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個高品質飲用水試驗示範區正在閔行水廠建設。該水廠具備2萬噸/天的臭氧活性炭+超濾膜處理工藝以及1萬噸/天的常規+納濾膜處理工藝,進一步去除有機物、嗅味、微量汙染物、微生物,同時能保留有益礦物質,使水質和口感得到雙提升。
目前該項目已發揮初步效益,預計2021年上半年全面建成,規劃受益人口10萬人。率先受益的馬橋某居民說,好久沒洗過水壺了,沒一點水垢,像新的一樣,看到自來水這麼好,索性告別了桶裝水……來看↓
城投水務集團說,水廠是飲用水處理的關鍵環節。閔行水廠採用來自金澤水庫的原水,具有有機指標偏高、季節性藻源嗅味和化學品性複合嗅味較高等特點,為此對現有的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進行了優化,結合超濾膜、納濾膜的處理技術,進一步提升出廠水質。
閔行水廠實證基地
閔行水廠實證基地
閔行水廠在線監測設備
目前水廠示範基地圍繞金澤水庫原水特點建設的兩條平行對比的試驗生產線,分別是每天可生產2萬噸的臭氧生物活性炭加超濾膜工藝的設備,以及每天1萬噸的常規加納濾膜工藝的設備。納濾技術是近年來才開始應用於水質提升的新技術,它進一步截留水中小分子有機物、微生物、藻類、濁度、重金屬離子等汙染物,並保留有益礦物質,進一步提升出廠水水質和口感。
項目膜技術負責人介紹,閔行水廠出廠水的濁度常年穩定在0.081ntu,經過膜系統後出廠水的濁度能降低50%以上,目前濁度是0.037ntu,濁度降低說明水中有機物含量少了,口感就會很甜。另一項關鍵數據PH值也超過7.1,為弱鹼性。示範工程的出廠水完全達到了直飲水標準,可以直接喝。
濁度降低說明水中有機物含量少了
示範項目試驗已開展5個多月,新工藝的出廠水由單獨管網輸送至馬橋地區,近10萬人率先成為「上海高品質飲用水示範區」的受益者。居民陸女士說到家中自來水的改變深有感觸。她說自今年6月份以後水壺再沒洗過,看著像新的一樣的,沒有一點水垢。過去用自來水燒,要一年洗兩次或三次。所以家中喝水喝桶裝水,現在看到自來水那麼好,索性告別了桶裝水。
據悉,作為課題研究示範項目將於明年完成結題驗收,屆時將為金澤水庫供水區的12座水廠給出工藝借鑑。目前經過半年的試驗,在微生物和濁度方面兩者差不多,但在有機物方面的去除,納濾系統更好一點。後期要經過綜合技術,經濟比較,到明年6月份前會有明確答案。未來上海會根據這些推薦工藝的參數,在工藝上做些調整,2035年想達到更高品質,對標國際當時先進標準,努力實現龍頭水可滿足直飲要求。
閔行水廠高品質飲用水試驗示範區建設是國家「十三五」水專項《太浦河金澤水源地水質安全保障綜合示範項目》的有機組成部分。項目從「飲用水是第一食品」的核心理念出發,通過「水源高標準、水廠高能效、管網高保鮮、龍頭高品質」的技術路線,使金澤水源供水區及應用推廣區範圍內的龍頭水水質得到全面提升,進一步支撐全市飲用水品質提升,實現高品質飲用水安全保障的全流程、全覆蓋,推動實現「提高入戶水質,至2035年全市供水水質達到國際先進標準,滿足直飲需求」的供水目標。
「太浦河金澤水源地水質安全保障綜合示範項目」共5個課題,均將在明年完成。後續還將在源頭上整合上海、江蘇、太湖流域的多部門水質監測資源,構建黃浦江金澤水源地水質水量監測預警業務化平臺,提出太浦河閘-金澤水庫-松浦大橋的上下遊聯動調度技術方案,進一步完善上海「兩江四庫」水源地聯動,進一步提升原水的水質。
閔行水廠的「前世今生」
閔行水廠是上海解放後興建的第一座市級水廠,為產供銷一體的綜合性供水單位。上世紀80年代,為配合開闢經濟技術開發區又建成規模更大的閔行二水廠,兩廠日供水總量27萬立方米。1995年固定資產原值2.1301億元,淨值1.9568億元,全廠職工433人。
閔行水廠廠址江川路630號,佔地2.5萬平方米。1958年7月為配合上海開闢第一個遠郊衛星工業城鎮,上海市自來水公司上報興建閔行水廠設計任務書,市計劃委員會當月批覆。上海市政工程設計院兩周完成設計,市建工局第五建築工程公司承包土建施工,市自來水公司承包設備安裝和管道敷設,生產規模為日供水量5萬立方米。1958年8月1日開工,1959年1月1日供水,同年7月1日全部建成,總投資280萬元。
閔行境內的電機廠、汽輪機廠、重型機器廠等大型工業單位都建有自備水廠,供生產和職工宿舍生活用水。閔行水廠投產後,平均日供水量一般在4萬~5萬立方米,80年代通過挖潛改造,日供水能力擴大到7萬立方米,1988年最大日供水量曾達8萬立方米。閔行水廠在吳涇先後開鑿深井5眼,日總出水6000立方米,供水範圍為吳涇劍川路以北,北吳路以南,龍吳路以西的吳涇二村等地。
1988年夏,閔行二水廠建成通水後,吳涇地區自來水供應改由閔行水廠從碧江路、劍川路敷設口徑800毫米輸水管供水,並在吳涇地區建成容量2萬立方米水庫泵站1座。1995年閔行水廠平均日供水量4.3萬立方米,最大日供水量7.5萬立方米。
上海閔行二水廠(資料圖片)
閔行二水廠廠址江川路2009號,佔地7.4萬平方米。1981年10月,為配合閔行開闢經濟技術開發區,改善三資企業投資環境,1983年3月市計委批覆同意建廠,由上海市政工程設計院設計,土建和安裝任務分別由市建七公司和市工業設備安裝公司總包施工。1985年8月底開工,1987年7月部分投產,日供水5萬立方米,1988年底全部竣工。水源在黃浦江上遊段,水質較佳。淨水工藝採用加速澄清池和移動罩濾池,工程投資2818.4萬元。
此後為進一步滿足閔行、吳涇地區供水條件和實現「南水北調」緩解市區供水矛盾,1992年完成閔行二水廠日供水10萬立方米可行性研究,1993年11月工程開工,1994年夏季用水高峰時投產,全廠日供水能力20萬立方米。
與此同步敷設口徑1.4米大型出廠管,與市自來水公司「南水北調」管網工程接通,實現閔行水廠向市區供水,1994年夏每天向市區送水10萬立方米。淨水工藝採用平流沉澱池和普通快濾池,投資1.4億元。1995年,閔行二水廠平均日供水量14.7萬立方米,最大日供水量23.8萬立方米。
資料:城投水務集團、上海發布、看看新聞news、百度文庫
編輯:崔松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