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發現最老恆星 幾乎與宇宙同齡

2020-11-23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大爆炸」後宇宙經歷了什麼事情?也許一顆剛剛在銀河系發現的原始恆星可以為苦苦追問的天文學家提供線索,它的年齡約為132億年,幾乎與宇宙同齡,成為已知的最長壽的恆星。

***放射性元素透露年齡

據5月10日出版的美國《天體物理學雜誌》報導,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利用世界上解析度最高的歐洲南方天文臺的VLT望遠鏡捕獲了這顆遙遠的恆星,並將其編號為HE 1523-0901。從它的年齡上看,應該是誕生於銀河系的初始階段,那時銀河系最終的螺旋形狀還未形成。而年齡僅為46億年的太陽系更是遠未出現。

就像其它的原始恆星一樣,HE 1523中僅包含少數幾種比氫和氦質量重的化學元素,其中就有兩种放射性金屬元素——釷和鈾,其半衰期分別為140億年和47億年。科學家通過分析望遠鏡收集到的光譜數據確定了釷和鈾的精確含量,並進一步推算出了HE 1523的年齡。這種技術與考古使用的放射性碳年代測定法類似,只不過天文學家需要測定的時間跨度更大。

這份報告的主要作者、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安娜·弗雷貝爾表示,在HE 1523上的釷和鈾可能來自於另一顆演化到超新星爆發階段、走向衰亡的更古老的恆星。爆炸拋射出的化學物質又形成了HE 1523等一批新的恆星。天文學家普遍認可的宇宙的年齡為137億年,這顆恆星的發現有助於了解宇宙形成早期的歷史信息。

***更多原始恆星有待發現

雖然科學家能藉助設在南半球的一個望遠鏡看到HE 1523,但還不能確定它的距離究竟有多遠。根據光譜分析,作為一顆恆星,它已經步入老年,成為一顆中心向內收縮、外殼卻朝外膨脹的紅巨星,不過剩餘的日子應該還有不少。

儘管HE 1523目前暫時攫取了「最古老恆星」的稱號,不過科學家認為還有很多資格更老的恆星沒有被發現。弗雷貝爾說:「經過我們對它化學成分的測定,這顆恆星具備了某些原始的金屬特性,但有還有些恆星比它的特性更原始。」

根據宇宙理論,大爆炸發生後幾億年中宇宙中基本上是均勻分布的氫和氦,以鐵為代表的重元素都是在恆星內部的核聚變反應中形成的,第一代恆星裡的重元素很少。第一代恆星死亡後,新生的恆星會從其遺骸中繼承一些重元素,因而重元素含量更多。

科學家認為,宇宙「第一世代星」形成於「大爆炸」後3000萬至1.5億年間,它們都是異常耀眼的龐然大物,質量至少是太陽的200倍。不過,它們燃燒非常迅速,只存在了幾億年就逐漸形成了黑洞或者爆炸成為超新星。弗雷貝爾指出:「恆星質量越大壽命越短。而HE 1523的質量可能只有太陽的0.8倍,這就是它至今健在的原因。」

2005年4月,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日本國立天文臺和東京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位於美國夏威夷的昴宿星團望遠鏡,曾發現一顆130多億歲的恆星,編號為HE1327-2326。它位於銀河系的長蛇座方向,距太陽約4000光年。亮度等級為13.5級,表面溫度比太陽稍高,質量約為太陽的70%。據估計是「第一世代星」中殘存下來的質量較小的一顆,也可能是「第一世代星」爆發後生成的「第二世代星」。

(康娟)

(編輯:夏亞)

相關焦點

  • 銀河系發現最古老的恆星 幾乎與宇宙同齡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又發現一顆古老恆星,它距離地球3.5萬光年,是一顆紅巨星,被命名為SMSS J160540.18–144323.1,它的鐵含量是銀河系所有分析過的恆星中最低的。這意味著它是宇宙中最古老恆星之一,可能是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後形成的第二代恆星。
  • 我們在銀河系又發現了一顆古老恆星,幾乎與宇宙同齡!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又發現一顆古老恆星,它距離地球3.5萬光年,是一顆紅巨星,被命名為SMSS J160540.18–144323.1
  • 發現最古老的恆星,幾乎與宇宙同齡!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在銀河系又發現一顆古老恆星,它距離地球3.5萬光年,是一顆紅巨星,被命名為SMSS J160540.18–144323.1,它的鐵含量是銀河系所有分析過的恆星中最低的。
  • 地球形成約46億年,太陽49億年,那銀河系呢?它幾乎與宇宙同齡
    一般認為我們的地球約有46億年的歷史,太陽約有49億年的歷史,然而地球和太陽所屬的太陽系都屬於銀河系,是銀河係數千億顆恆星系統中的一個,那麼銀河系的形成有多長時間了呢?天文學家們通過對銀河系中的恆星的觀察發現,有些位於銀心位置的紅矮星在宇宙形成之後的不到2億年就形成了,這些最早形成的恆星說明銀河系很可能在136億年前就形成了,宇宙的年齡不過才138億年,判斷一些白矮星的溫度以及一些恆星元素的衰變期也能判斷銀河系有130多億年的歷史,但是用這些方法所能判斷的並非銀河系最初的樣子,更早時期的銀河系還需要理論推測。
  • 天文學家:發現了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為宇宙起源提供證據
    關於宇宙的起源一直以來備受爭議,大爆炸理論最為著名。最近科學家通過不懈努力發現了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之一,可能為宇宙的起源作出傑出貢獻,天文學家把他命名為J0815+4729是一顆具有極端缺乏鐵和碳過剩的恆星,這表明它是銀河系中發現的最古老的恆星之一。
  • 黑洞形成的兩種方式,一種由恆星形成,另一種質量巨大與宇宙同齡
    黑洞是一種可怕的天體,引力強到連秒速30萬公裡的光都逃脫不了,然而黑洞又是宇宙中很常見的天體,天文學家們認為僅僅銀河系中就有數百萬個。黑洞按其形成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宇宙形成時候產生的原初黑洞(原生黑洞),星系中心的大質量黑洞通常都是這樣形成的, 這類黑洞誕生於宇宙之初物質和能量的高密度區域,在宇宙形成的幾秒鐘時間內就出現了,所以說與宇宙同齡;另一種就是恆星級黑洞了,所謂「星球形成的黑洞」就是指的這種方式形成的黑洞。
  • 西媒:科學家發現銀河系最古老的恆星
    參考消息網7月24日報導 西媒稱,科學家根據歐洲航天局「蓋亞」衛星任務發布的數據,發現了銀河系最古老的恆星,並揭示了銀河系在早期階段是如何形成的。據西班牙《先鋒報》網站7月22日報導,這是加那利天體物理研究所卡梅·加利亞特領導的研究小組的發現。
  • 哈勃發現恆星最密集星系,體積只有銀河系的3%,恆星數量卻比銀河系...
    我們所在的銀河系縱橫10萬光年,裡面有至少1500億顆恆星,比地球大130萬倍的太陽,在這裡面就像沙漠中的一塊石子,銀河系之大,真是超乎想像。但是宇宙中也有很多奇葩的星系,2015年5月時,NASA的斯皮策、錢德拉和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到一個十分遙遠的星系,這個星系的大小只有銀河系的1/30,但是恆星的數量卻多得驚人,竟比銀河系多了十倍,也就是說,這個星系以銀河系1/30的空間中匯集了15000億顆恆星,其密集程度真的很嚇人。
  • 銀河系邊緣發現古老恆星墓地,實際上是球狀星團殘骸
    球狀星團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系統之一,通常在直徑10幾光年範圍內擠了高達10萬顆恆星,且大多數恆星年齡與宇宙一樣老。最近,科學家在銀河系邊緣發現一條被引力切碎的古老球狀星團殘餘物,它們見證了銀河系這數十億年來的增長。
  • 銀河系中心有個「饕餮獸」,每千年吃掉一顆恆星,年齡和宇宙同齡
    天體密度高的地方,也是物質富集的地方,因此銀河系中心黑洞也比較容易吞噬物質,有天文學家推測該黑洞每1000年就會吞掉相當於一顆太陽的物質,很多距離它比較近的圍繞其運行的恆星,常會在其強大引力之下被拉碎,成為恆星風或碎塊狀物體
  • 宇宙最詭異恆星,正在飛離銀河系,黑洞卻一直在阻攔
    恆星並不是恆定不動的星星,事實上,恆星一直在宇宙中快速移動,現在我們知道,就算是我們的太陽也在以相對於銀河系中心,以240公裡/秒的速度帶著整個太陽系在運動。在銀河系中,恆星的速度通常為100-300公裡/秒,還有一些恆星,被稱為超高速恆星,它們的運動速度能超過1000公裡/秒,這個速度以至於讓它們能夠脫離銀河系引力的束縛,未來將飛出我們的銀河系。
  • 宇宙最亮的光!比銀河系還亮一萬倍的星體被發現,其核心卻是黑洞
    地球上的生命體都依靠著太陽的光輝生存,太陽是一顆恆星,這種星體內部有核聚變現象,可以讓它發光發熱,它們也是宇宙中的主要光源,天文學家們也常說是恆星點亮了宇宙,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我們所能看到的絕大部分星體都是恆星。
  • 銀河系最快的恆星被發現,以8%的光速移動,愛因斯坦又對了
    在距我們地球大約26,000光年的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稱為射手座A*(SgrA *)。這個天體的總長為4400萬公裡,約為我們太陽的400萬倍,因此它具有巨大的引力,使數百顆恆星緊密圍繞它運行。
  • 大開眼界----宇宙發現之最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步伐從未停止,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有很多新奇的發現。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那些宇宙發現之最吧!事實上,宇宙中的恆星雖然體積龐大卻毫不遜色,VFTS102是科學家迄今觀測到的自傳速度最快的超大質量恆星,該恆星赤道區域環繞軸心以600千米/秒的速度高速旋轉,被稱為宇宙中的「旋轉木馬」。
  • 科學網—研究發現宇宙最早期恆星僅包含氫氦兩種元素
    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南方一顆昏暗的恆星事實上只由氫和氦兩種元素組成
  • 銀河系跑得最快的恆星,每秒1700千米,仍飛不出銀河系
    飛行器達到第三宇宙速度之後,就可以通過雙曲線軌道衝出太陽系,飛向太陽系以外的外太空。這個速度到目前為止,人類仍然還沒有達到。要想達到飛出銀河系的第四宇宙速度,速度和動能要求就會大幅提升,速度必須要達到每秒500千米以上的超高速,這樣的飛行速度,從目前已知的物體中,只有部分星球能夠達到。在我們銀河系中,確實有少部分星球,達到了每秒500千米以上的超高速飛行。
  • 宇宙中最孤獨恆星發現
    原標題:宇宙中最孤獨恆星發現 在遠離任何其他已知天體的銀河系荒漠空間,一顆獨立的恆星正在急速生長。既沒有恆星為鄰,也缺少行星做伴,這顆誕生只有100萬年的年輕恆星被美國航天局稱為「宇宙中最孤獨的恆星」。
  • 天文學家發現宇宙最古老星系 就在銀河系周圍
    天文學家發現宇宙最古老星系 就在銀河系周圍  Winnie Lee • 2018-08-18 18:27:13 來源:前瞻網
  • 宇宙中的「流氓行星」,比銀河系的恆星還要多
    天文學家們在20世紀90年代發現了太陽系之外的行星,統稱為系外行星。系外行星類型多樣,包括極端高溫的氣態行星、巖質行星和塵埃行星等。大多數系外行星都繞著宿主恆星公轉。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近日刊文稱,《天文學雜誌》日前公布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即將開展的一項探測任務可能會發現,飄浮在太空中、卻不繞恆星運行的「流氓行星」比銀河系中恆星的數量還要多。研究人員計算得出,NASA即將發射的南希·格雷斯·羅曼太空望遠鏡(NGRST)可能會在銀河系中發現數百顆自由行星。
  • 宇宙中「流氓行星」的數量或超過銀河系的恆星
    天文學家們在20世紀90年代發現了太陽系之外的行星,統稱為系外行星。系外行星類型多樣,包括極端高溫的氣態行星、巖質行星和塵埃行星等。大多數系外行星都繞著宿主恆星公轉。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近日刊文稱,《天文學雜誌》日前公布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即將開展的一項探測任務可能會發現,飄浮在太空中、卻不繞恆星運行的「流氓行星」比銀河系中恆星的數量還要多。研究人員計算得出,NASA即將發射的南希·格雷斯·羅曼太空望遠鏡(NGRST)可能會在銀河系中發現數百顆自由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