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喜看稻菽千重浪

2020-12-01 中國新聞網

  2015年7月16日,習近平在延邊州和龍市東城鎮光東村稻田同村民和農技人員交流。(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寫在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喜看稻菽千重浪 億萬農民慶豐收

  金氣秋分,涼蟾光滿,桂子飄香。

  當太陽直射赤道,二十四節氣跳躍到秋分時節,神州大地,處處充溢著濃鬱的稻穂香和麥穗黃,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如約而至。收穫的喜悅在各地瀰漫,全國上下,一片歡騰。

  從綠水青山的浙江安吉,到農村改革發源地安徽小崗村,從嶺南農業的廣東梅州,到大糧倉的黑龍江綏化,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廣袤的田野上迸發著前所未有的活力。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一號文件發布到確立中國農民豐收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問題,始終牽掛關懷著億萬農民,將「三農」工作列為重中之重,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壯麗圖景正在成為現實。

  豐收,烙印著總書記的深深足跡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笑容寫在農民臉上,幸福留在農民心裡,處處都似披了一身霞光。

  從高空俯瞰,「東北糧倉」的吉林稻浪滾滾豐收忙,千畝稻田,淺黃、金黃縱橫交織,層層疊疊金光燦燦。

  三年多前,習近平來到吉林延邊州和龍市東城鎮光東村,沿著田埂步入稻田,察看水稻長勢,同正在進行田間管理的村民和農技人員交流。

  「沒想到總書記會走進稻田裡。」「總書記問我水稻都銷向哪裡、賣得好不好,還叮囑我們,『糧食也要打出品牌,這樣價格好、效益好』。」「臨出稻田,總書記祝鄉親們大豐收。」

  正是在這次吉林調研,習近平做出「三個不能」的重要論斷,「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指明了新形勢下的「三農」工作方向。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習近平一直對農業、農民、農村,有著深厚的感情。

  當年,不滿16歲的習近平主動申請到陜北農村插隊,同鄉親們一起摸爬滾打、同吃同住同勞動。

  在正定,他跑遍了所有村;在寧德,他到任3個月就走遍了9個縣,後來又跑遍了絕大部分鄉鎮。

  一張照片定格了習近平到寧德下黨鄉的考察,陡峭的山路上,他汗流浹背,邊走邊拿搭在脖子上的白毛巾擦汗。他坐了2個多小時的車,又走了2個多小時的山路才進了村。

  黨的十八大以來,每一次考察調研,習近平都要到農村去看一看,細心惦記著村民的莊稼長勢和收成。

  今年,6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發布一條重磅消息,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曆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

  「這個節日的設立,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由國務院批覆同意的。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介紹說。

  在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的指引下,農業農村部會同相關部門成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11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做好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實施工作的通知,加緊籌備一系列節慶活動。

  100個品牌農產品、100個特色村寨、100個鄉村文化活動、100個鄉村美食、100個鄉村旅遊線路,如火如荼的活動,讓全社會都感受到農民豐收的喜悅。

  中國農民豐收節的設立,鼓舞著億萬田間地頭的辛勤勞動者。

  返鄉創業的「新農民」董敏芳說:「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的設立,是對農民身份的肯定,也是對新型職業農民這個職業、對現在我們所工作的環境的肯定。

  2018年9月20日,在貴州省遵義市餘慶縣大烏江鎮紅渡村,村民用豐收的玉米、水稻、辣椒、大豆等各色農產品,曬出「喜迎中國農民豐收節」字樣。(賀春雨 攝)

  豐收,書寫下鄉村振興的壯美詩篇

  青瓦白牆雕花窗,群山蒼翠竹海香……走進浙江安吉,如琴如畫的綠水青山與富民強縣的金山銀山融合於此,宛若富足祥和的世外桃源。

  作為農民豐收節的六個分會場之一,安吉,是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發源地,安吉餘村也是浙江省首批全面小康示範村和「中國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

  美麗鄉村的建設新曲正酣。「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就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的科學理念帶領下,全國農村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美麗鄉村,成為中國大地上出現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圍繞促進生態振興,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完善的基礎設施和便利的公共服務,是廣大農民的殷切期盼,也是振興鄉村、聚攏人氣的硬體要求。」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這樣說。

  安徽省滁州鳳陽小崗村是拉開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的重要地點,1978年小崗村村民創造的「小崗精神」是中國的改革開放的發端。如今的小崗村更是美麗鄉村的代表,大包幹紀念館、小崗村葡萄採摘園、小崗村蘑菇大棚、小崗村高效生態農業示範園、小崗村鄉愁院子、小崗村麥田大地藝術園……處處風景都彰顯著改革開放的累累碩果。

  松花江蜿蜒綿長,黑土地沃野千裡,黑龍江省綏化市是我國的黑土地、大糧倉的代表。綏化,作為白山黑土孕育的古老的文明,現在已經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城市和交通樞紐城市,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草食畜牧基地、農牧產品基地和綠色食品基地。素有「塞北江南」美譽的綏化,將在東北的秋季,在沃野千裡的黑土地上,在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裡,在無邊無際的開闊與遼遠中,訴說農民的喜悅。

  鄉村振興的號角吹響,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作為中華農耕文明的發祥地的陝西楊凌,「教民稼穡,樹藝五穀」;

  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的古老的都江堰,綠水青山,鄉愁綿綿;

  我國熱帶農業和嶺南農業的大本營的廣東省梅州市,美人蕉花,流水潺潺;

  ……

  「農村是我國傳統文明的發源地,鄉土文化的根不能斷,農村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習總書記的教導猶在耳邊。追古撫今,農業的發展飽含著華夏千年文明的歷史底蘊,肩負著滋養炎黃子孫的神聖使命。

  2018年9月22日,在位於中國農業博物館門前的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慶典活動準備工作已經就緒。(人民網 張桂貴 攝)

  豐收,凝結起中華文明的澎湃力量

  「農雖舊業,其命惟新」,中國是農業大國,高質量是農業現代化的標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也是現代化農業必須堅守的原則。

  「一飯膏粱,維繫萬家;柴米油鹽,關係大局」。中國農民創造了以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佔世界22%人口的奇蹟,讓中國人把飯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的手中。

  天地之大,黎元為先。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是一場不容小覷的深刻變革。實現工作導向的重大轉變和工作重心的重大調整,推動農業來一場質量革命。讓農業產業鏈延長、價值鏈提升,讓農村動能轉換邁出實質性的步伐,農業轉型升級來日可期。

  「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中國的改革是從農村發端,改革的高速發展讓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極大的提升與滿足。農民兄弟在國家發展中地位舉足輕重,這些平民英雄們用一滴滴汗水和一顆顆果實,構築了我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基礎。

  「農民不種地,城裡餓肚子」,中國人對土地和鄉村的熱愛伴隨著延續千年的田園生活方式早已深烙在骨子裡。但在現代化生活高質量發展中,很多人似乎忘卻和忽略了廣大農民對於美好生活的重要貢獻及保障。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出現,正好填補了這段空白。

  民族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釋放情感、傳承文化、尋找歸屬、凝心聚力」需要「以節為媒」。上下聯動、多地呼應、節儉樸素、歡慶熱烈的農民豐收節作為一個鮮明的文化符號,被賦予全新的時代內涵;宣傳展示我國農耕文化的悠久厚重,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有機融合,進而增強中華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五穀豐登、國泰民安,是自古以來天下百姓共同的心願,是億萬農民的美好期待。天南地北、精彩紛呈,農民豐收節調動的是全國人民的融合互動,情感共通。共慶農民豐收節,鄉村做主場,農民就是主角。韓長賦曾說:農民豐收節的節慶形式要讓廣大農民來創造。

  豐收節,根植傳承著豐厚的農耕文化,打造美麗鄉村的亮麗名片,烙印著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凝聚起億萬農民的蓬勃力量,提升著億萬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

  「秋分天氣白雲來,處處好歌好稻栽。」

  時間正好,微風不躁,遠處豐收節的歡慶氣氛正濃,全國人民與農民兄弟一起共承重任,共慶美好。

相關焦點

  • 喜看稻菽千重浪!大豆種植如果出現豆天蛾與造橋蟲我們該怎麼辦?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這句詩裡面的菽,就是我們經常吃的大豆或黃豆,由於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常被大家製成多種多樣的豆製品。實際上,大豆還有很強的藥用價值,如在健脾寬中,潤燥消水和清熱解毒等方面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 農民豐收節,說說背後化學的貢獻
    今天,是 中國農民豐收節! 在這部書中,李比希還對中國農民精耕細作、施用農家肥促進有機質循環的農業傳統大加讚賞,指出:「中國農民對農業具有獨特的經營方法,可以長期保持地力,並不斷提高土地生產力,滿足人口增長的需要。」
  • 一葉落平分秋色:中國為什麼將秋分作為農民豐收節
    從昨天夜裡到今天白天,秋雨淅淅瀝瀝的下個不停,寒意撲面而來。抬頭看窗外,街上行人匆匆,大多數已經穿上了長袖衣服。正應了那句老話「一場秋雨一場涼」啊。國家規定,從2018年起,每年的秋分日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在二十四節氣裡,秋分是唯一被賦予如此重大意義的節日。
  • 定襄縣農民豐收節活動鳳凰山盛大啟幕
    原標題:定襄縣農民豐收節活動鳳凰山盛大啟幕9月23日,第二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山西(定襄)鳳凰山景區隆重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化旅遊節暨農民豐收節」活動,廣場上,人們跳起歡快的舞蹈,唱響熱情的歌曲,共享慶祝豐收的喜悅,迎接八方賓客的到來。
  • 2020(廣東)功能性農業大健康大會中國農民豐收節交易會
    是2020(廣東)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暨中國農民豐收節交易會的最大亮點。」中紀委駐農業農村部原副部長宋樹有在致辭中表示,這是貫徹落實中國農民豐收節精神,推動農業農村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今年年底,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將全部脫貧,其中產業扶貧發揮了重要作用。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他表示,2020首屆(廣東)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暨中國農民豐收節交易會的召開,對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發展產業是最直接的銜接點。
  • 說:五穀是「稻、黍、稷、麥、菽」還是「麻、黍、稷、麥、菽」?
    中國產230餘屬約1500種。禾本科根據莖是否木質化而分為竹亞科和禾亞科。原產中國的粟的祖先是我們常見的狗尾草。社稷社:是指土神,延伸意義即為土地。稷:五穀之神,延伸意義即為糧食。社稷的本意就是土地和糧食五穀一種說法: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
  • 今日秋分,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這些知識點一定要講給孩子聽
    秋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每年9月23日左右,太陽達到黃經180度時為「秋分」開始,「分」就是半,「秋分」就是秋季九十天中的中分點。「秋分」時,陽光幾乎直射赤道,全球晝夜等長。「秋分」之後,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你們知道嗎?
  •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奔向小康」環伍姓湖長跑比賽盛大起跑
    9月20日,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奔向小康」環伍姓湖長跑比賽盛大起跑,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名專業選手和2700名健康跑選手整裝待發,帶著豐收的喜悅奔向終點。農業農村部市場信息司司長唐珂出席開幕式並講話,市長儲祥好致歡迎詞,副市長衛再學、市政府秘書長張保安出席開幕式。
  • 【奔向小康】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奔向小康」環伍姓湖長跑賽場地...
    牢記使命 9月20日,國家農業部、山西省人民政府將在我市伍姓湖溼地公園舉辦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為環湖賽搭建的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奔向小康」環伍姓湖長跑賽主題綠色雕塑矗立在伍姓湖溼地公園大門口,雕塑上成熟的麥穗、盛開的鮮花和奔跑的人物造型交相輝映,兩旁八根雕刻精美的綠色火炬柱,共同迎接八方來客,體驗農耕文明,分享金秋豐收的喜悅。
  • 我縣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將於9月23日舉行
    近來,我縣正精心籌備「慶豐收·迎小康」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目前,各項籌備工作已準備就緒,活動將於9月23日舉行,以此充分展示我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豐碩成果和廣大農民群眾的豐收喜悅。據了解,本次活動以「慶豐收·迎小康」為主題,旨在通過農民豐收節的舉辦,全面展示我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成效,展現新時代扶貧脫貧壯闊實踐,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宣傳推介巴山原鄉農特產品,推進消費扶貧,展示大巴山民俗特色,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評選表彰農村致富帶頭人和新型職業農民,講好減貧生動故事,展示城口農民的偉大創造,激發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
  • 烏審旗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沙漠公園「嗨」翻天
    烏審旗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沙漠公園「嗨」翻天 發布時間:2020-10-05 09:21:00      作者:曹誼      來源:《鄂爾多斯日報》      【大 中 小9月29日,烏審旗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在烏蘭陶勒蓋鎮文貢芒哈國家沙漠公園舉行。來自各蘇木鄉鎮嘎查的農牧民們聚在一起,展示各具民族特色的農副產品,以歌舞、那達慕表演等娛樂方式表達了豐收後的喜悅之情。
  • 【慶豐收 迎小康】昔陽縣慶祝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消費扶貧產品...
    【慶豐收 迎小康】昔陽縣慶祝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消費扶貧產品現場促銷活動公告 2020-09-21 0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蘇5個豐收節分會場快樂聯播
    22日,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第十六屆中國·南京農業嘉年華開幕。記者 樂 濤攝南京八卦洲 變身大花園「我們7點就從燕子磯出發了,8點趕到八卦洲,看,這是剛買的陽光玫瑰葡萄,多新鮮!」22日,家住燕子磯的柏奶奶約上「老姐妹」,一大早坐上跨江公交車,來到八卦洲逛農業嘉年華。當天上午,中國農民豐收節暨中國·南京農業嘉年華在棲霞區八卦洲街道陌上花渡園區舉行。
  • 農業農村部:結合地方民俗文化 開辦農民豐收節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23日訊 日前,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做好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對今後一個時期「豐收節」有關工作做出總體部署。  《意見》明確,中國農民豐收節堅持農民主體,貼近農民的生產生活,滿足農民的物質和精神需求,提高農民的參與度和基層覆蓋率,充分發揮農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讓農民真正成為節日的主角。各地要從實際出發,結合當地民俗文化、農時農事,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突出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將重心下沉到縣鄉村,避免千篇一律。
  • 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奔向小康」環伍姓湖長跑比賽盛大開賽
    9月20日,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奔向小康」環伍姓湖長跑比賽在中國山西省運城市永濟伍姓湖溼地公園盛大起跑。來自全國各省、市的專業運動員、各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跑步愛好者及群眾近5000人參加了開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