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愛科學的藍之灣。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個奇特的系外行星,這個從遠處看這個行星類似人類的眼球,所以科學家親切地稱之為「眼球」行星。這顆行星是科學家們尋找外星生命的歷程中驚人發現,它位於銀河系之外的一個普通星系,這個星系的中心是一顆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紅矮星。
激動人心的發現
宇宙浩瀚無邊際,科學家們怎麼才能有效地鎖定可能有生命的星系呢?這就涉及到我們尋找「地外生命」的一個「敲門」,那就是將天文望遠鏡鎖定在可能會誕生類似地球的星系。在茫茫宇宙之中,類地行星一般都會在類似太陽大小的恆星的周圍,因為距離恆星距離適中,可以接收到合適的光和熱,不至於過冷變成冰凍星球,或者過熱變成人間地獄。
當人們發現這顆眼球行星的時候,很多科學家都十分激動,他們認為這顆行星之所以看著像眼球就是因為它有大量的水,並且圍繞一顆紅矮星公轉,由於「潮汐鎖定」作用,它有一半永久面向紅矮星,另一半永遠背向紅矮星。所以,面向恆星的一半形成了面積巨大的海洋,另一半則「冰天雪地」暗無天日,類似人間地獄。

「眼球」星球上有生命存在嗎?
眼球行星上會不會有生命存在呢? 這是大家都十分好奇的事情。科學家們研究發現,還有一種可能是這顆行星上是沒有海洋的,也許是紅矮星的星光給我們造成的錯覺,讓我們以為向陽的一半星球是液態的,其實也許是已經結冰的「渾濁」表現罷了。
聽到這個說法是不是很失望?其實這個問題還是有很大的爭議,畢竟這個「眼球行星」距離我們太遠了,我們實在難以親臨這個星系一窺究竟。隨著後續研究不斷深入,我們最終會揭開這個謎底的,大家拭目以待吧。
宇宙中可能有哪些「生命搖籃」
隨著人類對外界空間的不斷探索,很多理性的科學家堅持認為,宇宙中紅矮星的周圍往往存在這類似地球的行星,哪些行星溫度適宜、環境溼潤、擁有大量液態或固態水,可以為生命出現創造很多有利的條件。那麼究竟是紅矮星呢?紅矮星是宇宙中最常見的恆星,約佔宇宙中恆星數量的70%左右。與「壯年期」恆星們相比,這些紅矮星又小又暗,質量通常是太陽的五分之一左右,亮度卻比太陽要暗淡50倍左右。由於質量小亮度不大,所以紅矮星的周圍會出現科學家們說到的「宜居地帶」,一旦有幸運的星球,那麼生命極有可能也幸運的誕生。這顆眼球行星,可能就是得到「上帝」的青睞啊,看生命是多麼不容易。
早在2014年,NASA一項研究表明,在宇宙中幾乎每顆紅矮星的周圍都可能存在宜居區域,也都有可能存在一顆宜居行星。此外,研究還發現紅矮星星系宜居地帶中水的含量約是地球水總量的25倍之多,實在令人驚嘆和興奮。
眼球行星是怎麼形成呢?
自從發現「眼球行星」,我們就每天滿懷期待,希望能有進一步的巨大發現。但是,先前對紅矮星周圍的系外行星進行潮汐鎖定的研究,並不能解釋行星上海冰是如何影響海洋內的熱流和冷流。在這顆行星上,海冰將在海洋周圍漂移,因為恆星照射會導致大氣與冰凍的半球的大氣產生巨大的海風。隨著大氣溫度上升海冰融化,它將也會導致周圍的大氣溫度下降,從而加劇氣體對流。
科學家發現,海洋上的海冰可能會逐漸導致這顆行星變冷,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眼球行星」就失去美麗的眼球特徵。屆時,冰雪會覆蓋整顆行星,如果這顆行星上有生命的話,估計會是面臨一個全球性的「冰河世紀」吧。
地球也許經歷過類似的冰凍行星狀態
其實,科學家們很早就假設過,地球在太陽系形成早期可能也是擁有大量的液態水,由於星系形成不久,與太陽距離過於遙遠或者由於碰撞的塵埃遮蔽陽光的緣故。地球在早期也許經歷了很多次「冰凍星球」狀態。科學家根據研究測算,一次冰凍發生在22億年前,一次發生在6.3億年前。
為了了解的更加深入,科學家們還使用計算機對這些系外行星的氣候進行了模擬,包括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影響,這些溫室氣體通過捕獲來自恆星的熱量使行星趨於變暖。他們發現,當這些世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不超過地球時,海洋會萎縮甚至消失,從而轉化為「冰凍星球」。
外星生命存在嗎?
看到這裡大家肯定十分不解了,說了這麼多,究竟有沒有生命存在呢?科學家們認為是存在生命的。因為即使這顆眼球星球變成「冰凍星球」,但是在它的表面還是能夠吸收恆星的光芒,所以生命進行光合作用是可能的。此外,「眼球星球」上有很多火山或者地熱的位置,在這些區域生命體是可以存在並且持續進化的,所以就像地球史前冰河世紀一樣,生命也許就是換一種方式適應一下環境,一樣「瀟灑」的生活和進化。
還有一種假設就是,也許「眼球星球」的生命已經進化出高級文明,此刻正在逃亡一顆宜居的「殖民地星球」,等待寒冷退去再返回家鄉吧?希望,這是一個美好的故事結局。
親愛的小夥伴,你們怎麼看呢?歡迎留言發表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