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時代的「雪球地球」不但沒有扼殺生命,反而促成了大爆發

2020-12-05 知新了了

隨著人類用溫室氣體不斷地加熱地球,我們正在重現一種人類物種從未見過的遠古氣候。這引起了人們對地球氣候歷史的更多關注,尤其是像上新世這樣的溫暖時期,許多科學家認為上新世是我們前進方向的一個模型。

然而,與此同時,研究人員也對地球歷史上其他非常不同的時期進行了新的研究。這些將可以揭示我們生活的星球,甚至是我們自己的關鍵細節,儘管與我們今天所知的世界幾乎沒有相似之處。

其中一個時期是成冰紀,從大約7.2億年前持續到6.35億年前。那時地球經歷了歷史上最極端的冰期,包括被稱為「雪球地球」的全球冰凍期。

然而,也正是在那個時候,複雜動物的最初跡象出現在了化石記錄中,這些生物為延續至今的動物生命的黃金時代奠定了基礎。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檢測了低溫巖石的化學成分,以進一步了解這個陌生的世界。包括為什麼它不僅能夠支持動物的生命,而且似乎還能將其推向新的高度。

讓雪來得更猛烈些吧!

在成冰紀,地球的表面完全或幾乎完全凍結,巨大的冰原一直延伸到熱帶地區(不過,對於凍結的程度仍有一些爭議)。大部分的大陸塊都統一歸在超級大陸羅迪尼亞,但是由於全球冰川的作用,地球的整個表面可能已經變得非常堅固。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可能不會超過冰點,一些研究表明,溫度可能還要低得多,會降到零下50攝氏度以下。

事實上,在成冰紀有兩次大的冰期,被稱為斯特爾特和馬裡諾冰川期,其間有短暫的熱間歇、冰的融化和火山的噴發。對我們的星球來說,這是一個瘋狂的時代,在極端的冰和火之間搖擺不定,但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時刻。這是因為,儘管成冰紀對人類來說似乎是一個可怕的時代,但它顯然幫助激發了複雜動物的黎明 —— 包括我們自己的祖先。

那麼,到底動物們是如何在「雪球地球」上生存下來的呢?對動物來說,要在冰原上以及下面的海水中生存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全球覆蓋的冰層會嚴重阻礙海洋吸收氧氣的能力。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對這一明顯的悖論感到困惑,但一項新的研究最終給出了答案。

動物生命的大爆發

地球上的生命早在成冰紀之前就開始了,但大多數是單細胞微生物。即使多細胞動物真的出現了,它們也相當的簡單,通常是靜止的生物,平靜地過濾海水,或以微生物為食。這些早期的動物還沒有出現像眼睛、腿、下巴或爪子這樣的創新,在一個沒有捕食者的世界裡,它們其實並不真正需要這些。

然而,由於寒武紀大爆發,這種情況很快就會改變。這可能是在短短2000萬年裡發生的,對於如此巨大的進化變化來說,這是難以置信的「快」,它被稱為動物進化的「大爆炸」,儘管一些研究表明,它可能更像是一系列較小的爆炸。不管怎樣,寒武紀大爆發是地球生命進化的一個巨大飛躍,產生了我們今天所知道的主要動物群體,包括人類的祖先和所有其他脊椎動物。

然而,在這次爆發開始之前,化石記錄表明,複雜動物的崛起已經在進行中。它可能不是後來出現的複雜的新生物,但顯然在寒武紀大爆發之前就已經存在了複雜的生命,而且似乎在成冰紀就已經開始了,它們不得不忍受一個「雪球地球」。這些動物先驅者包括真核生物,這是一個廣泛的術語,指具有先進細胞結構的有機體,也可能包括像海綿這樣的原始動物。

要知道,富含氧氣的水域對許多早期複雜的生物,尤其是動物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但是,由於冰雪覆蓋的海洋中氧氣有限,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在那個時候沒有這樣的環境。儘管如此,我們知道這些早期的生物在「雪球地球」中倖存了下來,因為我們正是它們的後代。面對這種矛盾,一些科學家提出了真核生物闖過成冰紀的其他方式,比如生活在冰原上的融水池中,而不是生活在冰原下缺氧的海洋中。

然而,根據這項新研究,即使是冰凍的海洋,也不會像我們通常認為的那樣不適合這些古代生物生存。

「冰川氧氣泵」

科學家們觀察了澳大利亞、納米比亞和加利福尼亞的富含鐵的巖石,這些巖石都可以追溯到斯特爾特冰川期。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巖石是在一系列冰川環境中沉積下來的,為當時的海洋環境提供了一幅完整的圖像。

研究表明,遠離海岸的海水確實含有極低的氧含量和高水平的溶解鐵,這將使那些環境不適合依賴氧氣的生命(如動物)居住。然而,靠近被冰覆蓋的海岸線,斯圖爾特海的海水卻出人意料地富含氧氣。研究人員說,這是「雪球地球」時期富氧海洋環境的第一個直接證據,這可能解釋了低溫生物如何在「雪球地球」中生存下來,以及後來在寒武紀大爆發期間如何進化。

科學家們表示,有證據表明,雖然在深度冰凍期間,由於缺氧,大部分海洋都不適合生物居住,但在那些被擱淺的冰蓋開始漂浮的地區,含氧融水的供應是至關重要的。這種趨勢可以用我們所說的「冰川氧氣泵」來解釋:當冰川融化時,被困在冰川中的氣泡被釋放到水中,使其富含氧氣。

冰川是由雪形成的,隨著雪的積累,雪慢慢地被壓縮成冰川冰。雪裡有氣泡,包括氧氣,這些氣泡被困在冰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氣泡在冰中向下移動,最終隨著融水從冰川底部逸出。在某些地方,這可能提供了足夠的氧氣幫助早期海洋動物在「雪球地球」上生存。

冬季仙境

事實上,「雪球地球」可能不僅僅是這些生物要克服的困難。有跡象表明,成冰紀的特定條件可能為寒武紀大爆發鋪平了道路。全球變冷發生在複雜動物進化之前,這一事實表明,「雪球地球」和動物進化之間存在聯繫,這些嚴酷的條件可以刺激它們多樣化的發展,形成更複雜的形式。

這也是最近另一項研究的結論,該研究將動物數量的增加與成冰紀全球藻類的大量繁殖聯繫起來。而藻類的大量繁殖是由斯特爾特冰川融化的冰引起的。在斯特爾特和馬裡諾冰期之間的炎熱時期,大量的融水湧進了地球的海洋,同時還包含一些關鍵的成分,這都要歸功於「雪球地球」。

地球冰凍了5000萬年。巨大的冰川把整個山脈都壓成了粉末,釋放出營養物質,當全球變暖導致冰雪融化時,河流就會把營養物質洪流衝進海洋。

當熱間歇期被另一個冰期所取代時,密集的營養物質和冷卻的海水的結合,為世界各地的海藻的爆發創造了理想的條件。以前由細菌統治的海洋,現在被更大、更複雜的有機體所控制,它們的豐富性為更大、更精細的物種進化提供了燃料。它們是寒武紀大爆發的祖先,但如果沒有「雪球地球」,它們(因此也包括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有進化的機會。

這些位於食物網底部的大型營養生物,提供了複雜生態系統進化所需的能量爆發。只有在這些複雜的環境中,包括人類在內的越來越大、越來越複雜的動物才能在地球上茁壯成長。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相關焦點

  • 地球曾經兩次變成大雪球,讓一批古生物滅絕,卻帶來生命大爆發
    直到上世紀90年代,由於大陸漂移學說的興起,人們逐漸意識這個冰凍事件,在當時可能是一個全球性的事件,並且提出「地球雪球」的概念冥王星形成的原因對於地球雪球事件的成因,目前科學界還沒有最終的論斷,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整個事件的成因是多種自然因素融合在一起,才最終導致了地球雪球事件的發生。
  •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真正原因
    陳均遠研究員提出寒武紀生物突變具有極明顯的自發性進化行為的設想;舒德幹教授提出「寒武紀暖水與冷水兩大古生物地理分區"的假說等,但目前還沒有一個清晰、證據確鑿、令人信服的解釋。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吸引了無數的古生物學家和進化論者去尋找證據探討其起因,但都沒有找到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真正原因,所以把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認為是反對進化論的有力證據。
  • 幾億年前地球曾變身"雪球" 動物們是如何活下來的?
    那麼,在「雪球地球」如此嚴酷的環境中,為何生命不僅繼續繁衍下來,而且似乎還有日益繁榮的傾向?這些早期動物還沒有眼睛、腿、下巴或爪子這樣的器官,在缺少捕食者的世界裡,它們並不真的需要這些東西。然而,這種情況很快發生了改變,這要歸因於寒武紀的生命大爆發,生命多樣化導致了「動物時代」的到來。這個爆發過程只持續了短短2000萬年,但這是地球生命進化的巨大飛躍,誕生了我們今天所知的主要動物群體,包括人類和所有其他脊椎動物的祖先。
  • 雪球地球:6億年前全球大封凍,解凍之後生命迎來大爆炸
    冰川冰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動,形成冰川冰河世紀,指的就是2萬年前,地球上寒冷異常,冰川到處都是的一個時代。我們把這種地球上冰川到處都是的時代稱為冰期,而在冰期之間比較溫暖的時期稱為間冰期。我們現在就處於一個小的間冰期之中。
  • 寒武紀:我這個時代生命物種大爆發的原因有很多
    ,是因為寒武紀之前,地球上大多數動物屬於單細胞動物,或者是微型多細胞生物,沒有硬質化的外殼,因此化石難以保留。而在寒武紀時,出現了許多帶有硬殼的生物,比如:三葉蟲,奇蝦等,所以我們能觀測到很多寒武紀時的生命。按照這種理論,寒武紀並不是真正的生命大爆發,而是一種假象。
  • 寒武紀:我這個時代生命物種大爆發的原因有很多
    對此,有些科學家認為,之所以寒武紀會發生生物物種大爆發,是因為寒武紀之前,地球上大多數動物屬於單細胞動物,或者是微型多細胞生物,沒有硬質化的外殼,因此化石難以保留。而在寒武紀時,出現了許多帶有硬殼的生物,比如:三葉蟲,奇蝦等,所以我們能觀測到很多寒武紀時的生命。按照這種理論,寒武紀並不是真正的生命大爆發,而是一種假象。
  • 「雪球地球」時期的生物是如何存活的?
    儘管處於這些時期的地球與現在截然不同,但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地球、甚至人類自身。成冰紀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它處於約7.2億年至6.35億年之前,當時地球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極端的冰河時代,整個地球都處於冰封狀態,因此被稱作「雪球地球」。如今地球上只有南極和格陵蘭島的部分地區常年覆有冰蓋。但在成冰紀時期,大部分地表都為冰雪所覆蓋。
  • 「雪球地球」是啥?雪球地球時期,地球真的有那麼冷嗎?
    我們的家園地球,從外太空俯瞰就像一個藍色的星球,因為地球表面71%被湛藍的海水覆蓋。可曾想過,我們的地球也曾被白皚皚的冰川嚴嚴實實包裹過,以至於從外太空看就像一個白色的「雪球」。那麼何謂「雪球」呢?所謂「雪球」就是地球出現的極端冷氣候事件,氣溫低到零下40~50℃,冰川從極地一直擴延到低緯度甚至赤道,冰川厚度可達1公裡。在地球46億年的歷史中,極端冷氣候事件曾在三個時期出現過,即前寒武紀新元古代大冰期、石炭-二疊紀大冰期和第四紀大冰期。其中,地球在前寒武紀距今7.5億到5.8億年前,曾經歷了一次極其嚴重而漫長的冰河時代,全球先後出現了4次冰期。
  • 7億年前的「雪球地球」
    7億年前是地質歷史中的新元古代,當時的地球已經有將近40億歲,演化成了一個成熟的行星,有了板塊構造、穩定的大氣和遍布海洋的原始生命。一切看起來都是如此美好的地球,為什麼會「突然」被全球範圍的冰川凍住?又是什麼力量讓地球死灰復燃,演化成生機勃勃的今天?下面,我們從地質學的角度探索雪球地球的奧秘。
  • 沈冰:揭開雪球地球與動物演化的奧秘
    地質記錄表明,當時地球表面的冰川並不像現在一樣大多分布在高緯度地區,而是已經延伸至赤道附近。這種情況表明,全球可能都遭受了冰封,形成一個冰凍的地球,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雪球地球」事件。「科學家們為什麼會對『雪球地球』產生研究興趣呢?這需要從頭說起。」
  • 地球變雪球的原因-冰河期
    在地球歷史上至少有兩次,幾乎整個星球都包裹在一片冰雪之中。這些戲劇性的「雪球地球」事件在大約7億年前迅速發生,並且有證據表明,連續的全球冰河時代為隨後複雜的多細胞生命在地球上爆炸奠定了基礎.雪球 科學家考慮了可能導致地球進入每個冰河時代的各種因素,儘管尚未確定任何單一的形成過程,但假設觸發臨時凍結的任何因素都必須以某種方式將行星推到超過臨界閾值的水平
  • 人類如何應對雪球事件(雪球地球)?看後真的驚呆了!!
    一、概念雪球事件(或雪球地球):是為了解釋一些地質現象而提出的概念,主要認為在新元古代時候曾經發生過一次嚴重的冰川,以至於地球上的海洋全部被凍結,僅僅在厚達兩公裡的冰層下存有少量因地熱而融化的液態水。這個假說已經提出有幾十年了。加州理工學院地質教授Joseph Kirschvinck於1992年首度使用「雪球地球」這個詞。
  • 地球曾是一個「雪球」,科學家預測:地球將迎來冰河時代,真的嗎
    雖然我們地球當前的環境很舒適,但是研究表明,我們地球的環境其實一直在變化。在地球誕生之初,地球的環境極為惡劣,溫度也很高,經過億萬年的演化,地球的環境慢慢變得穩定下來,為地球孕育生命創造了條件。當然,地球在孕育生命的歷程中,氣候環境也不是一成不變,也曾經出現過異常的情況。
  • 全世界都是雪,只因地球變雪球,看看曾出現兩次「雪球地球」事件
    「雪球地球」事件的發生與晚前寒武紀(新元古代末期)整個地球系統的重大變化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它絕不是一個孤立的冰川事件。與整個顯生宙的冰川作用不同,新元古代冰川推進到赤道及其附近的海面。儘管對這一罕見冰川現象有不同的假說與解釋,但是越來越多研究者把它們與「雪球地球」聯繫起來,與Rodinia超大陸的裂解、超級地幔柱的活動及古地磁真極漂移一起來考慮。
  • 地球在遠古有一段時間處於雪球狀態,整個地球都被冰凍住
    現在地球正經歷著全球氣候變暖,極地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北極地區更是創紀錄的出現罕見的38度高溫天氣。其實你們不知道的是地球曾經出現過一段時間完全變成雪球的歷史,雖然這段歷史只有短短的幾千年,在地球的歷史上就相當於經歷了一場寒潮。
  • 揭開雪球地球與動物演化的奧秘——記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沈冰課題組
    然而,在『雪球地球』事件結束後,不到300萬年的時間,一些真核微生物便開始大量繁盛,並且出現了多細胞的藻類植物群落,地球上的生命活動不斷增強,隨後出現了著名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化石證據表明『雪球地球』前後地球生物種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而科學家們對於探尋『雪球地球』與生物演化之間的關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入射陽光的驟降可能引發了「雪球地球」
    這些戲劇性的「雪球地球」事件很快相繼發生,大約在7億年前,有證據表明,連續的全球冰河時代為隨後地球上複雜的多細胞生命的爆發奠定了基礎。科學家們已經考慮了可能導致地球進入每個冰河時代的多種情況。雖然還沒有確定任何單一的驅動過程,但人們假設,無論是什麼引發了臨時凍結,都一定是以某種方式將地球推過了臨界門檻,比如將入射的陽光或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減少到足以引發全球冰層擴張的水平。但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現在說,雪球地球很可能是「速率誘導的冰川」的產物。
  • 雪球地球是如何煉成的?
    看過電影「冰川時代」、「後天」嗎?地球是否像電影中所描寫的那樣變成白色地球?事實上,在地球的成長過程中確實經歷過這樣的冷凍期,而且不止一次。科學家將地球在過去地質歷史中有一度相當長時間內,從北極到南極,包括赤道在內均被冰雪所覆蓋的地球,稱為雪球地球。
  • 「雪球地球」時期是如何結束的?
    最新研究發現,6 4億年前地球完全被冰雪包裹著,當時被稱為「雪球地球」。隨著時代的變遷,雪球地球已消失,科學家疑惑的是那些冰川是因何消融的?
  • 研究稱:地球曾是一個「雪球」
    如果在新元古代時地球的地軸發生傾斜,赤道面和黃道面的夾角變化到54°到126°之間,那麼氣候的分帶特徵將和今天的地球相反,即冰川作用將局限於中低緯度,而極區則不出現冰蓋,這就能解釋為什麼當時在赤道附近有冰川出現。這些假設都極具想像力,但長期以來並沒有更多確鑿的證據支持,於是更多的科學家們願意在地球系統內部來尋找「雪球地球」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