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石墨烯技術碰撞光觸媒,會產生什麼火花?最近看到很多對於光觸媒誤導性的帖子,把光觸媒吹的天花亂墜,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所以想聊聊我所知道的光觸媒!(現在很多市場上的品牌方都打著石墨烯的概念,但產品並不含有石墨烯)
01什麼是石墨烯
石墨烯被稱為「新材料之王」,具備超薄、高強度、導熱性、導電性、透光性極佳等特性:只有一個碳原子厚度,是自然界最薄料;其結構穩定,強度比最好的鋼材要高出百倍以上,超過鑽石;石墨烯導熱係數高達5300W/m·K,高於碳納米管等新材料和金剛石;電阻率比銅或銀更低,為世上電阻率最小的材料;透光性高達97.7%,幾近透明。
有專家說,發現石墨烯,意味著矽被替代成為可能,下一代信息技術革命大幕將隨之開啟,人類也將因此走進「碳時代」。
碳同石墨各方面本身現代就有很大的一個市場佔有情況,而由碳組成的新成員石墨烯;又比他們更優秀很多,但是同時它應用方面也沒有前兩者廣。
但是為什麼現在市場還是可以聽到由石墨烯組成的什麼藥物、產品一類的東西呢?
主要是商家的一種宣傳手法誤導,用活性碳組成的過濾網可以說由石墨烯組成的因為都是碳。由碳同鐵組成的鋼材可以說加了石墨烯鋼材因為也碳。
同樣的道理加了石墨結構的碳的潤滑油可以說加了石墨烯。但是請各位記住都是碳。但石墨烯的碳是怎麼樣的?是二維碳納米材料,就是一層薄膜。如果碳不是一層薄膜形態,它就不是石墨烯了。
所以最簡單現解這個東西是不是真有石墨烯,就看這個碳分子還是不是薄薄一層或多層薄碳分子合成的形態。希望埃米的分享可以幫到各位,也希望石墨烯有更大的應用區域。
02什麼是光觸媒
現在在空氣淨化行業,常常提到一個名詞「光觸媒」,聽上去十分的高大上,能處理甲醛,能消除空氣汙染物,簡直是萬能的東西了。說的那麼神,那麼光觸媒到底是什麼,到底有沒有說的那麼強?
光觸媒,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逐步研究發現的一種空氣淨化方式。簡單說,就是利用光能,藉助特殊的催化劑(常見的例如:二氧化鈦)對空氣中的氣態汙染物進行氧化還原反應,從而達到降解汙染物、淨化空氣的一種方法。在空氣淨化行業,這種處理方式也叫「光催化淨化」。
這種處置方法有幾個要素很關鍵:
1,光。光是整個催化淨化的能量來源,因此沒有光的情況下,這種反應是不會進行的。當然,這種光,也不是隨便什麼光都行的,光的頻率越高,越容易發生催化反應,因此,在實驗室和很多應用場合,是使用紫外光作為光源的。迄今為止,科學界還在繼續研究如何將光催化反應擴展到可見光範圍,但是迄今為止可見光反應去除有機汙染物的效率還很低。(參見《建築環境學》)
2,催化劑。離開催化劑,這種反應根本無法進行,最常用的催化劑就是納米級的二氧化鈦。
光觸媒,國際上最安全和最潔淨的環境淨化材料!
隨著光觸媒技術的興起,市場上的相關產品也是良莠不齊,埃米根據自家的本領在這裡教大家一些簡單的分辨真假的方法。
1.看顏色:不同的製備方法使光催化劑顯示不同的顏色,常見的顏色是白色,淺黃色,淺藍色或無色透明液體。如果顏色是暗的,則是假的光催化劑產品。
2.穩定性:光催化劑分散技術比較好,一般不分層、沉澱,但如果納米粒子小和沒有分散劑,那麼在很長一段時間可能會有一些冷凝現象,當用時就搖幾下,不影響使用性能。如果易沉澱和沉澱較多,則是假的光觸媒產品。
3.看氣泡:用力搖動光觸媒後產生少量清澈的水泡,並很快消失;若搖動後有肥皂泡狀的氣泡產生,並很長時間才能消失,則為假的光觸媒產品。
4.看褪色功能:將甲基藍稀釋後滴在已噴塗光觸媒的瓷片上,光照後,藍色很快消失。若不能褪色或褪色不明顯, 則為假的光觸媒產品。
5.看起效時間:光觸媒通過表面作用分解有機物,需要一段時間後才有比較明顯的治理效果,優質光觸媒一般需要 7-15 天分解有機物。
要辨別真偽,除了要看以上的5點特徵以外,也要檢查國家專利報告、技術查新報告、技術檢測報告等報告的詳細內容。
「石墨烯墨水」:可摺疊顯示屏的未來」看起來很美好的應用,與之類似的還有很多,像「輕薄的石墨烯,超級電容問世的關鍵」,「石墨烯:世界上最輕薄的物質將推動下一代電腦的發展」。這樣的新聞層出不窮,看起來石墨烯的形勢一片大好,而且還有人稱石墨烯將帶起下一次的材料/能源/技術革命。我們暫且不談能不能革命,但看石墨烯的性質,確實是前途無量。
埃米小結:
生活總是在每一次的進步中變得更好,而石墨烯與光觸媒的結合就是科技研發中的又一次重要進步。希望石墨烯應用區域越來越大,石墨烯光觸媒將會全面走進我們的生活。
看原文請到我們的微信公眾埃米石墨烯去噢!有不一樣的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