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新地球,有水有磁場,比地球還大10億年,可能存在生命

2021-01-13 探索宇宙說

宇宙到底有多大?誰也不知道,以我們目前可以觀察到的範圍可以看到,地球在宇宙中只不過是一粒尖埃,地球和宇宙中其它的行星相比,體積算是非常小的,資源也不算豐富。而就是這樣的地球卻誕生一個智慧種族:人類,並形成了地球文明。可想而知,宇宙中數以億計的行星中,比地球好的星球比比皆是,類地行星也是普遍存在於宇宙當中。

近期,日本理工大學行星研究團隊利用美國克卜勒二期任務太空設備,發現一顆高度類似地球的類地行星,它與地球的距離大概201光年,位於一個紅矮星的恆星系中,通過天文望遠鏡初步觀察發現星球上含有大量的水。

這顆星球的體積大概有地球的1.6倍,但它距離那顆恆星的距離還是有點近,這樣的距離如果沒有好的防護措施,很容易受到宇宙射線的摧殘,但幸運的是,它上面有大量液態水的存在,這就能很好地保護星球,人類尋找外星生命,液態水存在與否就是一個重要的參考,火星人只是發現了一部分冰凍水就認為火星極有可能有生命存在,更不要說這顆類地行星上面可是有大量液態水存在的。

有液態水存在,那說明這顆星球的溫度還是溫和的,如果太冷,水就結成了冰塊,如果太熱,液態水也不可能在星球表面大量存在。發現大量液態水,科學家是興奮的,既然有了如此海量的液態水,那是不是也表明這顆類地行星有磁場的存在呢?如果被證明有類似地球這樣的磁場存在,那星球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就更進一步。水,磁場如果有了,那大氣層估計也更有可能有,否則大量水是不大可能存在的。

這顆類地行星不管怎麼看,都有可能是一顆生命星球,只不過要考慮的是星球是不是有高級智慧生命,是不是形成了文明及文明程度如何?上面說過,科學家通過探測發現這顆星球的年齡是比地球老10億年的,10億年可不是一個短時間,足可以發生很多事情。如果這顆星球很早就有了生命並以發展為文明,那他們的科技程度或許要遠遠超過地球,即使生命早於地球人類早出現1萬年,那1萬年的科技發展也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

人類只是發展到剛走出地球,還沒有進行宇宙遠航的能力,宇宙深處的觀測只是通過天文望遠鏡來實現的。我們可以發現遠在201光年外的類地行星,那是否意味著那顆星球的智慧生物也早已發現了我們,他們的科技可能比地球先進1萬年以上。但他們發現了我們,為什麼不來地球呢?

發現和到過是兩個概念,或許那顆星球的高級生命也通過他們的高科技發現了地球人類,雖然比地球科技先進無數年,但或許他們也還沒有發展出超越光速的速度,畢竟201光年的距離是一個硬傷,即使以光的速度航行也需要201年,這個距離對於地球目前來說那是根本不可能到達的,就是派出去了,以地球目前的科技,沒有個幾十,幾百萬年也到不了。這個距離想要去拜訪,那必須要研究出超越光速的飛船才有可能實現。但光速對於人類來說,那是一個不可想像的速度,甚至科學家都認為,光速根本不可能實現,更不要說超越光速了。

我們也到不了,對方的科技程度也沒有達到超越光速的能力,自然也是無法來地球拜訪,只能隔空相望了,但相信未來總有一天,距離不再是問題,當我們真正研究出超光速飛行的飛船,201光年距離或許只是幾天的時間就以到達,我們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新地球,有水有磁場,比地球還大100000千萬年,可能存在生命
    有液態水存在,那說明這顆星球的溫度還是溫和的,如果太冷,水就結成了冰塊,如果太熱,液態水也不可能在星球表面大量存在。發現大量液態水,科學家是興奮的,既然有了如此海量的液態水,那是不是也表明這顆類地行星有磁場的存在呢?如果被證明有類似地球這樣的磁場存在,那星球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就更進一步。
  • 科學家發現新類地行星,距地球201光年,有液態水,可能存在生命
    科學家猜測,這顆類地行星還可能會有像地球一樣的磁場存在,如果這顆行星有水有大氣,又有磁場,那是不是代表著很大的可能也會有生命的存在?宇宙中的類地行星雖然非常大,但能夠同時滿足有水有大氣有磁場的行星其實並不多,而這樣的星球和地球差不多,存在生命的可能就會非常大。
  • 地球磁場是怎麼產生的?35億年前先有地球磁場還是先有生命呢?
    地球很好地保護了人類,地球磁場功不可沒,它使有害的高能粒子繞開地球。地球磁場一旦消失,後果不堪設想。科學家想要弄清楚地球磁場產生的時間和原因,以便更好地預測未來地球磁場的演化規律。比較流行的地球磁場起源學說是「地球發電機」。
  • 為什麼火星磁場消失40億年了,而地球的磁場還完好無損?
    但是,一般人可能難以想像,太陽風在地球軌道周圍的移動速度都高達200到900千米/秒。 即便我們的地球擁有相對更強大的保護性磁場,也難以在一場超強太陽風暴中不受到任何影響,又何況是早已消失全球性保護磁場的火星。那麼,同樣是太陽系內的類地行星,為什麼地球磁場在46億年之後依然穩定運行,而火星磁場卻已消失數十億年?
  • 科學家發現新類地行星,有水有大氣,可能有生命存在
    由此可見,生物成長為智慧生命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少則幾千萬年,多則幾億年以上,而人類只用了數百萬年,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生命的奇蹟。人類文明的大發展其實是從工業革命開始的,人類文明開始向著科技文明大發展,只用了200多年的時間就走出了地球開始探索宇宙。
  • 科學家發現新家園,距地球約39光年,可能會有生命的存在
    火星失去了磁場,大氣層非常稀薄,而且表面也基本沒有水資源。想要讓火星成為宜居行星,首先我們需要激活火星的磁場,然後還需要大量的水資源,最後還需要將火星大氣層變厚起來。這些改造想要實現,需要人類更高的科技才能夠做到。也就是說我們要掌握行星改造技術才有希望將火星改造成功,可這裡我們又要說了,如果人類實現了行星改造技術,那地球的生態惡化情況還是問題嗎?
  • 科學新發現,可能存在「超級儲水池」,水量比地球總水量多10倍?
    科學新發現,可能存在「超級儲水池」,水量比地球總水量多10倍?地球誕生幾十億萬年的時間,作為目前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它誕生了各種各樣的生命形態,不得不說對於地球的出現可謂是太陽系中的一個奇蹟。地球之所以被稱為奇蹟星球主要的原因歸功於它自身的優越條件。它擁有人和其他動植物生存的一切條件,比如氧氣、大氣層以及磁場等,它的周圍存在著很多星體,這些星體像「守護神」一樣保護著地球,比如木星就曾在多年前為地球擋下致命一擊。地球自身的體積和引力也極為適合。在眾多的條件中地球之所以能夠孕育生命,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那就是存在著水資源。
  • 迄今最像地球的星球被發現,距地200光年,其上有水和有磁場
    迄今最像地球的星球被發現,距地200光年,其上有水和有磁場早些年地球上出現了多例不明飛行物的事件,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關注。這讓人類開始思考自己的位置是否安全,會不會有一天遭到外星文明的入侵。因此科學家開始在宇宙中探索外星生命的存在,迄今為止尚未發現任何外星生命的痕跡。
  • 冥王星發現地下液態海洋?科學家:那裡可能有生命存在
    水是生命之源,正因為地球有著豐富的水資源,再加上磁場、大氣等保護,使得生命如此繽紛。毋庸置疑,宇宙中液態水存在最多的星球就是地球了,那要是包括固態水呢,還是地球最多嗎?並非如此,雖然地球從太空中看上去就像是一個藍色大水球,海洋面積佔了整個地球面積的70%,但地球上水的含量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算是倒數的,是不是很令人吃驚!有科學家稱,把地球的水全部抽出來變成一個球體,其直徑還不到月球的一半大,而除了水星、金星、火星這幾個行星,其他任何一個行星的水含量都高於地球。
  • 地球之外,真的有生命存在嗎?美國科學院院報:可能有10億顆地球
    銀河系擁有1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雖說在這些恆星中究竟有多少比例的恆星,與太陽有著相似的大小、溫度、光度至今都沒有定論,但是據科學家們推測,在宇宙中至少存在5%~20%與太陽類似的恆星。當然,想要繁衍出類似於地球類似的文明,這些恆星起碼要具備像地球這樣的宜居條件,比如與地球相似的溫度條件,液態水的存在,才能給類似的地球生命提供支持。關於這個問題,《美國科學院院報》最新研究結果表明,在類似太陽恆星中,類似太陽的恆星中,像地球這樣的宜居行星比例為22%,也就是說,宇宙中起碼有10億顆行星,很有可能存在類似地球的文明。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距地球約42億光年,可能存在氧氣
    為此科學家發現了天文望遠鏡等探測設備,並成功在距地球1000光年範圍內尋找到數百顆類地行星,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能夠發現的類地行星會越來越多。科學家在探索尋找系外類地行星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和地球相似的類地行星,都比地球大很多,我們稱之為超級地球。
  • 7億年前「雪球地球」或仍有生命存在
    不過,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國科學家近日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雪球地球」時期仍然有生命存活於海洋之中的證據。科學家們認為,某些微生物形態的生命逃過了這場冰雪災難。  來自英國和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在南澳大利亞的弗林德斯山脈地區發現了海洋沉積物證據,這些沉積物清楚地表明這裡曾經是一片狂躁的海洋。
  • 科學家發現地球2.0版本,相似度和地球很高,也許有生命存在!
    文/仗劍走天涯科學家發現地球2.0版本,相似度和地球很高,也許有生命存在!眾所周知,地球已經誕生46億年了,而在這46億年的時間當中,出現了很多的新生命,人類不過只是其中的一個,而在人類之前,地球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
  • 地球磁場正在消失?人類會滅亡嗎?科學家:有這個可能
    在人類進行航天探索之後,在地球之外又發現了茫茫的宇宙,然後知道了地球不過只是銀河系中一個小小的球體,與其他星球一樣只是一顆非常、普通的行星。但是這顆藍色星球又和其他星球有著極大的不同,因為在地球上有著我們這些生命的存在,那麼地球到底有著什麼樣的能力,能夠支持如此多的生命的生存?
  • 科學家發現地球磁場出現分裂,它預示著什麼?可能不是一個好現象
    直到人類在上個世紀真正走出了地球之後,我們才發現,過去的認知完全錯了,宇宙一點也不熱鬧,相反還非常孤寂。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宜居帶也有三顆行星,可是除了地球之外,另外的七大行星都不是生命星球,即使是地球的鄰居金星和火星,它們一個是煉獄星球,一個是荒漠星球,也是沒有生命。
  • 距地200光年出現有水和磁場的星球,科學家:迄今最像地球的星球
    科學家致力於尋找地外生命多年,但一直無所獲。即便如此,科學家依舊相信,宇宙中肯定存在地外生命,也同樣存在適合生物生活的其他星球,只是我們目前尚未發現它們而已。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孕育了生命的類地行星應該是宇宙中較為普遍的存在而不是個別特例,因為即使類地行星存在的概率為億分之一,宇宙內類地行星的數量依舊多得驚人。近期,日本《讀賣新聞》提到,日本理工大學中從事行星研究的科學團隊通過運用美國克卜勒二期任務中所用到的天文設備,在茫茫宇宙中找尋到一顆與地球相似極高的星球。
  • 月球曾經有磁場?科學家研究發現,10億年前月球磁場突然消失了
    月球曾經有磁場?科學家研究發現,10億年前月球磁場突然消失了一項研究表明,曾經的月球和如今的地球一樣,曾經有過很強的磁場,在大約10億年前,月球的磁場突然消失了。科學家從月球巖石上找到了磁場產生的原因,流行或小行星通過撞擊月球形成新的巖石時產生磁場,月球的磁場從一個非常強大的實體,下降到只有0.1微特斯拉。當時月球上的磁場大約是目前地球上磁場的500倍,月球變成如今荒涼、孤冷的樣子可能和失去磁場有著必然聯繫。
  • 地球瘋狂「吸水」,科學家發現地心可能存在大水庫
    地心可能存在「大水庫」,與它有關嗎?確實,根據《Nature Geoscience》發布的新研究表明,那就是我們地球內部,也就是地心可能包含了地球上大部分的水,甚至比我們地表的海洋要多得多。這不得不說也許真的跟地球喝水存在一定的關係。
  • 金星可能存在「生命印記」?科學家在「煉獄行星」有了新發現
    金星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和地球的質量、密度和體積都非常相近,都擁有巖石內核,科學家認為二者的年齡也相同,都形成於46億年前。因此人們把金星稱作地球的「姐妹星」,長期猜測那裡曾出現過生命。
  • 430℃的水星表面曾經有水?科學家:不止有水,還可能有過生命
    其中,地球是人類的家園,火星被認為是地球之外最適合生命生存的行星,金色則被推測曾經有適合生命存在的液態海洋,唯有水星始終被遺忘在角落。 據推測,卡路裡盆地的形成,大約是在太陽系形成10億年後的大轟炸時期(在【宇宙出生日記】欄目中有過介紹,感興趣可以移步去看),一顆直徑超過100公裡的小行星撞在了水星上,留下了這個直徑達到1540公裡、面積達到50萬平方公裡的巨大疤痕。 按說這樣的撞擊,掀起的灰塵可以在空中飛揚千百萬年,然後沉積,個把億年也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