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星系流似乎起源於球狀星團,這與我們在銀河系中看到的不同。
左:球狀星團撕裂並在銀河系中流動。右:幫助天文學家了解星團的紅色巨人。
在遙遠的過去的某個時候,一團恆星在銀河系中掠過,星系的巨大引力作用將它們分開。重力將凝塊塑造成「大塊的義大利麵」,上面滿是星星,不斷地在我們的星系周圍流動。
一項新研究研究了這種類似義大利麵條的恆星流,稱為鳳凰,它的起源非常不尋常。
這項研究發表在周三的《自然》雜誌上,是一項研究銀河系恆星流的項目的一部分,像鳳凰河一樣,被稱為繞口令的「南方恆星流光譜調查」。該調查使研究團隊可以專注於鳳凰號,該鳳凰號是在2016年黑暗能源調查期間發現的,該項目在2013年至2019年之間掃描了天空。
鳳凰曾經是一顆漂亮乾淨的恆星球,在重力的作用下一直保持著……直到它離銀河系太近並被撕裂。
雪梨大學的天文學家,研究的作者之一傑拉因特·劉易斯說:「鳳凰河很長,很細。它長27,000光年,但是只有150光年。」 「因此,這是一大塊義大利麵,這明確表明它已被銀河系徹底撕裂。」
劉易斯解釋說,水流來自球狀星團-十萬至幾百萬個恆星的球形集合,圍繞著銀河系環繞著一個被稱為「恆星暈」的空間。銀河系中大約有150個星團,天文學家都知道它們。
但是數十億年前被撕裂而形成鳳凰流的球狀星團是奇特的。
澳大利亞麥格理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的天文學家丹尼爾·扎克(Daniel Zucker)在新聞稿中說:「根據我們的理解,這股流是不應該存在的。」
該團隊檢查了鳳凰城中包含的十二個明亮的紅色巨型恆星的光譜,以了解它們的化學性質並解碼組成它們的元素。科學家知道的大多數球狀星團都含有比氫和氦重的元素,這增加了它們的「金屬性」。實際上,研究星團的天文學家認為它們具有「金屬底」,並且在這一點以下不能形成星團。
但是鳳凰城是由低金屬性的恆星組成的,這意味著它的起源星團延伸到金屬性底層以下。
劉易斯說:「它的化學富集遠低於現有的所有其他球狀星團。」
這暗示了球狀星團的古老起源,當時宇宙還很年輕,並且指出了球狀星團可能形成的那種環境,這種環境已經不復存在了。我們已經將鳳凰城的生命終結了,它被銀河系的引力打入了今天我們看到的細義大利麵條流中。
劉易斯解釋說:「如果我們能觀察數十億年前銀河系的光環,就會發現還會有像鳳凰號這樣的物體。」 「鳳凰城是同類中的最後一個。」
命運在等待著什麼?最終,它將消失。不斷出現的引力效應將開始分散高濃度的恆星,並逐漸消失為恆星暈。但是,劉易斯說,製造銀河系的另一個軌道需要幾億到十億年。因此,鳳凰號會在周圍徘徊片刻,然後再繞一兩個軌道,它就會消失。
如果只是十億年後的樣子,我們根本就不會知道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