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邊緣發現古老恆星墓地,實際上是球狀星團殘骸

2020-08-26 十輪網

球狀星團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系統之一,通常在直徑10幾光年範圍內擠了高達10萬顆恆星,且大多數恆星年齡與宇宙一樣老。最近,科學家在銀河系邊緣發現一條被引力切碎的古老球狀星團殘餘物,它們見證了銀河系這數十億年來的增長。

想像一下宇宙中也有種巨大球體,由數十萬顆恆星借重力束縛形成,大多位於星系暈之中、繞著星系核心運行,那就是球狀星團(globular cluster)。目前在銀河系內發現的球狀星團約150個,雖然看起來包含一些銀河系自己產生的恆星,但實際上它們的起源與演化仍未完全明朗。

在一篇新研究中,科學家使用英澳望遠鏡(Anglo-Australian Telescope)測量鳳凰座星流(star stream)中比氫和氦重的重元素豐度,稱為金屬豐度(metallicity),最終確認這條恆星流實際上是20億年前被銀河系引力撕裂的球狀星團殘骸,且雖然星團形狀已不復存在,但研究人員仍然可以通過它的恆星組成,判斷出它形成於早期宇宙。

但令科學家訝異的是該星流金屬豐度極低,雖然形成球狀星團所需的重元素最少,但至少有個底線,低於該底線便無法形成星團,然而鳳凰星流的前身星團卻與銀河系內其他球狀星團明顯不同,金屬豐度極低,這代表球狀星團的形成理論出現漏洞。

研究人員表示,形成鳳凰座星流前身星團的環境如今可能已經不復存在,星團也已被銀河系終結,如今只剩下一條像義大利麵條的星流繞著銀河系,最終它也會完全消失,星流內的恆星將打散為恆星暈。

新論文發布在《自然》(Natrue)期刊。

(首圖來源:卡內基科學研究所)

相關焦點

  • 球狀星團:集中了銀河系中最早形成的一批恆星,分布在銀河系中心
    雖然恆星數量超過10顆以上就可以形成星團了,但是實際上我們在銀河系內發現的星團,其擁有的恆星數量都十分驚人,有的星團甚至擁有多達幾十萬顆恆星。銀河系中心的球狀星團科學家根據星團中恆星之間的距離和結構關係,把星團分為疏散星團和球狀星團。
  • 太陽系在銀河系邊緣還是中心
    另外這裡幾乎沒有氣體和塵埃,因為它們早就被這些密集的恆星給吸乾淨了,在球狀星團中除了行星的軌道飄忽不定,恆星的運動也是變化莫測,因為球狀星團內的恆星間的相互作用,完全是一個多體問題,完全是一個多體問題,每顆恆星都與周圍N-1顆恆星有著交互作用,整體的複雜度是指數上升的,總之這些距離較近的恆星之間,確實會經常發生碰撞,不過這也讓球狀星團內會出現一些.
  • 天文學家從恆星團中發現了「不應該存在」的垂死殘骸
    在遙遠的過去的某個時候,一團恆星在銀河系中掠過,星系的巨大引力作用將它們分開。重力將凝塊塑造成「大塊的義大利麵」,上面滿是星星,不斷地在我們的星系周圍流動。這項研究發表在周三的《自然》雜誌上,是一項研究銀河系恆星流的項目的一部分,像鳳凰河一樣,被稱為繞口令的「南方恆星流光譜調查」。該調查使研究團隊可以專注於鳳凰號,該鳳凰號是在2016年黑暗能源調查期間發現的,該項目在2013年至2019年之間掃描了天空。
  •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中心附近發現了一個古老星系的遺蹟
    在距離銀河系不遠的地方,發現了恆星-赫拉克勒斯星系的遺蹟,被我們的100億年前吸收了。Ricardo Schiavon和他的同事在APOGEE實驗中發現了最早的此類事件之一的痕跡:一個古老的星系的遺骸已死於100億年前,但仍保存在銀河系中。科學家的一篇文章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要找到這樣的銀河系殘餘物,您需要知道成千上萬顆恆星運動的確切成分和參數,」裡卡多·施亞馮( Ricardo Schiavon)說。
  • 西媒:科學家發現銀河系最古老的恆星
    參考消息網7月24日報導 西媒稱,科學家根據歐洲航天局「蓋亞」衛星任務發布的數據,發現了銀河系最古老的恆星,並揭示了銀河系在早期階段是如何形成的。據西班牙《先鋒報》網站7月22日報導,這是加那利天體物理研究所卡梅·加利亞特領導的研究小組的發現。
  • 我們在銀河系又發現了一顆古老恆星,幾乎與宇宙同齡!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又發現一顆古老恆星,它距離地球3.5萬光年,是一顆紅巨星,被命名為SMSS J160540.18–144323.1
  • 銀河系有上千億恆星,太陽帶著地球轉,為什麼還沒撞上別的恆星?
    在二十世紀初期以前,天文學家們一直都以為銀河系就是整個宇宙,所以大家在觀測時並未意識到有些天體其實並不在銀河系內,比如赫歇爾就一股腦兒統計了超過十萬顆恆星的位置,畫出了銀河系的破餅圖,梅西耶則將各式天體統計成了一張梅西耶天體表,當然天文學家的犯的並不是錯誤,正是他們不懈的努力,才為後期利用球狀星團的運動分析出了銀河系中心方向奠定了基礎。
  • 銀河系家譜弄清楚了,且弄清楚了家譜中最大支脈來自哪個星系
    他們利用人工智慧破譯了圍繞銀河系運行的150個球狀星團的運動。通過這樣做,他們發現了數十億年前我們的銀河系與他們稱之為「克拉肯(Kraken)」星系的巨大碰撞,這一事件為銀河系增加了數百萬顆恆星。人們認為,球狀星團是比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團彼此相關的密集星團,是合併形成我們星系的星系的剩餘部分
  • 銀河系發現最古老的恆星 幾乎與宇宙同齡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又發現一顆古老恆星,它距離地球3.5萬光年,是一顆紅巨星,被命名為SMSS J160540.18–144323.1,它的鐵含量是銀河系所有分析過的恆星中最低的。這意味著它是宇宙中最古老恆星之一,可能是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後形成的第二代恆星。
  • 銀河系的年齡有多大?
    銀河系我們生活在銀河系中,太陽系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但我們知道,在太陽系形成之前,銀河系就已經存在了,因為銀河系中有很多恆星的壽命超過了46億年。那麼,銀河系的年齡有多大呢?了解銀河系年齡的一個基本方法是觀察球狀星團,它們是密集的恆星群,主要分布在我們星系周圍的光暈中。由於球狀星團內的恆星基本在同一時間形成,因此,可以通過觀察球狀星團內紅矮星的比例,或者白矮星的溫度來確定它們的年齡。
  • 天文學家:發現了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為宇宙起源提供證據
    最近科學家通過不懈努力發現了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之一,可能為宇宙的起源作出傑出貢獻,天文學家把他命名為J0815+4729是一顆具有極端缺乏鐵和碳過剩的恆星,這表明它是銀河系中發現的最古老的恆星之一。上面展示了這個藝術家對這個奇特古老恆星的描述圖。這顆低質量的恆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貧鐵和富含碳的恆星之一,暗示它在大爆炸後不久就形成了。
  • 天蠍座喜提「銀河系最大養老院」?數十萬百億歲恆星齊聚球狀星團
    博科園:科學科普-天文學類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了一幅令人驚異的照片,展現銀河系的巨型球狀星團NGC 6139球狀星團是被引力束縛的「恆星大聚會」,通常存在數十萬顆恆星,形成時間據信大致相同。這些恆星都已經100億歲高齡,堪稱銀河系的最大養老院。銀河系球狀星團NGC 6139,座落於天蠍座,聚集著數十萬顆百億歲恆星哈勃望遠鏡捕捉到巨型球狀星團NGC 6139的壯麗身影。
  • 銀河系與麥哲倫雲,正在發生碰撞,發現已經孕育出了新的恆星!
    銀河系的「郊區」可以說是銀河系最古老恆星的家園,但天文學家在這個天體退休群體中發現了意想不到的東西:一群年輕的恆星。更令人驚訝的是,光譜分析表明這些幼年恆星起源於銀河系外。這些恆星似乎不是由銀河系的物質形成,而是由銀河系附近兩個被稱為麥哲倫雲的矮小星系形成。
  • 專家發現藏在銀河系深處的星系化石?或來自銀河系吞噬的河外星系
    科學家們相信,這個古老星系的殘骸大約佔了銀河系球狀星團的三分之一——這個區域由星雲、氣體和塵埃組成。星系化石通常位於銀河系的邊緣。然而,目前的這個星系化石是在宇宙深處發現的,這表明它可能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形成的天體,或者是銀河系吞噬自河外星系的天體。
  • 專家發現藏在銀河系深處的星系化石?或來自銀河系吞噬的河外星系
    科學家們相信,這個古老星系的殘骸大約佔了銀河系球狀星團的三分之一——這個區域由星雲、氣體和塵埃組成。星系化石通常位於銀河系的邊緣。然而,目前的這個星系化石是在宇宙深處發現的,這表明它可能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形成的天體,或者是銀河系吞噬自河外星系的天體。
  • 華裔小哥新發現球狀星團被撕慘狀
    圖源:James Josephides / Swinburne Astronomy作為S5國際天文合作的一部分,一項由雪梨大學博士生Zhen Wan和他的博士生導師Geraint Lewi領導的研究項目發現了一個位於銀河系邊緣被撕裂的球狀星團殘留恆星流,這是一種消失已久的古老天體遺蹟,它的前身在二十多億年前被我們的銀河系所撕裂。
  •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發現球狀星團,如同雪花一般,相當驚豔
    對於天文學家來說,他們很樂於去觀測和研究球狀星團,因為球狀星團可以說是宇宙較為古老的天體之一,對它們進行研究,有助於我們研究宇宙中恆星的形成過程。就在前段時間,著名的哈勃望遠鏡在銀河系中心地帶發現了一個球狀星團
  • 銀河系邊緣一個星系正在毀滅,未來或融入銀河系之中
    根據報導,前段時間,來自於國外的科學家團隊在通過觀測分析後,發現銀河系邊緣的人馬座矮星系,如今正在逐漸融合到銀河系之中,未來會徹底從宇宙中消失,變成銀河系的一部分,而人類,如今則正在觀看它融合毀滅的全過程。
  • 銀河系邊緣一個星系正在毀滅,未來或融入銀河系之中
    根據報導,前段時間,來自於國外的科學家團隊在通過觀測分析後,發現銀河系邊緣的人馬座矮星系,如今正在逐漸融合到銀河系之中,未來會徹底從宇宙中消失,變成銀河系的一部分,而人類,如今則正在觀看它融合毀滅的全過程。
  • 銀河系中一些古老恆星不在預期位置,是銀河系演化模型錯了嗎?
    根據銀河系演化理論,銀河系恆星誕生於平面內的氣體和塵埃,尤其是在銀河系旋臂上,隨著時間的推移,恆星隨機向外遷移,只有年齡較大的恆星才有足夠的時間遷移到較遠的距離上。 於是在我們銀河系當中,年齡較小的恆星傾向位於銀河系旋臂之中,而年齡較大的恆星傾向位於銀河系平面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