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新類地行星,有水有大氣,可能有生命存在

2020-12-04 探索宇宙說

人類自探索宇宙以來,一直在尋找地外生命的存在,同時也在尋找適宜人類生存的新地球,可能很多人不理解,我們為什麼為尋找新地球?地球上不是生活得很好嗎。可是當你真正了解了地球的現狀及未來的情況,你就不會想了,科學家尋找新地球,是為了人類文明的延續,是為了人類的未來。人類誕生於地球已經數百萬年,從誕生到走出地球,人類創造了一個奇蹟,要知道地球誕生的46億年裡,出現過無數的生物,有的生物比人類在地球生存的時間要長久很多。比如6500萬年前的恐龍,曾經是地球的霸主,在地球生存了1.6億年,如此漫長的時間,恐龍都沒有進化成長為智慧生命,更沒有形成文明。由此可見,生物成長為智慧生命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少則幾千萬年,多則幾億年以上,而人類只用了數百萬年,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生命的奇蹟。

人類文明的大發展其實是從工業革命開始的,人類文明開始向著科技文明大發展,只用了200多年的時間就走出了地球開始探索宇宙。科技文明的快速發展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高,但同時也加快了地球資源的消耗,更嚴重的是環境的不斷破壞。相信朋友們都能感受到環境破壞帶來的各種自然災害,鳥語花香的自然環境水見了,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藍色的天空很少見到了,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南北極冰雪的不斷融化,海平面的不斷上升,颱風越來越頻繁,可見說近年來自然災害正是呈現上升趨勢,這都是人類對環境破壞的結果。地球是一顆行星,它也是有壽命的,再加上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地球生命正是加劇消耗,未來的地球必然會慢慢不適宜人類的生命,人類要想繼續發展和延續,星際移民是必然的選擇。要移民外星球,首先要找到適合人類生存的類地行星才行。

宇宙浩瀚廣闊,星球無數,適合人類生存的類地行星必然也是非常多,雖然我們現在還無法走出太陽系,但天文望遠鏡等觀測設備卻可以看到幾千光年範圍內的一些恆星,行星等。科學家通過天文望遠鏡在宇宙中發現了不少的類地行星,其中一些和地球相似度非常高,可能完全適宜人類的生存,但是這些行星距離地球太遠了,少則幾十光年,多則幾百,幾千光年。由於人類科技的限制及未來科技的發展速度,我們即使能夠觀測到幾百光年外和地球完全一樣的行星,那也只是只能看而無法到達,我們必須要尋找離地球比較近的類地行星才行,這樣人類未來才有希望到達進行移民。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4月份發射的最新探測衛星「苔絲」在距離地球4.8光年處檢測到一顆類地行星,這顆類行星和地球的相似度非常高,人們戲稱它為盜版地球。通過觀測發現,這顆類地行星的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65倍,引力要比地球大一些。同時科學家還發現這顆類地行星和地球一樣,有厚厚的大氣層,而且大氣的成份裡竟然有氧氣,這對於人類來說太重要了,沒有氧氣,再好的星球環境我們也無法生存。而且大氣中還檢測到了水汽的存在,這說明這顆行星上有液態水的存在,根據軌道計算,它也處於恆星系內的宜居帶,也有著四季輪替,怪不得當科學家發現這顆行星時,稱它為盜版地球,它和地球太像了。

這顆新的類地行星的發現讓科學家非常高興,它和地球如此相似,人類有可能直接就可以居住,更重要的它離地球不太遠,只有4.8光年,只要未來人類的飛船速度再獲突破,能夠達到亞光速,到達這顆類地行星完全沒有問題。不過,科學家在高興之餘,也有一個擔心:如此美好的行星,會不會已經有生命的存在?如果只是原始的生命或文明等級不高的智慧生命,人類還怕,但是如果這顆行星上的地外文明比人類的文明程度高,科技比我們還發達很多,那人類未來想移民這顆星球根本不可能。而且還有另一個擔心,就是地外文明會不會已經發現地球的存在?我們能夠在4.8光年外發現這顆類地行星的存在,如果這顆行星上面有智慧生命,而且文明等級還比地球高,也有可能會發現地球的存在,未來弄不好就會發生星際戰爭,而地球是弱勢的一方。雖然目前人類還沒有發現地外文明的存在,但科學家卻毫不懷疑如此浩瀚的宇宙,沒有外星文明的存在。宇宙中的文明數量應該不在少數,而地球可能只是一個非常弱小的文明,比人類強大無數倍的文明會有很多,有可能是太陽系的位置比較偏僻,才不會被強大的外星文明注意到,但隨著人類文明的快速發展,人類遲早有一天會走出太陽系,那時候估計和外星文明接觸上的概率會非常大。

雖然有這種擔心,但人類文明前進的步伐不會倒退,尋找適宜人類生存的新地球的步伐也不會停止,相信以人類的智慧和發展速度,我們遲早有一天會成為宇宙的高級文明,站在宇宙金字塔的頂端。小夥伴們,你們對這顆新發現的類地行星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新類地行星,距地球201光年,有液態水,可能存在生命
    在太空望遠鏡的幫助下,科學家尋找到了不少和地球相似度的行星,今年,又有喜訊傳過來,科學家又發現了一顆和地球高度相似的類地行星,它處在距離地球201光年的一個紅矮星恆星系,通過天文望遠鏡的初步觀測,發現這顆行星上含有大量的液態水。
  • 金星可能存在「生命印記」?科學家在「煉獄行星」有了新發現
    分析認為,金星上可能存在未知的光化學過程等,或者有可能這些磷化氫源於某種形式的生命。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新一期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上。那麼,被科學家稱為「生命標誌物」的磷化氫,究竟是什麼?金星這樣一顆又熱又酸被稱為「煉獄行星」的星球,真的有可能存在生命嗎?漲知識/磷化氫究竟是什麼?
  • 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科學家發現大氣中有磷化氫,或是生物代謝產物
    因為科學家發現,金星大氣中存在著濃度異常的磷化氫(PH3)氣體,達到20ppb,科學家排除了金星大氣、雲層、地表、隕石等非生物生成途徑。甚至到上世紀50年代,著名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還在小說中幻想著金星上有海洋、有水生動植物的存在。
  • 科學家發現金星可能存在生命,太陽系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有5個了
    為什麼科學家在金星大氣中發現了磷化氫就會產生金星上可能有生命的猜想呢?磷化氫是一種無色、劇毒、易燃的氣體。在地球上磷化氫存在於一些動物的糞便中。也就是說生命活動會產生磷化氫。那麼我們自然就會反過來猜想,在金星上面發現了磷化氫,那麼它是不是生命活動產生的呢?這就像是我們在空氣中聞到了一股刺鼻的汽車尾氣味道,就可以推測剛才可能有一輛汽車駛過。
  • 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科學家發現大氣中有磷化氫,劇毒氣體或是生物...
    因為科學家發現,金星大氣中存在著濃度異常的磷化氫(PH3)氣體,達到20ppb(億分之二)。 所以只剩下兩種可能性:金星上存在著未知的光化學或地球化學過程,或者是金星上有生命能夠產生磷化氫。在地球上,生成磷化氫主要依靠厭氧生物。 科學家已經將這一發現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
  • 有海洋的行星就有可能存在生命?尋找海洋行星,韋伯望遠鏡的使命
    幾年前,行星科學家們提出一個疑問,在已知的4000多顆系外行星中,是否有一顆類似木衛二和土衛二這樣的帶有海洋的行星?儘管這些衛星沒有大氣層,只是表面覆蓋著冰,但它們仍然是NASA尋找地外生命的首要目標之一。行星科學家們將這種星球稱之為「海洋世界」。
  • NASA宣布發現7顆類地行星 3個或有生命存在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衍龍】美國航天局22日宣布,40光年外發現酷似太陽系的行星系。據美國航天局消息,荷蘭牽頭的科研團隊宣布發現類地行星,至少三顆行星的表面可能存在液態水。七顆地球大小的行星圍繞距離地球40光年的恆星運行。香港東網2月23日報導稱,在距離地球僅40光年的水瓶座之中,發現一個行星系中竟有7個類似地球的行星,其中3個更可能有生命存在,成為迄今在太陽系之外,科學家最有可能找到生命的地方。
  • 科學家:銀河系裡有100億個類地行星,或有液態水,支持生命繁衍
    近百年來,對於地外生命居住點的尋找一直是天文學家們重要的研究對象。但是經過多年的研究與探索,至今沒有證據證明外星生命的存在,這讓部分研究者認為人類發現外星人的概率極低。不過日前,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表示: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可能有多達100億個像地球一樣適宜生命繁衍的行星!
  • 到底有沒有地外生命?科學家發現僅銀河系中的類地行星就有60億顆
    對生命來說,地球是一顆宜居行星,那麼按照地球上的生命形成和發展的標準來看,宇宙中只要是擁有地球生態環境條件的星球上,就有可能存在生命,只要時間足夠,生命就有可能進化到高級階段。地球是一顆巖質行星,有巖質表面和大氣層,由於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中,因此表面有著適宜的溫度,允許水以液態存在,而水的蒸發和降落形成了水在大氣中的循環,種種有利條件下,生命在地球上出現並發展了起來,經過30多億年的演變進化
  • 科學家發現金星有物體在「移動」,有可能是未知的生命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目前發現只有地球這一顆生命星球,地球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顆生命星球,有一個重要的外部條件那就是處在宜居帶內。因此科學家在探索地外生命的時候,也將宜居帶作為判斷一顆星球有沒有誕生生命可能的一個重要條件。
  • 科學家發現一顆新類地行星,距地球約53光年,可能有厚厚大氣層
    宇宙浩瀚廣闊,有著無數的恆星和行星,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也是目前人類已知的唯一智慧生命星球。那麼在太陽系外是否存在著和地球非常相似的類地行星?答案是肯定的。在天文望遠鏡的幫助下,科學家在太陽系外發現了不少的類地行星,其中有一些和地球的相似度非常高,不排除適宜人類生存的可能。最近科學家又發現了一顆新的類地行星,這顆行星編號為HD 21749b,被歸入所謂「亞海王星」類系外行星,意思是其質量相比天王星或海王星要更小一些。
  • 冥王星發現地下液態海洋?科學家:那裡可能有生命存在
    水是生命之源,正因為地球有著豐富的水資源,再加上磁場、大氣等保護,使得生命如此繽紛。毋庸置疑,宇宙中液態水存在最多的星球就是地球了,那要是包括固態水呢,還是地球最多嗎?並非如此,雖然地球從太空中看上去就像是一個藍色大水球,海洋面積佔了整個地球面積的70%,但地球上水的含量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算是倒數的,是不是很令人吃驚!有科學家稱,把地球的水全部抽出來變成一個球體,其直徑還不到月球的一半大,而除了水星、金星、火星這幾個行星,其他任何一個行星的水含量都高於地球。
  • 科學家發現新地球,有水有磁場,比地球還大10億年,可能存在生命
    可想而知,宇宙中數以億計的行星中,比地球好的星球比比皆是,類地行星也是普遍存在於宇宙當中。近期,日本理工大學行星研究團隊利用美國克卜勒二期任務太空設備,發現一顆高度類似地球的類地行星,它與地球的距離大概201光年,位於一個紅矮星的恆星系中,通過天文望遠鏡初步觀察發現星球上含有大量的水。
  • 科學家發現新地球,有水有磁場,比地球還大100000千萬年,可能存在生命
    ,火星人只是發現了一部分冰凍水就認為火星極有可能有生命存在,更不要說這顆類地行星上面可是有大量液態水存在的。
  • 科學家觀察發現金星有生命存在可能
    據美媒報導,近期有天文科學家通過望遠鏡觀察到金星的酸性雲層中探測到一種名為磷化氫的氣體,從而推測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的跡象。在地球上,磷存在於人類的腸子、一些動物的糞便和其它動物以及微生物中,具有很強的毒性,曾被軍隊用作化學武器,農場用作燻蒸劑,電視連續劇《絕命毒師》主角Walter White曾用之殺人。發表在《自然天文學》上的一篇論文顯示,科學家在金星的高層大氣中發現了磷化氫的存在!
  • 金星有了重大發現,找到不應該存在的物質,科學家:可能有生命
    而且磷化氫這種氣體在金星高酸的雲層中很快會被分解,因此這種化學物質肯定有其穩定的來源。科學家們也是比較嚴謹的,僅僅依靠發現磷化氫也不完全就是生命存在的有力證據;他們在論文中強調,除了可能存在生命以外,還有非生物產生磷化氫的過程,例如金星表面的火山噴發、大氣中的閃電、外來天體的撞擊等等一系列因素。
  • NASA行星獵人發現首個宜居行星:被潮汐鎖定,可能有外星生命
    【ALENG 自媒體】1月13日晚間自媒體專稿,剛剛發射升空不足兩年,美國宇航局的過境系外星系探測器(TESS)就傳來了令人興奮的消息:距離地球101.5光年外,發現一個圍繞紅矮星運行的類地行星,位於該紅矮星的宜居地帶,表面能夠存有液態水,可能會有外星生命誕生。
  • 【熱點】7顆類地行星被發現,可能會有新的生命!
    NASA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首次在一顆恆星周圍,發現了七個地球大小的行星,這七顆行星都可能有液態水的存在,其中三顆確定位於宜居帶,可能有生命存在。  驚喜!尋找第二個地球指日可待!   美國航天局副局長託馬斯·楚比興當天在華盛頓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這一發現提示我們,尋找第二個地球不是『能否』的問題,而是『何時』的問題。」   「我們發現圍繞一顆低溫小恆星運轉著7顆巖態行星,它們與地球大小相似,均可能包含液態水——這些都是我們已知的生命存在的要素,」美國航天局隨後在推特網站發帖說。
  • 首次發現的7顆「戀母」行星有3個宜居,或有生命存在
    7顆「戀母」行星:距離恆星較近,科學家20天看遍這是人類首次發現如此多的類地行星在一個恆星周圍繞轉,甚至比圍繞太陽轉動的類地行星還要多(太陽系中只有4個巖質的類地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自從人類在90年代初探測到第一個地外行星以來,截至2017年2月15日,天文學家們已經在2687顆恆星周圍發現了5000多顆地外行星。儘管和地球尺寸大小差不多的行星有可能佔到了20%左右,但是根據地球相似指數判斷,只有2個(Kepler 438b和KOI-4878.01)和地球相似,所以類地行星是及其稀少的。
  • 430℃的水星表面曾經有水?科學家:不止有水,還可能有過生命
    (不要走開,文末有彩蛋) 在尋找地外生命的時候,天文學家基本上達成了一個共識:必須是巖石行星。由於氣體行星沒有固體表面,而且大氣環境十分惡劣,我們基本不認為那裡可以形成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