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元素100年內或消失,手機觸屏材料只夠用20年?

2020-11-23 新華網客戶端

【原標題】手機觸屏材料也許只夠用20年

科學家說部分元素可能在100年內消失

2019年是化學元素周期表問世150周年,但歐洲化學學會近日發布的一張「扭曲」元素周期表提醒人們:有一些元素由於人類過度使用正面臨消失的危險,可能「再過不到100年,我們就很難獲得它們」。

「元素周期表有著無窮的魅力。更奇妙的是,它的有效運用,還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大大幫助!」4日,北京化學會秘書長、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副教授孫根班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通過元素周期表,我們能解開一個個不為人知的科學秘密,比如,鍊金術士、稀土爭奪戰、宇宙爆炸、核輻射等。」

喝酒多了為什麼會犯困?白血病患者為什麼增多?

化學元素周期表裡找答案

元素周期表由1869年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首創。2006年,美國國家實驗室合成了118號超重元素,補全了元素周期表中前七族元素的最後一環。

孫根班介紹,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用表格表達的具體形式,它反映元素原子的內部結構和它們之間相互聯繫的規律。周期表中同一橫列元素構成一個周期,同一縱行的元素稱「族」。根據元素周期表可以推測各種元素的原子結構以及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的遞變規律。

「當年,門捷列夫根據元素周期表,經過綜合推測,成功地預言未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現在,科學家利用元素周期表,有效地指導尋找製取半導體、催化劑、化學農藥、新型材料的元素及化合物。」孫根班告訴記者,元素周期表還與普通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比如,近些年,關於白血病的增多,人們不知其原因。其實用化學元素就可以簡單明了地表達出來:人體一旦攝入放射性鍶,就無異於把一個放射源安在了血液工廠隔壁,時間長了,生產紅細胞與白細胞的造血細胞發生癌變,就易引發白血病。所以一旦核洩漏,人們最該擔心的就是防止白血病的發病。

還比如,喝酒多了會犯困,那是因為酒精裡的氯離子激活了大腦中讓人犯困的神經元;女生好的發質要歸功於硫元素;要想骨骼強壯,光補充鈣不夠,還要補充鎂,因為鈣、鎂的比例失衡,骨密度會下降,還易引發心肌梗塞;眼藥水的防腐劑通常選擇硼,因為它不刺激眼角膜,卻有抑制細菌繁殖的效果……

手機和計算機正在威脅表中的元素

部分元素只夠再用20年

歐洲化學學會近期發布了一份新元素周期表,用「扭曲」的方式顯示了地球上90種自然元素相對豐富或稀缺的儲量。每種元素在周期表上所佔面積的大小,呈現出元素的稀缺程度。

這張「扭曲」的元素周期表顯示,氧,作為地球上儲量最豐富的元素,不會面臨枯竭,但銦,用於製造手機和計算機觸屏,有「瀕危」風險。

據了解,游離態的銦是一種銀白色金屬,其在地殼中分布少而稀散。有專家表示,如果人類按目前使用習慣,每隔幾年就丟掉舊電腦和舊手機,「銦的儲量只夠再用20年」。

此外,元素氦也面臨「瀕危」風險。氦本是宇宙中儲量第二豐富的元素,但在地球上,由於人類放飛太多氦氣球,剩下的氦可能只夠再用幾十年。專家們由此呼籲,不要再放氦氣球。

「部分重元素可能會因為衰減放出能力而變成輕質元素,那麼將會有一些元素由於人類的過度使用而消失。」孫根班說,由於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大,元素的穩定性越來越差,半衰期也變得更短。這些元素的性質註定不會很穩定,如何利用這些元素,讓它們的存在有意義,而不只是單純地增加元素周期表的長度,這可能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他表示,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或許人類還會人工合成未來的121號、122號元素,甚至開啟元素周期表的「第九周期」,都是非常有可能的。

科學家正在努力開展119號元素合成

即將150歲,元素周期表仍在「添丁」

「元素周期表的規則看似複雜,其實非常簡單。每個元素好似一個個活躍的有著獨特個性的人,元素與元素之間也存在著絲絲聯繫。」孫根班介紹,按照2016年修訂的新版元素周期表,目前已知118種元素,其中90種自然存在,另28種由人工合成。

人工合成元素是指人工合成的許多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元素,其作用是大大擴展了元素周期表的範圍。

「人工合成元素有部分如砹、鎝等元素,是先合成,後在自然界發現的,且自然界存量極少。但大多數人工合成元素還沒有在自然界發現,也不能說『元素都是自然存在』,大部分的人工合成元素可能是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或者是截至目前沒有在自然界中發現。」孫根班說。

那麼,元素周期表是「無窮無盡」的嗎,還是會被「填滿」?答案或許是否定的,當然也有可能是肯定。

孫根班表示,目前,元素周期表中的前七族元素(1~118號元素)已經補全,包括了地球上存在的所有元素;而超鈾元素的半衰期非常不穩定,絕大部分在自然界中不存在,只能由人工合成。「目前科學家正在努力開展119號元素合成,一旦被確認,將會開啟第八周期元素,元素周期表仍在努力『添丁』」。

一個新元素被納入化學元素周期表中不是件簡單的事。孫根班表示,能夠進入元素周期表的元素不管是自然存在的還是人工合成的,首先應是能夠相對穩定存在,其次必須是非元素同位素,具有不同的質子數,就可以進入元素周期表。

2019年是門捷列夫發現周期表的150周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18年決定將2019年定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以表彰化學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

孫根班告訴記者,今年將會有很多活動來慶祝元素周期表150歲的生日,中國化學會專門創建了「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中文網站,並將舉辦各種主題慶祝活動,以希望大家關注元素周期表的重要作用,認識元素周期表的神秘。(記者 高萌)

相關焦點

  • 部分元素100年內或消失 手機觸屏材料只夠用20年?
    原標題:部分元素100年內或消失 手機觸屏材料只夠用20年?,可能「再過不到100年,我們就很難獲得它們」。部分元素只夠再用20年  歐洲化學學會近期發布了一份新元素周期表,用「扭曲」的方式顯示了地球上90種自然元素相對豐富或稀缺的儲量。
  • 化學元素周期表150周年:部分元素百年內或消失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2019年是化學元素周期表問世150周年。但歐洲化學學會近日發布的一張「扭曲」元素周期表顯示,由於人類的過度使用,一些化學元素將在未來100年內面臨從地球上消失的風險。
  • 化學元素周期表150周年,部分元素百年內或消失!
    歐洲化學學會會長戴維·科爾-漢密爾頓說,這幅生命基礎元素圖是一種重要的提醒,告訴人們地球上哪些元素將會因為人類的過度使用而面臨消失的危險,「其中有些元素,可能會在百年內消失」。這份新表指出,構成地球大氣21%的氧氣是地球上儲量最豐富的元素,不會面臨消失的危險;但許多用於製造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等高科技設備的元素則岌岌可危。例如,銦是一種銀色金屬,被用於製造手機和電腦的觸控螢幕。全球只有少數幾個地方供應銦,如果我們繼續每隔幾年就丟棄舊設備,銦可能很快就會枯竭。
  • 化學元素周期表 150 周年:製造手機的 17 種元素有 「瀕危」風險
    IT之家1月31日消息 2019年是化學元素周期表問世150周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9日在巴黎舉行儀式,啟動「化學元素周期表國際年」,並將舉辦一系列主題活動,紀念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編制化學元素周期表150周年。
  • SIGELEI思格雷跨年之作---T150觸屏電子菸
    年、喜迎2016年之際,作為電子菸行業中的佼佼者,SIGELEI思格雷再度給大家帶來了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材料經過各種高低溫實驗和耐磨性實驗,也不會掉色,使得外觀青春色彩更加持久永恆! T150手感光滑細緻,款式顏色適合男女使用。 T150主機總體尺寸長94mm,寬47mm,側面厚27mm,內加2顆18650電池使用時,稱重量僅有280g,單手握持,恰到好處,操作隨心所欲;隨身攜帶,也相當的方便! 在結構上,T150觸屏電子菸採用了傳統的長方體。
  • 全球第一個觸屏手機25年前就有了!你錯了,並不是iPhone
    2007年iPhone第一代由史蒂夫·賈伯斯發布。一經推出,就憑藉著劃時代的觸控螢幕和觸屏交互技術驚豔了世界。很多人都認為第一臺觸控螢幕智慧型手機就是iPhone。其實不然,第一臺觸屏智能機可以追溯到1993年。
  • 化學元素周期表問世150年,專家:部分元素在百年內消散
    100年內從地球上消失。歐洲化學學會(EuChemS)近日發布1張「扭曲」的元素周期表,指出由於人們過度使用,部分元素可能在未來的100年內從地球上消失。然而,根據歐洲化學學會發布的1張周期表,橘紅色的元素如氦(He)、銀(Ag)、碲(Te),代表「瀕危」,元素會在100年內用罄且不易再取得;橙色和黃色代表過度使用可能會引發危機;綠色則代表目前供應充足。
  • 小愛觸屏音箱8英寸版體驗:帶屏音箱高完成度代表作
    小米的小愛音箱是國內最早發布的人工智慧音箱之一,後來在帶屏智能音箱這個品類裡,小米被一些對手搶先。好在小米小愛觸屏音箱和小米小愛觸屏音箱Pro反響都算不錯,有相對領先且足夠強大的生態優勢,確保了在這個自己指定的賽道上,小米不會落後。不過,Redmi小愛觸屏音箱8英寸版的出現,說明小米不甘心只是不落後,還要再一次走在前面。
  • 「瀕危」元素周期表發布!製造手機觸控螢幕的元素或將在20年後耗盡
    德米特裡·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整理了當時已知的63個元素周期表,並於1869年出版了他的第一個版本的元素周期表。那一年,美國內戰剛剛結束,德國即將統一,託爾斯泰出版了《戰爭與和平》,蘇伊士運河開通。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種,但自然界中只有90種。
  • 手機屏觸控,為啥戴手套不行?沾水不靈?看完恍然大悟,漲知識!
    其實倒退幾年,智慧型手機都帶一根觸屏筆,那這種屏幕就是「電阻屏」。電阻屏的原理是:感知壓力。它就像一個漢堡包,兩個導電層,中間是些透明的隔離點分開。當觸控筆、指甲接觸屏幕時,兩層導電層就有了連接,控制器就能算出觸控的位置。
  • 手機屏碎"壓屏師"一壓搞定 iPhone壓屏最低100元
    現在,再遇到這樣的情況,只要屏幕未被傷及要害,有人輕輕一壓,就可以幫你解決問題,而且費用比換屏低許多。近來,手機壓屏師在重慶悄然出現,依靠這門手藝,有人甚至年入百萬。  iPhone壓屏最低100元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在渝中區大坪一家手機維修店找到了壓屏師賀師傅。「換蘋果屏幕只要100塊。」賀師傅說。
  • 續航長達八小時 3999元Win8觸屏本評測(全文)_戴爾 Inspiron 靈越...
    這和戴爾Inspiron 14觸屏本的設計有著相似之處,該產品同樣採用了相對保守的配色,黑色的主色調有時候能凸顯出濃濃的科技感覺。 當時的那款產品頂蓋設計有特點,採用了陽極氧化鋁的金屬材質,這種材料的好處是強度高的同時不容易留下劃痕,長時間使用也不會出現褪色,而且表面採用蝕刻蜂巢紋理,算是這些年比較偏愛的電子元素。
  • 觸屏技術科普知識:In-Cell、On-Cell、OGS
    打開APP 觸屏技術科普知識:In-Cell、On-Cell、OGS 灰色天空 發表於 2013-01-28 15:12:05
  • 現在的全面屏手機,是用經典導航鍵,還是應該全面屏滑屏手勢?
    全面屏手機,當然要用全面屏手勢了,否則的話全面屏手機的體驗也會大打折扣的。現在主流的全面屏手機使用的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手勢,也就是底部向上滑動是前往主屏,向上滑動停頓一秒是打開後臺任務列表,從屏幕左側或者右側滑動就是返回上一級。
  • 三星手機中國20年,變化中求發展
    三星入駐中國將近20年的時間,自始至終都秉持自己一貫的做法,靠著獨特的外觀和自身對製作工藝的極高要求,牢牢佔據中國市場,不過具體到手機產品,還得從三星的第一臺手機說起。讓我們把目光回望到1996年,那一年三星公司與美國Sprint公司合作在美國推出第一款三星手機。
  • 超窄邊框成主流 易碎/誤觸/漏光問題多
    隨著製造工藝的不斷發展,手機廠商為了製造窄邊框手機使用了多種多樣的技術手段,這些手段中有些是真正的窄邊框技術,有一些則是通過視覺欺騙來達成。今天我就為大家來介紹一下,這些「消失」的邊框是怎樣實現的。不過大部分人認為,從觸屏手機開始,窄邊框就成了一個註定會被廣泛應用的製造工藝。而非觸控螢幕時代,人類往往會通過利用邊框空間排布更多按鍵來實現更多的功能,就像Nokia 5300一樣。
  • 華為手機設計新專利 觸屏向兩側虛擬按鍵位置延伸
    華為手機設計新專利 觸屏向兩側虛擬按鍵位置延伸華為公司於 2019 年 11 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了申請,並於 2020 年 6 月 16 日向外界公布。文檔中包含了 14 張圖片,其中展示了兩款細節設計上略有不同的概念智能機。
  • Redmi小愛觸屏音箱8英寸發布:能追劇、能學英語的桌面智能大屏
    DoNews 3月24日消息(編輯 葉辰) 今天下午,小米集團召開Redmi旗艦新品發布會,不僅發布了Redmi K30 Pro 5G系列新品手機,還一同發布了Redmi小愛觸屏音箱8英寸。
  • 目前全面屏手機有哪些?全面屏手機大全
    進入2017年,全面屏手機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不少手機品牌都推出了全面屏手機,比如,最貴的全面屏手機:iPhoneX,華為最便宜的全面屏手機:華為暢玩7X等等,那麼,目前全面屏手機有哪些?下面,給大家帶來全面屏手機大全。
  • 內藏玄機 榮耀MagicBook銳龍觸屏版VS小米Air13.3拆解對比
    外觀:兩者設計都有各自的代表性,外觀也都能抓住用戶眼球  同作為手機廠商轉型到筆電市場,兩者從機身配置到市場定位,以及受眾群體都非常相似,在外觀設計上,兩者區別不大,榮耀MagicBook銳龍觸屏版的整機大氣,追求更廣的用戶適應面,而小米Air 13.3 四核增強版則更加貼近小米一度宣揚的青春風,兩者設計都有各自的代表性,外觀也都能抓住用戶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