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用表」是萬用電錶的簡稱,它是我們電子製作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工具。萬用表能測量電流、電壓、電阻、有的還可以測量三極體的放大倍數,頻率、電容容量大小、邏輯電位、分貝值等。萬用表有很多種,現在最流行的有機械指針式的和數字式的萬用表。它們各有其優缺點,到底指針萬用表和數字萬用表哪個好用呢?
指針萬用表和數字萬用表哪個好用1、顯示方式各有所長:很多人一看到數字萬用表的時候,第一反應是什麼?肯定會覺得,哇,這個萬用表多好啊,量了可以直接用數字顯示出來,都不用我去讀數了,多方便!那好,這句話被喜歡用指針萬用表的電工聽到了,他反駁說。指針表最大的好處就是它的指針擺動,這能夠非常直觀的提現被測量物的屬性變化,反而要比數字表更方便些哦。
從以上這點來看,可謂之難分伯仲啊。不過數字表還有個較為突出的特點,那就以一般可以做得很小巧便攜,這一點上要比指針表略勝一籌。至於背光的問題,我想一些好一點的額指針表也是有的,這就不算了。
2、設計用途有所差異:通常來說,大家潛意識的就覺得,數字萬用表是屬於適合從測量精密儀表器件的工具,小過載這類的用途上,相對指針萬用表來說準確性上也會相對直觀,準確一些。而指針萬用表人們覺得適合用來測量大過載(這個和指針的工作原理也有一些關係的吧)。所以還得看電工的工作性質是怎樣的,萬用表的常用測量物是怎麼樣的。至於耐摔不耐摔的問題,個人覺得數字表略勝一籌吧,畢竟擺動的指針是個精密靈活的物理器件。
指針萬用表和數字萬用表的選用:
1、指針萬用表是一種平均值式儀表。它具有直觀。形象的讀數指示。(一般讀數值與指針擺動角度密切相關,所以很直觀)。
數字萬用表是瞬時取樣式儀表。它採用0.3秒取一次樣來顯示測量結果。有時每次取樣結果只是十分相近。並不完全相同。這對於讀取結果就不如指針式方便。
2、指針式萬用表一般內部沒有放大器。所以內阻較小。比如MF-10型,直流電壓靈敏度為100千歐/伏。這算是姣姣者了.MF-500型的直流電壓靈敏度為20千歐/伏。
數字式萬用表由於內部採用了運放電路。內阻可以做得很大。往往在1M歐或更大。(即可以得到更高的靈敏度)。這使得對被測電路的影響可以更小。測量精度較高。
3、指針式萬用表由於內阻較小,且多採用分立元件構成分流分壓電路。所以頻率特性是不均勻的(相對數字式來說)。而指針式萬用表的頻率特性相對好一點。
指針式萬用表內部結構簡單所以成本較低。功能較少。維護簡單。過流過壓能力較強。
數字式萬用表內部採用了多種振蕩,放大。分頻。保護等電路所以功能較多,比如可以測量溫度。頻率(在一個較低的範圍)。電容,電感。或做信號發生器等等。
由於內部結構多用集成電路所以過載能力較差。(不過現在有些已能自動換檔。自動保護等。但使用較複雜)。損壞後一般也不易修復。
數字式萬用表輸出電壓較低(通常不超過1伏)。對於一些電壓特性特殊的元件的測試不便(如,可控矽,發光二極體等)。
指針式萬用表輸出電壓較高,(有10.5伏,12伏等)。
電流也大(如MF-500*1歐檔最大有100毫安左右)可以方便的測試可控矽,發光二極體等。
4、指針表內一般有兩塊電池,一塊低電壓的1.5V,一塊是高電壓的9V或15V,其黑表筆相對紅表筆來說是正端。數字表則常用一塊6V或9V的電池。在電阻檔,指針表的表筆輸出電流相對數字表來說要大很多,用R&TImes;1Ω檔可以使揚聲器發出響亮的「噠」聲,用R&TImes;10kΩ檔甚至可以點亮發光二極體(LED)。
總之,在相對來說大電流高電壓的模擬電路測量中適用指針表,比如電視機、音響功放。在低電壓小電流的數字電路測量中適用數字表,比如BP機、手機等。不是絕對的,可根據情況選用指針表和數字表。
對於初學者,應當使用指針式萬用表。對於非初學者,應當使用兩種儀表。
指針萬用表和數字萬用表特性區別分析表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