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地5.6億光年,一顆類天體上發現氧氣,這上面會存在生命嗎?

2020-12-04 奇點使者

有觀點認為,人類之所以無法離開地球,其實是被「氧氣」束縛在地球上了。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地球上的氧氣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不過在宇宙中,想要找到一顆與地球一樣充滿鮮活氧氣的星球,是十分非常困難的,甚至可以用到一個詞——鳳毛麟角。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知道,當太空人進入太空的時候都需要隨身攜帶供氧設備,就是因為太空中不存在氧氣。當然,早期的地球上也是不存在氧氣的,直到20多億年前,地球上最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藍藻出現。之後,地球的大氣才逐漸開始被氧氣所填充,如今,幾十億年過去了,人類和其它生物都變成了喜氧動物。這也就是說,如果一顆星球上沒有氧氣,即使它再完美也不適合人類。

不過,前段時間,科學家在距離地球5.6億年之外的地方發現了氧氣的存在。這顆星球來自於大熊星座,位於馬卡良231星系中。雖然它看起來距離我們非常的遙遠,不過科學家卻表示,這顆散發出氧氣的星球卻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類天體。

什麼是類天體呢?它類似於恆星,但是卻不是恆星。此前,科學家們觀測到的類天體,它們距離地球都有100億光年之上,但這次竟發現了距離地球僅有5.6億光年的類天體。對此,科學家表示,類天體一般都是形成於宇宙誕生早期,而且距離地球越遠可能存在的類天體就越多。

這顆散發著氧氣的類天體,它圍繞著一個黑洞進行運動,這顆黑洞也並不是恆星演化形成的,而是屬於宇宙早期形成的原初黑洞。通過射電望遠鏡,科學家們發現了氧氣的存在,而在這之前,科學家們僅在銀河系中的個別星球上發現過氧氣的身影。這也表示,氧氣在宇宙中或許是普遍存在的,這更加深了科學家們對地外生命普遍存在的推測。

不過,科學家表示,雖然地球上的氧氣含量很多,但實際上在宇宙中卻非常的罕見。先前,科學家們僅在蛇夫座和獵戶座中發現過微量的氧氣存在。而這次發現的距離地球5.6億光年的馬卡良231星系中的星球,其氧氣的含量卻非常高。因此,很多人猜想,那裡會不會存在著一個外星文明呢?

一些科學家認為,在宇宙中,並不能用氧氣去衡量一顆星球上是否存在生命,畢竟,並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是喜氧的。就拿地球早期來說,最早的生命都是厭氧生物,直到藍藻出現後,地球的生物才經歷了第一次的「大換血」。所以,或許那些我們看著不起眼的星球上,存在著矽基生命、硼基生命、射線生命體、能量體等,而這些都是人類現有的知識無法探測到的。雖然人類離不開氧氣,但其它形式的生命體或許是不需要氧氣的,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距地球約42億光年,可能存在氧氣
    地球雖然在宇宙中也是一粒塵埃,可它卻是一顆不一樣的塵埃,這顆小小的塵埃非常幸運地成為了一顆生命星球,並在數百萬年前又非常幸運地誕生人類,從此地球由生命星球升級為文明星球。人類的誕生讓地球這顆生命星球成為了高貴的文明星球,可是人類的出現同樣也給美麗的地球帶來了一些惡化,尤其是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地球能夠成為人類永遠的生存家園嗎?
  • 距地球9000光年,科學家發現充滿氧氣的星球,適合人類嗎?
    前段時間,科學家們又發現了一顆宜居行星,它是怎麼樣子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距離地球大約9000光年之外的地方,科學家們發現了一顆含有大量氧氣的星球,這顆星球被稱作「RAVE J183013.5-455510」,它的上面含有豐富的氧氣和碳元素,也是目前為止,科學家們在宇宙中發現的唯一一顆擁有大量氧氣的星球。
  • 距地100光年,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類地行星,或為宜居星球
    有天文學家推測,大約是地球上沙子數量的100倍。我們都知道,沙子是多到數不清的,試問大家如果去海邊,或者在平時看到了沙子堆,根本就不會想要去數沙子有多少顆,因為這顯然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由此可見,在宇宙中地球這樣的行星根本就不算稀奇,我們沒有找到地外生命,或許真的只是因為我們的科技不夠發達,當然,也有可能我們從一開始探尋的方向就錯了。為何這麼說?
  • 距地球42光年,一顆「新地球」被發現,氧氣比地球多3倍!
    通過深入的研究表明,這顆新地球完全適用於人類生存,主要是它的環境與地球高度相似,這究竟是怎樣的新地球呢?距地球42光年,一顆「新地球」被發現,氧氣比地球多3倍! 這顆新地球名叫克卜勒452b行星,距地球1400光年,這個數字還是非常遙遠的。
  • 距地球1480光年,一顆疑似2級文明的戴森球恆星,這真的存在嗎?
    ,存在著比我們更高級的外星文明,當它們建造出這種巨型結構後,人們就能通過觀測某顆恆星亮度的變化,察覺到它們的存在,縱觀來看,宇宙誕生的生命,往往是一朝一夕無數巧合下的奇蹟,它的存在蘊含了無數的可能,也激發了人類對宇宙的嚮往,在整個銀河系中,人類是宇宙中存在的智慧生命個體,隨著科技的進步,科學家們多次證實,太空中存在其它生命,為了更加深刻地了解宇宙,地球人由此踏上了探索宇宙的道路。
  • 金星發現磷化氫,除此還有哪些地外星球存在生命軌跡?
    該研究團隊花了6個多月的時間來處理他們的新發現,並且非常不願意發表一篇明確的論文,因為這是一件大事,明確了我們在地球以外發現了生命的存在,然而他們被強有力的證據以及同行說服。該論文預計將於2020年9月14日發表在自然天文學。
  • 最接近地球的類地行星被發現,相似指數達0.83,距地球1400光年
    太陽系八大行星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幾十年來人類一直在搜尋類地行星,希望能夠找到一顆與地球差不多的地外行星,從而實施人類宏偉的星際移民計劃,但是想找到一顆這麼合適的星球哪有那麼容易,有些星球與地球大小合適,可是環境慘不忍睹;有些行星可能存在氧氣、液態水和大氣層,可是又比地球大很多,強大的引力根本不適合生命居住;儘管困難重重
  • 科學家發現新類地行星,距地球201光年,有液態水,可能存在生命
    在太空望遠鏡的幫助下,科學家尋找到了不少和地球相似度的行星,今年,又有喜訊傳過來,科學家又發現了一顆和地球高度相似的類地行星,它處在距離地球201光年的一個紅矮星恆星系,通過天文望遠鏡的初步觀測,發現這顆行星上含有大量的液態水。
  • 科學家發現新家園,距地球約39光年,可能會有生命的存在
    我們要尋找天然的第二家園,只能去太陽系外,直徑達10萬光年的銀河系,有著數千億個恆星系,存在的類地行星數量多到無法統計,其中自然也不缺乏適宜人類生存的宜居行星。可是對於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來說,未來我們要選擇的第二個家園只能是在太陽系附近尋找,太遠的星空我們也無法到達。
  • 距地3億光年,科學家發現最古老星系,與宇宙同齡卻不存在生命
    目前人類發現的宇宙中最大的星系,IC-1011星系。它距離地球約3.49億光年!注意哦,是3.49億光年,不是3.49光年哦,這就意味著截止目前為止,以我們人類的科技是無法到達那裡的。它的年齡大約是129.5億年,這幾乎和宇宙的年齡(137億年)相同,是一個相當古老的星系,幾乎是跟宇宙同時產生的。同樣它的體積更是龐大到嚇人,IC1011星系的直徑更是達到600萬光年!IC1011的形狀是非常薄的,而不是一個正常的橢圓星系的形狀。 因此它被歸類為一個緊湊的橢圓星系,但一般仍然簡稱為橢圓星系。
  • 三體星球上會存在生命嗎?距地4光年,各項指標都比太陽好
    那麼,拋開小說裡的內容不談,在半人馬座阿爾法星上,真的有生命存在嗎?今天,就讓我們一同來討論一下!那麼,這三顆恆星的運行軌道上,究竟哪一顆更適合人類?來自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通過使用錢德拉太空望遠鏡對半人馬座阿爾法星進行觀測,根據目前的X射線觀測結果,A星雖然距離相對較遠,但是從長遠角度分析,最適合人類移居,而且各方面狀態也都要比太陽系還要完美。
  • 距太陽系僅12.5光年,發現兩顆酷似地球的系外行星!
    蒂加登是一顆紅矮星,距太陽系只有12.5光年。藝術概念圖,兩顆新發現的行星環繞恆星「蒂加登」天文學家確信他們在銀河系發現了兩顆酷似地球的行星。這兩顆行星排在擁有潛在適居環境的系外行星的前19名。新發現的行星環繞白羊座的恆星「蒂加登」(Teegarden),距太陽系只有12.5光年,其中一顆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接近地球的系外行星。研究論文主執筆人、哥廷根大學天體物理學家馬賽厄斯·切赫梅斯特表示:「這兩顆行星與太陽系的內側行星非常相似。它們的質量略大於地球,處在所謂的適居區,允許地表存在液態水。」
  • 宇宙中存在外星生命嗎?那諸多的類地行星,是否有生命的痕跡?
    宇宙中存在外星生命嗎?這是一個無法給出肯定回答的問題,因為無論回答「有」還是「沒有」,都無法找到確實的證據加以證明,但如果回答「沒有」,那可能沒有人會相信,原因很簡單,宇宙太大了。生命在一個星球上誕生除了需要苛刻的客觀條件之外,還具有一定的隨機性,但宇宙太大,所以存在外星生命的可能性也極高。那麼,在宇宙中,是否還存在著像地球一樣適宜生命生存的行星呢?存在,而且很多。類地行星在太陽系之中,地球的條件的確是獨一無二的,但放眼宇宙,可能適宜生命生存的星球很多。
  • 地外生命是否存在?尋找地外生命
    地球,是目前我們已知唯一存在過生命的星球,一顆從混沌中走過來的天體。從冥古宙時期細小微生物到現在人類智慧生物的出現,經歷了38.5億年。那除了我們,地外生命又是否存在?,這讓科學家欣喜若狂,因為這可以證明,土衛六很有可能存在生命。
  • 又一顆類地行星被發現!這次宜居可能性更大,距地僅100光年
    於是在克卜勒望遠鏡的幫助下,天文學家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發現了系外超過3000顆的恆星,同時還發現了這些恆星系中的行星數量也超過了4000顆。當然這只是浩瀚宇宙中的冰山一角,那麼其中會有人類的希望存在嗎?2018年是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正是退役的一年,它由於耗盡了燃料而不得不提前退役。
  • 又一顆類地行星被發現,與地球極為相似,距離我們100光年
    科學家們先是在太陽系中尋找類地行星,水星、金星……儘管類地行星有好幾個,但都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被科學家們所最終剔除了。依照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即使人類穿上了太空衣,在太陽系中的這些類地星球上也是無法生存的。隨後,科學家們將目光跳出太陽系,開始用超級望遠鏡觀測銀河系甚至銀河系以外的太空。探索的結果,不僅叫科學家們吃驚,甚至有些失望。
  • 距太陽系最近恆星系統內發現一顆類地行星
    科技日報北京8月24日電 (記者張夢然)本周英國《自然》雜誌在封面位置刊登了一項天文學重要發現,一顆小型巖石行星繞比鄰星運行,而比鄰星正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新發現的行星被命名為比鄰星b(Proxima b),質量約為地球的1.3倍,其表面溫度理論上允許液態水存在。比鄰星是一顆紅矮星,距太陽系僅4光年多一點,因此也是人類研究最深入的低質量恆星之一。
  • 科學家發現一顆類地行星,比地球質量大16倍,非常有可能存在氧氣
    歡迎大家收看今天的節目,相信大家都知道,生命在宇宙中是非常稀少的,而據科學家目前的了解,宇宙暫時只有地球一個星球有生命存在,雖然其他的星球科學家認為可能存在生命,但是以我們現在的科技,還無法肯定,只能靠猜測。
  • 距地134億光年,最古老的伽馬射線暴被發現,爆發瞬間極度震撼
    據報導,近日,來自北京大學領銜的國際科研團隊,在距離地球134億光年之外的地方,發現了一個迄今為止最古老的伽馬射線暴,同時,這個星系也是目前探知的最遙遠的一個天體,它的發現對於研究宇宙的起源和恆星系統的演化,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什麼是伽馬射線暴?
  • 科學家發現新類地行星,有水有大氣,可能有生命存在
    地球是一顆行星,它也是有壽命的,再加上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地球生命正是加劇消耗,未來的地球必然會慢慢不適宜人類的生命,人類要想繼續發展和延續,星際移民是必然的選擇。要移民外星球,首先要找到適合人類生存的類地行星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