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行星獵人發現首個宜居行星:被潮汐鎖定,可能有外星生命

2020-12-05 ALENG

【ALENG 自媒體】1月13日晚間自媒體專稿,剛剛發射升空不足兩年,美國宇航局的過境系外星系探測器(TESS)就傳來了令人興奮的消息:距離地球101.5光年外,發現一個圍繞紅矮星運行的類地行星,位於該紅矮星的宜居地帶,表面能夠存有液態水,可能會有外星生命誕生。

TESS探測器

在剛剛結束的美國天文學會(AAS)第235次會議上,研究人員宣布了他們的這個發現。科學家表示,TOI 700 d圍繞一顆紅矮星運行,其運轉周期為37天。TOI 700 d的體積比地球略大,僅比地球大約20%。由於位於宜居地帶,TOI 700 d能夠吸收大約86%的恆星光芒,這足以使得其表面存在穩定的液態水,從而支持生命的誕生。

TOI 700 d概念圖

科學家通過對這個宜居行星連續11個月的觀測發現,這顆行星似乎被其宿主恆星潮汐鎖定,這預示著其一半的面積始終朝向恆星,而另外一面則處在永久黑暗之中。但是天文學家說,潮汐鎖定並不能排除可能誕生外星生命的可能,因此,這很可能會成為人類首個有望發現地外生命的星球。

儘管人類已經發現了超過4000個系外行星,但是像TOI 700 d這樣擁有完美宜居環境的行星,則非常稀少。根據科學家目前的研究結論,如果我們能夠在太陽系外發現地外生命,那麼,這些行星更可能會在類似紅矮星這樣的恆星周圍找到。由於紅矮星輻射的能量沒有年輕恆星那樣強烈,因此,其宜居地帶將更加廣闊,從而更容易支持生命的誕生。TOI 700 d符合以上所有條件,因此,科學家樂觀預計,這顆行星將可能存在某種形式的生命。

TESS的發現,還得到了美國宇航局的另外一個太空望遠鏡斯皮策望遠鏡的印證。在TESS團隊已經確定TOI 700 d的軌道時間之後,斯皮策望遠鏡恰好在TESS預計的時間找到了TOI 700 d從紅矮星前面經過,這有力地證明了TESS關於該行星的發現是完全正確的。

TESS發射升空

當然,找到一顆宜居行星可能相對比較容易,但是要在距離如此遙遠的星球上找到外星生命的痕跡,卻遠非想像中那麼簡單。目前,科學家已經制定了對TOI 700 d的詳細觀測計劃,該計劃將著重解決關於TOI 700 d的幾個尚未解決的疑問:TOI 700 d是否是一個巖石行星?其表面的大氣情況怎麼樣?氣候和表面溫度是否適合生命誕生?如果這個行星擁有一個像地球一樣的大氣層,那麼,能否從其大氣中發現生命活動的證據?

TESS探測器於2018年4月18日使用馬斯克的獵鷹9火箭發射升空,是美國宇航局一個專門用來探測系外行星的探測器,被稱為「行星獵人」,項目耗資僅2億美元。截至2019年12月,TESS已經發現了超過1400顆候選對象,其中有34個已經得到確認,這次發現的TOI 700 d,是TESS發現的第一個位於宜居地帶的行星,如果最終證實會有外星生命存在,那麼,這將會產生無法預估的重大意義。

相關焦點

  • 潮汐鎖定的行星如何能避免「大冰凍」命運?
    與此同時,另一項研究發現,傾斜強烈的行星更有可能經歷突然的冰河時代。在恆星周圍的「宜居帶」,在地球表面的地球表面,它的溫度足以讓液態水存在,這一直是評估其他星球生命潛力的黃金標準,但隨著我們對天體生物學的理解加深,科學家們正在尋找其他可居住的線索。即使是在一個行星或月球處於可居住帶的位置,在外星世界形成條件的日子、夜晚和季節也會與地球截然不同。
  • 可能宜居的地球大小行星,距地球僅100光年
    首個可能宜居的類地行星被發現!1月7日,NASA宣布,「行星獵人」苔絲(TESS),發現了一顆名為,To700d的系外行星,不同於以往發現的行星,TOI700d,大小和地球相似,並滿足存在液態水的條件這意味著生命,將可能在這裡孕育而出,該行星圍繞著一顆比太陽小的紅矮星運行,系統內已發現的三顆行星,從內到外分別是TOI700b,地球大小,可能是巖石行星的TOI700c,
  • 可能宜居的地球大小行星,距地球僅100光年
    首個可能宜居的類地行星被發現! 1月7日,NASA宣布,「行星獵人」苔絲(TESS),發現了一顆名為,To700d的系外行星,不同於以往發現的行星,TOI 700d,大小和地球相似,並滿足存在液態水的條件
  • 稀薄大氣行星避開恆星的「潮汐鎖定」
    被大氣層包裹的行星可能避免主恆星的「潮汐鎖定」,稀薄的大氣層甚至層使得行星保持自由轉動的狀態,好像地球的自轉形成了白天與黑夜一樣。加拿大和法國的天文學家團隊最近探討了行星大氣層的物理作用,新的理論視角增加了「生命行星」存在的可能性。
  • 潮汐鎖定星球的「中間地帶」可能孕育生命形式
    太陽系許多星球都處於潮汐鎖定狀態,其中包括:月球,其他太陽系中環繞主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也可能是潮汐鎖定。多數潮汐鎖定行星不適宜居住,一側被主恆星烘烤,另一側處於冰凍之中。天文學家對此類行星非常好奇,他們像科幻小說愛好者一樣,一直思考此類行星是否可以孕育生命。目前,複雜的計算機模型和最新數據正在揭示這些潮汐鎖定星球的大氣層,這些研究將進一步證實——可能一些星球適宜生命存活。
  • 潮汐鎖定行星未必就是「冰火兩重天」
    原標題:潮汐鎖定行星未必就是「冰火兩重天」   ■新知   宇宙中有著這樣一種奇妙的關係——潮汐鎖定——由於引力的作用,行星或衛星的自轉周期與其公轉周期相同,使得行星或衛星永遠以同一面對著其圍繞公轉的星體,就像地球和月亮。
  • 地球有了兄弟?NASA發現首個可能宜居的類地行星,距地球100光年
    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1月7日在美國天文學年會上宣布發現了一顆與地球大小類似的行星。它處在我們所熟知的宜居帶中。這個距離範圍意味著在其地面上,可能有液態水的存在。此次發現是由NASA的運輸系外行星調查衛星(TESS)所發現,之後,科學家又使用NASA的Spitzer太空望遠鏡確認了這個名為TOI 700 d的行星,並且對行星的潛在環境進行了模擬,以進一步確認它的環境。TOI 700 d是迄今為止,在恆星的宜居帶中發現的僅有少數幾個地球大小的行星之一。
  • 又發現一個地球2.0?編號TOI 700d行星可能存在液態水
    來源:經濟日報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編號為TOI 700d,並宣稱這顆行星可能存在液態水。消息一出,「首個可能宜居的地球大小行星被發現」這一話題便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一時間,行星TOI 700d佔盡了風頭。
  • 目前已經發現的宜居行星有哪些?
    迄今為止,天文學家發現的宜居行星只有一顆,那就是我們的地球,這也是人類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由於觀測技術的進步,人類目前已經能夠找到太陽系之外環繞其他恆星運動的行星。目前已確認的系外行星數量為3976顆,但天文學家無法確定哪些系外行星是存在生命的宜居行星。因為系外行星離我們實在太遠了,目前的天文望遠鏡無法對它們的表面直接進行觀測。系外行星大多數都是通過間接的方法發現的,即便是能夠直接觀測到系外行星,它們看起來也只是沒有任何細節的亮點。儘管如此,天文學家可以知道系外行星的質量以及它們與其主恆星的距離。
  • 比鄰星b被潮汐鎖定沒法宜居?科學家:超算模擬結果是這樣的
    大家好,我是小猩猩鑑於地球是已知的生命星球,是一顆能夠發展出生機勃勃跡象的生命星球,所以,我們在尋找宜居行星、外星生命時,都會參考地球的環境條件。如宜居星球需要位於宜居地帶,這顆星球的自身環境要比較優越,溫度適宜、有大氣層、磁場、液態水等。
  • 科學家們聲稱,比地球更宜居的「超宜居」行星,可能有24個
    利用一系列標準,研究人員在已知的4500個行星中篩選出了總共24個可能宜居的行星。(圖註:發現了24個與地球類似的「超宜居」的行星)據稱,這24個「超宜居」的行星及其所在的星系可能擁有比地球及太陽系更適合生命生存的環境。這個項目由華盛頓州立大學主導,這些行星有著比地球更大的年齡、略大的體積以及更暖溼的環境。
  • 首次發現的7顆「戀母」行星有3個宜居,或有生命存在
    在北京時間23日凌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NASA又宣布了一個令人吃驚又興奮的新發現:科學家們通過斯皮策紅外太空望遠鏡,在距離地球39光年的地方,首次發現了7個地球大小的行星圍繞一顆恆星運行的行星系統,更重要的是,其中3顆恆星位於母恆星TRAPPIST-1的宜居帶內。
  • 這個星系很可能存在生命,有7顆「超級地球」,其中3顆在宜居帶
    銀河系中這個星系很可能存在生命,7顆超級地球,有3顆在宜居帶宇宙中像太陽一樣的恆星非常多,宇宙中的恆星數量難以計數的多,銀河系都有幾千億的恆星,更不用說整個宇宙了,宇宙中連銀河這樣的星系都有無數個。現在科學家們為了尋找到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生命,一直在對系外行星進行尋找和觀測,而現在的技術手段有限難以觀測到很遠,不過科學家們發現一個非常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星系,其擁有多達7顆行星。科學家們在尋找外星生命以證明人類在宇宙中並不孤單的同時,也是在尋找人類未來能夠移民的最佳星球,像太陽系這樣擁有眾多行星的星系比較少見,也可能是受限於目前的觀星技術不足。
  • 「天眼」發現,銀河系外一顆類似「眼球」的行星,或存在智慧生命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個奇特的系外行星,這個從遠處看這個行星類似人類的眼球,所以科學家親切地稱之為「眼球」行星。這顆行星是科學家們尋找外星生命的歷程中驚人發現,它位於銀河系之外的一個普通星系,這個星系的中心是一顆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紅矮星。
  • 銀河系至少70億顆行星上可能有生命
    克卜勒186f是首顆被發現的位於宜居帶的類地行星這些所謂的宜居行星首先必須是巖石行星,直徑在地球的0.5至1.5倍之間;其次它們主星表面的溫度必須在4527至6027攝氏度之間——這類恆星大多是G級或K級矮星。K級矮星的體積比G級稍小,但亮度卻是G級的兩倍。宜居也是個模糊的概念。
  • 又發現一個地球2.0?宜居帶上並非都宜居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編號為TOI 700d,並宣稱這顆行星可能存在液態水。消息一出,「首個可能宜居的地球大小行星被發現」這一話題便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榜。  一時間,行星TOI 700d佔盡了風頭。令人好奇的是,它究竟有哪些「資本」可與地球相提並論?
  • 有望發現外星世界?科學家發明行星模擬器找外星球!
    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科學家們正在應用地球上開發的氣候模型,以了解其他星球上是否可能存在生命。一直以來,地球的氣候對我們所知道的生命來說是非常適宜的,但是外星呢?科學家一直想要了解外星星球的信息,奈何外星數據的獲得相當困難。導致科學家們掌握的有關外星氣候的數據要少得多,天文學家也沒有辦法在短期內獲得更多的數據。
  • NASA發現史上首個可能宜居星球,這次不是「狼來了」!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1月6日稱,其偵查衛星TESS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該星球上可能存在液態水。這一發現是2020年1月6日在檀香山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第235次會議上宣布的,隨即令在場所有科學家驚喜不已。
  • TESS望遠鏡發現首顆宜居帶中、大小與地球相仿的行星
    據外媒報導,近日,NASA的TESS望遠鏡在一顆恆星周邊的宜居帶中發現了一顆大小與地球相仿的行星。該行星被稱作TOI 700d,距離地球101.5光年,也就是以光的速度要走101.5年。光速有多快?1秒繞地球7.5圈,從地球表面到月球表面需1.255秒,101.5光年有多遠?
  • 被恆星潮汐鎖定的行星呈現詭異的眼球外觀
    我們知道蔚藍色的地球,知道火紅色的火星,知道長有「大紅斑」的木星,知道擁有美麗光環的土星……但有一種行星你或許不知道,這種行星看起來就像是一顆巨大的眼球凝視著我們,讓人驚悚不安,這種行星被稱作是眼球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