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原理及技術改進詳解

2020-12-05 電子產品世界

太陽能電池是以半導體材料為主,利用光電材料吸收光能後發生光電轉換,使它產生電流,那麼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是怎麼樣的呢?太陽能電池是通過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直接把光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當太陽光照射到半導體上時,其中一部分被表面反射掉,其餘部分被半導體吸收或透過。被吸收的光,當然有一些變成熱,另一些光子則同組成半導體的原子價電子碰撞,於是產生電子—空穴對。這樣,光能就以產生電子—空穴對的形式轉變為電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27784.htm

一、太陽能電池的物理基礎

當太陽光照射p-n結時,在半導體內的電子由於獲得了光能而釋放電子,相應地便產生了電 子——空穴對,並在勢壘電場的作用下,電子被驅向型區,空穴被驅向P型區,從而使凡區有過剩的 電子,P區有過剩的空穴。於是,就在p-n結的附近形成了與勢壘電場方向相反的光生電場。 

如果半導體內存在P—N結,則在P型和N型交界面兩邊形成勢壘電場,能將電子驅向N區,空穴驅向P區,從而使得N區有過剩的電子,P區有過剩的空穴,在P—N結附近形成與勢壘電場方向相反光的生電場。

製造太陽電池的半導體材料已知的有十幾種,因此太陽電池的種類也很多。目前,技術最成熟,並具有商業價值的太陽電池要算矽太陽電池。下面我們以矽太陽能電池為例,詳細介紹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1、本徵半導體

物質的導電性能決定於原子結構。導體一般為低價元素,它們的最外層電子極易掙脫原子核的束縛成為自由電子,在外電場的作用下產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高價元素(如惰性氣體)或高分子物質(如橡膠),它們的最外層電子受原子核束縛力很強,很難成為自由電子,所以導電性極差,成為絕緣體。常用的半導體材料矽(Si)和鍺(Ge)均為四價元素,它們的最外層電子既不像導體那麼容易掙脫原子核的束縛,也不像絕緣體那樣被原子核束縛的那麼緊,因而其導電性介於二者之間。

將純淨的半導體經過一定的工藝過程製成單晶體, 即為本徵半導體。晶體中的原子在空間形成排列整齊的點陣,相鄰的原子 形成共價鍵。

晶體中的共價鍵具有極強的結合力,因此,在常溫下,僅有極少數的價電子由於熱運動(熱激發)獲得足夠的能量,從而掙脫共價鍵的束縛變成為自由電子。與此同時,在共價鍵中留下一個空穴。原子因失掉一個價電子而帶正電,或者說空穴帶正電。在本徵半導體中,自由電子與空穴是成對出現的,即自由電子與空穴數目相等。

自由電子在運動的過程中如果與空穴相遇就會填補空穴,使兩者同時消失,這種現象稱為複合。在一定的溫度下,本徵激發所產生的自由電子與空穴對,與複合的自由電子和空穴對數目相等,故達到動態平衡。能帶理論:

1、單個原子中的電子在繞核運動時,在各個軌道上的電子都各自具有特定的能量;

2、越靠近核的軌道,電子能量越低;

3、根據能量最小原理電子總是優先佔有最低能級;

4、價電子所佔據的能帶稱為價帶;

5、價帶的上面有一個禁帶,禁帶中不存在為電子所佔據的能級;

6、禁帶之上則為導帶,導帶中的能級就是價電子掙脫共價鍵束縛而成為自由電子所能佔據的能級;

7、禁帶寬度用Eg表示,其值與半導體的材料及


相關焦點

  • 比亞迪公開 「太陽能電池」相關專利,可提高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
    IT之家1月4日消息 企查查 App 顯示,比亞迪(002594)於 2021 年 1 月 1 日,公開一種 「光波轉換材料及其製備方法和太陽能電池」相關專利,公開號為:CN109988370B,申請時間為 2017 年 12 月 29 日。
  • 淺析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高於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原因
    近年來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技術水平提升很快,其與單晶矽的差距正逐步減小,導致多晶矽轉換效率低於單晶矽的原因有以下5方面:(一)材料的本身缺陷多晶矽在生產時晶片面積上有許多晶界和缺陷,以及密度更高的雜質聚集區,作為光生載流子的少子(電子或正電荷),其要穿過晶片一定深度才能形成電流,從而表現為光生電效率。
  • 光電轉換率最高可達100% 新型太陽能電池研發成功
    加州理工學院近日研發出了一種新的太陽能電池,其基本原理是將細長的矽線陣列嵌入聚合物基板中。除了纖薄可彎曲外,它對太陽光的吸收和光電轉換效率方面都取得了極大地突破。此外,和傳統太陽能電池所需要的昂貴的半導體材料量相比,這種新型太陽能電池僅需要一小部分。
  • 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突破10%
    原標題: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突破10% 記者26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陳濤教授、朱長飛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合作,發展了水熱沉積法製備硒硫化銻半導體薄膜材料,並將其應用到太陽能電池中,實現了光電轉換效率10%的突破。這一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能源》上。
  • 新材料可提高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率
    新華網芝加哥1月28日電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表示,他們合成的一種新聚合塑料材料可在低成本的條件下,將太陽能電池的效能大大提高。  芝加哥大學化學系的俞陸平教授等人一直致力於這種聚合塑料材料研究。
  • 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
    太陽能電池是以半導體材料為主,利用光電材料吸收光能後發生光電轉換,使它產生電流,那麼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是怎麼樣的呢?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0000.htm  太陽能電池是通過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直接把光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它利用光電轉換原理使太陽的輻射光通過半導體物質轉變為電能的一種器件,這種光電轉換過程通常叫做「光生伏打效應」,因此,太陽能電池又稱為「光伏電池」。只要被光照到,瞬間就可輸出電壓及電流,在物理學上稱為太陽能光伏,簡稱光伏。
  • 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可達14.4%
    【引言】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因結構簡單,能量轉換率高,低成本以及溫和條件製備等優點,備受學術界的關注。但其存在一個致命的弱點:光化學穩定性和熱穩定性差。相比之下,無機鈣鈦礦材料因其優異的穩定性成為研究者們新的關注熱點。但是由於其禁帶寬度大,大大限制了其光電轉換效率。
  • 太陽能聚合物電池的原理及發展前景
    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基本原理  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入射到半導體的異質結或金屬半導體界面附近產生的光生伏打效應(Photovoltaic)。光生伏打效應是光激發產生的電子空穴對一激子被各種因素引起的靜電勢能分離產生電動勢的現象。當光子入射到光敏材料時,光敏材料被激發產生電子和空穴對,在太陽能電池內建電場的作用下分離和傳輸,然後被各自的電極收集。
  • 太陽能電池的原理結構圖
    太陽能電池的原理 太陽能是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清潔能源,不產生任何的環境汙染。製作太陽能電池主要是以半導體材料為基礎,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電材料吸收光能後發生光電於轉換反應,根據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陽能電池可分為:1、矽太陽能電池;2、以無機鹽如砷化鎵III-V化合物、硫化鎘、銅銦硒等多元化合物為材料的電池;3、功能高分子材料製備的太陽能電池;4、納米晶太陽能電池等,本文主要講述矽太陽能電池原理及生產流程。
  • 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突破10%
    來源:科技日報記者26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陳濤教授、朱長飛教授團隊與合作者合作,發展了水熱沉積法製備硒硫化銻半導體薄膜材料,並將其應用到太陽能電池中,實現了光電轉換效率10%的突破。這一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能源》上。
  • 太陽能電池板原理
    這就是光電效應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 一、太陽能發電方式太陽能發電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光—熱—電轉換方式,另一種是光—電直接轉換方式。 (1) 光—熱—電轉換方式通過利用太陽輻射產生的熱能發電,一般是由太陽能集熱器將所吸收的熱能轉換成工質的蒸氣,再驅動汽輪機發電。
  • 詳細分析太陽能電池技術
    太陽能電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基礎是半導體p-n結的「光生伏打」效應。所謂光生伏打效應,簡單地說,就是當物體受到光照時,其體內的電荷分布狀態發生變化而產生電動勢和電流的一種效應。現在單晶矽的電地工藝己近成熟,在電池製作中,一般都採用表面織構化、發射區鈍化、分區摻雜等技術,開發的電池主要有平面單晶矽電池和刻槽埋柵電極單晶矽電池。提高轉化效率主要是靠單晶矽表面微結構處理和分區摻雜工藝。目前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為15%左右,實驗室成果也有20%以上的。
  • 太陽能電池的原理及製作
    製作太陽能電池主要是以半導體材料為基礎,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電材料吸收光能後發生光電於轉換反應,根據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陽能電池可分為:1、矽太陽能電池;2、以無機鹽如砷化鎵III-V化合物、硫化鎘、銅銦硒等多元化合物為材料的電池;3、功能高分子材料製備的大陽能電池;4、納米晶太陽能電池等。
  • 太陽能電池工作原理
    製作太陽能電池主要是以半導體材料為基礎,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電材料吸收光能後發生光電於轉換反應,根據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陽能電池可分為:1、矽太陽能電池;2、以無機鹽如砷化鎵III-V一、矽太陽能電池1.矽太陽能電池工作原理與結構太陽能電池發電的原理主要是半導體的光電效應,一般的半導體主要結構如下:
  • 中國科學家為提升太陽能電池等光電轉換效率找到新辦法
    中國科學家為提升太陽能電池等光電轉換效率找到新辦法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來自中國吉林大學一科研團隊在揭示二維半導體材料光物理機制上取得新進展,為提升太陽能電池等光電轉換效率找到新辦法。該成果於近日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雜誌上。
  • Konarka研發可提高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率的新型材料
    發表於:2008-12-29 09:31:40     作者:索比太陽能來源:Solarbe.com  美國麻薩諸塞LOWELL消息,可將光源轉換為能源的PowerPlastic材料開發和商業化領域的創新者Konarka技術公司宣布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驗證得出結論-這種Konarka公司的柔性有機基太陽能光伏
  • 新熱光電系統可使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提高到80%
    新熱光電系統可使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提高到80%   美國幾所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出一種熱光電系統,有望將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提高到80%。
  • 技術|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堪薩斯州立大學(Kansas State University)研究生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即使是替代能源技術,有時也可以更環保一點。阿姚米·佩雷拉(Ayomi Perera)是斯裡蘭卡(Sri Lanka)的化學博士生,他的工作是在化學教授斯特凡·博斯曼(Stefan Bossmann)指導下,改進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這種電池是一種太陽能技術,使用染料,從陽光中吸收能量,製成一種替代能源產品,可取代化石燃料,而且更環保。
  • 太陽能電池板原理_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
    隨著全球能源日趨緊張,太陽能成為新型能源得到了大力的開發,其中我們在生活中使用最多的就是太陽能電池了。太陽能電池是以半導體材料為主,利用光電材料吸收光能後發生光電轉換,使它產生電流,那麼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是怎麼樣的呢?太陽能電池是通過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直接把光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當太陽光照射到半導體上時,其中一部分被表面反射掉,其餘部分被半導體吸收或透過。被吸收的光,當然有一些變成熱,另一些光子則同組成半導體的原子價電子碰撞,於是產生電子—空穴對。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創新高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其珏)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近日更新的「電池實驗室最高效率」圖顯示,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再創新高,達到25.2%,比之前的24.2%提高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