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地球:6億年前全球大封凍,解凍之後生命迎來大爆炸

2020-12-06 博物致知計劃

一、冰川與冰期

前段時間,因為瑞典的一個16歲小姑娘格蕾塔·通貝裡(Greta Thunberg)為氣候變化罷課的問題,全球的氣候變化再一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氣候變化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冰川的消亡。當然,本文並不打算探討冰川消亡和氣候變化的問題,而是會從地質學家的角度看看如何通過冰川研究數億年前的地球故事。

為氣候變化罷課的格雷塔

冰川是什麼呢?實際上就是冬季下的雪在夏季無法融化,這些雪花年復一年的堆積形成了冰川冰,冰川冰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著山坡向山腳下流動,從而形成的河流一樣的地貌。曾經有一部電影,叫做《冰河世紀》,電影名字裡面的冰河,實際上就是冰川。

冰川全貌模型
冰川冰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動,形成冰川

冰河世紀,指的就是2萬年前,地球上寒冷異常,冰川到處都是的一個時代。我們把這種地球上冰川到處都是的時代稱為冰期,而在冰期之間比較溫暖的時期稱為間冰期。我們現在就處於一個小的間冰期之中。

1萬年來溫度變化,藍色為冰期,紅色為

冰川在沿著山坡向下的過程中,會不斷破壞沿路的巖石,並裹挾著這些巖石隨著冰川一起流動,當冰川到達山腳開始消融的時候,這些巖石就會留在冰川消融的地方堆積起來,這些物質被稱為冰川沉積物,地質學上把這些物質叫做冰磧(qi)物。

攜帶沉積物的冰川最終會融化
古冰川留下的冰磧物,大小不一,稜角分
河流成績物,大小相似,形態圓潤

冰川沉積物有什麼用呢?冰川是冰構成的,溫度升高就會消失,但是冰川沉積物是一些巖石構成的,這些物質不會因為溫度的升高而消失,所以地質學家們能夠通過研究那些古老的冰川沉積物,從而確定冰川的分布狀況,進而判斷地球上的歷史氣候變化情況。

二、雪球地球事件

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科學家們已經發現,6億年前的冰川沉積物在地球上分布廣泛,包括澳大利亞南部。但是有趣的是,根據古地磁學研究(插入連結),澳大利亞地區在6億年前處於赤道附近。而以現在地球上的情況看,赤道附近,只有海拔幾千畝的高山山頂才會有冰川存在,如果地球赤道上要廣泛發育冰川的話,就只有一個可能:溫度降低!

5.5億年前,澳大利亞位於赤道

當時的溫度有多低呢?在最低的情況下,全球平均氣溫為-50℃,赤道地區達到-20℃(現在南極就是這個溫度)。這個時候的地球,全部被冰雪覆蓋,就好像我們現在打雪仗捏的雪球一樣,因此科學家們把這個時期的地球命名為:雪球地球!

雪球地球想像圖

三、雪球地球是怎麼形成的?

11-7億年前,地球上存在著一塊巨型的大陸:羅迪尼亞超大陸。當時地球上所有的陸地都集中在羅迪尼亞大陸上,我們現在的七大洲原本都曾是羅迪尼亞大陸的一部分。

9億年前的羅迪尼亞大陸

但是在7-6億年之前,羅迪尼亞大陸解體了。這些分裂開來的陸地板塊主要集中在中低緯度之間,在中低緯度地區,溫度高,溼度大,化學作用強烈,這些化學作用主要發生於巖石與大氣之間:

CaSiO3+CO2→CaCO3+SiO2

其中CaSiO3可以代表巖石的化學組成。

在這個反應中,巖石與二氧化碳發生反應,形成了碳酸鈣(灰巖)和二氧化矽(石英)。

灰巖,燒石灰那個灰巖

灰巖和石英都是固體,也就是說,在這個化學反應中,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形成了兩種不同的巖石。我們如今都知道,二氧化碳是一種溫室氣體,空氣中二氧化碳多溫度就會升高,二氧化碳少,溫度就降低。

因此,在羅迪尼亞大陸解體之後,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逐漸減少,溫度逐漸降低,地球上從兩極開始,冰川面積開始擴張,冰川的出現又會起到另外一種作用:冰反射。從太陽輻射島地球上的能量,其中大部分通過各種物質的反射回到了太空中,這些物質包括海洋、陸地、冰川等,其中海水的反射率最低,只有1%,陸地反射率為30%,冰川為60%。

冰川的面積增加無疑讓反射的太陽能更多,也就是說,地球吸收到的熱量更少了,這種情況又加劇了溫度的降低情況,從而導致冰川的面積繼續增加,最後逐漸覆蓋了全部的地球。這就是雪球地球的形成過程。

四、火山再一次拯救了生命

正如上述所說,那時候的地球,一旦開始變冷,其實是一個無解的惡性循環,地球只會變得越來越冷。如果真是那種情況,地球上的生命也能也沒有機會演化出現在的面貌了。

但是好在我們有火山!其實火山在更古老的時候就已經拯救過地球生命一次了(冷!24億年前,寒冬持續3億年,生命如何存活?)。地球上活躍的火山活動給了生命們一次機會,火山附近水溫高,生命可以存活;更重要的是,火山的爆發源源不斷地噴出二氧化碳,這讓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含量重新開始恢復,當這些溫室氣體累積到120000ppm(現代大氣二氧化碳含量的350倍),溫室效應能夠抗衡並超過冰反射效應的時候,冰川融化了。

這次大冰期過後不久,生命開始了快速演化,並出現了現代生命的直系祖先,這次生命演化事件就是聞名遐邇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相關焦點

  • 災難推動生物演化:6億年前,雪球地球後出現複雜生命體
    (PS:目前正在長期更新地球演化系列文章,歡迎大家關注。)一、 雪球地球事件在距今7-6億年前,地球經歷了長時間的極寒狀態,在這個期間,地球溫度極低,厚厚的冰蓋幾乎覆蓋整個地球,這讓地球看起來就好像是一個打雪仗用的雪球一樣,因此被稱為雪球地球。
  • 7億年前,誰讓「雪球地球」解凍
    科學界認為,在距今6至7億年前的成冰紀,地球經歷了斯圖特冰期和馬裡諾冰期兩次雪球地球事件。  那時冰川作用波及到赤道,地表極度寒冷,地球平均氣溫降到零下50攝氏度。全球海洋遭到極端氣候影響,完全冰凍,冰蓋厚度可達上千米。這一狀態持續了數千萬年之久,是地質歷史上最嚴重的冰室氣候事件,當時的地球也因此被稱為「雪球地球」。
  • 國內研究團隊新成果:7億年前誰讓「雪球地球」解凍
    7億年前 誰讓「雪球地球」解凍千裡冰封、寒氣逼人,蔚藍色的水球變成了雪白色的冰球……像這樣的全球冰凍並非只是《流浪地球》中的科幻場景,而是現實世界的確發生過的真實事件。超級大陸裂解導致氣溫驟降「雪球地球」即全球冰凍現象,是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約瑟夫·科什文克提出的概念,它在地球歷史中至少出現過3次。科學界認為,在距今6至7億年前的成冰紀,地球經歷了斯圖特冰期和馬裡諾冰期兩次雪球地球事件。
  • 22億年前的小行星解凍了冰封的地球,或潛藏著生命起源之謎?
    近日,科學家確定了澳大利亞的雅拉布巴隕石坑(Yarrabubba)為22億年前,一個小行星撞擊地球時留下的。這個隕石坑比科學家發現的20億年前,最古老的隕石坑——南非弗裡德堡隕石坑,還早了2億年。這次隕石坑的發現,很有可能解開地球如何在最可怕時期,重新綻放,生命得以倖存的謎團。
  • 7億年前的「雪球地球」
    影片主要講述了北半球因溫室效應引起冰山融化,地球進入第二冰河期,龍捲風、海嘯、地震在全球肆虐的故事。實際上,像這樣的全球冰凍並非只出現在科幻故事中。有足夠的證據表明,現實世界的確發生過如此令人難以想像的宏大事件,這就是著名的「雪球地球」假說。「雪球」(snowball)正是我們的地球在7億年前的樣子——從極地到赤道,到處都是冰蓋,氣溫下降到零下50℃以下。
  • 7億年前「雪球地球」如何解凍?科學家找到證據
    超級大陸裂解導致氣溫驟降「雪球地球」即全球冰凍現象,是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約瑟夫·科什文克提出的概念,它在地球歷史中至少出現過3次。科學界認為,在距今6至7億年前的成冰紀,地球經歷了斯圖特冰期和馬裡諾冰期兩次雪球地球事件。那時冰川作用波及到赤道,地表極度寒冷,地球平均氣溫降到零下50攝氏度。
  • 7億年前誰讓「雪球地球」解凍?科學家發現秘密所在
    超級大陸裂解導致氣溫驟降「雪球地球」即全球冰凍現象,是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約瑟夫·科什文克提出的概念,它在地球歷史中至少出現過3次。科學界認為,在距今6至7億年前的成冰紀,地球經歷了斯圖特冰期和馬裡諾冰期兩次雪球地球事件。
  • 地球最古老隕石坑距今22億年,其形成過程可能助解凍「雪球地球」!
    科學家最新研究確認,澳大利亞西部的亞拉布巴隕石坑(Yarrabubba crater),是全球已知最古老的小行星撞擊遺址,而這次撞擊更可能改變了地球氣候,導致「雪球地球」(Snowball Earth)的冰河期結束。
  • 地球擁有45億年歷史,那麼20億年前的地球是什麼模樣?
    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過渡20億年前的地球還沒有動物和植物,但也並非完全不毛之地。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早在元古宙之前的太古宙就在海洋中誕生了,距今已有38億年,當時是一些厭氧的細菌,屬於原核生物,即沒有細胞核的生物。
  • 24億年前大雪下了整整3億年,赤道被冰雪覆蓋,地球凍成了雪球
    隨著冬天的到來,一波冷空氣席捲了全球。科學家表示,因為拉尼娜現象的出現,今年的冬天比往年的冬天還要寒冷,甚至有人提出,是不是地球將要迎來最寒冷的冬季。其實並不是,就在24億年前,地球層級經歷過一次最寒冷的時期,一場大雪足足下了3億年,就連地球最炎熱的地方赤道都沒有躲過結冰的浩劫,就在那次寒冷的冰期,地球被凍成了雪球,那麼問題來了,炎熱和寒冷哪個更為可怕呢?
  • 雪球地球:證據與成因
    研究認為,在歷史上,地球曾三次完全被冰層覆蓋,一次發生在約23億年前,另外兩次發生在約7億-6億年前,這三次冰凍事件使得藍色星球變成了一個大雪球,這便是所謂的「雪球地球」事件。在全球冰凍的時期,地球上的環境是極端惡劣的,平均氣溫只有-40℃,大陸和海洋都被上千米厚的冰層覆蓋,大多生物瀕臨滅絕。
  • 7億年前「雪球地球」或仍有生命存在
    夏日炎炎,你是否想過現在炎熱的天氣在7億年前,無論是不是春夏秋冬都是冰雪覆蓋的樣子,沒有炎熱,只有嚴寒,地球因為被冰雪幾乎完全覆蓋而成為了一個「雪球地球」,如果一年四季都是這樣,南方的朋友還會羨慕北方的大雪時候的樣子麼?
  • 《未解之謎》七億年前的雪球地球還有生命存在
    夏日炎炎,你是否想過現在炎熱的天氣在7億年前,無論是不是春夏秋冬都是冰雪覆蓋的樣子,沒有炎熱,只有嚴寒,地球因為被冰雪幾乎完全覆蓋而成為了一個「雪球地球」,如果一年四季都是這樣,南方的朋友還會羨慕北方的大雪時候的樣子麼?
  • 古老的「雪球地球」瞬間融化
    根據最新的科學研究,5億多年前,我們的星球是一個巨大的雪球,在太空中飛馳而過。在一個神秘的「雪球地球」事件中,冰川覆蓋了整個地球,直到赤道,地質學家認為地球在古代至少發生過兩次。現在,科學家們發現,最後一次雪球事件很可能是在大約6.35億年前的一瞬間結束的-這是一個地質學上快速的事件,可能會對當今人類驅動的全球變暖產生影響。冰,經過幾千年的積累「在不到一百萬年的時間裡融化了,」維吉尼亞理工學院和布萊克斯堡州立大學的古生物學家肖樹海(Shuhai肖)說,他也是這一發現團隊的一員。
  • 6億年前的雪球地球,冰川蔓延到赤道,氣溫低至-50℃,原因成謎
    這段寒冷的時期不是你以為的冰河期,而是比冰河期還要嚴峻,那就是地球的雪球期。(圖片說明:地球的冰川期)極寒!地球的雪球期雪球地球是上個世紀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地球在距今6-7億年之前出現過的一次極其漫長的時期內兩次極寒事件,分別是斯圖特(Sturtian)冰期和馬裡諾(Marinoan)冰期。
  • 6億年前的雪球地球,冰川蔓延到赤道,氣溫低至-50℃,原因成謎
    地球的雪球期雪球地球是上個世紀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地球在距今6-7億年之前出現過的一次極其漫長的時期內兩次極寒事件,分別是斯圖特(Sturtian)冰期和馬裡諾(Marinoan)冰期。雪球地球的持續時間目前學術界還有爭議,最新的數據是中美科學團隊去年在《地質學》上發表的論文,他們在對我國華南地區的地層進行高精度的測定後認為,斯圖特冰期結束於6.588億年,而馬裡諾冰期結束於距今6.35億年。而雪球地球的開始時間,目前比較流行的說法是7.2億年。也就是說,這個極寒時期,持續了大約8500萬年的時間。
  • 「雪球地球」是啥?雪球地球時期,地球真的有那麼冷嗎?
    所謂「雪球」就是地球出現的極端冷氣候事件,氣溫低到零下40~50℃,冰川從極地一直擴延到低緯度甚至赤道,冰川厚度可達1公裡。在地球46億年的歷史中,極端冷氣候事件曾在三個時期出現過,即前寒武紀新元古代大冰期、石炭-二疊紀大冰期和第四紀大冰期。其中,地球在前寒武紀距今7.5億到5.8億年前,曾經歷了一次極其嚴重而漫長的冰河時代,全球先後出現了4次冰期。
  • 小行星碎片引發4.46億年前地球生命大爆炸!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4.46億年前,一顆小行星可能改變了地球的生命圖景。6600萬年前,堪稱「地球殺手」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不僅在地球上留下一個巨大的撞擊坑,同時還讓恐龍家族走向覆滅。與終結恐龍時代的小行星不同,這顆小行星並未撞擊地球。不過,它在小行星帶的一次對撞讓整個太陽系淹沒在塵埃之中。
  • 地球曾經兩次變成大雪球,讓一批古生物滅絕,卻帶來生命大爆發
    又是寒潮預警:據中央氣象臺16日發布的信息,此次寒潮的降溫幅度比較大,預計平均氣溫將下降6-10°C,讓一眾堅持不穿秋褲的小夥伴的心,已提前感受到寒潮將帶來的寒意。今冬作為近些年來最冷的冬天,在網上形成一波波的熱議,被網友們調侃。
  • 幾億年前地球曾變身"雪球" 動物們是如何活下來的?
    圖1:藝術家們渲染的「雪球地球」在距今大約7.2億到6.35億年前,地球曾進入「低溫時期」。那時我們經歷了歷史上最極端的冰河時期,幾乎整個地球都處於「冰凍狀態」,因此當時的地球也被稱為「雪球地球」。那麼,在「雪球地球」如此嚴酷的環境中,為何生命不僅繼續繁衍下來,而且似乎還有日益繁榮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