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用表正面:上部是微安表,中間有一個機械調零器,用以校準錶針的零位。下部為操作面板,面板中央為測量選擇開關,左下角有正、負表筆插孔,右下角有2500和5A專用插孔,右上角為歐姆擋調零旋鈕,左上角是電晶體插孔。
萬用表可以測量直流電流、直流電壓、交流電壓、電阻,以及音頻電平、電容、電感、電晶體放大倍數等,共有8大類34個量程可供選擇。
表頭度盤上共有6條刻度線,從上往下依次是:電阻刻度線、電壓電流刻度線、電晶體β值刻度線、電容刻度線、電感刻度線、電平刻度線。度盤上有反光鏡,以消除測量視差。
(1)表頭它是一隻高靈敏度的磁電式直流電流表,萬用表的主要性能指標基本上取決於表頭的性能。表頭的靈敏度是指表頭指針滿刻度偏轉時流過表頭的直流電流值,這個值越小,表頭的靈敏度越高。測電壓時的內阻越大,其性能就越好。表頭上有四條刻度線,它們的功能如下:
第一條(從上到下)標有「R」或「Ω」,指示的是電阻值,轉換開關在歐姆檔時,即讀此條刻度線。
第二條標有「∽」和「VA」,指示的是交、直流電壓和直流電流值,當轉換開關在交、直流電壓或直流電流檔,量程在除交流10V以外的其他位置時,即讀此條刻度線。
第三條標有「10V」,指示的是10V的交流電壓值,當轉換開關在交、直流電壓檔,量程在交流10V時,即讀此條刻度線。
第四條標有「dB」,指示的是音頻電平。
(2)測量電路
測量電路是用來把各種被測量轉換到適合表頭測量的微小直流電流的電路,它由電阻、半導體元件及電池組成。它能將各種不同的被測量(如電流、電壓、電阻等)、不同的量程,經過一系列的處理(如整流、分流、分壓等)統一變成一定量限的微小直流電流送入表頭進行測量。
(3)轉換開關其作用是用來選擇各種不同的測量電路,以滿足不同種類和不同量程的測量要求。轉換開關一般有兩個,分別標有不同的檔位和量程。
1)「∽」表示交直流。
2)「V一2.5KV4000Ω/V」表示對於交流電壓及2.5KV的直流電壓檔,其靈敏度為4000Ω/V。
3)「A一V一Ω」表示可測量電流、電壓及電阻。
4)「45一65一l000Hz」表示使用頻率範圍為l000Hz以下,標準工頻範圍為45一65Hz。
5)「DC2000Ω/V」表示直流檔的靈敏度為2000Ω/V。圖2一1為MF一30型萬用表外形圖。
1)熟悉轉換開關、旋鈕、插孔等的作用,檢查錶盤符號,「∏」表示水平放置,「⊥」表示垂直使用。
2)了解刻度盤上每條刻度線所對應的被測電量。
3)檢查紅色和黑色兩根表筆所接的位置是否正確,紅表筆插人「十」插孔,黑表筆插人「一」插孔,有些萬用表另有交直流2500V高壓測量端,在測高壓時黑表筆不動,將紅表筆插入高壓插口。
4)機械調零。旋動萬用表面板上的機械零位調整螺釘,使指針對準刻度盤左端的「O」位置。
圖1 MF-30型萬用表外形圖
1)把轉換開關撥到直流電壓檔,並選擇合適的量程。當被測電壓數值範圍不清楚時,可先選用較高的測量範圍檔,再逐步選用低檔,測量的讀數最好選在滿刻度的2/3處附近,原理如圖2所示。
2)把萬用表並接到被測電路上,紅表筆接到被測電壓的正極,黑表筆接到被測電壓的負極,不能接反。
圖2 MF-30型萬用表測量直流電壓的原理圖
3)根據指針穩定時的位置及所選量程,正確讀數。
1)把轉換開關撥到交流電壓檔,選擇合適的量程。
2)將萬用表兩根表筆並接在被測電路的兩端,不分正負極。
3)根據指針穩定時的位置及所選量程,正確讀數。其讀數為交流電壓的有效值。
1)把轉換開關撥到直流電流檔,選擇合適的量程。
2)將被測電路斷開,萬用表串接於被測電路中。注意正、負極性:電流從紅表筆流人,從黑表筆流出,不可接反。
3)根據指針穩定時的位置及所選量程,正確讀數。
1)測量時,不能用手觸摸表筆的金屬部分,以保證安全和測量的準確性。
2)測直流量時要注意被測電量的極性,避免指針反打而損壞表頭。
3)測量較高電壓或大電流時,不能帶電轉動轉換開關,避免轉換開關的觸頭因轉動產生的電弧而被損壞。
4)測量完畢後,將轉換開關置於交流電壓最高檔或空檔。
1)把轉換開關撥到歐姆檔,合理選擇量程。
2)兩表筆短接,進行電調零,即轉動零歐姆調節旋鈕,使指針指到電阻刻度右邊的「0」Ω處。
3)將被測電阻脫離電源,用兩表筆接觸電阻兩端,從表頭指針顯示的讀數乘所選量程的倍率數即為所測電阻的阻值。如選用「Rx100」檔測量,指針指示40,則被測電阻值為:40x100=4000Ω=4kΩ。
測量電晶體直流放大倍數β時,將測量選擇開關置「ADJ(校準)」位,如圖所示,將兩表筆短接後調節歐姆擋調零旋鈕使錶針對準hFE刻度線的「300」刻度。然後分開兩表筆,將測量選擇開關置「hFE」位,即可插入電晶體進行測量。左上角電晶體插孔的「N」供測量NPN管用,「P」供測量PNP管用。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