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億年前「雪球地球」或仍有生命存在

2020-10-21 紅宮藝

  夏日炎炎,你是否想過現在炎熱的天氣在7億年前,無論是不是春夏秋冬都是冰雪覆蓋的樣子,沒有炎熱,只有嚴寒,地球因為被冰雪幾乎完全覆蓋而成為了一個「雪球地球」,如果一年四季都是這樣,南方的朋友還會羨慕北方的大雪時候的樣子麼?

  據說,在「雪球地球」惡劣條件下,地球上幾乎所有生命都已滅絕。不過,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國科學家近日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雪球地球」時期仍然有生命存活於海洋之中的證據。科學家們認為,某些微生物形態的生命逃過了這場冰雪災難。

  來自英國和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在南澳大利亞的弗林德斯山脈地區發現了海洋沉積物證據,這些沉積物清楚地表明這裡曾經是一片狂躁的海洋。科學家們認為,即使是在「雪球地球」時期,這片狂躁的海洋仍然不平靜,裡面仍然有微生物生命形態存在於其中。

  科學家們認為,這些沉積物應該追溯到大約7億年前的斯圖爾特冰期。斯圖爾特冰期是與「雪球地球」假設相關的兩大冰期之一。這些沉積物證明,在斯圖爾特冰期,海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小片的開放水體,其中或許就支撐著微生物生命形態的存在。

  「雪球地球」假設認為,地球所有的陸地和海洋都幾乎完全被冰雪所覆蓋。英國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科學家丹-李-赫倫領導了這項研究。赫倫表示,「這是第一次,我們發現了非常清晰的證據,證明海面之上暴風雪當時也在影響著海床。這就意味著,在當時的雪球地球上仍然有小塊的海洋水體沒有被冰雪覆蓋。

  在水成巖中,我們發現了一種非常特別的構造,即丘狀交錯層理。這種構造只可能是在這種情形下形成的:暴風掀起的巨浪將海床的沙子捲起,然後又來回翻滾,最終形成了一層沙巖層。」

  這些小片海洋水域的存在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某些微生物可以在斯圖爾特冰期存活下來,並在後來的寒武紀時期繁盛和多樣化。赫倫認為,「這裡可能也是早期微生物開始繁盛和進化的理想場所之一。」然而,現在爭論的焦點是,在斯圖爾特冰期和馬裡諾冰期,地球為什麼會進入深度冰凍期,以及範圍究竟有多大。

  一些人也提出疑問,在這種深度冰凍狀態下有多少生命能夠存活下來。斯瓦爾巴大學科學家多格-本教授也是一位「雪球地球」理論支持者。他認為,「這項研究支持了這樣一種觀點,即地球在前寒武紀後期的某個極端冰期中並沒有完全被冰凍。」

  根據最早提出「雪球地球」理論的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研究小組的發現,使早期地球變成雪球的罪魁禍首很可能只是一種細菌,它釋放出的氧氣破壞了可使地球保持溫暖的關鍵氣體——甲烷。

  科學家推測,在23億年前,一種叫藍藻或藍綠藻的細菌突然發育出分解水及釋放氧氣的能力,大量的氧氣使當時大氣中豐富的溫室氣體甲烷很不穩定。在至少10萬年的時間內,溫室效應被破壞,地球沒有了甲烷,全球溫度下降到零下50攝氏度。地球進入冰河期後變得十分寒冷,赤道海洋被大約1.6千米厚的冰層覆蓋,大量生物死亡,只有轉入地下或在熱溫泉中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下來。

  研究小組還證明了一個機制,藉助這一機制,地球才能擺脫「雪球地球」。在變成「雪球地球」後大約幾千萬年裡,地球的二氧化碳積聚到一定程度,溫室效應再一次發生了,地球溫度又逐漸升高,冰層融化,生命重返地球。

相關焦點

  • 7億年前「雪球地球」如何解凍?科學家找到證據
    被稱為「雪球地球」這一地質史最嚴重冰室氣候事件是如何發生的?歷史上地球還遭遇過哪些比較嚴重的冰室氣候事件?研究這些極端氣候事件,對現在面臨的溫室效應有什麼借鑑意義?科技日報記者帶著問題走訪了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相關專家。
  • 7億年前的「雪球地球」
    影片主要講述了北半球因溫室效應引起冰山融化,地球進入第二冰河期,龍捲風、海嘯、地震在全球肆虐的故事。實際上,像這樣的全球冰凍並非只出現在科幻故事中。有足夠的證據表明,現實世界的確發生過如此令人難以想像的宏大事件,這就是著名的「雪球地球」假說。「雪球」(snowball)正是我們的地球在7億年前的樣子——從極地到赤道,到處都是冰蓋,氣溫下降到零下50℃以下。
  • 《未解之謎》七億年前的雪球地球還有生命存在
    夏日炎炎,你是否想過現在炎熱的天氣在7億年前,無論是不是春夏秋冬都是冰雪覆蓋的樣子,沒有炎熱,只有嚴寒,地球因為被冰雪幾乎完全覆蓋而成為了一個「雪球地球」,如果一年四季都是這樣,南方的朋友還會羨慕北方的大雪時候的樣子麼?
  • 7億年前誰讓「雪球地球」解凍?科學家發現秘密所在
    被稱為「雪球地球」這一地質史最嚴重冰室氣候事件是如何發生的?歷史上地球還遭遇過哪些比較嚴重的冰室氣候事件?研究這些極端氣候事件,對現在面臨的溫室效應有什麼借鑑意義?科技日報記者帶著問題走訪了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相關專家。
  • 國內研究團隊新成果:7億年前誰讓「雪球地球」解凍
    7億年前 誰讓「雪球地球」解凍千裡冰封、寒氣逼人,蔚藍色的水球變成了雪白色的冰球……像這樣的全球冰凍並非只是《流浪地球》中的科幻場景,而是現實世界的確發生過的真實事件。超級大陸裂解導致氣溫驟降「雪球地球」即全球冰凍現象,是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約瑟夫·科什文克提出的概念,它在地球歷史中至少出現過3次。科學界認為,在距今6至7億年前的成冰紀,地球經歷了斯圖特冰期和馬裡諾冰期兩次雪球地球事件。
  • 《流浪地球》裡全球冰凍是真的 7億年前,地球就是個大雪球!
    電影《流浪地球》中的場景。  中國江蘇網訊 在電影《流浪地球》中,當地球接近木星軌道,離開宜居帶時,從一顆蔚藍色的水球變成了雪白色的冰球。不過,像這樣的全球冰凍並非只是科幻故事。有足夠的證據表明,現實世界的確發生過,這就是著名的「雪球地球」假說。
  • 7億年前地球為何變「雪球」?
    北京時間3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約7億1700萬年前,一種神秘現象橫掃全球,將地球變成了「雪球」。而差不多就在同一時期,如今從阿拉斯加到格陵蘭島之間的地區出現了密集的火山活動。近期一項新研究指出,多年連續的火山爆發正是雪球效應的根源。火山噴發使大量氣溶膠進入大氣,導致地球溫度迅速下降。哈佛大學研究人員指出,「雪球地球」和大規模火山爆發的同時存在絕非巧合,「我們知道火山活動會對環境產生巨大影響,因此這兩起事件間的聯繫是我們研究的重點。」自然科學教授弗朗西斯·麥克唐納(FrancisMacdonald)表示。
  • 7億年前,誰讓「雪球地球」解凍
    被稱為「雪球地球」這一地質史最嚴重冰室氣候事件是如何發生的?歷史上地球還遭遇過哪些比較嚴重的冰室氣候事件?研究這些極端氣候事件,對現在面臨的溫室效應有什麼借鑑意義?科技日報記者帶著問題走訪了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相關專家。
  • 雪球地球:6億年前全球大封凍,解凍之後生命迎來大爆炸
    當然,本文並不打算探討冰川消亡和氣候變化的問題,而是會從地質學家的角度看看如何通過冰川研究數億年前的地球故事。二、雪球地球事件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科學家們已經發現,6億年前的冰川沉積物在地球上分布廣泛,包括澳大利亞南部。但是有趣的是,根據古地磁學研究(插入連結),澳大利亞地區在6億年前處於赤道附近。
  • 24億年前地球是雪球 赤道溫度零下四十度
    24億年前地球是雪球 赤道溫度零下四十度   最新研究表明,24億年前地球處於深度冰凍,赤道溫度僅零下40攝氏度,暗示著類似木衛二等星球潛在生命存在跡象。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熱帶地區溫度將達到30攝氏度,但是在24億年前,赤道地區溫度卻類似於北極,保持零下40攝氏度,地球是一個完整的「雪球」。
  • 「雪球地球」是啥?雪球地球時期,地球真的有那麼冷嗎?
    所謂「雪球」就是地球出現的極端冷氣候事件,氣溫低到零下40~50℃,冰川從極地一直擴延到低緯度甚至赤道,冰川厚度可達1公裡。在地球46億年的歷史中,極端冷氣候事件曾在三個時期出現過,即前寒武紀新元古代大冰期、石炭-二疊紀大冰期和第四紀大冰期。其中,地球在前寒武紀距今7.5億到5.8億年前,曾經歷了一次極其嚴重而漫長的冰河時代,全球先後出現了4次冰期。
  • 7億年前的「雪球地球」時期或許是因為板塊構造
    在大約 7 億年前,我們的星球曾經有過一段極寒時期,這段寒冷的時期持續了幾百萬年,那時的地球被人們稱為「雪球地球」。如今研究人員發現,板塊構造或許是雪球地球形成的原因。一項新的研究稱,板塊構造的產生,不僅引起了火山爆發及其他極端自然現象,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海洋與大氣層的性質。
  • 宇宙簡史:約7.71億年前地球被冰封,三葉蟲被滅絕發生了什麼
    今天跟大家繼續聊《宇宙簡史》從21億年前到5億年前地球上發生的一些大事件,這是一個很長的時間歷程,從宇宙講到現在的發展史,每一期都會有硬核知識等著你哦~ 約21億年前,真核生物出現真核生物出現於元古宙時期中的距今21億至16億年間。
  • 「雪球地球」時期是如何結束的?
    最新研究發現,6 4億年前地球完全被冰雪包裹著,當時被稱為「雪球地球」。隨著時代的變遷,雪球地球已消失,科學家疑惑的是那些冰川是因何消融的?
  • 雪球地球:證據與成因
    研究認為,在歷史上,地球曾三次完全被冰層覆蓋,一次發生在約23億年前,另外兩次發生在約7億-6億年前,這三次冰凍事件使得藍色星球變成了一個大雪球,這便是所謂的「雪球地球」事件。在全球冰凍的時期,地球上的環境是極端惡劣的,平均氣溫只有-40℃,大陸和海洋都被上千米厚的冰層覆蓋,大多生物瀕臨滅絕。
  • 人類如何應對雪球事件(雪球地球)?看後真的驚呆了!!
    一、概念雪球事件(或雪球地球):是為了解釋一些地質現象而提出的概念,主要認為在新元古代時候曾經發生過一次嚴重的冰川,以至於地球上的海洋全部被凍結,僅僅在厚達兩公裡的冰層下存有少量因地熱而融化的液態水。這個假說已經提出有幾十年了。加州理工學院地質教授Joseph Kirschvinck於1992年首度使用「雪球地球」這個詞。
  • 地球曾是一個「雪球」,科學家預測:地球將迎來冰河時代,真的嗎
    雖然我們地球當前的環境很舒適,但是研究表明,我們地球的環境其實一直在變化。在地球誕生之初,地球的環境極為惡劣,溫度也很高,經過億萬年的演化,地球的環境慢慢變得穩定下來,為地球孕育生命創造了條件。當然,地球在孕育生命的歷程中,氣候環境也不是一成不變,也曾經出現過異常的情況。
  • 冰川時代的「雪球地球」不但沒有扼殺生命,反而促成了大爆發
    其中一個時期是成冰紀,從大約7.2億年前持續到6.35億年前。那時地球經歷了歷史上最極端的冰期,包括被稱為「雪球地球」的全球冰凍期。然而,也正是在那個時候,複雜動物的最初跡象出現在了化石記錄中,這些生物為延續至今的動物生命的黃金時代奠定了基礎。
  • 「雪球地球」原因有新說(圖)
    哈佛大學一項研究表明,持續約0.5億年的「雪球地球」時期的形成與火山巖俘獲二氧化碳有著密切關係。雖然當前冰層主要覆蓋在地球極地,但科學家對遠古巖石分析發現在某一時期冰層覆蓋著全球。導致「雪球地球」時期出現的原因充滿了謎團,目前,科學家聚焦研究7.17億年前「雪球地球」時期的斯圖特冰期,該時期地球從無冰狀態進入「雪球地球」,在地質歷史記錄中出現最顯著的氣候變化。  哈佛大學地質學家艾倫·魯尼說:「最令人感到驚奇的是該冰期的持續時間。」斯圖特冰期與羅迪尼亞遠古大陸分裂的時間相吻合,當時赤道地區出現大量火山活動,暗示著斯圖特冰期可能起源於地質構造活動。
  • 研究稱:地球曾是一個「雪球」
    6億或7億年前的「雪球地球」(Snowbal Earth)。在這項研究中,他們對加拿大的一些夾在冰川沉積物之間的火山灰進行了精確的同位素定年,認定這些冰川沉積物是在大約7.16億年前沉積的。通過進一步的對比,他們還確定在7億多年前這些沉積物並不像今天這樣接近北極圈,而應該在赤道附近,也就是說當時的冰川來到了赤道附近。這無疑為「雪球地球」的假說提供了新的地質學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