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7.16億年前地球赤道曾被冰雪覆蓋

2020-11-24 科學網

    褐紅色的冰河時代沉積物幫助證明這塊加拿大火山巖曾在「雪球地球」時代被冰雪覆蓋。(圖片提供:Francis A. Macdonald) 

北京時間3月8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最新一項研究稱,在距今7.16億年前,如今炎熱潮溼的地球赤道曾覆蓋著冰雪,這似乎為「雪球地球」理論進一步提供了證據。

 

所謂「雪球地球」(snowball Earth)是地質史上的一個名詞,描述了距今約7.5億到5.8億年前,地球表面從兩極到赤道全部結成冰,只有海底殘留了少量液態水。美國哈佛大學地球學家弗朗西斯·麥克唐納(Francis Macdonald)領導實施了這項研究,他和同事對夾在冰川沉積物之間的加拿大火山巖進行了研究。科學家可以通過冰川融化留下的殘骸以及因冰川活動而變形的沉澱物,確定這種冰川沉積物。

 

麥克唐納的研究小組利用極為精確的鈾—鉛年代質譜測定法認定火山巖和冰川沉積物是在大約7.16億年前沉澱的,那也是科學家所假設的「雪球地球」時期。接下來,研究人員將自己的發現與以前一系列研究結果進行了對比,那些研究發現火山巖是在加拿大處於赤道附近時形成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構造板塊的活動驅使火山巖向北移動,到了加拿大育空地區和西北地區。麥克唐納稱,圍繞「雪球地球」還有許多謎團尚未解開,例如,僅憑藉一個冰封的赤道,科學家無法確定當時地球上冰雪覆蓋的程度。地球可能一直處於完全的「深度冰凍」狀態,或者可能只是受制於不斷活動的冰川和冰山,或是介於兩者之間的冰體。

 

事實上,連「雪球地球」這一名稱可能同樣需要重新考慮。麥克唐納說,地球可能不是「一個白球,而更有可能是一個泥球」。由於向外噴射灰燼的火山經常爆發,可能使得地球表面「布滿灰塵」。由於植物在7億年前並未進化,髒兮兮的冰可能是地球表面吸收陽光的唯一「黑點」。結果,這些區域更有可能融化,產生令原始生命形式茁壯成長的水體,比如藻類和真菌類。

 

據麥克唐納介紹,在「雪球地球」時期,部分有機體存活下來,甚至形成新的物種,這增加了一種假說的可信度,即「雪球地球」具有開放水域的避難所,或至少是冰層裂縫,舉例來說,今天,南極洲附近的冰縫就「充滿」單細胞生命形式。

 

麥克唐納表示,了解地球早期歷史極端狀況,可能還有助於科學家對現代氣候變化有新的認識。例如,科學家了解到,在過去一千年,地球一直在無處不在的冰雪覆蓋期和溫室狀況(如到處是恐龍的無冰白堊紀)之間「搖擺」。麥克唐納的研究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科學》雜誌上。他說:「這一切說明,地球十分敏感,我們認為地球任何微小變化都能對環境產生極大的影響。」

 

例如,科學家認為「雪球地球」時期的火山噴發向大氣層釋放了大量硫顆粒,阻滯陽光照射大地,從而使地球溫度下降。有專家甚至建議,現在,我們也可以採用人工方式阻滯陽光,用以解決全球氣候變暖。麥克唐納指出,這意味著調查這種地球歷史的「自然實驗」十分重要:「這會告訴我們遠比電腦模型更多的東西。」

 

更多閱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7億年前的「雪球地球」
    影片主要講述了北半球因溫室效應引起冰山融化,地球進入第二冰河期,龍捲風、海嘯、地震在全球肆虐的故事。實際上,像這樣的全球冰凍並非只出現在科幻故事中。有足夠的證據表明,現實世界的確發生過如此令人難以想像的宏大事件,這就是著名的「雪球地球」假說。「雪球」(snowball)正是我們的地球在7億年前的樣子——從極地到赤道,到處都是冰蓋,氣溫下降到零下50℃以下。
  • 24億年前大雪下了整整3億年,赤道被冰雪覆蓋,地球凍成了雪球
    科學家表示,因為拉尼娜現象的出現,今年的冬天比往年的冬天還要寒冷,甚至有人提出,是不是地球將要迎來最寒冷的冬季。其實並不是,就在24億年前,地球層級經歷過一次最寒冷的時期,一場大雪足足下了3億年,就連地球最炎熱的地方赤道都沒有躲過結冰的浩劫,就在那次寒冷的冰期,地球被凍成了雪球,那麼問題來了,炎熱和寒冷哪個更為可怕呢?
  • 研究稱:地球曾是一個「雪球」
    6億或7億年前的「雪球地球」(Snowbal Earth)。  3月5日的《科學》雜誌刊登了美國哈佛大學的地球學家麥克唐納(Macdonald)與其合作者的一項研究。在這項研究中,他們對加拿大的一些夾在冰川沉積物之間的火山灰進行了精確的同位素定年,認定這些冰川沉積物是在大約7.16億年前沉積的。通過進一步的對比,他們還確定在7億多年前這些沉積物並不像今天這樣接近北極圈,而應該在赤道附近,也就是說當時的冰川來到了赤道附近。
  • 雪球地球:6億年前全球大封凍,解凍之後生命迎來大爆炸
    二、雪球地球事件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科學家們已經發現,6億年前的冰川沉積物在地球上分布廣泛,包括澳大利亞南部。但是有趣的是,根據古地磁學研究(插入連結),澳大利亞地區在6億年前處於赤道附近。在最低的情況下,全球平均氣溫為-50℃,赤道地區達到-20℃(現在南極就是這個溫度)。這個時候的地球,全部被冰雪覆蓋,就好像我們現在打雪仗捏的雪球一樣,因此科學家們把這個時期的地球命名為:雪球地球!
  • 地球上最炎熱的赤道竟然存在冰雪覆蓋的世界!
    非洲是一個巨大的洲,約佔地球陸地面積的20%。非洲地貌多變,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和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它還有廣袤的草地和雨林。雖然地處赤道,但是因為它的海拔高度影響,峰頂終年積雪,形成赤道雪山奇觀。當你凝神遠眺這座壯麗深邃的大雪山時,常常能感受到它有股內在的偉力,一種燃燒的、躁動著的原始生命力。吉力馬札羅山呼魯峰頂有一個直徑2400米、深200米的火山口,口內四壁是晶瑩無瑕的巨大冰層,底部聳立著巨大的冰柱,冰雪覆蓋,宛如巨大的玉盆。
  • 火星赤道上的蓋爾隕石坑40億年前曾發生過大規模的洪水
    火星赤道上的蓋爾隕石坑40億年前曾發生過大規模的洪水 來源:科技日報時間:2020-12-03 10:57:35 大約40億年前,火星赤道上的蓋爾隕石坑曾發生過規模大到令人難以想像的洪水。
  • 研究:火星在三百多萬年前可能被冰雪覆蓋,氣候比現在更冷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王昕然近日,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火星在350萬至390萬年前可能被冰雪覆蓋,而非之前科學家們所設想的那樣表面滿是河谷。據美國福克斯新聞(FOX)5日報導,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是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地球物理學家安娜·格勞·加洛夫雷(Anna Grau Galofre),她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的文章指出,自從首次發現火星上的山谷開始,40年來人們一直認為河流曾在火星上流淌,並通過侵蝕作用形成了這些山谷。但實際上,火星上有數萬個山谷,它們看起來形態各異。
  • 7億年前「雪球地球」或仍有生命存在
    夏日炎炎,你是否想過現在炎熱的天氣在7億年前,無論是不是春夏秋冬都是冰雪覆蓋的樣子,沒有炎熱,只有嚴寒,地球因為被冰雪幾乎完全覆蓋而成為了一個「雪球地球」,如果一年四季都是這樣,南方的朋友還會羨慕北方的大雪時候的樣子麼?
  • 6億年前的雪球地球,冰川蔓延到赤道,氣溫低至-50℃,原因成謎
    這段寒冷的時期不是你以為的冰河期,而是比冰河期還要嚴峻,那就是地球的雪球期。(圖片說明:地球的冰川期)極寒!地球的雪球期雪球地球是上個世紀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地球在距今6-7億年之前出現過的一次極其漫長的時期內兩次極寒事件,分別是斯圖特(Sturtian)冰期和馬裡諾(Marinoan)冰期。
  • 24億年前,寒冬持續3億年,大雪冰封地球,科學家:或再次發生
    寒冬持續3億年,大雪冰封了整個地球,就連赤道的海洋都被冰層覆蓋,幾乎所有的生物在冰雪中死亡,整個地球用了整整16億年才恢復生氣。儘管聽起來很科幻,但這卻是真實發生的事情,這就是著名的休倫冰河時期。在降溫過程中,兩級因為緯度比較高,會優先結冰,這些覆蓋在極地的冰蓋像一面鏡子, 又把照射到極地的陽光大部分反射回去,這樣,整個地球照射到的太陽光就會變少,這又加劇了降溫的趨勢- +冰蓋面積繼續擴大- +反射增加一+光照減少- >降溫....
  • 地球曾3次化身「冰球」,一旦達到臨界值,冰室效應將覆蓋全球
    ,表示通過大量的數據顯示,在地球46億年的時間裡,曾經至少3次變身成為一顆「雪球」,而導致「雪球期」出現的原因,則與地球接收不到足夠的陽光輻射有關。拿地球來說,科學家表示,在5.5億年之前的地球上,至少發生過2次地球全部變成了一顆「雪球」的時期,就連如今終年炎熱的赤道地區,在當時也是被厚厚的冰雪所覆蓋,地球上也根本沒有液態水的存在。
  • 6億年前的雪球地球,冰川蔓延到赤道,氣溫低至-50℃,原因成謎
    地球的雪球期雪球地球是上個世紀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地球在距今6-7億年之前出現過的一次極其漫長的時期內兩次極寒事件,分別是斯圖特(Sturtian)冰期和馬裡諾(Marinoan)冰期。雪球地球的持續時間目前學術界還有爭議,最新的數據是中美科學團隊去年在《地質學》上發表的論文,他們在對我國華南地區的地層進行高精度的測定後認為,斯圖特冰期結束於6.588億年,而馬裡諾冰期結束於距今6.35億年。而雪球地球的開始時間,目前比較流行的說法是7.2億年。也就是說,這個極寒時期,持續了大約8500萬年的時間。
  • 24億年前地球下了3億年的雪,形成原因引科學家擔心:周而復始
    在地球上曾經有一段時間的寒冬持續了30億年,整個地球都被大雪所覆蓋,就連地球上現在最熱的赤道都被冰雪覆蓋,而那個時候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在冰雪中消亡之後,地球整整用了16億年的時間才恢復了生機。那麼這個時間段究竟發生了什麼呢?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變化呢?
  • 科學家發現,30億年前的地球可能完全被海洋覆蓋了
    站長之家(ChinaZ.com) 3月3日 消息:據外媒報導,科學家發現證據表明, 30 多億年前,地球被全球海洋覆蓋,變成了一個「水世界」。他們在一塊古老的海洋地殼中發現了一些能說明問題的化學信號,它們指向一顆曾經沒有大陸的行星。
  • 地球之外的冰雪世界——行星冰凍圈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在現代氣候條件下,地球冰凍圈主要存在於高緯度、高海拔和大氣對流層中層至中間層。但在地球 46 億年的歷史中,地球氣候經歷了劇烈的冷暖變化,因此地球冰凍圈的範圍也在不斷地波動。在暖期,地球的兩極甚至沒有冰蓋;而在極端寒冷期,冰凍圈推進到赤道附近,地球甚至進入了全冰封的狀態。
  • 2.5億年前二疊紀大滅絕,4.5億年前奧陶紀大滅絕,6.5億年前呢?
    太陽系中擁有八大行星,而我們地球是目前唯一已知的生命星球,在其他星球的探索中已知都沒有發現生命的存在,至於未來會不會有外星生命的發現,現在無法進行預測,畢竟地球的環境能夠出現生命是許多條件共同作用下的結果。
  • 地球曾出現3次冰河時期,嚴重的一次,海洋冰層厚度超過300米
    >地質學家通過長期的勘察和研究發現,地球在歷史上至少有3次被冰雪包圍的情況,但是一直以來都無法確定導致地球變成一顆「雪球」的原因。如果在太空中看地球,就能看到地球不像是如今藍色的樣子,而是全身白色,就像一顆長年被棄置在太陽系邊緣的星球一樣。也就是說地球上任何地方都被冰雪所覆蓋,連最熱的赤道地區也是如此。像這樣的地球不會給生命生存的機會,因此遠古物種遭遇了第一次物種大滅絕。
  • 地球曾3次化身「冰球」,其中有一次,海洋冰層厚度超過300米
    其實,從字面我們就可以看出,「雪球」地球指的就是全球冰凍現象,意味著在地球46億年的演化史中,曾經整個地球都被凍成了一個「大雪球」,就好像一顆處於太陽系邊緣的星球一樣,上面都被厚厚的冰雪覆蓋。科學家表示,當地球變成一個「大雪球」的時候,就連赤道地區,也全部被凍結成冰,這是非常可怕的,我們都知道,赤道地區可是地球上最熱的地方,那裡是沒有一年四季的,終年都是炎熱的夏季,而且氣溫始終都很高。所以,當整個赤道都被冰雪覆蓋,這其實是很難想像的,不過,在地球上,卻都曾經真實發生。
  • 32億年前,地球可能是一個「水世界」表面被海洋覆蓋
    這項研究發表在3月2日的《自然地球科學》上,它利用水熱化學的一個有趣角度,提出在32億年前,地球表面可能被海洋覆蓋。它甚至看起來有點像凱文·科斯特納那部科幻電影《水世界》中描繪的那種後末日、無陸地的未來。這一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Boswell Wing說,該小組的發現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單細胞生物是如何以及在哪裡首次出現在地球上的。
  • 7.5 億年前,你的家鄉城市在哪裡?
    1.5 億年前:南美剛和非洲「鬧分家」 1.5 億年前的大陸離得更近,南美洲和非洲緊緊靠在一起,北美洲和歐洲、非洲、南美洲都很近,物種從非洲跨海遷移到北美洲的難度應該不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