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4 22: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易縣電視臺 ,作者易縣融媒
易縣電視臺
用獨特的視角了解易縣,用易縣人的視覺了解天下。
核酸檢測完成後,一枚小小的咽拭子究竟如何發現新冠病毒?出具檢測結果報告需要多長時間?近日,記者走進易縣醫院PCR實驗室,在離病毒最近的地方直擊核酸檢測樣本檢驗現場。
PCR實驗室又名基因擴增實驗室,它是核酸檢測採樣標本的最後目的地,核酸檢測過程是一個較為複雜的過程,包括信息錄入、核酸提取、基因擴增、結果分析、結果審核等環節。
高風險性是PCR實驗室工作環境的最大特點,技術檢測人員每天都要按照二級安全防護標準,「全副武裝」進入PCR實驗室進行工作。高強度的工作量,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不到一個小時汗水就會浸透衣服。
由於新冠病毒屬於高致病性微生物,因此核酸檢測實驗室的布局相較其他實驗室而言,顯得尤為嚴格。在實驗室門口處,貼著「生物危害」標識和「非本室人員非請勿入」警示標誌,由於嚴格的管理制度要求,記者不能進入室內,只能隔著防護窗看他們操作。
實驗室負責人叫趙靜,身材瘦小,語速快、走路快,這是她特有的習慣。記者在等待採訪的十分鐘內,她往返辦公室和實驗室二十餘次,接收標本、審核信息、解答疑問,忙的無暇顧及採訪。2021年1月9日以來,受疫情形勢影響,樣本數量不斷加,實驗室工作愈加繁重。為了確保圓滿完成工作任務,趙靜往往是到的最早、走得最晚的那一個。最忙的時候,早上六點到崗,晚上十二點還不能回家也是常有的事。考慮到有的同事家裡孩子太小,趙靜讓她們倒班休息,而自己卻默默的把任務扛了起來,沒有休息過半天。
趙靜告訴記者:咽試子標本到達實驗室後,通過技術分析,一般的標本會在24小時內出結果,而對於高風險地區或者發熱門診送過來的,有快速通道,40分鐘即可做出檢測,完成上報。
標本當天採樣、當天檢測,大大縮短了報告時間,目前,PCR實驗室每天可以檢測核酸樣本7520例,為有效緩解全縣核酸檢測壓力,築牢疫情防線,提供了堅實的醫療保障。
原標題:《記者探「疫」線丨一起走進縣醫院核酸檢測實驗室!》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