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地球曾因沒有足夠的太陽輻射而變成雪球

2020-12-05 太平洋電腦網

據外媒報導,地球在其幾十億年的生命中經歷了一些不可思議的變化。相信大多數人所意識到的最劇烈的變化應該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及其餘波,這場災難殺死了地球上的大多數恐龍、給了小型哺乳動物一個繁衍和進化的機會。但實際上地球已經經歷了至少兩次改變世界的事件,它們導致地球進入了深度凍結。

這些被稱為「雪球地球」的時期是由於到達地球的陽光減少造成。正如發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上的一項新研究所指的那樣,地球歷史上這些冰期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仍舊是個謎。

雖然這些冰期發生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地球上的結霜是完全有道理的。地球位於恆星的宜居帶,而宜居帶是由來自太陽本身的輻射強度來決定的。如果離得更遠,地球就得不到足夠的輻射(熱量),地球表面的水就會結冰;如果離得太近,水就會蒸發掉,太陽就會帶走大氣層和水分。

如果撰寫這項研究的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是正確的,並且地球確實因為缺乏太陽的輻射而變得非常冷進而經歷了「雪球期」,那麼我們了解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以及它是否能被預測再次發生就很重要了。目前,他們的最佳猜測包括火山活動的增加、火山活動向大氣中噴射出碎片或雲層的形成讓地球籠罩在陰影中。

另外,這對於我們如何看待系外行星也很重要。現在,天文學家有一套相當嚴格的標準來宣布一顆行星是否適合居住。如果這些寒流存在其他地方,那麼我們認為可能適合居住的行星並不宜居,或一開始被認為不宜居的區域實際擁有支持某種形式生命的條件。

該研究的首席作者Constantin Arnscheidt在一份聲明中說道:「可能有一顆行星處於經典的宜居帶內,但如果射入的陽光變化太快就會形成一個雪球地球。這突出了一個概念,即宜居性的概念中有著太多的細微差別。」

【來源:cnBeta.COM】

相關焦點

  • 「雪球地球」或因陽光輻射嚴重匱乏所致
    「雪球地球」(全球冰凍)在地球歷史中至少出現過兩次,這些冰凍期的原因很大程度仍舊是未解之謎。而據《英國皇家學會會刊》近日刊登的一則研究,「雪球地球」或是陽光輻射短時間內嚴重匱乏所導致。這一研究也許會改變天文學家對宜居星球的看法,同時提醒科學界警惕某種方式會將行星推到超過臨界閾值的水平。
  • 「雪球地球」或因陽光輻射嚴重匱乏所致
    科技日報北京7月30日電 (記者張夢然)「雪球地球」(全球冰凍)在地球歷史中至少出現過兩次,這些冰凍期的原因很大程度仍舊是未解之謎。而據《英國皇家學會會刊》近日刊登的一則研究,「雪球地球」或是陽光輻射短時間內嚴重匱乏所導致。這一研究也許會改變天文學家對宜居星球的看法,同時提醒科學界警惕某種方式會將行星推到超過臨界閾值的水平。
  • 氣候系統模型表明:「雪球地球」或因陽光輻射嚴重匱乏所致
    氣候系統模型表明:「雪球地球」或因陽光輻射嚴重匱乏所致 張夢然/科技日報 2020-07-31 07:58
  • 研究稱:地球曾是一個「雪球」
    在我國南方,老一輩地質學家也注意到了這一時期的冰川沉積物,劉鴻允先生就曾建議將這一冰期事件稱為「南華大冰期」。  經過更多的細緻研究和證據挖掘,科什溫克於1992年首次提出了「雪球地球」假說,認為在大約6億-8億年前的新元古代,曾有全球性冰期作用一直推進到赤道附近的海平面,這意味著地球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冰雪之球」。1998年,哈佛大學的霍夫曼(Paul F.
  • 氣候系統數學模型表明「雪球地球」或因陽光輻射嚴重匱乏所致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7月30日電 (記者張夢然)「雪球地球」(全球冰凍)在地球歷史中至少出現過兩次,這些冰凍期的原因很大程度仍舊是未解之謎。而據《英國皇家學會會刊》近日刊登的一則研究,「雪球地球」或是陽光輻射短時間內嚴重匱乏所導致。這一研究也許會改變天文學家對宜居星球的看法,同時提醒科學界警惕某種方式會將行星推到超過臨界閾值的水平。
  • 《流浪地球》中地表冰天雪地有依據嗎?地球可曾多次變成「雪球」
    近日熱播的電影《流浪地球》中,地表的畫面都是冰天雪地,就連海洋都變成了坦途,運送火石的車輛暢行無阻。為什麼電影裡面會有這種設定?地球上曾出現過這種場景嗎?1.歷史上地球確實多次變成「雪球」當然,電影中的「雪球」是編劇們的想像,但在實際的地球歷史上,地球確實多次變成雪球。地球上的氣候變化主要受到太陽光照和地球大氣的控制。一般而言,光照越強,溫度越高。而大氣的作用,則是讓地球維持較為穩定的溫度。大氣中的雲霧等,在受到太陽照射的時候,能夠反射太陽光,給地球降溫。
  • 遠古地球曾陷入深度冰凍狀態:僅數千年變成「雪球」
    北京時間6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地球冰川正處於快速融化階段,但是一些科學家認為,在遠古時期,地球曾陷入一種叫做「雪球地球(Snowball Earth
  • 遠古地球曾陷入深度冰凍狀態:僅數千年變成 「雪球」
    北京時間6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地球冰川正處於快速融化階段,但是一些科學家認為,在遠古時期,地球曾陷入一種叫做「雪球地球(Snowball Earth)」的深度冰凍狀態,當時冰蓋幾乎完全覆蓋了整個地球。然而,地球出現深度冰凍的次數、延伸範圍,以及地球變成雪球的速度有多快一直是未解謎團。
  • 入射陽光的驟降可能引發了「雪球地球」
    也就是說,他們發現,當地球接收到的太陽輻射水平在地質上很短的一段時間內迅速變化時,地球可能會進入全球冰河時代。太陽輻射量不一定要下降到特定的臨界點;只要入射陽光的減少速度快於臨界速率,就會出現暫時的冰川,或者說雪球地球(Snowball Earth),隨之而來的就是暫時的冰川,也就是雪球地球(Snowball Earth)。
  • 地球曾是一個「雪球」,科學家預測:地球將迎來冰河時代,真的嗎
    「雪球」美國哈佛大學的地球學家麥克唐納等人展開了一項研究,在加拿大地區發現了一些夾在冰川沉積物之間的火山灰,通過對這些沉積物進行分析,得知這些沉積物在大約7億年前形成的。地球歷史上確實是出現過不少氣候變暖的情況,前文提到的地球曾經是一個「雪球」的情況相對極端,也很罕見,在未來地球變成類似「雪球」的可能性不大。
  • 失控的雪球地球
    無論觸發過去冰川的特殊過程如何,科學家們普遍認為,雪球地球是由涉及冰反照率反饋的「失控」效應產生的:隨著入射陽光的減少,冰從極點向赤道膨脹,隨著越來越多的冰覆蓋地球,行星變得更具反射性,或者反照率更高,這將進一步冷卻表面,使更多的冰膨脹,最終,如果冰達到一定程度,這將成為失控的過程,從而導致全球冰川。
  • 全球掩蓋在冰之下的「雪球地球」情景,陽光入射量迅速減少是觸發關鍵
    歷史上,地球至少有2次全球被覆蓋在冰雪之下,連海洋都凍結,稱為雪球地球,但確切的觸發因素仍然未知。最近科學家提出一種新理論來解釋,有別於以往認為是太陽輻射量降到閾值之下才引發,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指出,地球步調被打亂、短時間內陽光入射量迅速下降就會引起這種現象。
  • 人類如何應對雪球事件(雪球地球)?看後真的驚呆了!!
    一、概念雪球事件(或雪球地球):是為了解釋一些地質現象而提出的概念,主要認為在新元古代時候曾經發生過一次嚴重的冰川,以至於地球上的海洋全部被凍結,僅僅在厚達兩公裡的冰層下存有少量因地熱而融化的液態水。這個假說已經提出有幾十年了。加州理工學院地質教授Joseph Kirschvinck於1992年首度使用「雪球地球」這個詞。
  • 雪球地球:證據與成因
    研究認為,在歷史上,地球曾三次完全被冰層覆蓋,一次發生在約23億年前,另外兩次發生在約7億-6億年前,這三次冰凍事件使得藍色星球變成了一個大雪球,這便是所謂的「雪球地球」事件。在全球冰凍的時期,地球上的環境是極端惡劣的,平均氣溫只有-40℃,大陸和海洋都被上千米厚的冰層覆蓋,大多生物瀕臨滅絕。
  • 地球曾經兩次變成大雪球,讓一批古生物滅絕,卻帶來生命大爆發
    如果他們知道地球曾經寒冷的樣子,那麼現如今的寒潮可被稱為「暖風」了。地球雪球事件有研究數據表明,地球上至少有兩次變成大雪球,整個地球的氣溫達到-50°C以下,被超過100米的冰雪覆蓋,海洋的冰層厚度達到1000米,變成如木衛二、冥王星、海王星一樣的冰凍星球。
  • 地球曾3次化身「冰球」,其中有一次,海洋冰層厚度超過300米
    審核-小文據報導,在最新一期的《英國皇家學會會刊》上,科學家表示,對於在地球歷史上,為何地球會至少3次變成一顆「雪球」的原因,經過氣候系統數學模型分析,他們於近日終於找到了答案,原因或許與太陽輻射嚴重匱乏有關。
  • 雪球地球是如何煉成的?
    地球是否像電影中所描寫的那樣變成白色地球?事實上,在地球的成長過程中確實經歷過這樣的冷凍期,而且不止一次。科學家將地球在過去地質歷史中有一度相當長時間內,從北極到南極,包括赤道在內均被冰雪所覆蓋的地球,稱為雪球地球。
  • 地球曾3次化身「冰球」,一旦達到臨界值,冰室效應將覆蓋全球
    ,發表了一項有關地球氣候變化的最新研究,表示通過大量的數據顯示,在地球46億年的時間裡,曾經至少3次變身成為一顆「雪球」,而導致「雪球期」出現的原因,則與地球接收不到足夠的陽光輻射有關。簡單來說,就是在地球歷史上,曾經多次並不是一顆宜居星球,因為太陽釋放的能量在抵達地球後,地球沒有辦法接收到足夠的能量,這就導致地球表面的氣溫沒有辦法符合宜居星球的標準,從而因為氣溫過低達到了「臨界點」,而開啟全球冰凍。
  • 7億年前地球為何變「雪球」?
    北京時間3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約7億1700萬年前,一種神秘現象橫掃全球,將地球變成了「雪球」。而差不多就在同一時期,如今從阿拉斯加到格陵蘭島之間的地區出現了密集的火山活動。近期一項新研究指出,多年連續的火山爆發正是雪球效應的根源。火山噴發使大量氣溶膠進入大氣,導致地球溫度迅速下降。哈佛大學研究人員指出,「雪球地球」和大規模火山爆發的同時存在絕非巧合,「我們知道火山活動會對環境產生巨大影響,因此這兩起事件間的聯繫是我們研究的重點。」自然科學教授弗朗西斯·麥克唐納(FrancisMacdonald)表示。
  • 全世界都是雪,只因地球變雪球,看看曾出現兩次「雪球地球」事件
    「雪球地球」事件的發生與晚前寒武紀(新元古代末期)整個地球系統的重大變化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它絕不是一個孤立的冰川事件。與整個顯生宙的冰川作用不同,新元古代冰川推進到赤道及其附近的海面。儘管對這一罕見冰川現象有不同的假說與解釋,但是越來越多研究者把它們與「雪球地球」聯繫起來,與Rodinia超大陸的裂解、超級地幔柱的活動及古地磁真極漂移一起來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