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朋友圈」做生意 株洲女子半月賺了近兩千元

2021-01-08 湖南頻道

  紅網株洲站12月5日訊(株洲晚報記者 鄧石華)每次刷新微信朋友圈,總會蹦出不少海外代購、高仿A貨、護膚品、服裝等各種交易信息,一種新的電商「熟人營銷模式」隨之興起。記者隨機調查發現,7成微信用戶的朋友圈中有不少買賣信息。

  【案例】

  株洲妹陀朋友圈賣野生天麻 半月賺了近兩千元

  在河西一事業單位工作的小劉,老家是湖北恩施,山好水好,盛產野生天麻。今年11月10日,爸爸給她寄來了半斤,讓她燉湯喝。

  「收到天麻後,我就用它來燉了雞湯,並且在微信朋友圈裡曬了下。」小劉說,沒想到這一曬,竟引發了很多微信好友的關注。「後來還有朋友到家裡來,我就做給他們吃了,嘗過後都想讓我帶一些,朋友圈的人問得多了,有需求的多了,我就開始在微信上賣野生天麻了。」

  小劉說,她是根據預定的數量,再從老家發貨。第一批,就有12個人共預定了10斤。而第二批,有18個人預定了9斤。而這兩批貨,僅僅在半個月之內就搞定了。

  「因為我爸爸自己挖得少,但朋友要得多,所以只能讓我爸爸去村裡收購。」小劉說,天麻都是賣給身邊的熟人,沒想著賺錢,目前,一斤天麻她只能賺100元左右的勞務費。「雖然錢不多,但是也算我工作收入之外的第一桶金。」

  小劉說,如果需求多的話她還會繼續做下去。「身邊不少朋友找我買天麻的時候,說年年都會給家裡老人買一些補品,但是很難買到野生天麻。」

  【調查】

  在朋友圈上做買賣,收益到底如何呢?

  多數賣家月入3千以下

  事實上,像小劉一樣,在微信朋友圈上做生意的人不在少數。昨日下午,記者隨機選擇了10位開通了微信功能的市民,分別打開他們的朋友圈瀏覽發現,其中有7位市民的朋友圈中,都有好友在上面做買賣,品類五花八門,有茶具、面膜、鞋包、化妝品等,可謂一個小的「淘寶」商場。

  然而,在朋友圈上做買賣,收益到底如何呢?

  老家是攸縣的市民文梨梨,如今在江西一商會上班,因為平常接觸到不少商界人士,擁有不少貨源。經過選定,她在朋友圈開賣奢侈品的高仿A貨。

  「之所以選擇這個品類,是因為我身邊不少女孩子都有這個愛好。」文梨梨說,但不少好友跟她表露,高仿A貨的價格不透明,害怕吃虧上當,所以她想通過透明的價格,來吸引身邊的好友購買。

  文梨梨說,她是從上個月4日開始在朋友圈賣高仿A貨,價格在500-1800元的樣子,如今已經做了8單生意,每單能賺兩三百,收入也有2000多元。

  「只要商品有吸引力,買的人還是會有的。」文女士說,目前她只通過朋友圈單一渠道進行售賣,經過她長達一個月的推廣,越來越多朋友知道她在賣高仿A貨,還有朋友推薦朋友購買。「朋友圈數量畢竟有限,能挖掘的客戶不多,做這個賺小錢容易,但是想發財的話很難。我身邊也有10來個好友在朋友圈中做生意,但月收入都沒超過3千。」

  而在朋友圈上銷售面膜的市民吳梅菊也表示說,目前她一個月光賣面膜能賺上1000多元,因為產品不錯,有不少回頭客,銷量比較穩定,但是想再往上走的話有一定難度。「畢竟朋友圈裡,只有那麼幾百人,能挖掘的客戶資源很有限。」

  【支招】

  朋友圈做生意要「說人話」 賣「別處買不到的商品和服務」

  對電商有一定研究的株洲業內人士張書樂介紹說,微信朋友圈營銷是最近才開始興起,相較於其他電商,因為做的是熟人生意,所以商品質量一般有保證。然而,也有它的局限性,因為好友數量限定,所以這種電商很難做大做強,賺的錢只能「補貼家用」。

  「朋友圈做生意剛開始比較火,但現在稍顯泛濫。」張書樂說,朋友圈的原始功能,是想讓彼此了解和分享對方的生活工作狀態,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在朋友圈做生意只是利用了這個平臺,做了與其無關的事情。「以前有人在朋友圈做生意,身邊的好友可能還會點讚。但是隨著這種促銷廣告越來越多,人們會逐漸對此產生免疫甚至反感。」

  張書樂說,正因為此,在進行朋友圈營銷時,應該注意技巧,儘量「說人話」。不能急功近利、粗暴地每天重複發些商品信息,而應該潛移默化、代入式的營銷,將自己銷售的產品和服務信息夾雜在工作和生活狀態信息中,巧妙地植入營銷。「就像網上賣天麻的小劉,剛開始並沒有想著賣天麻,而是將這種東西的優質面展現出來,自然而然就會引發關注,吸引購買。」

  另外,在經營品類的選擇上,張書樂也建議說,要依託本地和自身的資源優勢,跟小劉一樣,賣「別處買不到的商品和服務」。這不僅能很好地解決貨源問題,也減少商品的周轉環節,價格上能形成優勢和競爭力。

相關焦點

  • 「所謂做生意,就是交朋友!」做生意、賺大錢的五大交友法則
    生意場也有一句俗語,「所謂做生意,就是交朋友」,朋友對生意人而言是一種無形的資產、財富和力量。如何交友,如何拓展朋友圈,如何借力於朋友,如何獲得朋友的支持,是每個生意人都必須面對和考慮的問題。以下就分享做生意、賺大錢五大交友法則!來學習下吧。
  • 日入數百元甚至上千元 微信號出租生意隱藏哪些秘密?
    新華社廣州8月3日電 題:日入數百元甚至上千元……「輕鬆獲利」的微信號出租生意隱藏哪些秘密和風險?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胡林果、毛鑫「出租微信加我,長期有效」「高價收微信,不想賣的可以租,一天180元」……近期,一些朋友圈、微信群裡出現了類似「廣告」。
  • 做生意真的比打工強嗎?我在五線小城開炸雞店,一個月賺3萬塊
    ,也去過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藍軍面對每天996的折磨上班日子,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做生意真的會比打工強嗎?」藍軍回到老家後找了一個店鋪,面積80平米,一個月租金5000元,門店租下了後又去福建總部參加了培訓。
  • 暗訪微信養號黨:低至10元,高至2萬,一個號究竟值多少錢?
    ,微信半月/滿月號的價格在30元左右,半年以上的號價格可至百元;若按功能劃分,實名帶圈(朋友圈)、綁銀行卡、可使用「附近的人」功能的號,價格都在150元以上。因此,隔天或半月號,一般只有註冊地在美國、越南等地才賣得出去。 很多人開始拯救「紅字號」(指微信加人提示「對方有不常聯繫的人」的新號)。這種號已經被微信標為「異常」,以前根本沒人要。而根據群裡的情形,現在賣10元還被人瘋搶,有人稱自己有解封技術,「消了紅字出來可賣30元」。 為什麼要買微信號?
  • 南京破獲特大微信銷售假性藥案件 一粒1.2元賣到100元
    交加盟費成下線代理  7月30日,六合警方接到群眾報警稱,自己通過微信花了900元,通過一個網名叫「女皇團——陌陌」的人購買了3瓶名為「美國黑金」的性藥,在服用一粒藥物後明顯感到身體不適,出現頭暈噁心、心跳加速等狀況,懷疑購買的是假藥。
  • 微信朋友圈2月謠言TOP10:用顏文字要給日本付錢
    今日微信公布了2月份朋友圈十大謠言,這其中包括點「開順豐上市的紅包會中病毒」、「紫菜是廢舊塑膠袋做的」、「表情包是日本人發明,使用要付款」、「大米是塑料做的」等等。看看你見過哪些?是日本鬼子發明的,你在微信上點播一次日本鬼子就賺了0.01分錢。單說這個,每天點播近一億次。算算吧?每天各個表情每天被點播多少次?而日本鬼子會賺了多少人民幣多少?。我們中國人在不知不覺中在給日本鬼子錢呢。從現在起我一個表情都不點播啦。希望家人們看看吧?希望中華兒女門儘量不要再發這些表情,中央一臺播放的才知道。希望各群轉發,功德無量!」
  • 西安生意最火爆的綠豆餅店,一塊五一個,每天只做兩千個售完即止
    各個地方同樣也是會有自己做綠豆餅的小技巧,或者是一些獨到的地方。而像是在超市的一些傳統美食的貨架上面,其實我們也是可以直接買到的。而像是這樣擺放在貨架上面來售賣的綠豆餅,似乎銷量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好,即使是大部分食客還都挺喜歡吃的一種傳統美食。但是有些老市區裡面的小店,單單是做這種綠豆餅,生意卻是可以做到非常好。
  • 男子倒賣70枚雷管,賺了50元獲了三年刑
    &nbsp&nbsp&nbsp&nbsp連雲港贛榆男子盛某在朋友圈發現一段用雷管炸魚的視頻後,覺得販賣雷管是個不錯的生意,於是做起了中間商,先後通過微信售出雷管70枚,共計獲利50元。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盛某在想著賺錢的時候,殊不知自己的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最終被法院依法判刑。
  • 花10元就能修改朋友圈定位?微信嚴查「微營銷」神器
    假期出門遊玩,很多人都會在朋友圈發美圖並加上位置定位「打卡」,但你沒想到的是這些信息有可能是假的。近日有媒體曝出「最低10元即可修改朋友圈定位服務」的消息,記者調查發現,電商平臺上一些商家提供虛擬定位、代發圖片服務。
  • 女孩用黃鱔血裝處女賣初夜 男子花5000元買「第一次」
    原標題:女孩用黃鱔血裝處女賣初夜 男子花5000元買「第一次」   去年底,南京雨花警方在對轄區內一家酒店例行檢查時,發現一對男女神色有些慌張,而讓兩人互相報名字,兩人也報不上來。警方把兩人帶回派出所詢問。
  • 安徽滁州村民捉蜈蚣補家用 一晚最多賺兩千元(圖)
    李琦 攝  (安徽)滁州夏夜流行捉蜈蚣 一晚能抓2000多條  收穫:一晚能抓2000多條 危險:經常被蛇咬和迷路  入夏以來,每逢深夜,在(安徽)滁州西南邊的群山密林裡人們能夠看到一盞盞昏暗的燈光閃爍,草叢中、山岡上、湖泊邊……對於他們在做什麼,眾說紛紜。
  • 時光倒流,古人也用微信,你覺得這15條「朋友圈」是誰發的?
    而微信是基於智慧型手機的神奇存在了。微信在現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微信支付,讓我們出門帶個手機就可以了,想買啥掃碼「滴」一下,即刻帶走。連賣水果的老大爺都在用微信,微信真的讓我們的生活便捷了很多。而「朋友圈」,變成了了解一個人很好的窗口。
  •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是什麼梗 微信朋友圈52元轉帳喝奶茶含義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是什麼梗 微信朋友圈52元轉帳喝奶茶含義 最近一個新鮮的詞語大火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很多人第一次聽這個詞語
  • 微信朋友圈「微整形」有多不靠譜?業內人士現身說法,揭秘亂象
    除正規醫院可進行微整形外,微信朋友圈裡也有一些微整形服務的廣告,對方或是美容院、或是個人工作室、或是私人診所,號稱只需10分鐘,無痛無傷痕,價格比正規醫院便宜。  這些注射美容服務都合法嗎?安全嗎?對此,業內人士青青(化名)向記者描述了她曾從事的微信朋友圈的「微整形」,揭露行業亂象。
  • 2021做什麼生意投資小利潤高
    其實我們挺羨慕這些做生意的,有個店鋪賣東西,這樣比上班輕鬆多了。但是如果生意不好的話還不如上班,因為上班的話我們至少沒有風險,你做生意你一天你不管你賺多賺少,你得有房租。房租一年是7萬左右也有5萬的,也就是說一天的話你得給房東一天100多塊錢,這是最低的,你即使不賺你得給他們這個錢。如你一天賺不到100多塊錢,你每天就得把這個錢給貼上。
  • 男子微信朋友圈買石猴被騙2500元 要退款被拉黑
    長春市民崔先生在微信朋友圈相中了一個「袖珍石猴」,本以為它是著名石猴齊天大聖的表親,便匯去2500元,結果卻被賣家拉黑了。其實,崔先生一次上了兩個當,首先被騙了2500元錢;其次,所謂「袖珍石猴」其實不袖珍,長大後可超過10公斤。
  • 「醫患群」成常態 外科醫生微信加了兩千名患者
    微信、微博、第三方溝通平臺……醫患網絡社交成新常態  外科醫生微信加了兩千名患者  隨著微信等即時通信工具在生活中的普及,越來越多的醫患交流不局限於醫院內,微信、QQ等社交軟體裡的醫患溝通正在成為常態。  醫生、患者互加微信、QQ,群聊的情況增多,有的醫生甚至存了近兩千名患者的微信。  對此,有醫生認為,這些即時通信工具方便了醫患交流,雙方獲益;有醫生則坦言,佔據了不少私人時間,並且通過網際網路談疾病「有風險」。
  • 微信發謠言稱酒吧「小蜜蜂」有愛滋 女子被拘留
    這條消息從「小西」(化名)的微信朋友圈發送出來,一下子去過該酒吧的客人炸開了鍋,讓酒吧老闆王某(男,40歲,泉州人)更為惱怒的是,因為這條謠言消息,自己酒吧的生意幾天內從巔峰降到了谷底。無奈之下,王某隻好向警方求助,通過追根尋源,5月11日上午10許,民警將該傳播信息的女子「小西」成功抓獲。「我就知道是你,不給你提抽成你就傳謠言,太過分了!」
  • 微信官方總結:5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微信,朋友圈,謠言,空姐 ——快...
    不知不覺,5月份馬上就要結束了,微信官方也及時整理了本月朋友圈的十大熱傳謠言。雖然微信一直都在通過各種渠道闢謠,每個月也都會做這樣的匯總,各種科技、科普媒體為了闢謠同樣不遺餘力,但因為各種原因,各種謠言總是在滿天飛,尤其是朋友圈內,這就需要大家隨時擦亮眼睛,提高防範意識,不要上了別人的套。
  • 女演員朋友圈非法賣犀牛角 一天淨賺32萬(圖)
    非洲牙,80元一克,雕工不錯」「極品犀牛角夜光杯」……從2013年10月起,曾經是演員的楊曉曉(化名),微信朋友圈裡就會時不時掛出一些銷售犀牛角工藝品、象牙製品及盔犀鳥頭製品的小廣告,並將這些精美的工藝製品賣給朋友塗月川等人。由於犀牛角、象牙、盔犀鳥頭冠骨均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明令禁止私自銷售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