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紫外深空場照片發布:追溯110億年前的恆星形成時期

2021-01-15 前瞻網
哈勃紫外深空場照片發布:追溯110億年前的恆星形成時期
 Winnie Lee • 2018-08-19 17:21:42 來源:前瞻網 E1509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天文學家利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紫外視野,捕捉到了最大的恆星誕生全景圖之一。

這張令人難以置信的圖片為天文學家提供了一扇關於宇宙演化的新窗口,追蹤了過去110億年間恆星的誕生,回溯到宇宙最繁忙的恆星形成時期,即大爆炸後約30億年。

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說,這張照片捕捉到了遙遠宇宙中「恆星誕生的火焰和狂怒」。

(圖源:每日郵報)

這個圖像以大約15000個星係為特寫,其中大約12000個正在形成恆星。

美國宇航局表示,紫外光是宇宙之謎的缺失部分。

現在,天文學家結合了來自哈勃以及其他太空望遠鏡和地面望遠鏡的紅外線和可見光數據,收集了迄今為止對宇宙進化史最全面的描述之一。

這幅圖像跨越了非常遙遠的星系(只能在紅外線下才能看到)和更近的星系(可以在更寬的光譜上看到)之間的差距。

來自遙遠星系恆星形成區域的光一開始是紫外光。然而,宇宙的膨脹已經讓光線轉化為紅外波段。

通過比較遙遠和附近宇宙中恆星形成的圖像,天文學家們對附近星系如何從很久以前的小團熾熱的年輕恆星中成長有了更好的了解。

由於地球的大氣層過濾了大部分的紫外線,哈勃望遠鏡可以提供一些最敏感的太空紫外線觀測。

這個項目被稱為「哈勃深紫外(HDUV)遺產巡天」,它擴展並建立在先前的哈勃多波長數據的基礎上,這些數據位於「大型天文臺宇宙起源深空場巡天」(簡稱GOODS)項目的中心區域的CANDELS-Deep領域。

這幅馬賽克圖片的面積是2014年發布的哈勃紫外線深空場照片的14倍。

哈勃望遠鏡最近拍攝到一幅驚人的圖像:一個螺旋星系揭示了宏偉的景象。

哈勃望遠鏡拍攝到的圖像顯示了一個名為NGC 6744的美麗的螺旋星系,其直徑超過20萬光年,而我們的主星系直徑為10萬光年。

這張照片是由NASA/E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寬視場照相機3 (WFC3)拍攝的。

這一星系位於距地球約3000萬光年的孔雀座內,在小型望遠鏡中呈現為一個微弱的擴展天體。

NASA說,NGC 6744在很多方面與我們的主星系相似。

和銀河系一樣,NGC6744也有一個突出的中心區域,裡面充滿了古老的黃色恆星。

離開銀河核心,你可以看到部分布滿灰塵的螺旋臂被塗上粉色和藍色的陰影;雖然藍色區域充滿了年輕的星團,但粉色區域是活躍的恆星形成區域,這表明星系仍然非常活躍。

附近有一個扭曲的小伴星星系,類似於我們星系的大麥哲倫星雲。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哈勃望遠鏡再出史詩級照片,揭開110億年前宇宙全景圖
    NASA的科學家讚嘆這張圖捕捉到了「恆星誕生時的火與怒」。圖/ESA,NASA)這次這張圖的特殊之處在於,這是一張紫外線波段下的照片。以往的宇宙全景照片,不論是地面望遠鏡還是深空望遠鏡拍攝,多是可見光和紅外波段的數據,紫外光是宇宙拼圖中一直缺失的部分。而早期宇宙中的各星系,最開始發出的便是紫外線波段的光,紫外光經宇宙膨脹的轉換,才成了紅外光。
  • 哈勃16年的探測結晶!科學家合成一張驚人宇宙圖
    顯然,哈勃這一次看得更加透徹——哈勃超深空場囊括了大約10000個星系,最深遠的星光可以追溯到130億年前。3.哈勃極深空場2012年9月25日,哈勃極深空場被公諸於世,它是哈勃超深空場的加強版。科學家在哈勃超深空場的基礎上融合了哈勃先進巡天相機和第三代廣域相機新拍攝的2000多張照片,增加了約5500個星系。不可思議的是,這片星漢燦爛居然隱匿在寬度僅滿月直徑十分之一的狹小天區中。是的,在這毫不起眼的背後暗藏塵世之外的無盡喧囂,宇宙真是深邃得可怕。
  • 最新哈勃圖像:含26.5萬個星系,歷史追溯133億年前
    這張宇宙圖像被稱為「宇宙最大、最全面的歷史書籍」,該圖像以及一段望遠鏡鏡頭縮放視頻,涵蓋了26.5萬個星系,歷史可追溯至133億年前。北京時間5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美國宇航局最新發布一張令人難以置信的宇宙馬賽克圖像,它是由哈勃太空望遠鏡過去16年拍攝的近7500張照片拼湊而成。這張宇宙圖像被稱為「宇宙最大、最全面的歷史書籍」,該圖像以及一段望遠鏡鏡頭縮放視頻,涵蓋了26.5萬個星系,歷史可追溯至133億年前。
  • 哈勃望遠鏡拍的真實照片是什麼樣的?是合成的嗎?
    不用說哈勃望遠鏡拍的照片,所有的天文臺的彩色深空照片,都是多通道合成!當然比較大口徑的望遠鏡拍的明亮的發射星雲的照片,還是會有一些顏色,但由於光害的影響,背景與目標天體的對比很差,因此天文攝影需要LRGB多個通道,而且還需要暗場,並且暗場還要拍攝前中後三組,要求高的還有亮平場!
  • 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經典照片:數百萬恆星構成宇宙噴泉
    這張照片是「哈勃」太空望遠鏡用廣角行星相機2拍攝的,當時土星距地球大概7.75億英裡(約合12.5億公裡)。  4.在這張圖中,一個3光年長的柱子頂部沐浴在照片頂部附近熾熱、超大質量恆星散發的光芒中。來自這些恆星的熾熱輻射和強風(帶電粒子流)正在形成柱狀物,使得新恆星在其中形成。  我們可以看到,氣體和塵埃流從柱狀結構頂部不斷流動,棲身於這個稠密結構的是剛剛形成的恆星。它們之所以在此圖中看不到,是因為被氣體與塵埃層所覆蓋。雖然恆星本身看不見的,但其中一顆仍提供了存在的證據。
  • 旅行者1號從64億公裡外,拍攝的地球照片,地球只有像素那麼大
    43年,總飛行距離超過200億公裡,雖然它離地球越來越遠,甚至已經聯繫不上旅行者1號了,但是旅行者1號給人類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在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途中,旅行者1號分別經過木星、土星、海王星等太陽系行星並且為這些行星拍攝了大量的高清照片,為人類研究和了解這些行星提供巨大幫助。
  • 哈勃望遠鏡發布最詳細的一張宇宙照片,這就是人類已知的全世界
    科學家們利用哈勃望遠鏡的照片,在加上其他天文臺提供的素材,創造了一張全新的宇宙大合照。在這張大合照中,已知所有星系的歷史都包含在其中。已知宇宙全家福最新發布的照片被稱為「哈勃遺產場」,是迄今為止最全面的宇宙照片,科學家將哈勃太空望遠鏡過去16年拍攝的,超過7500個觀測結果拼湊在一起,最終合成了這張終極宇宙「全家福」。
  • 25年前,美國的哈勃望遠鏡用一張照片,讓人類重新了認識宇宙
    1995年12月18日到28日,哈勃將鏡頭對準大熊座方向一小片天區,拍攝了342張獨立曝光影像,最後合成了哈勃第一張深空照片——&34;,我們來聽聽西瓜視頻創作者宇宙觀察的介紹吧~在這張改變天文學的照片上,有3000多個亮點,它們不是星星,而是和銀河系一樣擁有數千億顆恆星的星系,而這3000多個星系僅僅佔到全天區面積的2400萬分之一。
  • 哈勃拍到飛馬座瀕死恆星完美螺旋狀殘骸(圖)
    多數超大質量恆星都會以超新星的形式結束自己的生命,「飛馬座LL」卻不同,它安靜地褪去外層的氣體和塵埃物質,形成所謂的行星狀星雲。那顆瀕死恆星自身依舊被布滿灰塵的繭狀物所覆蓋,但它仍以每小時3.1萬英裡(約合每小時5萬公裡)的速度噴射物體,每800年形成一圈新的光環。
  • 哈勃望遠鏡在宇宙中發現了多少星系?
    1995年12月18日到28日,哈勃將鏡頭對準大熊座方向一小片天區,拍攝了342張獨立曝光影像,最後合成了哈勃第一張深空照片,「哈勃北部深空」在這張改變天文學的照片上,有3000多個亮點,它們不是星星,而是和銀河系一樣,擁有數千億顆恆星的星系,而這3000多個星系,僅僅佔到了全天區面積的2400萬分之一。
  • 看完蓋亞和哈勃深空照,銀河系打包回老家
    到1996年8月,依巴谷星表和第谷星表正式完成,歐空局在1997年6月出版了兩份星圖,其中包括全天百萬顆暗至11等的恆星,還包括萬餘個非恆星天體。2、蓋亞空間望遠鏡要建立銀河系3D地圖,百萬顆恆星的解析度顯然不夠,因此並不滿足的ESA在2013年12月19日法屬蓋亞那發射了蓋亞空間望遠鏡,它的任務是測量銀河系中1%(約10億顆)的恆星的三維位置,目標是建立真正的銀河系三維星圖,蓋亞可以觀測低至20等的天體。
  • 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到星系被吞噬瞬間
    哈勃太空望遠鏡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太空望遠鏡,自1990年發射以來,它已經服役了30年,在這30多年來哈勃太空望遠鏡為人類研究宇宙起到巨大作用,在這期間,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許多具有科考意義的照片,比如著名的「哈勃深空場」,所謂哈勃深空場就是哈勃對著夜空只有滿月幾十分之一的區域進行連續性拍攝
  • 為什麼在宇宙中,恆星形成的腳步在110億年前慢下來
    在畫家的概念下,出現在照片模糊地區的受熱星際風(heated galactic wind),源自於一個在黑洞邊緣的明亮類星體(quasar
  • 天上的星星是一顆恆星還是一個星系?梅西耶和哈勃來告訴你!
    1785年赫歇爾通過上千次觀測測定了近11.8萬顆恆星的位置,畫出了銀河系的結構,看起來像一個煎破了的蛋,跟現代銀河系的螺旋結構大相逕庭,但此後100年內,再無人比赫歇爾跟熟悉銀河系。哈勃區分仙女星係為河外星系梅西耶時代的觀測水平並不區分距離,但到了二十世紀的哈勃時代就不一樣了,天文學測距技術得到的了長足的發展,哈勃測定出M31也就是仙女星系距離地球達110萬光年,當然這和現代M31的254萬光年相去甚遠,但他已經敏銳地意識到這個距離完全超過了銀河系的大小,因此這是第一個被認定的河外星系
  • 發現隱藏宇宙瑰寶,哈勃望遠鏡的新年「太空日曆」
    圖中一顆年輕恆星籠罩在金色氣體和塵埃薄霧之中,該照片發布於2014年,呈現圓規分子雲暗區,它距離地球大約2500光年,大約是太陽質量的25萬倍,該圖像為我們提供了有關恆星形成過程的寶貴線索。2011年,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令人驚嘆的狼蛛星雲特寫照片,歐洲航天局稱, 這是一個富含電離氫氣的恆星形成區域,該星雲位於大麥哲倫星雲中,大麥哲倫星雲是銀河系附近的一個小星系。
  • 哈勃望遠鏡經典照片之創生之柱,創造無數恆星,卻要被恆星摧毀
    摘要:轉眼間,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升空30年了。在這30年裡,哈勃望遠鏡傳回了無數張照片。可是,沒有一張照片像創生之柱這樣震撼、迷人並且廣為人知。 鷹狀星雲
  • 哈勃望遠鏡已服役29年,或於2021年退役
    1990年4月24日,哈勃望遠鏡被送入軌道,人類進入一個令人興奮的太空探索時期。二十幾年來,哈勃望遠鏡孜孜不倦地拍攝了數百萬張照片,讓我們目睹了宇宙剛形成時的真容。哈勃望遠鏡的運行並非一帆風順,在它剛進入太空,科學家就發現它的主鏡出現了問題。
  • 哈勃深場:哈勃用了30年來告訴人類,宇宙的盡頭究竟在哪?
    2014年哈勃極深場這些照片僅僅是哈勃所帶給我們驚喜的冰山一角,在天文研究的眾多領域裡,哈勃把人類的知識極限推向了新的高峰,這是哈勃升空之前,人類遠遠不能到達的領域。140億年。>,此時的溫度已經降到了只有10億開,質子和中子開始結合,形成氘核(重核)和氦。
  • 哈勃空間望遠鏡升空30周年|宇宙不缺美,只缺一雙發現的眼睛
    隨著哈勃主鏡片存在「球面像差光學缺陷」的消息被爆出,哈勃團隊顏面掃地。「12年,花費15億美元,這群人卻把它搞砸了!」在美國各大ZZ性綜藝秀節目中,NASA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嘲諷。ACS包含的先進技術,遠超當時望遠鏡所能達到的技術,具有廣闊的視野、高清的圖像質量和非凡的靈敏度,增強了哈勃從可見光到遠紫外線的觀測能力。我們在網上看到的那些美麗的哈勃深空場(Hubble Deep Field)照片大都依靠這隻眼睛。
  • 哈勃發現形成於宇宙「嬰兒期」的七大原始星系
    NASA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七大原始星系,形成於宇宙嬰兒時期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藉助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七個原始星系,它們形成於約137億年前的宇宙嬰兒時期,因此它們被稱作「宇宙嬰兒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