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般!銀河系發現最古老的恆星 幾乎與宇宙同齡

2020-12-03 驅動之家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又發現一顆古老恆星,它距離地球3.5萬光年,是一顆紅巨星,被命名為SMSS J160540.18–144323.1,它的鐵含量是銀河系所有分析過的恆星中最低的。

這意味著它是宇宙中最古老恆星之一,可能是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後形成的第二代恆星。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天文學家託馬斯·挪德蘭德爾(Thomas Nordlander)解釋稱,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貧血恆星,可能形成於大爆炸之後的幾億年,其鐵含量僅是太陽鐵含量的150萬分之一。

我們之所以判斷它是一顆古老恆星,是因為宇宙形成較早期幾乎沒有金屬,第一批誕生的恆星主要成分是氫和氦,它們的質量很大,溫度很高,壽命非常短暫,這些早期恆星被稱為「第三種群恆星」,之前科學家從未觀測過。

恆星的「動力」來自核聚變,即較輕元素的原子核結合在一起產生較重的元素,在較小恆星中,主要是氫與氦發生聚變,但在體積較大恆星中,例如:「第三種群恆星」,聚變過程能形成矽、鐵等元素。

當這些恆星在猛烈的超新星爆炸中結束生命時,會將一些重元素噴射至宇宙,當新的恆星誕生時,就會吸收這些重元素,因此恆星的金屬含量是判斷其形成時期的重要依據。例如:我們掌握到太陽的金屬含度,可推測它是大爆炸之後大約第100代恆星。

但是我們在銀河系中發現其他金屬含量較低的恆星,從而證明它們是宇宙早期誕生的恆星,例如:2MASS J18082002–5104378 B,該恆星是之前較低金屬含量保持者,僅佔太陽金屬含量的11750分之一。

相比之下,最新發現的SMSS J160540.18–144323.1金屬含量僅佔太陽金屬含量的150萬分之一。「第三種群恆星」不可能倖存太長時間,但我們可以通過研究後期形成的恆星揭曉它們的秘密。

研究人員認為,將金屬元素傳遞給SMSS J160540.18–144323.1的恆星形成於宇宙初期,其質量相對較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10倍,它的質量足以產生一顆中子星,之後經歷了強度較弱的超新星爆炸。

超新星爆炸可以觸發一次快速中子捕獲過程,這是一系列核反應,原子核與中子碰撞,合成比鐵更重的元素。沒有明顯證據表明這些元素存在於恆星中,這可能意味著它們被死亡不久的中子星捕獲,但是沒有足夠的鐵元素逃逸,被併入SMSS J160540.18–144323.1恆星的形成過程。

很可能SMSS J160540.18–144323.1是第二代恆星中最早的成員之一,伴隨著它逐漸衰亡,將演變成一顆紅巨星,意味著這顆恆星的生命周期即將結束,在進行氦聚變反應之前,它將耗盡最後的氫。目前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 THE END -

#宇宙#銀河系

原文連結:新浪科技 責任編輯:雪花

相關焦點

  • 銀河系發現最老恆星 幾乎與宇宙同齡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大爆炸」後宇宙經歷了什麼事情?也許一顆剛剛在銀河系發現的原始恆星可以為苦苦追問的天文學家提供線索,它的年齡約為132億年,幾乎與宇宙同齡,成為已知的最長壽的恆星。這份報告的主要作者、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安娜·弗雷貝爾表示,在HE 1523上的釷和鈾可能來自於另一顆演化到超新星爆發階段、走向衰亡的更古老的恆星。爆炸拋射出的化學物質又形成了HE 1523等一批新的恆星。天文學家普遍認可的宇宙的年齡為137億年,這顆恆星的發現有助於了解宇宙形成早期的歷史信息。
  • 發現最古老的恆星,幾乎與宇宙同齡!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在銀河系又發現一顆古老恆星,它距離地球3.5萬光年,是一顆紅巨星,被命名為SMSS J160540.18–144323.1,它的鐵含量是銀河系所有分析過的恆星中最低的。
  • 我們在銀河系又發現了一顆古老恆星,幾乎與宇宙同齡!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又發現一顆古老恆星,它距離地球3.5萬光年,是一顆紅巨星,被命名為SMSS J160540.18–144323.1
  • 天文學家:發現了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為宇宙起源提供證據
    關於宇宙的起源一直以來備受爭議,大爆炸理論最為著名。最近科學家通過不懈努力發現了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之一,可能為宇宙的起源作出傑出貢獻,天文學家把他命名為J0815+4729是一顆具有極端缺乏鐵和碳過剩的恆星,這表明它是銀河系中發現的最古老的恆星之一。
  • 西媒:科學家發現銀河系最古老的恆星
    參考消息網7月24日報導 西媒稱,科學家根據歐洲航天局「蓋亞」衛星任務發布的數據,發現了銀河系最古老的恆星,並揭示了銀河系在早期階段是如何形成的。據西班牙《先鋒報》網站7月22日報導,這是加那利天體物理研究所卡梅·加利亞特領導的研究小組的發現。
  • 天文學家發現宇宙最古老星系 就在銀河系周圍
    天文學家發現宇宙最古老星系 就在銀河系周圍  Winnie Lee • 2018-08-18 18:27:13 來源:前瞻網
  • 銀河系邊緣發現古老恆星墓地,實際上是球狀星團殘骸
    球狀星團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系統之一,通常在直徑10幾光年範圍內擠了高達10萬顆恆星,且大多數恆星年齡與宇宙一樣老。最近,科學家在銀河系邊緣發現一條被引力切碎的古老球狀星團殘餘物,它們見證了銀河系這數十億年來的增長。
  • 科學家發現宇宙最古老的恆星
    一顆編號為HD140283的恆星,它的年齡達到了驚人的144.6億年,是已知最古老的恆星,因此它也獲得了一個名字「瑪土撒拉星」瑪土撒拉星是聖經中最長壽的人,而在目前主流的宇宙模型中,國外科學家推測,宇宙的年齡大約為138億年,那這顆瑪土撒拉星怎麼可能比宇宙還要古老呢?
  • 太陽系附近發現與宇宙幾乎同樣古老的恆星(圖)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在距離地球非常近的宇宙空間中發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天體,其年齡幾乎和宇宙一樣古老,這就是編號為HD 140283的「史前恆星」。,當前宇宙學研究認為宇宙年齡為137.7+-0.06億年,顯然144億年偏大,但科學家認為過去分析球狀星團和哈勃常數來估算宇宙年齡時會出現較大的不同,其中可存在數十億年的差值,因此對HD 140283恆星進行探索的研究人員認為該恆星年齡與宇宙年齡不存在衝突。
  • 地球形成約46億年,太陽49億年,那銀河系呢?它幾乎與宇宙同齡
    一般認為我們的地球約有46億年的歷史,太陽約有49億年的歷史,然而地球和太陽所屬的太陽系都屬於銀河系,是銀河係數千億顆恆星系統中的一個,那麼銀河系的形成有多長時間了呢?天文學家們通過對銀河系中的恆星的觀察發現,有些位於銀心位置的紅矮星在宇宙形成之後的不到2億年就形成了,這些最早形成的恆星說明銀河系很可能在136億年前就形成了,宇宙的年齡不過才138億年,判斷一些白矮星的溫度以及一些恆星元素的衰變期也能判斷銀河系有130多億年的歷史,但是用這些方法所能判斷的並非銀河系最初的樣子,更早時期的銀河系還需要理論推測。
  • 圍繞銀河系發現4個黯淡小星系: 宇宙最古老星系
    天文學家發現圍繞銀河系運轉的4個小型星系,這些星系可以追溯到130億年前,在大爆炸之後不久就出現了,可能是宇宙中最古老的星系。這些矮星系(又稱為衛星星系)通過引力作用環繞著銀河系,就像月球與地球的關係,只是在更大尺度上。研究人員將這一發現的意義與「在地球上發現第一批人類的遺骸」相提並論。
  • 天文學家發現古老的恆星 或比宇宙年齡大
    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中最古老恆星HD 140283的年齡為144.6億歲,比最新測定的宇宙年齡還要大,如果最終確認,意味著宇宙比它看起來還要老。據悉,恆星HD 140283距離地球190光年,位於天秤座方向,其視星等7.223,幾乎完全……  【科技訊】11月19日消息,據媒體報導,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中最古老恆星HD 140283的年齡為144.6億歲,比最新測定的宇宙年齡還要大,如果最終確認,意味著宇宙比它看起來還要老。
  • 距地3億光年,科學家發現最古老星系,與宇宙同齡卻不存在生命
    目前人類發現的宇宙中最大的星系,IC-1011星系。它距離地球約3.49億光年!注意哦,是3.49億光年,不是3.49光年哦,這就意味著截止目前為止,以我們人類的科技是無法到達那裡的。它的年齡大約是129.5億年,這幾乎和宇宙的年齡(137億年)相同,是一個相當古老的星系,幾乎是跟宇宙同時產生的。同樣它的體積更是龐大到嚇人,IC1011星系的直徑更是達到600萬光年!IC1011的形狀是非常薄的,而不是一個正常的橢圓星系的形狀。 因此它被歸類為一個緊湊的橢圓星系,但一般仍然簡稱為橢圓星系。
  • 太陽系外發現超級地球,是銀河系最古老星球,或暗示地球最終命運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一種被稱為超地球的熾熱巖石系外行星被發現繞著我們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之一運行。系外行星之所以被稱為是因為它位於我們的太陽系之外,它比地球大50%左右,質量是地球的三倍,按天文學標準,它是超級地球。即便如此,被稱為TOI-561b的行星只需不到一半的地球日就可以完成圍繞其宿主恆星的一個軌道。
  • 銀河系中一些古老恆星不在預期位置,是銀河系演化模型錯了嗎?
    在我們宇宙誕生之初,宇宙元素主要以氫和氦為主,這些元素聚集到一起後形成了第一代恆星,隨著時間的流逝,第一代大質量恆星內部產生了碳、氧、矽、鐵等等元素,後期還會通過超新星爆發或者中子星合併,來產生大量的重元素,這也是目前我們宇宙中元素種類豐富的原因。
  • 宇宙活化石!銀河系中心藏著一個128億年的古老星團
    正如克里斯多福·加爾法德在《極簡宇宙史》中所說:「我們對於遙遠宇宙的一切了解,都來自我們所見到的光。」確實,光就像神奇的信使,穿越無垠的時空,向我們訴說著宇宙的故事。在一項新研究中,天文學家通過分析銀河系中一個球狀星團的光,最終確定了它的年齡。研究結果表明,這個被稱為HP 1的星團大約已有128億年的歷史,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星團之一。據介紹,HP 1位於銀河系中心的隆起區域,很早之前就已被發現,但關於其年齡,至今才獲得可靠的答案。對HP 1年齡的估測最早可追溯到1997年。
  •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差不多與宇宙一樣古老的「超級地球」
    圍繞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之一,一個距地球僅280光年的名為TOI-561的橙色矮星,天文學家發現了三個繞行行星系外行星——其中一個是巖石世界,其大小是地球的1.5倍,在10.5小時的高速軌道上繞恆星飛行。顯然,離地球如此近的系外行星不太可能是可居住的,即使它像地球、金星和火星一樣巖石。它的溫度為2,480開爾文,在永久白日的一側被潮汐帶鎖著巖漿海洋。
  • 天文學家發現宇宙中一些最古老的星系
    來自杜倫大學計算宇宙學研究所和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研究小組已經發現證據表明,圍繞我們銀河系運行的最微弱衛星星系是在宇宙中形成的最早星系之一。從事這項研究的科學家稱這一發現「非常令人興奮」,發現一些圍繞銀河系運行的宇宙最早星系「相當於發現了第一批居住在地球上的人類的遺骸」。
  • 宇宙最古老的星系被發現!它刷新了紀錄,年齡直逼宇宙奇點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如今人類已經可以探知到遙遠的宇宙深處,也不斷發現來自宇宙早期的古老星系,比方說曾經被認為最古老星系的CR7星系。 8億年後的古老星系,這也是當時科學家們在宇宙中發現的,最明亮、最古老的星系,當時很多科學家都非常激動,認為自己找到了宇宙中的第一代恆星。
  • 關於銀河系你不知道的7個有趣事實,了解銀河系就能了解宇宙嗎?
    科學家通過觀察發現銀河系中至少有2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而且發現銀河系的邊緣正在吞噬另一個較小規模的矮星系,可以說銀河系一直在不斷地成長變大,人類對宇宙了解的一切都在這個直徑十萬光年的星系中,下面來看看關於銀河系的幾個有趣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