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有3億顆行星可以支持生命

2020-11-11 傳十方

美國宇航局(NASA)的研究指出:宇宙有3億顆行星可以支持生命。

毫無疑問,地球曾經有過美好的時光。

如果你厭倦了氣候變化,總統選舉和核戰爭的威脅無時不在,可能有大約3億個其他可以支持生命的星球供你選擇建立一個新的家園。NASA對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捕獲的圖像數據的研究指出了這種可能性。

在2009年至2018年期間,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探索了銀河系的遙遠區域,尋找系外行星。特別是那些以巖石為基礎的、地球大小的行星,它們圍繞像太陽一樣的恆星運行,並且運行的距離幾乎相同。克卜勒之旅揭示了銀河系中可能存在數十億顆行星,而太陽系只有9顆行星。它還提供了其他可能支持生命的藍綠色行星的圖像。

現在,一份發表在《天文學雜誌》上的對這架退役望遠鏡發現的最新分析,提供了一個更準確的宜居世界快照。據保守估計,美國宇航局的研究人員認為,至少50%的類太陽恆星擁有可能存在水的類地行星。更樂觀的模型估計高達75%。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已經告訴我們有數十億顆行星,但現在我們知道這些行星中的很大一部分可能是巖石構成的,適合居住。儘管這個結果離最終值還很遠,而且行星表面的水只是支持生命存在的眾多因素之一,但計算出這些行星是如此普遍,而且具有如此高的可信度和精確度,這是非常令人興奮的。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通過研究系外行星與其母恆星的距離和溫度之間的關係,以及母恆星發出的光能量,建立一個更全面的方程來確定行星的宜居性。

來自歐洲航天局蓋亞任務的數據是分析的關鍵。

我們一直都知道定義宜居性僅僅是根據行星與恆星的物理距離,這樣它就不會太熱或太冷,這讓研究分析者做了很多假設。蓋亞關於恆星的數據讓科學家能夠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觀察這些行星和它們的恆星。

並不是每顆星都是一樣的。也不是每個星球都是如此。

新的計算表明,在與地球相對較近的距離上,至少有四顆適宜居住的行星,距離地球在20到30光年之間。這個數字對人類來說是不可想像的,但對科學家來說很有意義。

了解不同種類的行星有多常見,這對即將進行的系外行星尋找任務的設計非常有價值。

越能準確地確定這些符合條件的行星,對系外行星的探索就越成功。如果人類想出去,科學家需要這些數據。

針對類似太陽恆星周圍可能適宜居住的小型行星的調查將取決於這樣的結果,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成功的機率。


相關焦點

  • 3億顆宜居行星?銀河系中,生命真的有這麼普遍嗎?
    這個方程分為兩部分,其中前半部分可以推算出銀河系中宜居行星的數量,而後半部分計算的則是宜居行星上出現像人類一樣的智慧生命的概率。憑藉著已經退役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所遺留下來的數據,得到了一個驚人的答案:銀河系中大約有3億顆恆星有機會幫助它周圍的行星孕育生命!
  • 宇宙中大約有超1000億顆流浪行星,科學家推測:或已出現生命!
    1000億顆行星在流浪,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理論,這些行星上是否還存在其他生命呢?流浪行星有外星生命?行星之所以變成流浪行星,有可能是因為並沒有受到其他恆星系統引力影響,所以它們一直漂泊在宇宙中,有另一種原因,是因為自身引力不足,圍繞其他恆星進行運轉的過程中,受到其他行星引力,所以被甩出了自身所處的恆星系統,時間一久變成了一顆沒有「家園」行星。
  • 宇宙中有多少顆行星
    所有這些都只限於我們太陽系這個小家庭,而我們小時候熟知的九大行星,在2006年IAU重新定義了行星之後,冥王星就被貶為了矮行星,所以我們這個小家庭目前只剩下了八大行星。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富,我們發現原來太陽只是銀河系中2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中的一顆,仰望星空,我們不禁會想,銀河系中這麼多恆星它們會有多少顆行星啊?我們的宇宙中會有多少行星呢?
  • 銀河系中或有3億多顆宜居行星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司洋)10月29日,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根據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數據進行的新研究,估算出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可能有多達3億顆潛在的宜居行星。它們中有些可能離我們非常近,有些可能離太陽不到30光年。
  • 銀河系有3億顆宜居行星,卻找不到外星文明?科學家是這麼解釋的
    雖然銀河系只是宇宙中中等規模的螺旋星系,但這個星系中卻有2500億到4000億顆恆星,被人類稱為生命之源的太陽也是這數千億顆恆星中的其中一員,科學家一直在通過太空望遠鏡在銀河系裡尋找地外文明,然而在數十年的時間裡共發現了上千顆類地行星,卻沒有找到任何地外文明的痕跡,然而科學團隊從克卜勒太空望遠鏡
  • 宇宙中是否有其他生命存在?|宇宙|行星|星系|恆星|法蘭克·德雷克
    「有時候我覺得在宇宙中存在智能生命最可靠的跡象就是它們當中沒有一個嘗試過聯絡我們。」外星生命是否存在當然還有待猜測,因為在我們真正找到它之前,答案只能是我們不知道,因為即使沒有找到它也不能排出它存在的可能性。當我們思考包含著數百萬顆行星的宇宙之巨大,很難想像我們的星球是唯一有生命的。
  • NASA:銀河系中有3億顆宜居星球,生命很普遍
    ,所以人們就開始有了這樣的想法,既然太陽這個恆星在宇宙中只是一顆普通的天體,它擁有著可以適合生命生存的地球;那麼在宇宙中的這些恆星中應該也有非常多的恆星同樣也擁有著一顆可以承載生命的星球,不可能就太陽特殊,這個想法非常符合邏輯和人類對科學的認識。
  • NASA:銀河系中有3億顆宜居星球,生命很普遍
    上世紀的二十年代末,隨著哈勃利用變星發現了仙女座星系遠在250萬光年以外時,我們才知道宇宙中除了銀河系以外,還存在著大量的獨立星系;這是我們第一次認識到了宇宙的廣闊和龐大, 在這些星系中每一個至少包含著數千億顆恆星,而宇宙中至少包含著20000億個星系;
  • 新研究發現生命在銀河系中或普遍存在,估測宜居行星至少有20億顆
    、表面溫度如何、是否有大氣層,甚至可以分辨某些系外行星大氣層中的部分成分等。,行星的表面才能不冷不熱,這樣才有形成生命的可能。20億顆潛在的宜居星球。該研究團隊對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數據進行了新的分析,認為銀河系中有41億顆類似太陽的恆星,而每兩顆類太陽恆星中就有一顆可能有宜居行星,這表明銀河系中宜居行星可能多達20億顆以上。
  • 到底有沒有地外生命?科學家發現僅銀河系中的類地行星就有60億顆
    對生命來說,地球是一顆宜居行星,那麼按照地球上的生命形成和發展的標準來看,宇宙中只要是擁有地球生態環境條件的星球上,就有可能存在生命,只要時間足夠,生命就有可能進化到高級階段。只可以判斷較近距離上的星球是否類地行星,也就是巖質行星,因為行星中主要包括兩類,就是內地行星和氣態行星,氣態行星是像木星土星那樣的,沒有巖質表面的星球,依照地球上的生命形成標準,這樣的星球顯然是不適合生命存在的,因此科學家們在尋找地外生命的時候對類地行星更感興趣。
  • 新研究發現生命在銀河系中或普遍存在,估測宜居行星至少20億顆
    ,也就是位於恆星的宜居帶中,行星的表面才能不冷不熱,這樣才有形成生命的可能。,可能就有著20億顆潛在的宜居星球。該研究團隊對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收集的數據進行了新的分析,認為銀河系中有41億顆類似太陽的恆星,而每兩顆類太陽恆星中就有一顆可能有宜居行星,這表明銀河系中宜居行星可能多達20億顆以上。
  • NASA:銀河系中至少有3億顆宜居的類地行星
    根據近日發表在《天文期刊》(The Astronomical Journal)上的研究論文,銀河系中大約有 3 億顆潛在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美國宇航局發布的新聞稿中也表示,這只是保守估計,實際數量可能會更多。本次科學研究主要是利用美國宇航局克卜勒系外行星獵人衛星,為科學家提供了很多關於遙遠行星構成以及軌道上恆星的大量信息。
  • 首次發現的7顆「戀母」行星有3個宜居,或有生命存在
    行星探測方式有許多種,常用的有視向速度法、凌日法、微引力透鏡法,還有直接成像法等,全都介紹一遍得用上幾節課的時間。對於TRAPPIST項目來說,顧名思義,它所使用是凌星法——當行星從恆星前方經過時,由於行星的遮擋效應,會使恆星星光在一定程度上變暗(其實變化極其微小,最大只有百分之一),我們從而可以推斷行星的存在。
  • 宇宙十大行星之最 這顆行星可能有生命
    然而,2006年的一次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卻投票決定將冥王星降級,列入「矮行星」行列。  冥王星發現於1930年,是九大行星中離太陽平均距離最遠,質量最小的行星。科學家掌握的資料很有限,只知道它的質量約為月球的1/3,半徑為1400公裡,表面平均溫度不超過零下221攝氏度,其構成物質的平均密度約為每立方釐米2克。
  • 天文新發現:光銀河系就有至少60億顆類地行星,宇宙中可能很常見
    放眼全宇宙,光一個銀河系的恆星數量就夠我們探索一輩子,而在銀河系內成千上億顆行星中,應該有多少顆是類地行星呢?一篇新研究計算表明,至少有60億顆行星和地球一樣,有水有大氣。銀河系有多達4,000億顆恆星,過去認為其中7%是跟太陽一樣的G型主序星(G-type star,即黃矮星),也就是說,位於這些恆星系統內的行星或許有機會出現類地行星
  • 銀河系中有110億顆宜居行星?為何我們仍然沒有找到地外文明
    編者按:為什麼我們至今沒有找到宇宙生命,原因是恆星之間的距離太遠外,還有一個潛在的因素就是其他宇宙生命可能與我們不在一個時代。但我們在探索宇宙時,它們可能還處於數十億年前的單細胞狀態,但有一點科學家是非常認同的:微生物在行星系統中應該是常見的。
  • 科學家:銀河系裡有100億個類地行星,或有液態水,支持生命繁衍
    如果存在的話,它們最有可能出現在宇宙當中的什麼地方?近百年來,對於地外生命居住點的尋找一直是天文學家們重要的研究對象。但是經過多年的研究與探索,至今沒有證據證明外星生命的存在,這讓部分研究者認為人類發現外星人的概率極低。不過日前,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表示: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可能有多達100億個像地球一樣適宜生命繁衍的行星!
  • 銀河系中或有3億多顆宜居行星 有些可能離我們非常近
    近日,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根據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數據進行的新研究,估算出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可能有多達3億顆潛在的宜居行星。它們中有些可能離我們非常近,有些可能離太陽不到30光年。在探索宇宙中地外文明的漫長道路上,我們又近了一步。」德雷克方程詳細地說明了在估計銀河系中可能被探測到的技術先進文明的潛在數量時所要考慮的因素。德雷克方程也經常被認為是天體生物學的「路標」,對搜索地外文明的研究提供了幫助。
  • 黑洞中有行星?行星中有生命?
    浩瀚宇宙中,黑洞猶如一隻吞噬猛獸,沒有任何物質能從它的巨大引力「魔爪」中逃脫,就連光也不例外。 近日,有研究團隊提出,超大質量黑洞周圍存在類似圍繞恆星運轉的行星。這類行星是如何形成的?是否普遍存在?它們又是如何被發現的?這些行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 宇宙中有2萬億星系,200萬億億行星,沒有外星人的概率幾乎為0
    在太陽系中,恆星只有一顆,那就是我們的太陽(雖然有伴星涅墨西斯星的猜測,但目前還沒有證據)。此外,已知還有8顆行星,其中地球上存在生命和文明。迄今為止,人類已經發現了超過4200顆系外行星,它們環繞著太陽之外的恆星公轉,那些行星上會有外星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