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地3億光年,科學家發現最古老星系,與宇宙同齡卻不存在生命

2020-12-04 小飛俠叭叭噠

目前人類發現的宇宙中最大的星系,IC-1011星系。它距離地球約3.49億光年!注意哦,是3.49億光年,不是3.49光年哦,這就意味著截止目前為止,以我們人類的科技是無法到達那裡的。

它的年齡大約是129.5億年,這幾乎和宇宙的年齡(137億年)相同,是一個相當古老的星系,幾乎是跟宇宙同時產生的。同樣它的體積更是龐大到嚇人,IC1011星系的直徑更是達到600萬光年!

IC1011的形狀是非常薄的,而不是一個正常的橢圓星系的形狀。 因此它被歸類為一個緊湊的橢圓星系,但一般仍然簡稱為橢圓星系。

由於IC 1011距離我們非常遙遠,受到暗物質的引力透鏡效應影響,它的成像存在一定程度的變形。

它的外層是暗黃色的,中間層則是開始出現顏色變淡的情況,變為了淺黃色,同時它還有一個中心層,是白色的。IC1011星系會發出很多種危害生命的輻射,而那些輻射正是從白色的中心層發出的。這種種跡象表明它將很有可能無法支持生命生存。

對於無法支撐生命生存的天體,科學家都有提出設想,例如環境改造、人工雲層、人工光照等等,使其能夠適合人類的生存。

但是IC1011星系不一樣。

首先,它的體積太過於龐大,直徑高達600萬光年,是整個銀河系的整整60倍之大!這簡直就是航空母艦與水滴之間的差距!如此巨大的體積,單單是從中找出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就已經足夠費勁了,更何況就算找到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但是又如何穿越這個星繫到達我們所要到達的星球呢?目前我們連銀河系都出不去。假如將來的某一天人類真的可以走出銀河系,可以在宇宙中隨意遨遊,那對於中心層不停散發出有毒輻射物的星系,我們如何生存下來?改造當地的生態環境?幾乎做不到。一個生態環境的組成不僅僅是水和大氣這麼簡單,還有更為複雜的條件。

其次,IC1011星系的有毒放射性物質是從其中心層輻射出來的,就算我們真的模擬出了地球的生態環境並成功複製到IC1011星系的某一顆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上,那我們又該如何阻擋源源不斷的輻射呢?

所以,雖然它的體積龐大,但是並不適合人類居住,它不是人類的菜。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134億光年外的最古老星系,卻可能沒有生命存在!
    目前北京大學的天文團隊確認了134億光年外的GNz11星系可能是最古老的星系,這也是人類發現距離最遙遠的星系,GNz11星系大約是宇宙大爆發4億年後就誕生出來了,天文學家們研究了GNz11星系的紅移才最終確認了這個星系的距離,它發出的暗紅色光芒在空間中穿越了134億光年的距離才到達地球上。
  •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星系,距地130億光年,它將證明奇點是存在的
    自從20世紀地外世界大門被打開以後,一幅遼闊無垠的宇宙畫卷展現在世人的面前,此時人們才深諳「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個道理。與宇宙相比,地球只不過是一塊彈丸之地,想起以前的那種自大的說法,真的有點羞愧。在感到羞愧的同時,也起了濃厚的興趣,對那片未知的世界有著無盡的嚮往。宇宙到底是怎麼產生的?關於這個問題,存在著不少的說法。
  • 神秘星系,距地球125億光年,科學家:或是迄今最古老星系?
    在浩瀚的宇宙太空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星體,而星系則是包含著許多星體,形成的一個重大的運行系統。當然,這也只是從廣義上來泛指的數量巨大的恆星系,以及星際塵埃所組成的。宇宙中處處存在著星系,簡單的來說,整個宇宙就是由若干個星系所組成的。人類所居住的星球不也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嗎?
  • 距地134億光年,最古老的伽馬射線暴被發現,爆發瞬間極度震撼
    據報導,近日,來自北京大學領銜的國際科研團隊,在距離地球134億光年之外的地方,發現了一個迄今為止最古老的伽馬射線暴,同時,這個星系也是目前探知的最遙遠的一個天體,它的發現對於研究宇宙的起源和恆星系統的演化,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什麼是伽馬射線暴?
  • 宇宙最古老的星系被發現!它刷新了紀錄,年齡直逼宇宙奇點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如今人類已經可以探知到遙遠的宇宙深處,也不斷發現來自宇宙早期的古老星系,比方說曾經被認為最古老星系的CR7星系。 可能擁有第一代恆星的CR7星系 在2015年,通過哈勃望遠鏡等設備的聯合觀測,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來自於宇宙大爆炸
  • 距離地球130億光年!天文學家發現最遙遠、最古老的耀變體
    這一發現暗示了在原始宇宙中存在許多類似星系,但因為噴流方向,使之很難被直接探測到。 騰訊太空訊 天文學家利用亞利桑那州大型雙筒望遠鏡天文臺(LBTO)設備,最近發現了一個距地球130億光年、被命名為PSOJ0309+27的耀變體
  • 科學家發現新類地行星,距地球201光年,有液態水,可能存在生命
    在太空望遠鏡的幫助下,科學家尋找到了不少和地球相似度的行星,今年,又有喜訊傳過來,科學家又發現了一顆和地球高度相似的類地行星,它處在距離地球201光年的一個紅矮星恆星系,通過天文望遠鏡的初步觀測,發現這顆行星上含有大量的液態水。
  • 宇宙直徑930億光年,真的有外星生命存在嗎?他們在哪裡?
    目前,人類可觀測的宇宙直徑大約是930億光年。但是宇宙真正有多大?答案肯定不止930億光年。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相信未來可觀測到的宇宙直徑肯定會超過930億光年。但是對於浩瀚的宇宙來說,太陽系簡直就是微不足道。科學家們雖然不斷的探索外星生命,但是由於科學技術的限制,無法觀測到遙遠的恆星系。也不知道恆星系中行星的溫度和大氣環境,更加無法判斷行星中是否有生命的存在。但是很多科學家都堅信一件事,就是宇宙中肯定存在外星生命。
  • 距地5.6億光年,一顆類天體上發現氧氣,這上面會存在生命嗎?
    不過在宇宙中,想要找到一顆與地球一樣充滿鮮活氧氣的星球,是十分非常困難的,甚至可以用到一個詞——鳳毛麟角。舉個例子來說,我們知道,當太空人進入太空的時候都需要隨身攜帶供氧設備,就是因為太空中不存在氧氣。當然,早期的地球上也是不存在氧氣的,直到20多億年前,地球上最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藍藻出現。
  • 宇宙究竟有多?最遙遠天體距地315億光年,我們是否活在虛擬中
    科學家們對於宇宙具體的形狀和大小數據存在分歧,但是至少對於一點他們可以進行非常精確的計算,那就是我們可以看得多遠。真空中的光速是一個定值,那麼由於宇宙自誕生以來大約為137億年,這是否就意味著我們最遠只能看到137億光年遠的地方呢?  答案是錯誤的。有關這個宇宙的最奇特性質之一便是:它是不斷膨脹的。並且這種膨脹幾乎可以以任何速度進行——甚至超過光速。
  • 距地球105億光年!最遠超新星被證實 對了解宇宙大爆炸意義非凡
    距地球105億光年!南安普敦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小組已證實發現了迄今為止最遠超新星——發生在105億年前的一次宇宙大爆炸,也是宇宙年齡的四分之三。這顆最遠超新星由「暗能量調查」(DES)發現,命名為DES16C2nm。DES是一種國際合作,為數億個星系繪圖,以便更多地了解暗能量,它被認為是造成宇宙加速膨脹的神秘力量。
  • 距地球120億光年!ALMA發現迄今最遙遠類銀河系星系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8月13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2日報導,一個國際科研團隊藉助阿塔卡馬大毫米/亞毫米陣列(ALMA),揭示了距地球約120億光年的一個星系的「廬山真面目」。該星系是迄今「現身」的距地球最遙遠的星系,看起來像銀河系,能讓我們管窺宇宙只有14億歲的「模樣」,有助科學家進一步了解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歷程。 這一星系名為SPT0418-47。研究人員發現,該星系非常穩定,這與早期宇宙中所有星系都很混亂且不穩定的理論相矛盾,因此,這一發現也挑戰了人們對星系形成方式的理解。
  • 發現最古老的恆星,幾乎與宇宙同齡!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在銀河系又發現一顆古老恆星,它距離地球3.5萬光年,是一顆紅巨星,被命名為SMSS J160540.18–144323.1,它的鐵含量是銀河系所有分析過的恆星中最低的。
  • 科學家在銀河系外首次發現星系熱核 距地球約16萬光年
    科學家在銀河系外首次發現星系熱核 距地球約16萬光年時間:2016-09-07 15:46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學家在銀河系外首次發現星系熱核 距地球約16萬光年 科技日報東京9月6日電 由日本東北大學、東京大學、國立天文臺和筑波大學組成的研究小組近日首次發現,銀河系外的星系中剛剛誕生的星球被熱核包圍
  • 【天文物理】天文學家發現宇宙第二古老星系,超高齡 128 億歲
    天文學家再度發現天體物理學中的神話存在,證實宇宙已知的第二個超古老星系「G09 83808」成形於大爆炸後 10 億年內,提供科學家對早期宇宙更獨特的見解。美國研究團隊表示,想觀測到大爆炸 10 億年內的宇宙天體,除了仰賴強大的望遠鏡,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敘述的「重力透鏡效應」也功不可沒。
  • 距地120億光年,銀河系的「兒子」被發現
    學研究中,科學家們常常把兩個性質十分相似,但又不完全的兩種事物,後出現的事物會在原先事物的前面加上類字。比如說我們一直生活在地球上,科學家們首先認識的是地球。於是後來發現所有與地球相似,又與地球不完全一致的星球被稱為類地行星。一般而言,科學屆的理論都是經過漫長的驗證,即使後來發現了許多新的事物,但也不會影響原先的理論。
  • 不一般!銀河系發現最古老的恆星 幾乎與宇宙同齡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又發現一顆古老恆星,它距離地球3.5萬光年,是一顆紅巨星,被命名為SMSS J160540.18–144323.1,它的鐵含量是銀河系所有分析過的恆星中最低的。這意味著它是宇宙中最古老恆星之一,可能是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後形成的第二代恆星。
  • 銀河系發現最老恆星 幾乎與宇宙同齡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大爆炸」後宇宙經歷了什麼事情?也許一顆剛剛在銀河系發現的原始恆星可以為苦苦追問的天文學家提供線索,它的年齡約為132億年,幾乎與宇宙同齡,成為已知的最長壽的恆星。這份報告的主要作者、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安娜·弗雷貝爾表示,在HE 1523上的釷和鈾可能來自於另一顆演化到超新星爆發階段、走向衰亡的更古老的恆星。爆炸拋射出的化學物質又形成了HE 1523等一批新的恆星。天文學家普遍認可的宇宙的年齡為137億年,這顆恆星的發現有助於了解宇宙形成早期的歷史信息。
  • 134億光年!人類所知最古老最遙遠的星系,被北大團隊確認
    我們宇宙的年齡大約為138億年,而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江林華領銜的國際團隊確認了一個星系遠在134億光年外,是人類至今發現的最遙遠天體。這意味著,這個名為GN-z11的星系在宇宙大爆發後約4億年就已經形成,它發出的光經歷了134億年的穿行才抵達地球上的望遠鏡,十分古老。該成果對理解宇宙早期星系和恆星形成有重要意義,為研究宇宙極早期天體打開了一扇窗口。
  • 宇宙牆被發現!距地球140億光年存在異常,或許是宇宙邊緣?
    地球在宇宙其實非常渺小,在宇宙中存在無數的天體,那麼宇宙究竟有多大呢!科學家對此也作出了專門的研究估算,目前宇宙可觀測到宇宙半徑約為465億光年,這個範圍也是人類目前可以觀測到的,至於465億光年之外人類目前還無法觀測到,因此對於宇宙實際大小科學家也得不出準確答案,不過最近可學家在宇宙中還是有一些收穫的,在140億光年之外的邊緣地帶存在一些不一樣,科學家發現了一條異常的光芒,這條光線從140億光年的地方反射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