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體在水中的像,這樣來確定是反射還是折射形成的

2020-12-04 物理教育天地

例題:.小明站在河邊看到水中的「魚」在「雲」中遊動,對此現象,下列解釋正確的是( )

A.他看到的「魚」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雲」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實像

B.他看到的「魚」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實像,「雲」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

C.他看到的「魚」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雲」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

D.他看到的「魚」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實像,「雲」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實像

解析:人眼能看到物體,是因為從物體處來的光線進入了人眼中,引起了視覺;小明站在河邊看到的水中的「魚」是魚的虛像,魚在水中,小明之所以能夠看到水中的「魚」,是從魚那來的光線由水中進入空氣中發生折射,折射光線進入了小明的眼中,發生折射時,折射角大於入射角,所以小明逆著折射光線看時,觀察到的是折射光線反向延長形成的虛像,像的位置在魚實際位置的上方;小明看到的水中的「雲」是雲的虛像,雲和小明在同一介質空氣中,小明看到的水中的「雲」是從雲處來的光線由空氣射向水面發生反射,反射光線進入小明的眼中,小明逆著反射光線看時,觀察到的是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形成的,相當於平面鏡成像,所以是虛像。故選項C正確。

方法總結;觀察物體在水中所成的像時,若成像物體與觀察者在同一介質中,則觀察到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若成像物體與觀察者在兩種不同種介質中,觀察到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

相關焦點

  • 七年級下冊科學光的反射和折射
    也就是說入射光線朝一個方向入射,反射光線向不同的方向傳播歸納:1.物體對光的反射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2.不管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每條反射光線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3.漫反射使我們能夠在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
  • 傻傻分不清楚:杯弓蛇影,海市蜃樓,雨後彩虹是反射還是折射
    杯弓蛇影」的寓意是牆壁上掛著一張弓,弓的影子正好映在透明的酒杯中,如果不仔細看就好像一條蛇在酒杯中遊動,與物體在水中的倒影是一樣的,屬於平面鏡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樹蔭下的光斑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太陽發出的光,沿直線傳播經過樹葉縫隙間的小孔在地面上形成圓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現象,圓形光斑是太陽的實像。
  • 水很清澈,為什麼潛到水中卻看不清物體?
    人眼能夠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發出或反射的光經晶狀體、玻璃體折射後在視網膜上成像,再由視覺神經將信號傳給大腦,這樣人就看到了物體。眼睛近視的人由於眼軸較長,遠處的物體成像在視網膜之前,故看遠處的物體會覺得模糊。
  • 社區公基知識備考:如何區分光的直線傳播、折射與反射?
    光的折射,是指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改變,從而使光線在不同介質的交界處發生偏折。如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平面處看筷子如同折斷一樣,這是因為光從空氣中傳播至水中時,傳播介質發生了變化,使得光線在水面處發生偏折。再如潭清疑水淺,人們從岸上看水底物體,感覺物體的位置比實際位置要淺,反映的也是光的折射的原理。
  • 聊聊玻璃質感(一)|反射、折射
    處於玻璃另一側的物體能夠通過玻璃兩個表面發生兩次折射在另一側的相機中成像說人話就是能透過東西來唄(玻璃一側的物體通過折射被觀察到)通過玻璃表面能觀察到與相機同側的物體所成鏡像說人話起碼要能照出個人影兒來
  • 知識點總結 | 光現象 光的折射與反射知識點總結
    4.反射定律:(1)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位於同一個平面內;(2)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3)反射角等於入射角。5.反射的分類:反射有兩種,一是鏡面反射,一是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 高考物理知識點:光的反射和折射
    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直線傳播的例證。   (2)影是光被不透光的物體擋住所形成的暗區。影可分為本影和半影,在本影區域內完全看不到光源發出的光,在半影區域內只能看到光源的某部分發出的光.點光源只形成本影,非點光源一般會形成本影和半影。本影區域的大小與光源的面積有關,發光面越大,本影區越小。
  • 光的折射和反射的本質原因,一看就懂,給孩子留著!
    世界是確定的,但世界的確定性不是我們能把我的。所以產生全反射的條件是:①光必須由光密介質射向光疏介質;②入射角必須大於或等於臨界角(C)。所謂光密介質和光疏介質是相對的。兩物質相比,折射率較小的,光速在其中較快的,就為光疏介質;折射率較大的,光速在其中較慢的,就為光密介質。
  • 折射望遠鏡和反射望遠鏡有什麼區別(天文望遠鏡發展簡史)
    收集從物體來的光至少有兩種方法:一是讓光通過許多透鏡,二是用一凹面鏡把光反射出來。因此我們有多種望遠鏡:一種叫做折射望遠鏡,一種叫反射望遠鏡,還有一種叫折反射望遠鏡。我們先從折射望遠鏡講起。   望遠鏡中的透鏡  一架折射望遠鏡中的透鏡由兩個系統組合而成:一個是「物鏡」,用來在望遠鏡的焦點上形成遠處物體的像;另一個是「目鏡」,用來在人眼看得最清晰的地方形成新的像。
  • 物理基礎:幾何光學問題--光的反射、折射
    光的反射和折射 1.光的直線傳播 (1)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直線傳播的例證.(2)影是光被不透光的物體擋住所形成的暗區.影可分為本影和半影,在本影區域內完全看不到光源發出的光,在半影區域內只能看到光源的某部分發出的光.點光源只形成本影,非點光源一般會形成本影和半影.本影區域的大小與光源的面積有關,發光面越大,本影區越小.
  • 【備考事業】彩虹到底是光的散射還是光的折射?
    2、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小孔成像: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像是倒立的實像(樹陰下的光斑是太陽的像);取直線:雷射準直(挖隧道定向)、整隊集合、射擊瞄準;限制視線:坐井觀天(要求會作有水、無水時青蛙視野的光路圖)、一葉障目;
  • 八年級:光的折射
    ●光的反射是指光射在物體表面時,一部分光被物體表面反射回原來介質的現象。●光的折射指的是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在兩種介質的分界面上,光的方向發生改變的現象。實驗發現,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或光射入玻璃三稜鏡時,傳播方向都要發生改變。
  • 八年級上冊光的折射:同步知識點+練習
    4、凸透鏡成像:      (1)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距: f<v<2f),如照相機;       (2)物體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f<u<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像距:v>2f)。
  •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相關考點分析,複習必備!
    4、凸透鏡成像:      (1)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距: f<v<2f),如照相機;       (2)物體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f<u<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像距:v>2f)。
  • 平面鏡成像中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測量數據不相等
    在做平面鏡成像實驗時,有一條結論是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但是在實驗時如果你足夠細心,並且有敏銳的觀察力就會發現測量像到鏡面的距離時得到的數據總是比物體到鏡面的距離大一點點。而不論怎樣改變物體的位置,每次記錄的像的位置到鏡面的距離與物體到鏡面的差大小都相同, 這明顯不是測量誤差。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我們的結論不會是錯了吧?細心思考,該實驗中我們用的玻璃板並不是足夠薄,它有一定的厚度。
  • 紅色物體反射紅色光?大錯特錯!
    當你在搜尋引擎上詢問紅色物體反射什麼光的時候,你會發現答案幾乎都是紅色物體反射紅色光,吸收其它顏色的光。真的是這樣的嗎?其實不是這樣的。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了解一些背景知識。左右的黃綠色光,那麼該物體就反射除了黃綠色以外的其它顏色的光。
  • 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4.4《光的折射》精講
    加滿水,從A處看到像的位置將       (選填「變高」「變低」或「不變」)。 6.如圖所示,有一束光從某種介質斜射入空氣時,在界面上發生了反射和折射,其中入射角是   度,折射角是   度。 7.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為空氣中傳播速度的,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為空氣中傳播速度的,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光線偏向法線;當光線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時,折射光線也偏向法線。
  • 光的折射現象、折射定律、折射率如何理解?並列舉幾例
    1.光的折射現象:是指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改變的現象。 2.折射定律的特點:光線通過介質發生折射後,入射光線與折射光線之間有一定的定律,這就是折射定律。具有以下特點: (1)三線共面:入射線、折射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 對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應用
    1.折射現象:光從一種介質斜射進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改變的現象.2.折射定律(1)內容: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處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別位於法線的兩側;入射角的正弦與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3)光的折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水族魚缸燈光選擇之光的反射與水槽的折射原理認識與燈具的選用
    所以,欲將螢光燈管應用於水槽的照明,勢須將360°發射的螢光燈特性,做向下反射,使其儘可能將光束集中照入水中。如此,方不致造成光源散射與浪費。燈光在水族魚缸中的作用因此,水槽燈具的設計,首先考量必需應用光的反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