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億年前地球為何變「雪球」?

2021-01-15 中國天氣

北京時間3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約7億1700萬年前,一種神秘現象橫掃全球,將地球變成了「雪球」。而差不多就在同一時期,如今從阿拉斯加到格陵蘭島之間的地區出現了密集的火山活動。近期一項新研究指出,多年連續的火山爆發正是雪球效應的根源。火山噴發使大量氣溶膠進入大氣,導致地球溫度迅速下降。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指出,「雪球地球」和大規模火山爆發的同時存在絕非巧合,「我們知道火山活動會對環境產生巨大影響,因此這兩起事件間的聯繫是我們研究的重點。」自然科學教授弗朗西斯·麥克唐納(FrancisMacdonald)表示。

該團隊剛開始認為,玄武巖與大氣中二氧化碳間發生的化學反應是導致該現象的原因。但這一過程太過緩慢,因此不成立,他們又將目光轉向了氣溶膠。結果發現,在合適的條件下,火山噴發出的氣溶膠便可引發此類劇烈效應,「大規模火山噴發現象並不鮮見,」哈佛約翰·保爾森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助理教授羅賓·沃茨沃斯(RobinWordsworth)指出,「這類火山爆發事件在歷史上常常發生,但並非每次都會導致地表降溫。所以問題是,這起事件究竟有何不同呢?」

這片地區名為富蘭克林大型火成巖區域,沉積物中富含硫元素。伴隨著火山爆發,硫以二氧化硫的形式進入大氣中,阻擋太陽輻射進入大氣層上部,1991年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爆發時便發生了類似現象。當時有1千萬噸硫進入大氣中,使全球氣溫在一年時間裡降低了1華氏度(約合0.55攝氏度),二氧化硫進入對流層之後,降溫效果最為明顯,因為二氧化硫無法隨降雨返回地球表面,可在大氣中停留一年之久。

「在地球歷史上,當氣候十分溫暖時,火山噴發的冷卻效應便無關緊要,因為有這層高高的、溫暖的對流層提供保護。但在氣候較冷時,地球就極易受此類火山噴發活動幹擾。」沃茨沃斯表示,「我們的模型顯示,火山噴發時的氣候大背景十分關鍵。」

他們還發現,二氧化硫是否進入平流層也對降溫效果有著決定性影響,約7億1700萬年前,在板塊漂移的作用下,富蘭克林大型火因此成巖區域一度位於赤道附近。大部分太陽輻射都從這一地區到達地球表面,因此二氧化硫在此處發揮的光反射作用對於全球降溫格外有效。

不僅如此,綿延不絕的火山鏈還構成了「完美風暴」情境。它們縱橫約2千英裡(約合3200公裡),橫跨加拿大與格陵蘭島。這些火山接二連三地爆發,與如今夏威夷和冰島的情況如出一轍,如果這一過程持續十年,火山噴出的氣溶膠就足以破壞地球氣候的穩定,「氣溶膠的冷卻效應不需要波及全球,它們只需使冰層延伸到特定緯度,冰就可繼續為全球製冷。」

隨著冰層不斷擴大,更多的陽光被反射出去,導致地球進一步降溫。最終,當冰層延伸到了如今加利福尼亞州所在的緯度,「雪球」效應便徹底失控,「我們常常認為氣候是一個龐大複雜的系統,很難有所改變,這話其實不假,」沃茨沃斯表示,「但地球歷史上發生過一些劇烈的氣候變化,未來也難逃這種可能性。」

研究人員稱,正確理解這些事件可為研究過去的物種滅絕現象提供重要思路,甚至有助於預測地質工程項目可招致怎樣的氣候變化,「此次研究顯示,我們在尋找地外行星時不可想得過於簡單,只關注它們是否有穩定、均衡的條件,或是否處在宜居帶中。地球本身就是一顆活躍的星球,經歷了種種巨大變化,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種劇烈的氣候變化其實是行星的常態,而不是個例。」

 

相關焦點

  • 7億年前「雪球地球」或仍有生命存在
    夏日炎炎,你是否想過現在炎熱的天氣在7億年前,無論是不是春夏秋冬都是冰雪覆蓋的樣子,沒有炎熱,只有嚴寒,地球因為被冰雪幾乎完全覆蓋而成為了一個「雪球地球」,如果一年四季都是這樣,南方的朋友還會羨慕北方的大雪時候的樣子麼?
  • 7億年前「雪球地球」如何解凍?科學家找到證據
    超級大陸裂解導致氣溫驟降「雪球地球」即全球冰凍現象,是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約瑟夫·科什文克提出的概念,它在地球歷史中至少出現過3次。科學界認為,在距今6至7億年前的成冰紀,地球經歷了斯圖特冰期和馬裡諾冰期兩次雪球地球事件。那時冰川作用波及到赤道,地表極度寒冷,地球平均氣溫降到零下50攝氏度。
  • 7億年前誰讓「雪球地球」解凍?科學家發現秘密所在
    超級大陸裂解導致氣溫驟降「雪球地球」即全球冰凍現象,是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約瑟夫·科什文克提出的概念,它在地球歷史中至少出現過3次。科學界認為,在距今6至7億年前的成冰紀,地球經歷了斯圖特冰期和馬裡諾冰期兩次雪球地球事件。
  • 國內研究團隊新成果:7億年前誰讓「雪球地球」解凍
    7億年前 誰讓「雪球地球」解凍千裡冰封、寒氣逼人,蔚藍色的水球變成了雪白色的冰球……像這樣的全球冰凍並非只是《流浪地球》中的科幻場景,而是現實世界的確發生過的真實事件。超級大陸裂解導致氣溫驟降「雪球地球」即全球冰凍現象,是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約瑟夫·科什文克提出的概念,它在地球歷史中至少出現過3次。科學界認為,在距今6至7億年前的成冰紀,地球經歷了斯圖特冰期和馬裡諾冰期兩次雪球地球事件。
  • 《流浪地球》裡全球冰凍是真的 7億年前,地球就是個大雪球!
    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郎鹹國博士、北京大學沈冰教授等人在《自然 通訊》上發表的了文章《雪球地球促進動物演化》,該項成果近期獲2018年度古生物學十大進展。  記者 於丹丹  「雪球地球」狀態持續了數千萬年  我們的家園地球,從外太空俯瞰就像一個藍色的星球,因為地球表面71%被湛藍的海水覆蓋。
  • 7億年前的「雪球地球」
    影片主要講述了北半球因溫室效應引起冰山融化,地球進入第二冰河期,龍捲風、海嘯、地震在全球肆虐的故事。實際上,像這樣的全球冰凍並非只出現在科幻故事中。有足夠的證據表明,現實世界的確發生過如此令人難以想像的宏大事件,這就是著名的「雪球地球」假說。「雪球」(snowball)正是我們的地球在7億年前的樣子——從極地到赤道,到處都是冰蓋,氣溫下降到零下50℃以下。
  • 7億年前,誰讓「雪球地球」解凍
    超級大陸裂解導致氣溫驟降  「雪球地球」即全球冰凍現象,是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約瑟夫·科什文克提出的概念,它在地球歷史中至少出現過3次。  科學界認為,在距今6至7億年前的成冰紀,地球經歷了斯圖特冰期和馬裡諾冰期兩次雪球地球事件。
  • 7億年前的「雪球地球」時期或許是因為板塊構造
    在大約 7 億年前,我們的星球曾經有過一段極寒時期,這段寒冷的時期持續了幾百萬年,那時的地球被人們稱為「雪球地球」。如今研究人員發現,板塊構造或許是雪球地球形成的原因。一項新的研究稱,板塊構造的產生,不僅引起了火山爆發及其他極端自然現象,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海洋與大氣層的性質。
  • 雪球地球:證據與成因
    研究認為,在歷史上,地球曾三次完全被冰層覆蓋,一次發生在約23億年前,另外兩次發生在約7億-6億年前,這三次冰凍事件使得藍色星球變成了一個大雪球,這便是所謂的「雪球地球」事件。在全球冰凍的時期,地球上的環境是極端惡劣的,平均氣溫只有-40℃,大陸和海洋都被上千米厚的冰層覆蓋,大多生物瀕臨滅絕。
  • 24億年前地球是雪球 赤道溫度零下四十度
    24億年前地球是雪球 赤道溫度零下四十度   最新研究表明,24億年前地球處於深度冰凍,赤道溫度僅零下40攝氏度,暗示著類似木衛二等星球潛在生命存在跡象。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熱帶地區溫度將達到30攝氏度,但是在24億年前,赤道地區溫度卻類似於北極,保持零下40攝氏度,地球是一個完整的「雪球」。
  • 「雪球地球」是啥?雪球地球時期,地球真的有那麼冷嗎?
    所謂「雪球」就是地球出現的極端冷氣候事件,氣溫低到零下40~50℃,冰川從極地一直擴延到低緯度甚至赤道,冰川厚度可達1公裡。在地球46億年的歷史中,極端冷氣候事件曾在三個時期出現過,即前寒武紀新元古代大冰期、石炭-二疊紀大冰期和第四紀大冰期。其中,地球在前寒武紀距今7.5億到5.8億年前,曾經歷了一次極其嚴重而漫長的冰河時代,全球先後出現了4次冰期。
  • 全世界都是雪,只因地球變雪球,看看曾出現兩次「雪球地球」事件
    「雪球地球」事件的發生與晚前寒武紀(新元古代末期)整個地球系統的重大變化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它絕不是一個孤立的冰川事件。與整個顯生宙的冰川作用不同,新元古代冰川推進到赤道及其附近的海面。儘管對這一罕見冰川現象有不同的假說與解釋,但是越來越多研究者把它們與「雪球地球」聯繫起來,與Rodinia超大陸的裂解、超級地幔柱的活動及古地磁真極漂移一起來考慮。
  • 雪球地球:6億年前全球大封凍,解凍之後生命迎來大爆炸
    當然,本文並不打算探討冰川消亡和氣候變化的問題,而是會從地質學家的角度看看如何通過冰川研究數億年前的地球故事。二、雪球地球事件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科學家們已經發現,6億年前的冰川沉積物在地球上分布廣泛,包括澳大利亞南部。但是有趣的是,根據古地磁學研究(插入連結),澳大利亞地區在6億年前處於赤道附近。
  • 地球變雪球的原因-冰河期
    在地球歷史上至少有兩次,幾乎整個星球都包裹在一片冰雪之中。這些戲劇性的「雪球地球」事件在大約7億年前迅速發生,並且有證據表明,連續的全球冰河時代為隨後複雜的多細胞生命在地球上爆炸奠定了基礎.雪球 科學家考慮了可能導致地球進入每個冰河時代的各種因素,儘管尚未確定任何單一的形成過程,但假設觸發臨時凍結的任何因素都必須以某種方式將行星推到超過臨界閾值的水平
  • 地球曾是一個「雪球」,科學家預測:地球將迎來冰河時代,真的嗎
    「雪球」美國哈佛大學的地球學家麥克唐納等人展開了一項研究,在加拿大地區發現了一些夾在冰川沉積物之間的火山灰,通過對這些沉積物進行分析,得知這些沉積物在大約7億年前形成的。雖然這些沉積物現在存在於靠近北極圈的加拿大地區,但是研究人員指出,在大約7億年前這些沉積物並不是存在於北極圈附近,而是存在於赤道附近。也就是說,在大約7億年前,赤道附近也出現了冰川。赤道地區處於低緯度地區,所以太陽光照射比較強,這些地區的溫度一般都比高緯度地區更高。如果7億年前赤道地區出現冰川,意味著高緯度地區的氣溫會更低,那個時代的冰川可能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地球可能曾經是一個「雪球」。
  • 人類如何應對雪球事件(雪球地球)?看後真的驚呆了!!
    地球上發生過多次雪球事件,形成過多次雪球地球,每次覆蓋程度各異。另一次則是大概21000年前,北美和歐洲的大部分地區被厚達2公裡的冰層覆蓋,並且導致海平面下降了120米之多,這次殘酷的冰期至少影響了地球表面30%的地區。更戲劇和更殘酷的全球性冰期事件,發生在8億—5.5億年之間,使得整個地球被凍成一個大雪球,地球表面從兩極到赤道全部結成冰,只有海底殘留了少量液態水,導致無數物種滅絕,幸好人類不在其中。
  • 宇宙簡史:約7.71億年前地球被冰封,三葉蟲被滅絕發生了什麼
    今天跟大家繼續聊《宇宙簡史》從21億年前到5億年前地球上發生的一些大事件,這是一個很長的時間歷程,從宇宙講到現在的發展史,每一期都會有硬核知識等著你哦~ 約21億年前,真核生物出現真核生物出現於元古宙時期中的距今21億至16億年間。
  • 六點五億年前的澳大利亞南部,地球進入一些科學家稱的雪球地球期
    數千萬年飛逝 就這樣我們的星球似乎活躍了起來,有了生機 四億多年後 但這時的地球看起來更像火星
  • 「雪球地球」時期是如何結束的?
    最新研究發現,6 4億年前地球完全被冰雪包裹著,當時被稱為「雪球地球」。隨著時代的變遷,雪球地球已消失,科學家疑惑的是那些冰川是因何消融的?
  • 「雪球地球」原因有新說(圖)
    哈佛大學一項研究表明,持續約0.5億年的「雪球地球」時期的形成與火山巖俘獲二氧化碳有著密切關係。雖然當前冰層主要覆蓋在地球極地,但科學家對遠古巖石分析發現在某一時期冰層覆蓋著全球。導致「雪球地球」時期出現的原因充滿了謎團,目前,科學家聚焦研究7.17億年前「雪球地球」時期的斯圖特冰期,該時期地球從無冰狀態進入「雪球地球」,在地質歷史記錄中出現最顯著的氣候變化。  哈佛大學地質學家艾倫·魯尼說:「最令人感到驚奇的是該冰期的持續時間。」斯圖特冰期與羅迪尼亞遠古大陸分裂的時間相吻合,當時赤道地區出現大量火山活動,暗示著斯圖特冰期可能起源於地質構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