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億年前「雪球地球」或仍有生命存在
夏日炎炎,你是否想過現在炎熱的天氣在7億年前,無論是不是春夏秋冬都是冰雪覆蓋的樣子,沒有炎熱,只有嚴寒,地球因為被冰雪幾乎完全覆蓋而成為了一個「雪球地球」,如果一年四季都是這樣,南方的朋友還會羨慕北方的大雪時候的樣子麼?
-
研究稱:地球曾是一個「雪球」
這塊略帶紅色、由非常細的沙粒組成的石頭採自澳大利亞南部的弗林德山脈(Flinders Ranges),沉積學研究表明它是在淺海環境下沉積形成的。桑尼經過仔細地反覆確認,最終獲得的研究結果讓科什溫克很驚訝,古地磁研究表明這塊巖石居然最早產生於赤道附近。這塊石頭是從一套距今6億-8億年前的雜礫巖中獲得的,這些雜礫巖中夾有大小不等的礫石,礫石上還有被摩擦的痕跡,這被認為是經過了冰川搬運的結果。
-
《未解之謎》七億年前的雪球地球還有生命存在
夏日炎炎,你是否想過現在炎熱的天氣在7億年前,無論是不是春夏秋冬都是冰雪覆蓋的樣子,沒有炎熱,只有嚴寒,地球因為被冰雪幾乎完全覆蓋而成為了一個「雪球地球」,如果一年四季都是這樣,南方的朋友還會羨慕北方的大雪時候的樣子麼?
-
7億年前「雪球地球」如何解凍?科學家找到證據
超級大陸裂解導致氣溫驟降「雪球地球」即全球冰凍現象,是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約瑟夫·科什文克提出的概念,它在地球歷史中至少出現過3次。科學界認為,在距今6至7億年前的成冰紀,地球經歷了斯圖特冰期和馬裡諾冰期兩次雪球地球事件。那時冰川作用波及到赤道,地表極度寒冷,地球平均氣溫降到零下50攝氏度。
-
科學家稱1萬年後地球將進入漫長冰期
北京時間11月14日消息,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英國和加拿大兩國科學家稱,在人類開始將大量二氧化碳氣體排放到大氣前,地球正在進入一個半永久性的冰河紀,然而可能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這一冰期將延遲至至少1萬年後到來。
-
地球曾是一個「雪球」,科學家預測:地球將迎來冰河時代,真的嗎
「雪球」美國哈佛大學的地球學家麥克唐納等人展開了一項研究,在加拿大地區發現了一些夾在冰川沉積物之間的火山灰,通過對這些沉積物進行分析,得知這些沉積物在大約7億年前形成的。也就是說,在大約7億年前,赤道附近也出現了冰川。赤道地區處於低緯度地區,所以太陽光照射比較強,這些地區的溫度一般都比高緯度地區更高。如果7億年前赤道地區出現冰川,意味著高緯度地區的氣溫會更低,那個時代的冰川可能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地球可能曾經是一個「雪球」。
-
地球變雪球的原因-冰河期
在地球歷史上至少有兩次,幾乎整個星球都包裹在一片冰雪之中。這些戲劇性的「雪球地球」事件在大約7億年前迅速發生,並且有證據表明,連續的全球冰河時代為隨後複雜的多細胞生命在地球上爆炸奠定了基礎.雪球 科學家考慮了可能導致地球進入每個冰河時代的各種因素,儘管尚未確定任何單一的形成過程,但假設觸發臨時凍結的任何因素都必須以某種方式將行星推到超過臨界閾值的水平
-
7億年前誰讓「雪球地球」解凍?科學家發現秘密所在
超級大陸裂解導致氣溫驟降「雪球地球」即全球冰凍現象,是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約瑟夫·科什文克提出的概念,它在地球歷史中至少出現過3次。科學界認為,在距今6至7億年前的成冰紀,地球經歷了斯圖特冰期和馬裡諾冰期兩次雪球地球事件。
-
24億年前地球是雪球 赤道溫度零下四十度
24億年前地球是雪球 赤道溫度零下四十度 最新研究表明,24億年前地球處於深度冰凍,赤道溫度僅零下40攝氏度,暗示著類似木衛二等星球潛在生命存在跡象。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熱帶地區溫度將達到30攝氏度,但是在24億年前,赤道地區溫度卻類似於北極,保持零下40攝氏度,地球是一個完整的「雪球」。
-
7億年前的「雪球地球」
影片主要講述了北半球因溫室效應引起冰山融化,地球進入第二冰河期,龍捲風、海嘯、地震在全球肆虐的故事。實際上,像這樣的全球冰凍並非只出現在科幻故事中。有足夠的證據表明,現實世界的確發生過如此令人難以想像的宏大事件,這就是著名的「雪球地球」假說。「雪球」(snowball)正是我們的地球在7億年前的樣子——從極地到赤道,到處都是冰蓋,氣溫下降到零下50℃以下。
-
雪球地球:6億年前全球大封凍,解凍之後生命迎來大爆炸
當然,本文並不打算探討冰川消亡和氣候變化的問題,而是會從地質學家的角度看看如何通過冰川研究數億年前的地球故事。冰川是冰構成的,溫度升高就會消失,但是冰川沉積物是一些巖石構成的,這些物質不會因為溫度的升高而消失,所以地質學家們能夠通過研究那些古老的冰川沉積物,從而確定冰川的分布狀況,進而判斷地球上的歷史氣候變化情況。
-
全球掩蓋在冰之下的「雪球地球」情景,陽光入射量迅速減少是觸發關鍵
歷史上,地球至少有2次全球被覆蓋在冰雪之下,連海洋都凍結,稱為雪球地球,但確切的觸發因素仍然未知。最近科學家提出一種新理論來解釋,有別於以往認為是太陽輻射量降到閾值之下才引發,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指出,地球步調被打亂、短時間內陽光入射量迅速下降就會引起這種現象。
-
「雪球地球」是啥?雪球地球時期,地球真的有那麼冷嗎?
我們的家園地球,從外太空俯瞰就像一個藍色的星球,因為地球表面71%被湛藍的海水覆蓋。可曾想過,我們的地球也曾被白皚皚的冰川嚴嚴實實包裹過,以至於從外太空看就像一個白色的「雪球」。那麼何謂「雪球」呢?這四次冰期分別是:凱噶斯冰期(7.57億~7.41億年前)、斯圖特冰期(7.18億~6.6億年前),馬裡諾冰期(6.51億~6.35億年前)和噶斯奇厄斯冰期(5.83億~5.82億年前)。斯圖特冰期和馬裡諾冰期屬於大洋型冰川,且馬裡諾冰期的全球化程度最高,對應於通常所說的「雪球地球事件」。斯圖特冰期可能屬於濱海相-大陸邊緣相沉積,其沉積物主要在海洋到大陸邊緣的過渡地區發育。
-
雪球地球是如何煉成的?
地球是否像電影中所描寫的那樣變成白色地球?事實上,在地球的成長過程中確實經歷過這樣的冷凍期,而且不止一次。科學家將地球在過去地質歷史中有一度相當長時間內,從北極到南極,包括赤道在內均被冰雪所覆蓋的地球,稱為雪球地球。
-
「雪球地球」時期的生物是如何存活的?
來源:新浪科技藝術家描繪的「雪球地球」。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隨著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斷增加、地球持續升溫,全球氣候越來越接近遠古時期的地球氣候。這引發了科學家對地球氣候史的關注,尤其是諸如上新世這類比較溫暖的時期。科學家認為,我們眼下正在朝上新世時期的氣候發展。
-
7億年前地球為何變「雪球」?
北京時間3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約7億1700萬年前,一種神秘現象橫掃全球,將地球變成了「雪球」。而差不多就在同一時期,如今從阿拉斯加到格陵蘭島之間的地區出現了密集的火山活動。近期一項新研究指出,多年連續的火山爆發正是雪球效應的根源。火山噴發使大量氣溶膠進入大氣,導致地球溫度迅速下降。哈佛大學研究人員指出,「雪球地球」和大規模火山爆發的同時存在絕非巧合,「我們知道火山活動會對環境產生巨大影響,因此這兩起事件間的聯繫是我們研究的重點。」自然科學教授弗朗西斯·麥克唐納(FrancisMacdonald)表示。
-
人類如何應對雪球事件(雪球地球)?看後真的驚呆了!!
一、概念雪球事件(或雪球地球):是為了解釋一些地質現象而提出的概念,主要認為在新元古代時候曾經發生過一次嚴重的冰川,以至於地球上的海洋全部被凍結,僅僅在厚達兩公裡的冰層下存有少量因地熱而融化的液態水。這個假說已經提出有幾十年了。加州理工學院地質教授Joseph Kirschvinck於1992年首度使用「雪球地球」這個詞。
-
「雪球地球」原因有新說(圖)
哈佛大學一項研究表明,持續約0.5億年的「雪球地球」時期的形成與火山巖俘獲二氧化碳有著密切關係。雖然當前冰層主要覆蓋在地球極地,但科學家對遠古巖石分析發現在某一時期冰層覆蓋著全球。導致「雪球地球」時期出現的原因充滿了謎團,目前,科學家聚焦研究7.17億年前「雪球地球」時期的斯圖特冰期,該時期地球從無冰狀態進入「雪球地球」,在地質歷史記錄中出現最顯著的氣候變化。 哈佛大學地質學家艾倫·魯尼說:「最令人感到驚奇的是該冰期的持續時間。」斯圖特冰期與羅迪尼亞遠古大陸分裂的時間相吻合,當時赤道地區出現大量火山活動,暗示著斯圖特冰期可能起源於地質構造活動。
-
為什麼地球曾經是一個「雪球」?
最新一項研究表明,持續0.5億年的「雪球地球」時期的形成與火山巖俘獲二氧化碳有著密切關係。該研究報告發表在12月16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雖然當前冰層主要覆蓋在地球極地,但科學家對遠古巖石分析發現在某一時期冰層覆蓋著全球。
-
遠古地球曾陷入深度冰凍狀態:僅數千年變成「雪球」
北京時間6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地球冰川正處於快速融化階段,但是一些科學家認為,在遠古時期,地球曾陷入一種叫做「雪球地球(Snowball Ea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