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地球曾陷入深度冰凍狀態:僅數千年變成「雪球」

2020-11-25 cnBeta

北京時間6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地球冰川正處於快速融化階段,但是一些科學家認為,在遠古時期,地球曾陷入一種叫做「雪球地球(Snowball Earth)」的深度冰凍狀態,當時冰蓋幾乎完全覆蓋了整個地球。然而,地球出現深度冰凍的次數、延伸範圍,以及地球變成雪球的速度有多快一直是未解謎團。

目前,科學家對衣索比亞最新發現的巖石序列分析有助於解釋大約7.17億年前「雪球地球」事件,結果顯示「雪球地球」僅在幾千年時間內形成,這一時間在地質學上相當於一場寒流。

資料圖

美國猶他州立大學地質學家卡羅爾·德勒爾(Carol Dehler)稱,這項基於地球巖石記錄的最新研究意味著雪球地球假設是存在的,是影響地球地質變化的重大事件。

至少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地質學家就開始懷疑地球曾在遠古時期出現快速凍結現象。但是儘管計算機模擬支持這一觀點,但從地球巖石記錄中並未發現任何實質性的證據。這就是為什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地質學博士生斯科特·麥克倫南(Scott Maclennan)和他的顧問們非常興奮的原因,他們從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地質學家羅伯特·布塞特(Robert Bussert)那裡獲得了一小塊巖石樣本,該巖石樣本被認為形成於「雪球地球」時期。

麥克倫南和他的同事來到衣索比亞薩姆雷鎮,在這裡他們偶然發現一種類型巖石,其歷史可追溯至7.17億年前,是在冰川作用下形成的。這些巖石叫做「混積巖(diamictites)」,是在冰川作用下巨大卵石移動較遠距離過程中形成的。麥克倫南解釋稱,在這些冰川期巖石下面,是歷史更久遠的碳酸鹽巖石。當遠古羅迪尼亞超大陸(Rodinia)正在分裂的時候,在海洋微生物的幫助下,這些巖石在淺水域逐漸形成,這表明在相同位置歷史更久遠時期溫度稍高一些。

麥克倫南在6月份出版的《地質學》雜誌上指出,綜合來看,這些巖石層表明遠古氣候快速從熱帶天堂轉變為冰凍荒原。由於碳酸鹽巖層以一種平穩的方式過渡到冰川期巖石層,期間沒有任何斷裂帶,這意味著在氣候溫暖和氣候寒冷時期之間不存在長時間過渡,但是確切地分析冰冷時期的完成是很難進行識別的。他解釋稱,最新研究顯示氣候寒冷「雪球地球」時期是在1000-100000年之間形成。

許多科學家認為,如此快速的冰膨脹是由於冰反射率反饋迴路導致的,在這種循環過程中,冰原反射的入射陽光反射至太空,降低了大氣溫度。反過來低溫促使更多冰層增多,隨著更多冰層的形成,更多的太陽能量逃逸至太空中。這一過程就像滾雪球,最終完全將地球冰凍起來。德勒爾指出,遠古地球時期可能存在一些你無法想像的變化。

這項發現支持雪球冰川理論模型,該模型表明,一旦冰層延伸至地球緯度30度位置,隨後就會出現全球範圍的快速冰川作用。同時,它還支持了迄今為止已知的另一項發現——加拿大西北部的斯圖爾特冰川巖層,暗示著「雪球地球」形成於7.17億年前。麥克倫南表示,考慮到地球氣候歷史的變化性,出現「雪球地球」並不足為奇,但是這一假設理論的實證檢驗是出乎人們意料的。(葉傾城)

相關焦點

  • 遠古地球曾陷入深度冰凍狀態:僅數千年變成 「雪球」
    北京時間6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地球冰川正處於快速融化階段,但是一些科學家認為,在遠古時期,地球曾陷入一種叫做「雪球地球(Snowball Earth)」的深度冰凍狀態,當時冰蓋幾乎完全覆蓋了整個地球。然而,地球出現深度冰凍的次數、延伸範圍,以及地球變成雪球的速度有多快一直是未解謎團。
  • 地球在遠古有一段時間處於雪球狀態,整個地球都被冰凍住
    現在地球正經歷著全球氣候變暖,極地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北極地區更是創紀錄的出現罕見的38度高溫天氣。其實你們不知道的是地球曾經出現過一段時間完全變成雪球的歷史,雖然這段歷史只有短短的幾千年,在地球的歷史上就相當於經歷了一場寒潮。
  • 《流浪地球》裡全球冰凍是真的 7億年前,地球就是個大雪球!
    電影《流浪地球》中的場景。  中國江蘇網訊 在電影《流浪地球》中,當地球接近木星軌道,離開宜居帶時,從一顆蔚藍色的水球變成了雪白色的冰球。不過,像這樣的全球冰凍並非只是科幻故事。有足夠的證據表明,現實世界的確發生過,這就是著名的「雪球地球」假說。
  • 24億年前地球是雪球 赤道溫度零下四十度
    24億年前地球是雪球 赤道溫度零下四十度   最新研究表明,24億年前地球處於深度冰凍,赤道溫度僅零下40攝氏度,暗示著類似木衛二等星球潛在生命存在跡象。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熱帶地區溫度將達到30攝氏度,但是在24億年前,赤道地區溫度卻類似於北極,保持零下40攝氏度,地球是一個完整的「雪球」。
  • 研究稱:地球曾是一個「雪球」
    美國地質學證據稱:地球曾是一個「雪球」  地球歷史上曾多次出現過氣候異常的時期,比如5500萬年前,地球的平均氣溫迅速上升了9℃,成為了地球歷史上最熱的時期之一;2.1萬年前,北美和歐洲的大部分地區被厚達2公裡的冰層覆蓋,並且導致海平面下降了120米之多……而地球歷史上最極端的氣候時期,很可能屬於
  • 幾億年前地球曾變身"雪球" 動物們是如何活下來的?
    圖1:藝術家們渲染的「雪球地球」在距今大約7.2億到6.35億年前,地球曾進入「低溫時期」。那時我們經歷了歷史上最極端的冰河時期,幾乎整個地球都處於「冰凍狀態」,因此當時的地球也被稱為「雪球地球」。那麼,在「雪球地球」如此嚴酷的環境中,為何生命不僅繼續繁衍下來,而且似乎還有日益繁榮的傾向?
  • 「雪球地球」時期的生物是如何存活的?
    來源:新浪科技藝術家描繪的「雪球地球」。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隨著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斷增加、地球持續升溫,全球氣候越來越接近遠古時期的地球氣候。這引發了科學家對地球氣候史的關注,尤其是諸如上新世這類比較溫暖的時期。科學家認為,我們眼下正在朝上新世時期的氣候發展。
  • 雪球地球:證據與成因
    研究認為,在歷史上,地球曾三次完全被冰層覆蓋,一次發生在約23億年前,另外兩次發生在約7億-6億年前,這三次冰凍事件使得藍色星球變成了一個大雪球,這便是所謂的「雪球地球」事件。在全球冰凍的時期,地球上的環境是極端惡劣的,平均氣溫只有-40℃,大陸和海洋都被上千米厚的冰層覆蓋,大多生物瀕臨滅絕。
  • 地球曾經兩次變成大雪球,讓一批古生物滅絕,卻帶來生命大爆發
    如果他們知道地球曾經寒冷的樣子,那麼現如今的寒潮可被稱為「暖風」了。地球雪球事件有研究數據表明,地球上至少有兩次變成大雪球,整個地球的氣溫達到-50°C以下,被超過100米的冰雪覆蓋,海洋的冰層厚度達到1000米,變成如木衛二、冥王星、海王星一樣的冰凍星球。
  • 「雪球地球」是啥?雪球地球時期,地球真的有那麼冷嗎?
    我們的家園地球,從外太空俯瞰就像一個藍色的星球,因為地球表面71%被湛藍的海水覆蓋。可曾想過,我們的地球也曾被白皚皚的冰川嚴嚴實實包裹過,以至於從外太空看就像一個白色的「雪球」。那麼何謂「雪球」呢?所謂「雪球」就是地球出現的極端冷氣候事件,氣溫低到零下40~50℃,冰川從極地一直擴延到低緯度甚至赤道,冰川厚度可達1公裡。在地球46億年的歷史中,極端冷氣候事件曾在三個時期出現過,即前寒武紀新元古代大冰期、石炭-二疊紀大冰期和第四紀大冰期。其中,地球在前寒武紀距今7.5億到5.8億年前,曾經歷了一次極其嚴重而漫長的冰河時代,全球先後出現了4次冰期。
  • 7億年前,誰讓「雪球地球」解凍
    千裡冰封、寒氣逼人,蔚藍色的水球變成了雪白色的冰球……像這樣的全球冰凍並非只是《流浪地球》中的科幻場景,而是現實世界的確發生過的真實事件。  超級大陸裂解導致氣溫驟降  「雪球地球」即全球冰凍現象,是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約瑟夫·科什文克提出的概念,它在地球歷史中至少出現過3次。  科學界認為,在距今6至7億年前的成冰紀,地球經歷了斯圖特冰期和馬裡諾冰期兩次雪球地球事件。
  • 《科學》:7.16億年前地球赤道曾被冰雪覆蓋
    「雪球地球」時代被冰雪覆蓋。Macdonald) 北京時間3月8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最新一項研究稱,在距今7.16億年前,如今炎熱潮溼的地球赤道曾覆蓋著冰雪,這似乎為「雪球地球」理論進一步提供了證據。
  • 7億年前「雪球地球」或仍有生命存在
    科學家們認為,即使是在「雪球地球」時期,這片狂躁的海洋仍然不平靜,裡面仍然有微生物生命形態存在於其中。然而,現在爭論的焦點是,在斯圖爾特冰期和馬裡諾冰期,地球為什麼會進入深度冰凍期,以及範圍究竟有多大。
  • 「雪球地球」時期是如何結束的?
    最新研究發現,6 4億年前地球完全被冰雪包裹著,當時被稱為「雪球地球」。隨著時代的變遷,雪球地球已消失,科學家疑惑的是那些冰川是因何消融的?
  • 為什麼地球曾經是一個「雪球」?
    最新一項研究表明,持續0.5億年的「雪球地球」時期的形成與火山巖俘獲二氧化碳有著密切關係。該研究報告發表在12月16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雖然當前冰層主要覆蓋在地球極地,但科學家對遠古巖石分析發現在某一時期冰層覆蓋著全球。
  • 《流浪地球》中地表冰天雪地有依據嗎?地球可曾多次變成「雪球」
    近日熱播的電影《流浪地球》中,地表的畫面都是冰天雪地,就連海洋都變成了坦途,運送火石的車輛暢行無阻。為什麼電影裡面會有這種設定?地球上曾出現過這種場景嗎?1.在《流浪地球》中,當地球接近木星的時候,距離太陽已經5.2個天文單位了,所以地表的液態水將會完全凝固成冰,地球也將成為一個「雪球」。如果我們隨著流浪的地球往太陽系外面飛,就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冰雪世界。比如天王星和海王星,就被稱為冰巨星,因為在它們的大氣層下面有大量的水冰。同樣,2006年被踢出行星之列的冥王星,表面也可能是一層厚厚的冰。
  • 《未解之謎》七億年前的雪球地球還有生命存在
    斯圖爾特冰期是與「雪球地球」假設相關的兩大冰期之一。這些沉積物證明,在斯圖爾特冰期,海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小片的開放水體,其中或許就支撐著微生物生命形態的存在。「雪球地球」假設認為,地球所有的陸地和海洋都幾乎完全被冰雪所覆蓋。英國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科學家丹-李-赫倫領導了這項研究。赫倫表示,「這是第一次,我們發現了非常清晰的證據,證明海面之上暴風雪當時也在影響著海床。
  • 研究:地球曾因沒有足夠的太陽輻射而變成雪球
    據外媒報導,地球在其幾十億年的生命中經歷了一些不可思議的變化。相信大多數人所意識到的最劇烈的變化應該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及其餘波,這場災難殺死了地球上的大多數恐龍、給了小型哺乳動物一個繁衍和進化的機會。但實際上地球已經經歷了至少兩次改變世界的事件,它們導致地球進入了深度凍結。
  • 「雪球地球」原因有新說(圖)
    哈佛大學一項研究表明,持續約0.5億年的「雪球地球」時期的形成與火山巖俘獲二氧化碳有著密切關係。雖然當前冰層主要覆蓋在地球極地,但科學家對遠古巖石分析發現在某一時期冰層覆蓋著全球。導致「雪球地球」時期出現的原因充滿了謎團,目前,科學家聚焦研究7.17億年前「雪球地球」時期的斯圖特冰期,該時期地球從無冰狀態進入「雪球地球」,在地質歷史記錄中出現最顯著的氣候變化。  哈佛大學地質學家艾倫·魯尼說:「最令人感到驚奇的是該冰期的持續時間。」斯圖特冰期與羅迪尼亞遠古大陸分裂的時間相吻合,當時赤道地區出現大量火山活動,暗示著斯圖特冰期可能起源於地質構造活動。
  • 全世界都是雪,只因地球變雪球,看看曾出現兩次「雪球地球」事件
    「雪球地球」事件的發生與晚前寒武紀(新元古代末期)整個地球系統的重大變化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它絕不是一個孤立的冰川事件。與整個顯生宙的冰川作用不同,新元古代冰川推進到赤道及其附近的海面。儘管對這一罕見冰川現象有不同的假說與解釋,但是越來越多研究者把它們與「雪球地球」聯繫起來,與Rodinia超大陸的裂解、超級地幔柱的活動及古地磁真極漂移一起來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