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裡關於太歲的傳說有很多,本故事借太歲這個元素,講述了處世和做人的道理。讀者諸君明察秋毫,不要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讀罷故事,如果能引起思索或者思辨,筆者便不枉一番心思寫作了。
明朝天啟年間,山村裡的顧老漢要給兩個兒子分家,選了一處地址,建造新屋分給老二住。這一天,父子三人正在挖地基,忽然挖出一疙瘩肉。撿起來一看,黑乎乎的,也不知道是什麼肉,於是隨手扔在路上。
肉塊一落地,便自行蠕動起來。顧老漢覺得怪異,走上前舉起榔頭就打。肉塊不停地往前蠕動,他追在後面打,兩個兒子也在前面堵截。正打得熱鬧,大路上走來一個白鬍子老頭,驚呼道:「不得了,不得了,這是太歲,你們膽子真大,竟敢太歲頭上動土,還追著他毆打。」
顧老頭一愣,住了手。白鬍子老頭搖搖頭,嘆一口氣說:「這房你們不要建了,住不得,得罪了太歲,你們吃不了兜著走。」顧老頭一聽,開始害怕起來,忙詢問解救辦法。白鬍子老頭說:「你們向他道歉,乞求諒解,或許他不計較此事。」說完,就走了。
顧老頭父子三人趕緊跪下叩頭,禱告說:「古人說,不知者不為罪,乞求太歲君原諒我們的莽撞。」那個肉塊不停地向前蠕動,不一會,鑽進草叢裡,不見了蹤影。
房子建好後,二郎一家搬了進去。過了不久,二郎害了重病,請來郎中醫治,吃了十幾服藥,依然不見效。過了不久,二郎一命嗚呼。
顧老頭想起白鬍子老頭的話,心內猜測,難道太歲怪罪了?開始懲罰他們的無禮?他坐不住了,跑到山頂道觀裡請姬天師施救。姬天師讓顧老頭坐在帷帳外面,他則盤腿坐在蒲團上,閉目入定。
顧老頭坐了一會,忽然來了瞌睡,歪在椅子上睡著了。這是,他聽見帷帳內傳來說話聲。只聽姬天師說道:「太歲君,山野村夫莽撞無知,你大人大量,饒恕了他們吧。」另一個聲音響起,語氣不滿地說道:「我如果不懲治他們,他們就不知道我的厲害!」
姬天師好言勸說,過了好久,太歲鬆口說:「顧老頭就算了,他的大兒子不能饒恕。」
過了一會,顧老頭醒來,姬天師說:「你都聽見了吧,回去吧。」顧老頭以為大兒子也會死,回家後大哭起來。老伴得知,也跟著大哭起來。大郎夫妻倆聽見哭聲,過來詢問究竟,得知太歲不會放過大郎,兩人也跟著大哭起來。
過了一段時間,大郎牽著牛到山上吃草,水牛突然發狂,用牛角把大郎挑起來,扔到山崖下。大郎摔斷了小腿,醫治了小半年,落下了跛腿的殘疾。顧老頭反倒欣喜起來,這說明太歲以這種方式進行了懲戒,大郎的性命保住了。
這事傳了出去,越傳越神奇,有人信,也有人不相信。阮二黑就不相信,他說道:「那是運氣不好,與太歲有什麼關係?」
顧老頭聽見,暗自嘀咕道:「他是沒有遇見,遇見了照樣認慫。」
過了五六年,阮二黑手頭有了錢,選了一處地址,也準備蓋新房。他請了幾個人挖地基,顧老頭就在其中。大家挖地基時,阮二黑也挖出一個肉塊,有磨盤那麼大。顧老頭驚慌地喊道:「這是太歲君。」趕緊跪下叩頭。
阮二黑卻不信這一套,找來鞭子,使勁地抽打。阮二黑長得五大三粗的,平素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他圓睜雙眼,一直抽打了一百多下,才把肉塊扔在了大路上。
到了晚上,顧老頭打算去向太歲請罪,悄悄地來到大路上,忽然看見遠處閃出光芒,只見幾位神人坐著馬車過來,把太歲攙扶到車上。有人問道:「太歲兄,阮二黑下手這麼重,你打算怎樣報復他呢?」
只聽太歲說:「阮二黑骨頭硬,血氣旺,我拿他沒有辦法,只能忍了這口氣。」說完,馬車走了,消失在黑暗中。
顧老頭恍然大悟,原來太歲也欺軟怕硬哪!他心裡酸溜溜的,為何當初他硬氣不起來呢?
歡迎大家關注點讚留言評論,「正經說文史」祝讀者諸君福壽安康!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