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南寧7月10日電(記者龐革平)自2016年國務院發布《「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以來,廣西大學附屬中學對口幫扶百色市那坡縣三所中學,建立精準幫扶推普長效機制,提升民族貧困地區中學語言文字水平,促進了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的教育發展和進步。
那坡縣是國家級貧困縣,是廣西大學的對口支援地區。那坡地處中越邊境,少數民族人口佔全縣總人口的95.5%,少數民族學生佔在校學生總數的90%。2016年,那坡縣教師普通話達標率不到60%,存在中學語言文字水平落後等問題,是教育扶貧的「主戰場」。2017年,廣西大學附屬中學與那坡縣教育局籤訂《廣西大學附屬中學對口幫扶那坡教育計劃》,在這場脫貧攻堅戰中承擔那坡縣那坡中學、那坡民族初級中學、那坡城廂初級中學三所學校的對口幫扶任務。
廣西大學附屬中學成立了由副校長龐禮金掛帥的精準幫扶項目組,於2015年起建立了長效幫扶機制。項目組走訪學校附近鄉鎮,實地考察貧困地區少數民族的語音面貌,制定幫扶目標和具體的幫扶舉措,並形成長效的幫扶機制。2017年,該校總結教育教學中的成功經驗,延續上一階段的成功做法,建立兩地四校研修共同體,通過打造名師工作室、開展研學、誦讀、競賽等豐富活動,搭建網際網路 語言文字教育平臺等,促進精準推普助力扶貧攻堅。
「兩地四校研修共同體」,主要通過兩地四校的語文名師工作室搭建。廣西大學附中的庾豔語文名師工作室與那坡縣高中黃必勇語文名師工作室、那坡縣初中名師工作室共同開展課題研究和教研活動,定期對推普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開展線上教研。
「網際網路 語言文字推廣」線上教育平臺是面向三所學校的語言文字教育工作者的線上教育平臺,項目組綜合運用網站、學習軟體、直播平臺等多種渠道,打破教師研修的時空限制。另外,項目組在三所中學推廣優學派、AI飛花令等手機學習軟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大力宣傳「語言扶貧」APP、漢字全息資源應用系統等新興推普資源,實現群眾移動學習。
為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廣西大學附屬中學專門邀請廣西大學教授李寅生團隊到那坡中學舉辦《古典詩詞的意象探究》講座,邀請廣西民族大學教授楊學民給那坡民族中學和那坡城廂鎮初級中學師生舉辦《漢語正確發音和書寫方法》講座等;廣西大學附屬中學還組織骨幹教師團隊到三所學校上示範課,並深入鄉村開展「百位教師、千個學生、萬名家長」推普活動,助力當地扶貧攻堅。2017年以來,項目組共計送教下鄉40餘次。
除了邀請名校名師走進那坡,廣西大學附屬中學還在暑期組織三所中學的100餘名少數民族學生參加「那坡少年首府行」研學活動。通過到廣西大學、廣西民族博物館、廣西科技館等各地參觀學習和在廣西大學附屬中學進行學習交流,讓他們開闊了視野,感受了學習普通話的重要性,提升了語言文字應用水平。
廣西大學附屬中學的幫扶推普實踐成效顯著,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推動民族繁榮共同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良好基礎。目前,那坡縣的中小學生100%會說普通話,92%的專任教師普通話水平等級達標,普通話普及率由2017年的50%提高至現在的90%。「說普通話,寫規範字」的觀念,在那坡已深入人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