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與麥哲倫雲,正在發生碰撞,發現已經孕育出了新的恆星!

2020-10-18 博科園

銀河系的「郊區」可以說是銀河系最古老恆星的家園,但天文學家在這個天體退休群體中發現了意想不到的東西:一群年輕的恆星。更令人驚訝的是,光譜分析表明這些幼年恆星起源於銀河系外。這些恆星似乎不是由銀河系的物質形成,而是由銀河系附近兩個被稱為麥哲倫雲的矮小星系形成。那些星系正在與銀河系相撞,這一發現表明,從星系延伸出來的氣體流,距離墜入銀河系的距離大約是之前想像的一半。

熨鬥研究所計算天體物理中心的研究員、主要發現者阿德裡安·普萊斯-惠蘭說:這只是一個微小的星團(總共不到幾千顆恆星)但它的影響遠遠超出了銀河系局部區域,該集群命名為:Price-Whelan 1。新發現的恆星可能會揭示銀河系歷史的新見解;例如,它們可能會告訴我們,麥哲倫星雲過去是否與銀河系發生過碰撞。普萊斯-惠蘭和同事們於1月8日在檀香山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會議上公布了此發現。

其發現和恆星的光譜分析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識別星團是很困難的,因為銀河系充滿了輻射氣體。有些恆星在天空中可能看起來很近,但實際上與地球的距離卻非常遙遠。其他恆星可能會暫時相鄰,但會朝著相反的方向移動。確定哪些恆星實際上聚集在一起,需要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許多精確的測量。研究從蓋亞衛星收集的最新數據開始,蓋亞太空飛行器已經測量並編目了17億顆恆星的距離和運動。

在蓋亞衛星數據集中搜索宇宙中罕見的極藍恆星,並識別出與它們一起移動的星團。在與已知星團進行交叉匹配並移除後,剩下一個。這個新發現的星系團相對年輕,才有1.17億年的歷史,位於銀河系的遠郊。但它比銀河系中任何已知的年輕恆星都要遠,這些恆星通常都在圓盤中。該星系團位於一條被稱為麥哲倫流的氣體河附近,這條河形成了大大小小麥哲倫雲的最外緣,並向銀河系延伸。

與銀河系外圍的氣體不同,溪流中的氣體不含太多金屬。蒙大拿州立大學物理學助理教授大衛·尼德弗(David Nidever)領導了對星團中27顆最亮恆星金屬含量的分析,就像麥哲倫流一樣,這些恆星含有微量的金屬。研究人員提出,麥哲倫流的氣體通過銀河系周圍氣體形成的星系團。這種穿透產生了壓縮麥哲倫流氣體的拖曳力。這個阻力,加上銀河系引力拖曳的潮汐力,使氣體凝聚到足以引發恆星形成的程度。

隨著時間的推移,恆星在周圍氣體的前面急速移動,加入了銀河系。這些恆星的出現提供了一個獨特機會,測量氣體與地球的距離既棘手又不精確,因此天文學家不確定麥哲倫流距離銀河系有多遠。另一方面,恆星的距離相對來說是微不足道的。根據星團中恆星目前的位置和運動,研究人員預測麥哲倫流的邊緣距離銀河系9萬光年,這大約是之前預測距離的一半。如果麥哲倫流更近,特別是最靠近銀河系的前臂,那麼它很可能比目前模型預測的更早融入銀河系。

最終,這些氣體會在銀河系的氣體盤中變成新恆星。目前,銀河系消耗氣體的速度比補充氣體的速度更快。這些額外的氣體將幫助補充儲存庫,並確保銀河系繼續繁榮,形成新的恆星。到麥哲倫流的最新距離將改進麥哲倫雲的去向和去向的模型,改進後的數字甚至可以平息關於麥哲倫星雲以前是否穿越過銀河系的爭論。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將有助於天文學家更好地了解我們銀河系的歷史和性質。

博科園|研究/來自:西蒙斯基金會

參考期刊《天體物理學》

DOI: 10.3847/1538-4357/ab4bdd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相關焦點

  • 新的研究表明,銀河系的巨大恆星暈和恆星演化是重大碰撞所致
    仙女座與數十億年前的銀河同胞相撞,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我們鄰居銀河系的巨大恆星暈和恆星演化是由於發生在20億年前的一次重大碰撞所致。一項研究說,數十億年前,一個大型星系M32撞毀了仙女座星系,並永遠影響著兩個星系的演化。
  • 銀河系未來與仙女星系發生碰撞以後,太陽會與其它恆星相撞嗎?
    宇宙自137億年前誕生開始就一直在不斷地擴大空間,導致了宇宙中星系之間都在相互遠離,當然一些星系之間由於引力的原因卻又在相互發生融合,通過觀察發現銀河系正在與旁邊的仙女星系不斷靠近,根據目前的速度來看大約在40億年以後,銀河系將與仙女星系撞成一團,最終兩個星系將融合成一個更大規模的星系,不過在整個碰撞過程當中,我們的太陽系會不會與其它恆星發生碰撞呢?
  • 孕育太陽系的那次中子星碰撞到底發生在多久以前
    天文學家正在尋找為地球提供了重金屬的那次中子星碰撞的遺蹟。 當中子星合併時,它們會向周圍噴出大量的物質,這些物質會演變成為恆星的一部分。現在,科學家們正試圖通過追蹤那些被拋出的原始放射性物質產生的元素,來找到孕育我們太陽系的那次中子星碰撞。通過這種追蹤,他們認為那次中子星碰撞發生在我們太陽系誕生前一億年,距離其誕生地一千光年遠。 「這已經很近了。」
  • 望遠鏡捕捉到孕育銀河系最大恆星星雲照片(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捕捉到銀河系NGC3603星雲圖片。圖片顯示,這片區域絢爛多彩。銀河系已知最大恆星便位於這片區域中。這片極具魅力的星雲距太陽有2.2萬光年,並以驚人的速度孕育新恆星。
  • 銀河系邊緣一個星系正在毀滅,未來或融入銀河系之中
    當然,受到引力的影響,星系和星系之間也會發生「碰撞事故」,比方說早在幾年前,就曾經有科學家提出預測,大約38億年之後,仙女座星系將與銀河系發生碰撞,如果那個時候人類還處於地球之上,屆時地球的夜空也會因此而發生大變樣。
  • 銀河系邊緣一個星系正在毀滅,未來或融入銀河系之中
    當然,受到引力的影響,星系和星系之間也會發生「碰撞事故」,比方說早在幾年前,就曾經有科學家提出預測,大約38億年之後,仙女座星系將與銀河系發生碰撞,如果那個時候人類還處於地球之上,屆時地球的夜空也會因此而發生大變樣。
  • 在發生碰撞前 仙女星系光暈已經撞上了銀河系光暈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天文學家已經繪製出了銀河系附近星系仙女星系的一個巨大的隱形區域。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結果詳細描述了仙女星系氣體「光暈」的大小和結構--並發現它已經在出現宇宙碰撞之前,與銀河系的氣體「光暈」發生碰撞。
  • 科學家最新發現:仙女座星系或已經撞上銀河系!結果會怎麼?
    仙女座星系直徑22萬光年,和銀河系同屬於本星系群,距離我們254萬光年,也是肉眼可見的最遠天體結構之一。按照科學家對其觀測記錄,發現仙女座星系正在高速向我們飛來,在望遠鏡中呈現的是藍移現象,之前天文學家預計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會在大約30億年之後開始碰撞融化,整個過程會持續數十億年之久,最終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融合成一個橢圓星系。
  • 科學家最新發現:仙女座星系或已經撞上銀河系!結果會怎麼?
    按照科學家對其觀測記錄,發現仙女座星系正在高速向我們飛來,在望遠鏡中呈現的是藍移現象,之前天文學家預計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會在大約30億年之後開始碰撞融化,整個過程會持續數十億年之久但是根據最近哈勃望遠鏡的最新觀測顯示,仙女座星系的外圍巨大光暈已經向銀河系延伸130萬光年,兩個星系之間的距離在254萬年左右,如果銀河系也有類似的光暈,那麼意味著兩個星系此時此刻已經開始了碰撞融合
  • 為了孕育恆星,銀河系正在「變胖」!是什麼驅動了宇宙的暴脹?
    大家可以看到,這是兩個糾纏在一起的星系,每個星系和銀河系一樣,裡面包含著千億顆像太陽一樣的恆星。有趣的是,這兩個星系在糾纏過程中,也在孕育新的生命,在它們的交合處,有大量新的恆星在不斷生成。上面兩張照片展示的是比較浪漫的場景,我再給大家看一個比較劇烈的場景。這張照片叫「弱肉強食」,實際上就是一場星系的戰爭。
  • 人馬座矮星系正在毀滅,它將融入銀河系,人類或能見證這奇妙一刻
    據國外媒體報導,日前,國外的科學家在對銀河系及其周圍星系進行大規模排查觀測後,發現人馬座矮星系如今正在走向毀滅,它和銀河系之間的碰撞看起來就好像是獵物和捕食者的關係,它顯然沒有任何的勝算,所以,人類或者正在見證它的消亡。說起來,在大約50億年前,它曾和銀河系的一場碰撞,或催生了太陽系的出現。
  • 人馬座矮星系正在毀滅,它將融入銀河系,人類或能見證這奇妙一刻
    據國外媒體報導,日前,國外的科學家在對銀河系及其周圍星系進行大規模排查觀測後,發現人馬座矮星系如今正在走向毀滅,它和銀河系之間的碰撞看起來就好像是獵物和捕食者的關係,它顯然沒有任何的勝算,所以,人類或者正在見證它的消亡。說起來,在大約50億年前,它曾和銀河系的一場碰撞,或催生了太陽系的出現。
  • 在銀河系的深處,兩顆隱匿的恆星正在扭曲時空
    兩顆看不見的恆星,憑藉其強大的引力場正在扭曲銀河系深處的時空這兩顆星體正將他們彼此間的空間轉變為宇宙放大鏡的一部分當恆星從這些透鏡後面經過時,這些透鏡會增強恆星的光線。並且這些恆星從地球上是無法有效觀察到的。這種恆星的放大效應,其中巨大的物體似乎彎曲了其周圍的時空被稱為引力透鏡,而且已經在愛因斯坦的一般相對論中被預言過了。之前科學家們已經利用這一現象來對一些古老的恆星,星系和宇宙中的物質進行更近距離的觀察,而這種效應還可以用來揭示許多較近較暗物質的特性。
  • 銀河系翹曲身材或源自星系碰撞 太陽是「事故」留下的傷痕
    銀河系翹曲身材或源自星系碰撞 太陽是「事故」留下的傷痕  本報記者 趙漢斌  早在上世紀50年代,人們就已發現銀河系並不是一個平坦的圓盤,而是如翹曲的炸薯片,越是邊緣越翹,這大大超出了傳統認知。2019年,我國科學家首次給出了銀河系翹曲結構的直觀三維地圖,引得70多個國家的上千家科學媒體關注。
  • 宇宙中有一片「墓地」,裡面的殘骸正在孕育新的星球
    ,它們就是恆星殘片。當兩顆恆星相互靠近的時候,最終就會因為引力吸引到一起,進而發生碰撞,在短時間內釋放大量的能量和射線。超新星爆發後,在原地就會留下這樣的殘骸。科學家把它叫做「超新星遺蹟」。科學家估計,導致這片遺蹟產生的超新星爆發時間應該會在8萬年以上,否則在它的殘骸上不會有新的星球誕生。
  • 研究稱在發生碰撞前,仙女星系 "光暈 "已經撞上了銀河系「光暈」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天文學家已經繪製出了銀河系附近星系仙女星系的一個巨大的隱形區域。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結果詳細描述了仙女星系氣體「光暈」的大小和結構--並發現它已經在出現宇宙碰撞之前,與銀河系的氣體「光暈」發生碰撞。
  • 銀河系正在宇宙中高速移動,未來和仙女座星系碰撞,人類怎麼辦?
    答案並不是如此,銀河系在宇宙空間中正在以每秒600公裡的速度移動著,我們的太陽也在跟隨著銀河系一同移動,在未來,銀河系會和仙女座星系發生巨大的碰撞,融合成一個全新的星系,或者發生某種意外,沒有和仙女座星系碰撞,也會繼續向著宇宙中的「巨引源」前進。那麼到時候,人類應該怎麼辦呢?
  • 哈勃望遠鏡最新發現:銀河系和仙女座已在某種程度上發生碰撞!
    我們很多人都知道,仙女座星系是銀河系的友好鄰邦,兩星系團正在以非常高的速度相向運行,並且在未來的40億年或者更早的時間裡,銀河系會與仙女座星系發生碰撞。發生碰撞後,兩星系群中的天體相互碰撞創造出更多的行星,如果那時候的太陽系沒有受到影響,那麼我們所看到的天空將會比如今明亮許多,即使是在夜晚。
  • 黑洞,溫柔的殺手,科學家發現銀河系中心黑洞活在孕育新恆星
    有的時候,它反而或孕育出一些新的恆星。這項研究,還要從銀河系的中心說起。眾所周知,銀河系的中心是整個銀河系恆星密度最大的地方,無數恆星密密麻麻的聚集在一起,恆星密度其他區域的10億倍。不過,2017年的時候,科學家利用帕拉納天文臺的望遠鏡對銀心進行觀測的時候,發現了一批隱藏在濃厚星際塵埃雲身後的恆星。這一批恆星位於仙王座方向,一共被發現了650顆。
  • 與銀河系的碰撞可能已經開始了
    與銀河系的碰撞可能已經開始了說起距離銀河系最近的大型星系,那麼首先要提到的就是仙女星系,與銀河系一樣,仙女座也屬於旋渦星系,但是它的體型要大得多,擁用上萬億顆恆星。根據觀測推斷仙女星系與銀河系相距約250萬光年,而且兩者正在不斷的靠近,預計將在三十幾億年後發生碰撞,最終合併成一個更為龐大的星系,太陽繫到時是否會遭遇毀滅性的影響,還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