠無法形成出如此巨大而堅實的天體。
  • 宇宙是怎麼誕生的,太陽系又是如何形成的,人類掌握了哪些證據?
    宇宙大爆炸理論的基本觀點認為,宇宙大約誕生於138億年以前,在此之前,時間、空間以及宇宙間的一切物質都並不存在,有的只是一個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奇點。在138億年前的某一時刻,由於某種未知的原因,奇點爆炸了,時間、空間以及物質噴湧而出,宇宙誕生並開始膨脹。
  • 哈勃望遠鏡新發現:宇宙第一批恆星和星系形成時間或更早
    原標題:宇宙第一批恆星和星系形成時間或更早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歐洲天文學家藉助哈勃太空望遠鏡對大爆炸後5億到10億年間的宇宙展開研究,沒有發現第一代恆星——所謂第三星族恆星存在的證據。這一最新結果表明,早期宇宙中第一批恆星和星系的形成時間比科學家此前認為的要早得多。在現代天文學領域,探索第一批恆星和星系如何以及何時形成仍是一項重大挑戰。普朗克太空望遠鏡此前提供的數據表明,恆星約在大爆炸後5.5億年開始形成。哈勃望遠鏡研究項目由歐洲航天局(ESA)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攜手開展,可觀測大爆炸後5億年內宇宙的情況。
  • 宇宙中的星系是怎麼形成的?《自然》:與125億年前的暗物質有關
    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形成的早期是一片混沌——溫度極高,沒有任何有形的物體。那麼後來是怎麼產生這麼多星系呢?科學界普遍接受的理論認為,暗物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暗物質就像粘合劑一樣,使氣體聚集、融合,直到誕生一批嶄新的恆星。氣體在聚集時,會被加熱到極高的溫度,在這樣的溫度下氣體是不能轉變成恆星的。
  • 宇宙誕生於137億年前,宇宙大爆炸是怎麼回事?
    那些早期的天文學家奠定了現代科學的基礎。但他們會震驚於看到同行們的現今的發現。曾經庇護眾神的恆星和行星現在被視為一個巨大的物質和能量支架的無窮小部分,這些物質和能量延伸到遙遠的太空。哈勃和休馬森發現它們中的大多數在向遠離我們的方向運動。他們看到的離得越遠的星系,它後退的速度越快。這一事實,現在被稱為哈勃定律,它表明一定有一個時間點,在這個時間點上所有這些星系中的物質都聚集在一個地方。 這個時間點,就是我們的宇宙誕生的時候,現在被稱為宇宙大爆炸。從那時起宇宙膨脹的體積有多大取決於它的增長時間和膨脹速度。
  • 宇宙誕生於137億年前,宇宙大爆炸是怎麼回事?
    在古代,大多數觀測者將恆星這種環繞地球的球體,通常視為神的家園。希臘人是第一個將天象認為是自然現象的人,他們認同服從的是人類的調查,而不是諸神變化無常的心血來潮。比如說,有一位天文觀察者就認為流星是由地球上的物質構成的,而且可能就是來自地球。那些早期的天文學家奠定了現代科學的基礎。但他們會震驚於看到同行們的現今的發現。
  • 天文學家發現約是134億年前形成星系,距離大爆炸僅4億年
    根據最廣泛接受的宇宙學模型,宇宙始於大約138億年前的大爆炸。即使這樣,天文學家仍然不確定早期宇宙的樣子,因為這個時期與宇宙的「黑暗時代」相吻合。因此,天文學家不斷開發其儀器的極限,以查看最早的星系何時形成。多虧了國際天文學家團隊的新研究,我們發現了迄今為止在我們的宇宙中觀測到的最古老和最遙遠的星系GN-z11。
  • 發現最古老的恆星,幾乎與宇宙同齡!
    這意味著它是宇宙中最古老恆星之一,可能是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後形成的第二代恆星。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天文學家託馬斯·挪德蘭德爾(Thomas Nordlander)解釋稱,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貧血恆星,可能形成於大爆炸之後的幾億年,其鐵含量僅是太陽鐵含量的150萬分之一。
  • 地球形成約46億年,太陽49億年,那銀河系呢?它幾乎與宇宙同齡
    一般認為我們的地球約有46億年的歷史,太陽約有49億年的歷史,然而地球和太陽所屬的太陽系都屬於銀河系,是銀河係數千億顆恆星系統中的一個,那麼銀河系的形成有多長時間了呢?天文學家們通過對銀河系中的恆星的觀察發現,有些位於銀心位置的紅矮星在宇宙形成之後的不到2億年就形成了,這些最早形成的恆星說明銀河系很可能在136億年前就形成了,宇宙的年齡不過才138億年,判斷一些白矮星的溫度以及一些恆星元素的衰變期也能判斷銀河系有130多億年的歷史,但是用這些方法所能判斷的並非銀河系最初的樣子,更早時期的銀河系還需要理論推測。
  • 哈勃紫外深空場照片發布:追溯110億年前的恆星形成時期
    哈勃紫外深空場照片發布:追溯110億年前的恆星形成時期  Winnie Lee • 2018-08-19 17:21:42 來源:前瞻網 E1509G0
  • 為什麼在宇宙中,恆星形成的腳步在110億年前慢下來
    一個在天文物理學存在已久的問題,研究人員看起來有一個解釋了:「為什麼在宇宙中,恆星形成的腳步在110億年前慢下來?」在110億年前,星繫到達它們最忙於製造恆星的時段,然後變慢下來。天文學家在這個發生什麼事的問題上,困惑了好幾年。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報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報導他們所發現的研究人員解釋:「答案是來自恆星形成的星系之間類星體(quasar)的能量反饋。」
  • 根據我們的宇宙學模型,有證據表明最初的恆星形成過快
    新證據表明,對於我們的宇宙學模型來說,最早的恆星形成得太快星際雲-面紗星雲(圖源:sciencealert)我們思考整個宇宙的組成,主要問題之一是最早期的恆星是如何誕生的?人們認為恆星是在大爆炸後的一億年裡出現的,我們已經發現了一些非常古老的恆星;但在原始宇宙湯中,恆星的誕生過程依然是一個很大的謎。在宇宙深處,有一團氣體雲給了我們重要線索:它是如此遙遠,以至於發出的光線花了近130億年才抵達地球,這意味著我們看到的雲與大約8.5億年前宇宙裡的一樣——這只是它目前壽命的短暫一瞬。
  • 科學家發現一顆140多億歲的恆星,宇宙年齡未必是138億年
    當今科學界對於宇宙起源之謎有諸多看法,而目前比較流行,也是比較多人認同的一種說法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大爆炸理論是由美國物理學家伽莫夫提出的,伽莫夫認為我們的宇宙在137-138億年前的一場大爆炸中產生,而在爆炸發生之前,所有的能量和物質都以一個「點」的形式存在,這個點就是奇點。
  • 銀河系發現最古老的恆星 幾乎與宇宙同齡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又發現一顆古老恆星,它距離地球3.5萬光年,是一顆紅巨星,被命名為SMSS J160540.18–144323.1,它的鐵含量是銀河系所有分析過的恆星中最低的。這意味著它是宇宙中最古老恆星之一,可能是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後形成的第二代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