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發現生命在銀河系中或普遍存在,估測宜居行星至少20億顆

2020-11-09 科普大世界

所謂「宜居行星」,指的是適宜人類等地球生命生存的行星。我們所在的地球當然是一顆宜居行星,那麼在地球之外還有宜居行星嗎?

通過天文望遠鏡和深空探測器的觀測發現,在我們太陽系之中,除了地球之外是不存在宜居行星的,但是在太陽系之外,依靠人類目前的天文觀測技術,又是根本不可能發現真正的宜居行星的,因此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宜居行星,其實科學家們也並不清楚。

不過通過現有的觀測技術,科學家們也可以判斷一些系外行星的最基本的一些情況,比如行星的質量、與主恆星的距離、表面溫度如何、是否有大氣層,甚至可以分辨某些系外行星大氣層中的部分成分等。

然而根據這些條件,我們也可以基本得出一顆星球是不是宜居了,因為通過行星的質量可以分辨出這個星球是不是類地行星,因為如果以地球生命的存在與發展形式來判斷,生命需要在有巖質表面的行星上生存,那麼質量在地球的0.1~5倍之間的行星基本都是巖質行星。

行星與恆星的距離也很關鍵,恆星是發光發熱的星體,行星與恆星的距離只有處於適中的位置上,也就是位於恆星的宜居帶中,行星的表面才能不冷不熱,這樣才有形成生命的可能。

如果行星位於恆星的宜居帶中,質量又屬於巖質行星的範疇,那麼這顆行星大概率可以吸附空氣,其上很可能就會有大氣層,而且這個行星的大部分地方的溫度也都比較適宜,如果這個星球上有水,那麼它就會以液態水的形式存在,這些條件其實已經基本滿足了宜居行星的要求。

因此,雖然目前的觀測技術無法直接看到某個行星是否為宜居行星,但是從其數據條件來看,大致可以判斷出它是否具備宜居行星的條件?

那麼科學家們是否觀測到過符合這樣的條件的星球呢?其實也是有的,而且為數不少,籠統估計已有數百顆。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比鄰星b、克卜勒—186f、格利澤581d、格利澤581g、克卜勒—22b、克卜勒452b、格利澤163c等。

但是宇宙中宜居星球的數量規模肯定不止這些,近日美國一支天文學研究團隊發文認為僅在銀河系中,可能就有著20億顆潛在的宜居星球。該研究團隊對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數據進行了新的分析,認為銀河系中有41億顆類似太陽的恆星,而每兩顆類太陽恆星中就有一顆可能有宜居行星,這表明銀河系中宜居行星可能多達20億顆以上。

其實這個研究結果對宜居行星數量的估計是十分保守的,因為宜居行星並非只會出現在類太陽恆星的附近,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壽命在100億年左右,實際上較小質量的藍矮星也相對比較穩定,但壽命更長的是橙矮星和紅矮星壽命可達數百數千億年,其附近的宜居星球也有足夠的時間出現生命並發展到較高級的階段。

而藍矮星、黃矮星、橙矮星和紅矮星的數量佔到了宇宙中恆星總數量的90%以上,因此也有天文學家推測認為宜居行星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
那麼如果宜居行星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很可能也說明生命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而如果一顆星球上生命出現和穩定發展的時間很長,那麼就不能排除這顆星球上已經出現了生命創造的文明,因此宇宙中也很可能存在比我們地球文明更為高等的文明。


參考資料:
《環球網》11月8日文章《研究發現銀河系可能遍布類似地球的宜居行星》

相關焦點

  • 新研究發現生命在銀河系中或普遍存在,估測宜居行星至少有20億顆
    ,依靠人類目前的天文觀測技術,又是根本不可能發現真正的宜居行星的,因此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宜居行星,其實科學家們也並不清楚。,因為如果以地球生命的存在與發展形式來判斷,生命需要在有巖質表面的行星上生存,那麼質量在地球的0.1~5倍之間的行星基本都是巖質行星。
  • 3億顆宜居行星?銀河系中,生命真的有這麼普遍嗎?
    這個方程分為兩部分,其中前半部分可以推算出銀河系中宜居行星的數量,而後半部分計算的則是宜居行星上出現像人類一樣的智慧生命的概率。美國宇航局埃姆斯研究中心的天文學家Steve Bryson指出:「克卜勒告訴我們,銀河系中有數十億顆行星,如今我們知道,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巖石的宜居行星。雖然這個數字不是最終的結果,並且液態水也只是支持生命的許多因素中的一種,但是我們能夠以如此高的置信度和精確度計算出這樣的世界非常普遍,也足夠讓我們興奮不已。」
  • NASA:銀河系中有3億顆宜居星球,生命很普遍
    上世紀的二十年代末,隨著哈勃利用變星發現了仙女座星系遠在250萬光年以外時,我們才知道宇宙中除了銀河系以外,還存在著大量的獨立星系;這是我們第一次認識到了宇宙的廣闊和龐大, 在這些星系中每一個至少包含著數千億顆恆星,而宇宙中至少包含著20000億個星系;這樣算下來宇宙中的恆星數目就算是保守估計也非常大
  • NASA:銀河系中有3億顆宜居星球,生命很普遍
    上世紀的二十年代末,隨著哈勃利用變星發現了仙女座星系遠在250萬光年以外時,我們才知道宇宙中除了銀河系以外,還存在著大量的獨立星系;這是我們第一次認識到了宇宙的廣闊和龐大, 在這些星系中每一個至少包含著數千億顆恆星,而宇宙中至少包含著20000億個星系;
  • 銀河系內至少存在3億顆宜居行星,人類第二家園真的存在嗎?
    在銀河系內,至少有 3 億顆宜居行星在圍繞著類日恆星公轉。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天文學雜誌》,是由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研究所和世界各地其他科學家合作完成的。搜尋宜居行星的思路是,按照地球和太陽的參數,在銀河系內尋找類似的恆星系統,找到那些位於宜居帶上的 「宜居行星」。
  • 銀河系內至少存在3億顆宜居行星,人類第二家園真的存在嗎?
    在銀河系內,至少有 3 億顆宜居行星在圍繞著類日恆星公轉。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天文學雜誌》,是由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研究所和世界各地其他科學家合作完成的。搜尋宜居行星的思路是,按照地球和太陽的參數,在銀河系內尋找類似的恆星系統,找到那些位於宜居帶上的 「宜居行星」。
  • NASA:銀河系中至少有3億顆宜居的類地行星
    根據近日發表在《天文期刊》(The Astronomical Journal)上的研究論文,銀河系中大約有 3 億顆潛在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這項研究是 2009 年至 2018 年期間對系外行星調查收集分析的結果,表示在這些潛在的宜居星球上存在液態水。美國宇航局發布的新聞稿中也表示,這只是保守估計,實際數量可能會更多。
  • 科學家研究發現,銀河系有數億顆潛在宜居星球,上面會有生命嗎?
    那麼,探索到今天,科學家們都有哪些新發現呢?研究者稱銀河系中有數億顆潛在宜居星球前段時間,來自美國《天文學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報導,讓很多人都深感意外,因為根據研究顯示,在銀河系中,至少存在著3億顆潛在的宜居星球,這些星球中至少有4顆,和地球之間的距離不足30光年。
  • 研究發現銀河系可能遍布類似地球的宜居行星
    一項新的研究結果已經公布,研究人員研究系外行星數據後表明,銀河系中可能存在至少3億顆潛在的宜居行星。科學家發現,銀河系中大約一半的類太陽恆星可能是類地球行星的家園。研究人員一直認為,發現地球以外生命的最佳機會是找到與地球相似的行星。
  • 41億顆恆星與太陽相似,3億顆宜居星球藏身銀河系,這說明什麼?
    銀河系內有多少顆類似地球的星球呢?人類對這個問題的感受可謂一波三折,起初科學家發現銀河系內存在不計其數的恆星系,即使每個恆星系中只有一兩顆巖質行星,那類地行星存在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然而在對太陽系及其周圍的恆星系進行探索之後,科學家們發現地球很可能是銀河系中的特例,它的存在並不普遍。
  • 41億顆恆星與太陽相似,3億顆宜居星球藏身銀河系,這說明啥?
    銀河系內有多少顆類似地球的星球呢?人類對這個問題的感受可謂一波三折,起初科學家發現銀河系內存在不計其數的恆星系,即使每個恆星系中只有一兩顆巖質行星,那類地行星存在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然而在對太陽系及其周圍的恆星系進行探索之後,科學家們發現地球很可能是銀河系中的特例,它的存在並不普遍。
  • 銀河系中或有3億多顆宜居行星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司洋)10月29日,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根據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數據進行的新研究,估算出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可能有多達3億顆潛在的宜居行星。它們中有些可能離我們非常近,有些可能離太陽不到30光年。
  • 研究認為:銀河系或有數億顆潛在宜居星球
    美媒稱,根據對美國《天文學雜誌》即將刊登的一項新研究的最保守解釋,我們的銀河系至少約有3億顆潛在宜居星球。這其中有些系外行星甚至可能是我們的星際鄰居,至少有4顆距離太陽可能不到30光年,離我們最近的可能至多20光年。
  • 研究認為:銀河系或有數億顆潛在宜居星球
    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根據對美國《天文學雜誌》即將刊登的一項新研究的最保守解釋,我們的銀河系至少約有3億顆潛在宜居星球。這其中有些系外行星甚至可能是我們的星際鄰居,至少有4顆距離太陽可能不到30光年,離我們最近的可能至多20光年。
  • 銀河系至少70億顆行星上可能有生命
    克卜勒186f是首顆被發現的位於宜居帶的類地行星銀河系有大約2000億恆星,而與太陽同類型的G級矮星佔其中的7%。以阿姆斯研究中心Steve Bryson為首的一批研究人員根據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和蓋婭探測器的觀測數據,對銀河系類日恆星周圍宜居行星的數量進行了估算。
  • 新發現,銀河系類地行星達100億顆,篩選可宜居星球,它將顯神威
    大家好,我是璀璨的猩猩不知道大家是否像我一樣,對這個宇宙充滿好奇,很想知道,這個宇宙中,是否還存在像地球這樣環境優雅、氣候宜人的星球,地球是否還存在外星生命甚至是外星人。答案就在宇宙中,我們卻還沒找得到。曾經,我們人類祖先在還沒有設備條件的情況下,就開始思索夜空中星星的規律。當然,只能發現一些基本的規律,比如說北極星、北鬥七星等。在幾百年前,我們發明瞭望遠鏡,認識到,這些星星其實是一顆顆巨大無比的星球。在進入20世紀以後,各種技術發展更加快,讓我們與宇宙的距離更加近了。
  • 研究表明:銀河系有多達60億顆類地行星,外星生命的概率更高了!
    類地行星要被認為與地球相似,其行星必須是巖態的、大致與地球大小的差不多、圍繞著太陽(G型)運行的恆星。類地行星還必須在其恆星的宜居區域內運行,即與一顆恆星的距離範圍,在該距離範圍內,一顆巖態行星可以在其表面容納液態水,並可能存在生命。
  • 研究表明:銀河系有多達60億顆類地行星,外星生命的概率更高了!
    類地行星要被認為與地球相似,其行星必須是巖態的、大致與地球大小的差不多、圍繞著太陽(G型)運行的恆星。類地行星還必須在其恆星的宜居區域內運行,即與一顆恆星的距離範圍,在該距離範圍內,一顆巖態行星可以在其表面容納液態水,並可能存在生命。
  • 宇宙中有3億顆行星可以支持生命
    美國宇航局(NASA)的研究指出:宇宙有3億顆行星可以支持生命。在2009年至2018年期間,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探索了銀河系的遙遠區域,尋找系外行星。特別是那些以巖石為基礎的、地球大小的行星,它們圍繞像太陽一樣的恆星運行,並且運行的距離幾乎相同。克卜勒之旅揭示了銀河系中可能存在數十億顆行星,而太陽系只有9顆行星。
  • 銀河系可能有600億顆宜居星球?目前為止至少發現4顆「新地球」
    科學家一直都在致力於尋找宜居的星球,天文學家對宜居星球的概念是:指適合生命存在的星球,即使這個生命只是一個單細胞生物,藉助於美國發射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很多太陽系外的行星被發現,並發現了不少類似地球的行星,科學家推測上面可能存在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