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人類在「阿爾法狗」面前只是棋童嗎?(體壇走筆)
希臘字母阿爾法(α)用在科學上有很多概念:角加速度、阿克曼反函數、一種粒子或射線、一種潛意識腦波等。總之,讓人一開始就感覺高深莫測,仿佛是無邊無際的未知。現在的「阿爾法圍棋」(「阿爾法狗」)「大師」(Master)在網上橫掃一流高手的60連勝,更是讓圍棋人在迷茫和癲狂中找不到北了,而且找著找著越來越氣餒、沮喪、自卑。
60比0的橫掃,「大師」不按棋理卻處處合理、出人意料卻出神入化;讓我們心裡不服卻心如死灰、欲罷不能卻啞口無言。「阿爾法圍棋」超越了過去人們對圍棋對分開局、中盤搏戰、黑白轉換的傳統模式,打破了過去人們定式布局、絞殺做活、收官數目的舊有秩序,曾經宏大的構思比如宇宙流變得渺小,曾經或高者在腹或金角銀邊的取捨變成了小玩鬧。我們計算每一步的大小,即使絞盡腦汁也舉棋不定、難辨先後,而藉助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優勢的「阿爾法狗」,不到10秒鐘就可以做出全局最大、最重要的選擇。
從李世石在19路棋盤上的防線被「阿爾法圍棋」攻陷的那一天開始,我們就在心裡痛悼我們的過往。圍棋愛好者一直津津樂道的兵法遊戲、攻防互抗、對戰思維以及哲學考量、辯證方法、對立統一,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面前,居然很快成為小兒科。在「阿爾法圍棋」看來,或許中日韓高手世界性大賽的華山論劍,不過就是大人眼裡小孩子趴在泥地上冥思苦想、玩興很濃的土坷垃「區」字棋而已。被我們奉為經典的「圍棋十訣」,對於「阿爾法圍棋」來說,可能只是計算機面前的「九九乘法表」。有專家還說,「阿爾法圍棋」離強人工智慧還有十萬八千裡,那麼,若「強智能阿爾法圍棋」出世,人類或將變得更為矮小。
這幾天,大家都在引用圍棋宗師藤澤秀行的話來寬慰自己。藤澤九段說,「棋道一百,我只知七」。但當七不是和七,而是和一百直接對陣的時候,是欣喜還是無奈?對戰類遊戲玩家都知道,這樣不平衡的較量的確沒法再玩下去。人類只能和人類玩,講究的是棋逢對手、勢均力敵。甚至只能面對面在紋枰對坐中玩,如在虛擬世界對弈,你就不要擔心對手暗自拿著一個帶有「阿爾法圍棋」的手機跟你玩。
當然,我們要看到,「阿爾法圍棋」是人類從嬰孩中培養出來的巨人,並且正是人類無數的小玩鬧滋養了它。靠人類的大腦可能無法窮盡19路棋盤,但人類藉助阿爾法這條嗅覺靈敏的狗,正在逐漸實現這一窮盡的理想。所以,「阿爾法圍棋」不是脫韁野馬,而是攥在人類手裡高飛的風箏。人類在對弈上超不過「阿爾法圍棋」是鐵定的了,它已遠遠地飛走,留下一行足跡,可以引導人類思維摸索得更準、趕快地前行。
但也不能盲目地學。你也想顛覆傳統定式,改變原來的厚薄理念,在看似不能出招的地方出招。可是,人的大腦畢竟不是電腦,人的思維也難比大數據運算。你有招招不錯的後續手段嗎?你有拋棄七情六慾的能力嗎?你有人工智慧積累做後盾嗎?看來,讀懂「阿爾法圍棋」的一招棋都是很難的;撿點兒「阿爾法圍棋」的殘羹剩飯,可能也很難形成新的定式和理論。無知者無畏,有未知才有探索,一知半解有一知半解的快樂。在探索知識和智慧的海洋中獲取進步和快樂,或許是人類永恆的追求和不竭的動力。
我們堅信一點,人類正是藉助阿爾法的未知作為目標,逐漸認識世界和宇宙,並成為最智能的生物。人不能與高鐵比賽跑,不能與飛機比高飛,不能與軍艦比遊泳,當然以後也不能與「阿爾法狗」比圍棋。但誰都知道,人是高鐵、飛機、軍艦以及「阿爾法狗」當之無愧的主人。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迎第十七個記者節 看優秀新聞人煉成記 第十四屆長江韜奮獎評選日前正式揭曉,在第十七個記者節來臨之際,讓我們走近這些中國最高新聞獎項獲得者,通過數據和事跡,為您揭秘優秀新聞人修煉之路。【詳細】
戳破"10萬+"泡沫 自媒體如何使出真功夫 在這個平均每100個網民就有一個微信公眾號的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10萬+」的光環再加上一波高過一波的估值,自媒體在資本和市場的熱捧下水漲船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