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遠古有一段時間處於雪球狀態,整個地球都被冰凍住

2020-09-05 科普乎

現在地球正經歷著全球氣候變暖,極地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北極地區更是創紀錄的出現罕見的38度高溫天氣。其實你們不知道的是地球曾經出現過一段時間完全變成雪球的歷史,雖然這段歷史只有短短的幾千年,在地球的歷史上就相當於經歷了一場寒潮。


它處於約7.2億年至6.35億年之前,當時地球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極端的冰河時代,整個地球都處於冰封狀態,因此被稱作「雪球地球」。如今地球上只有南極和格陵蘭島的部分地區常年覆有冰蓋。但在成冰紀時期,大部分地表都為冰雪所覆蓋。其中的原因至今還是一個謎。

許多科學家認為,如此快速的冰膨脹是由於冰反射率反饋迴路導致的,在這種循環過程中,冰原反射的入射陽光反射至太空,降低了大氣溫度。反過來低溫促使更多冰層增多,隨著更多冰層的形成,更多的太陽能量逃逸至太空中。這一過程就像滾雪球,最終完全將地球冰凍起來。巨大的冰蓋一直延伸到了熱帶地區。大部分陸地都結合在一起,構成了羅迪尼亞超級大陸。但由於全球各地分布的冰川,幾乎整個地表都被凍成了一塊堅冰。地表平均溫度僅為零上幾度,還有一些研究指出,當時的溫度應當比這低得多,可能低達零下50攝氏度。

兩次冰期之間曾有過一段短暫的、較為溫暖的時期,一度發生過冰層融化和火山爆發。對地球來說,這是一段瘋狂的時期,在冰與火兩個極端之間來回切換。但也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時期,因為它宣告了複雜動物的出現,其中也包括我們的祖先。問題是,這些動物究竟是如何在「雪球地球」上生存的?這個問題令許多人都感到困惑不已。在這段時期,不僅冰面上的動物難以存活,海洋生物也是如此,因為冰封的海面會嚴重影響海水吸收氧氣的能力。這個看似矛盾的問題困擾了科學家許久。後來研究表明,這個冰凍的地球或許對地球形成複雜生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包括我們人類的誕生。遠古時期的地球其實並不富含氧氣,海洋中富含鐵,也沒有需要氧氣的複雜生物,所以在冰凍時期的地球海底只有一些並不需要氧氣的微生物細菌等。當全球被冰凍,巨大的冰川會將陸地上的山脈擠壓的支離破碎。然後隨著地球火山的爆發,將大量二氧化碳排入大氣 ,地球漸漸解凍,隨著全球溫度升高、冰雪融化,其中所含的營養物質就被衝入了大海之中。

富含營養物質的冷卻海水便為全球海洋藻類大爆發提供了理想的環境。此前由細菌主宰的海洋變成了更大、更複雜的生物的天下,而這些藻類又為更大、更複雜的物種提供了生存進化的「燃料」。假如地球不曾變成「雪球」,我們也許永遠都沒有機會出現。而只有在這些複雜環境中,人類等大型複雜動物才能繁衍生息。

相關焦點

  • 遠古地球曾陷入深度冰凍狀態:僅數千年變成「雪球」
    北京時間6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地球冰川正處於快速融化階段,但是一些科學家認為,在遠古時期,地球曾陷入一種叫做「雪球地球(Snowball Earth
  • 遠古地球曾陷入深度冰凍狀態:僅數千年變成 「雪球」
    北京時間6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地球冰川正處於快速融化階段,但是一些科學家認為,在遠古時期,地球曾陷入一種叫做「雪球地球(Snowball Earth)」的深度冰凍狀態,當時冰蓋幾乎完全覆蓋了整個地球。然而,地球出現深度冰凍的次數、延伸範圍,以及地球變成雪球的速度有多快一直是未解謎團。
  • 「雪球地球」時期的生物是如何存活的?
    來源:新浪科技藝術家描繪的「雪球地球」。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隨著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斷增加、地球持續升溫,全球氣候越來越接近遠古時期的地球氣候。這引發了科學家對地球氣候史的關注,尤其是諸如上新世這類比較溫暖的時期。科學家認為,我們眼下正在朝上新世時期的氣候發展。
  • 《流浪地球》裡全球冰凍是真的 7億年前,地球就是個大雪球!
    電影《流浪地球》中的場景。  中國江蘇網訊 在電影《流浪地球》中,當地球接近木星軌道,離開宜居帶時,從一顆蔚藍色的水球變成了雪白色的冰球。不過,像這樣的全球冰凍並非只是科幻故事。有足夠的證據表明,現實世界的確發生過,這就是著名的「雪球地球」假說。
  • 「雪球地球」是啥?雪球地球時期,地球真的有那麼冷嗎?
    科學界有一個假說——「雪球地球」假說,「雪球地球」假說有兩個依據,第一,地球在距今6億到8億年間廣泛發育了一層或多層稱為「冰積巖」的冰川沉積,它代表了全球性的寒冷氣候;第二,那個時期的冰積巖大多沉積在中、低緯度附近,即赤道和赤道附近,也是陸地主要分布的區域。
  • 沈冰:揭開雪球地球與動物演化的奧秘
    地質記錄表明,當時地球表面的冰川並不像現在一樣大多分布在高緯度地區,而是已經延伸至赤道附近。這種情況表明,全球可能都遭受了冰封,形成一個冰凍的地球,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雪球地球」事件。「科學家們為什麼會對『雪球地球』產生研究興趣呢?這需要從頭說起。」
  • 揭開雪球地球與動物演化的奧秘——記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沈冰課題組
    地質記錄表明,當時地球表面的冰川並不像現在一樣大多分布在高緯度地區,而是已經延伸至赤道附近。這種情況表明,全球可能都遭受了冰封,形成一個冰凍的地球,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雪球地球」事件。「科學家們為什麼會對『雪球地球』產生研究興趣呢?這需要從頭說起。」
  • 幾億年前地球曾變身"雪球" 動物們是如何活下來的?
    圖1:藝術家們渲染的「雪球地球」在距今大約7.2億到6.35億年前,地球曾進入「低溫時期」。那時我們經歷了歷史上最極端的冰河時期,幾乎整個地球都處於「冰凍狀態」,因此當時的地球也被稱為「雪球地球」。與此同時,火山活動也十分頻繁,短暫的熱量噴發會將這些冰凍表面隔開。那時的地球可以說處於瘋狂時期,在冰和火的極端之間反覆拉鋸。但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時期,因為低溫時期顯然幫助點燃了複雜動物誕生的曙光,包括人類的祖先。
  • 24億年前地球是雪球 赤道溫度零下四十度
    24億年前地球是雪球 赤道溫度零下四十度   最新研究表明,24億年前地球處於深度冰凍,赤道溫度僅零下40攝氏度,暗示著類似木衛二等星球潛在生命存在跡象。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熱帶地區溫度將達到30攝氏度,但是在24億年前,赤道地區溫度卻類似於北極,保持零下40攝氏度,地球是一個完整的「雪球」。
  • 7億年前,誰讓「雪球地球」解凍
    歷史上地球還遭遇過哪些比較嚴重的冰室氣候事件?研究這些極端氣候事件,對現在面臨的溫室效應有什麼借鑑意義?科技日報記者帶著問題走訪了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相關專家。  超級大陸裂解導致氣溫驟降  「雪球地球」即全球冰凍現象,是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約瑟夫·科什文克提出的概念,它在地球歷史中至少出現過3次。
  • 中美科學家精確測定「雪球地球」結束時間
    新華社南京3月19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周傳明研究員領導的新元古代研究團隊與美國科學家合作,通過對我國華南地區兩段地層的高精度年齡測定,精確測出了距今6億多年前斯圖特(Sturtian)冰期和馬裡諾(Marinoan)冰期的結束時間。
  • 「雪球地球」原因有新說(圖)
    哈佛大學一項研究表明,持續約0.5億年的「雪球地球」時期的形成與火山巖俘獲二氧化碳有著密切關係。雖然當前冰層主要覆蓋在地球極地,但科學家對遠古巖石分析發現在某一時期冰層覆蓋著全球。導致「雪球地球」時期出現的原因充滿了謎團,目前,科學家聚焦研究7.17億年前「雪球地球」時期的斯圖特冰期,該時期地球從無冰狀態進入「雪球地球」,在地質歷史記錄中出現最顯著的氣候變化。  哈佛大學地質學家艾倫·魯尼說:「最令人感到驚奇的是該冰期的持續時間。」斯圖特冰期與羅迪尼亞遠古大陸分裂的時間相吻合,當時赤道地區出現大量火山活動,暗示著斯圖特冰期可能起源於地質構造活動。
  • 7億年前「雪球地球」如何解凍?科學家找到證據
    研究這些極端氣候事件,對現在面臨的溫室效應有什麼借鑑意義?科技日報記者帶著問題走訪了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相關專家。超級大陸裂解導致氣溫驟降「雪球地球」即全球冰凍現象,是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約瑟夫·科什文克提出的概念,它在地球歷史中至少出現過3次。科學界認為,在距今6至7億年前的成冰紀,地球經歷了斯圖特冰期和馬裡諾冰期兩次雪球地球事件。
  • 為什麼地球曾經是一個「雪球」?
    最新一項研究表明,持續0.5億年的「雪球地球」時期的形成與火山巖俘獲二氧化碳有著密切關係。該研究報告發表在12月16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雖然當前冰層主要覆蓋在地球極地,但科學家對遠古巖石分析發現在某一時期冰層覆蓋著全球。
  • 雪球地球:證據與成因
    研究認為,在歷史上,地球曾三次完全被冰層覆蓋,一次發生在約23億年前,另外兩次發生在約7億-6億年前,這三次冰凍事件使得藍色星球變成了一個大雪球,這便是所謂的「雪球地球」事件。在全球冰凍的時期,地球上的環境是極端惡劣的,平均氣溫只有-40℃,大陸和海洋都被上千米厚的冰層覆蓋,大多生物瀕臨滅絕。
  • 7億年前誰讓「雪球地球」解凍?科學家發現秘密所在
    超級大陸裂解導致氣溫驟降「雪球地球」即全球冰凍現象,是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約瑟夫·科什文克提出的概念,它在地球歷史中至少出現過3次。科學界認為,在距今6至7億年前的成冰紀,地球經歷了斯圖特冰期和馬裡諾冰期兩次雪球地球事件。
  • 地球曾經兩次變成大雪球,讓一批古生物滅絕,卻帶來生命大爆發
    如果他們知道地球曾經寒冷的樣子,那麼現如今的寒潮可被稱為「暖風」了。地球雪球事件有研究數據表明,地球上至少有兩次變成大雪球,整個地球的氣溫達到-50°C以下,被超過100米的冰雪覆蓋,海洋的冰層厚度達到1000米,變成如木衛二、冥王星、海王星一樣的冰凍星球。
  • 國內研究團隊新成果:7億年前誰讓「雪球地球」解凍
    7億年前 誰讓「雪球地球」解凍千裡冰封、寒氣逼人,蔚藍色的水球變成了雪白色的冰球……像這樣的全球冰凍並非只是《流浪地球》中的科幻場景,而是現實世界的確發生過的真實事件。那時冰川作用波及到赤道,地表極度寒冷,地球平均氣溫降到零下50攝氏度。全球海洋遭到極端氣候影響,完全冰凍,冰蓋厚度可達上千米。這一狀態持續了數千萬年之久,是地質歷史上最嚴重的冰室氣候事件,當時的地球也因此被稱為「雪球地球」。
  • 人類如何應對雪球事件(雪球地球)?看後真的驚呆了!!
    一、概念雪球事件(或雪球地球):是為了解釋一些地質現象而提出的概念,主要認為在新元古代時候曾經發生過一次嚴重的冰川,以至於地球上的海洋全部被凍結,僅僅在厚達兩公裡的冰層下存有少量因地熱而融化的液態水。這個假說已經提出有幾十年了。加州理工學院地質教授Joseph Kirschvinck於1992年首度使用「雪球地球」這個詞。
  • 7億年前的「雪球地球」
    影片主要講述了北半球因溫室效應引起冰山融化,地球進入第二冰河期,龍捲風、海嘯、地震在全球肆虐的故事。實際上,像這樣的全球冰凍並非只出現在科幻故事中。有足夠的證據表明,現實世界的確發生過如此令人難以想像的宏大事件,這就是著名的「雪球地球」假說。「雪球」(snowball)正是我們的地球在7億年前的樣子——從極地到赤道,到處都是冰蓋,氣溫下降到零下5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