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3大謎團背後的陰謀,彭加木離奇失蹤,或許是他最好的歸宿

2020-11-14 彤彤聊教育

1968年6月11日,一個由十人組成的科考隊由米蘭啟程,駕車進入羅布泊,進行為期十天的科學考察。然而,出發後的第六天,附近代號為720地區的駐軍基地就收到求救電報。兩天後,當救援直升機趕到出事地點,雖然隊員們全部獲救,但是隊長卻在茫茫大漠中離奇失蹤。他就是時任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黨委委員兼副院長的彭加木

然而,讓人莫名驚詫的是,就在彭加木失蹤的第115天,也就是1980年10月11號某個官方紙媒,在整張報紙上最顯眼的地方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內容為,一個自稱和彭加木有著三十多年交情的老友,在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的一家餐廳裡偶遇彭加木。這個消息給彭加木的失蹤蒙上了一層神秘詭異的面紗。

一時間,一系列關於羅布泊恐怖離奇的傳聞紛至沓來,甚至包括平行世界的入口和外星人的節食。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捋一捋,號稱死亡之海羅布泊的詭異傳聞和彭加木謎一樣的遭遇。

羅布泊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東南部,一個已經乾涸的鹹水湖。山海經中有寫到稱,其右則。

時間回到1980年五月,彭加木率隊考察羅布泊考察隊中有一個行政主管,一個報務員,三個司機,兩個化學家,一個動物學家,一個水文學家,還有就是隊長,生化學家彭加木駕駛三輛車準備進入羅布泊。

有當時的北京2125做吉普車,八座大吉普車和蘇聯嘎斯六三牽引車。科學對的路線是從鄯善南下,經過樓蘭古城縱向穿越羅布泊盆地後再向南行進,目的地就是米蘭。

經過一周異常艱難的努力,考察隊終於從東閣裡克穿出了羅布泊盆地。6月5日到達新疆農墾總局米蘭農場,當時距離六月底的蛔蟲期限還有十幾天,這相當於提前完成了任務。

這時隊長彭加木卻有了新的想法,想利用這十天到羅布泊的東南去考察,開闢進入羅布泊的第二計劃。司機王萬軒後來回憶道,那個時候每個人都不太認同這個想法,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從地圖上找到一條全新的線路,有九百多公裡。

彭加木卻說,羅布泊東南是從來沒有考察過的地區,應該趁機多做些工作,得到對羅布泊的完整認識。經過了四五天的激烈辯論,最後大家達成了一個原則,一直往前走,無論是水沒了一半還是油沒了一半,但路程卻沒有走過一半的情況下,就直接往回走。誰也不知道等待的他們將會是一場震驚世界的謎案。

6月11日早晨,從米蘭農場出發,沒過多久就遇上了炎熱的天氣。車由於高溫走走停停,頭三天只走了不到兩百公裡,水和油消耗率已經過半,按照約定應該立即返回米蘭農場。

到了第六天,後面的兩個車都已經跟不上了,油和水只剩下了不到四分之一,這時再想往回走,已經是不可能了。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呼叫直升機已經是唯一的選擇。但在彭加木看來,直升機飛行一個小時就要花去兩千多塊人民幣。從最近的駐軍基地到庫木庫多克這一來一回,就要花費國家上萬元,最後還是決定先在附近原地找水。

如果找到了,不僅可以節約經費,還可以為後來的科考隊員提供幫助。但當挖開長有紅柳的沙土,卻只能擠出少量的鹽鹼水,根本無法飲用,最後只能少數服從多數發電報給附近的基地求救。基地回電中說,停止前進,原地待命等待救援。

而第二天早上,彭加木就憑空消失了,剛開始大家並沒有覺得是什麼怪事。但當時已經到中午了,司機王萬軒去車裡取東西才發現那張軍用地圖,但人卻不見了。

至此彭加木再無下落,6月18日,送水的直升機往東方向二十公裡的範圍作出了二十分鐘的反覆飛行,只找到了一串終止在雅丹地貌區域的腳印。後來又組織了四次大搜尋,期間還動用了警犬,但是結果還是一無所獲。

在野外考察期間,彭加木有四樣東西一直都是隨身攜帶。地圖,水壺,照相機和筆記本,彭加木都會將採集到的植物標本夾在活頁中。五月到六月份的科考,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植物生長最旺盛的季節,容易識別採集到的樣本。

據說,有人曾偶然間看到彭加木的筆記本中夾著一段植物標本,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這種植物的葉子左邊像被火烤了似的,但右邊卻是嬌嫩的綠葉。同行的人有點不解,就問為什麼?他解釋說,變異後的一些東西。

自從彭加木失蹤後,筆記本和神秘的植物標本也隨之消失了,而且還帶走了一部相機。要知道當時的相機還是很沉的那種,步行去找水,在如此高的氣溫和陽光暴曬下的沙漠裡長途跋涉隨身帶走了很重的相機和筆記本,但是沒有帶上重量可以忽略不計的地圖。

這多少有些說不通吧,難道被帶走的筆記本和兩部相機裡真的有驚人的秘密?最早在當地流傳著一個故事,那還是在文革期間,新疆羅布泊出現了一批遊蕩的精神失常的怪人,成為沙黽傳說是文革時代前往大漠找尋穀物、燕麥或者是隱居避世的人,也有說是國民黨殘部潛伏在新疆的秘密部隊。

他們精神亢奮,但是不久後都會暴斃,在他們的胃裡找到一種從未見過的植物,並且帶有毒素。奇怪的是,這些人器官左右相反,最後甚至發現有兩具屍體長得一模一樣,而器官的位置相反。

這種毒素似乎有傳染性,最終軍方下令,用核武器把當地這些匪夷所思的東西全部銷毀。

文革末期,政府中的各項機能逐漸變回之前的樣子。有一位學者表示想進一步去當地調查事件。

於是偵查隊成立也就是1980年彭加木的隊伍,其植物病毒研究的專長也跟此事連上,這也是他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院長最後參加探險的原因。

當時彭加木的紙條裡寫道,我去東面找水井,那麼問題來了,這荒無人煙的大漠裡真的會有水井嗎?其實就在科考隊出發得前不久,彭加木與當地的駐軍閒談中說起了這樣一件事。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蘭州某部隊的小戰士在經過庫木庫都克以東約三十公裡處時,炎熱難耐,水壺裡的水已經見底,絕望中不停地跺腳,發現鞋子上帶上來的剎土是溼潤的,隨機挖了個坑。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水呼呼地往外冒,一會兒就摸過了膝蓋。為了紀念戰士的功績和奇遇,咱們就用八一井命名他。

其實曾經的羅布泊是中國第二大內陸面積達到了三千一百平方公裡,僅次於青海。後來,由於大躍進,塔裡木河和孔雀河上遊大面積開墾,就再也沒有水流進了。到了1962年,成為了一處戈壁。

這則消息的來源是這個自稱周光磊的人寫給當時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周培源信件的影印件。信中自稱周光磊,說自己和彭加木有三十多年的交情不會認錯,而香港中報就是得到了這樣一封信的影印件。對於這個消息,美國,日本,臺灣立即大肆轉載,一時間流言四起,甚囂塵上。

其實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破綻。當時彭加木已經查出患有綜合症惡性腫瘤,但癌細胞已經擴散,預期壽命不會超過兩年。這樣一個癌症患者在缺水少食,身體本就嚴重透支的情況下,周圍戈壁荒灘、鳥無人煙,別說徒步,就算是有輛車也開不出國境線。當時為了查清事實,新華社記者也進行了調查。這個周光磊查無此人,中國科學院的周培源也表示,從沒有認識什麼周光磊。

而彭加木的妻子夏淑芳也表示,這封信純屬捏造,從來沒有聽過此人。就在同年11月18日人民日報刊登了新華社的消息闢謠,這一切都是一場別有用心的騙局。一九八一年十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授予彭加木革命烈士稱號。

植物的生長需要氮,磷,鉀三種基本元素,而當時我國鉀肥資源稀缺,西方和蘇聯專家的結論是,中國大陸上不存在具有開發價值的鉀礦,即中國無鉀論,和當年的中國貧油論如出一轍。

建國初期,中國每年需要鉀肥三百多萬噸,現在中國農業每年也需要鉀肥一千一百萬到一千二百萬噸。上個世紀鉀肥幾乎全靠從國外高價進口。彭加木不相信中國無假論。在全世界第一個指出羅布泊地區是最有希望的鉀肥資源潛在基地。

在三次科學考察中,彭加木團隊已經在羅布泊發現了存在資源性鉀礦和重水資源的痕跡。雖然當時沒有準確的定位到具體的礦位置,但確定了基本的研究方向,採集到了有價值的礦物樣本,為後來的研究和鑽碳起到了拓荒先鋒的作用。

進入新世紀,在羅布泊乾涸湖盆的東北角,出現了一個上百平方公裡的全國最大的露天鉀肥蒸發區。地下的優質硫酸鉀天然滷水在這個人工湖中蒸發提純,生產出了世界上品質最好的天然鉀肥。目前產量已經達到了150萬噸。曾經作為不毛之地的羅布泊已經成為了年產值上百億的聚寶盆,偉大成就的源頭就可以回溯到彭加木在1980年的那次科學考察。

現在依然有很多人還是不能理解。為什麼在當初沒有十足把握的情況下會開始第二次東進羅布泊的冒險行動,更不會理解為什麼面臨生死關頭還捨不得讓直升機送水。彭加木把節約國家財富看得比生命還重要,而我想說的是,時代是不斷變化的,用現在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去衡量過去的歷史時期,有時候是不合適的。如果我們也可以設身處地地回到那個改革開放初期經濟緊張的時代,也許會更多一點地感同身受。

早在1956年擺在彭加木面前,有兩個選擇公費出國深造和去邊疆考察。放在今天的你我會如何抉擇。而當時彭加木毅然選擇服務人民,獻身邊疆,身患絕症還不忘初心。戈壁沙漠中的不幸遇難,冥冥之中卻實現了他化作邊疆春泥的夙願,或許在當時這邊是他最好的歸宿。

在如今這個流量為王娛樂至死的時代,再提起以前的英雄顯得跟不上時代的節奏,甚至有點土。可是沒有他們的默默付出,又怎麼會有我們今天幸福安寧的生活?當下,國際形勢充滿了挑戰,更需要我們捍衛精神高地傳播正能量。希望大家可以轉發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看到英雄的事跡,或者僅僅點一個贊。

相關焦點

  • 羅布泊3大謎團背後的國際陰謀?填坑彭加木失蹤之謎
    1968年6月11日,一個由十人組成的科考隊由米蘭啟程,駕車進入羅布泊,進行為期十天的科學考察。然而,出發後的第六天,附近代號為720地區的駐軍基地就收到求救電報。兩天後,當救援直升機趕到出事地點,雖然隊員們全部獲救,但是隊長卻在茫茫大漠中離奇失蹤。他就是時任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黨委委員兼副院長的彭加木。
  • 37年前的今天,三次進入原子彈爆炸區羅布泊的彭加木離奇失蹤
    37年前的今天,1980年6月17日,三次進入原子彈爆炸區羅布泊的彭加木離奇失蹤彭加木(1925——1980年6月17日(失蹤)),從事植物病毒研究及防治工作的科學家。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爆炸成功前,他曾進入羅布泊地區進行科學考察。15年後,因電視節目再次進入。
  • 在羅布泊失蹤,彭加木究竟去哪了,5個猜測哪一個接近真相?
    1980年,供職於科學院新疆分院,擔任副院長的生物化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進行考察時候失蹤,隨後相關領導組織人員、派遣飛機對羅布泊區域進行地毯式的搜查,但是均無功而返,失望之餘,最後無奈的宣布彭加木罹難。在彭加木失蹤之後,各層領導組織了規模浩大的搜救活動。這也成為陰謀分析家嚴重的陰謀,認為當時僅僅是副院長的彭加木能夠驚動高層,肯定是有別的原因,不然不至於組織規模浩大的搜救。最有可能的就是彭加木丟下大隊獨自逃亡。成為叛徒。
  • 我國科學家彭加木究竟是怎麼失蹤的?為何失蹤的如此離奇?
    在上個世紀時,一樁失蹤案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它就是:彭加木失蹤案。彭加木是我國著名的植物學家,一生為我國植物病毒研究做了大量的貢獻。在1964年到1980年間,彭加木先後 15次到新疆地區考察,3次進入到羅布泊考察,然而在最後一次考察羅布泊時,彭加木卻失蹤了,時至今日都沒有發現他的遺骸或者蹤跡。
  • 40年前,彭加木在羅布泊失蹤,只留下一張紙條,他到底去了哪?
    20世紀以來,隨著嚴重沙漠化,河流都開始斷流,羅布泊最終成了「死亡之海」,在羅布泊上,消失的樓蘭古國一直都是一大謎團,這讓羅布泊也變得極為神秘,隨著彭加木的離奇失蹤,羅布泊成了真正的「死亡之地」。彭加木,1925年出生,廣東番禺人,南京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畢業,專攻農業化學,上世紀50年代,他放棄了出國留學深造的機會,堅持前往邊疆開拓荒野,1957年,他身患惡性腫瘤,回到上海治療。病魔並沒有將他擊垮,病情稍有好轉,他又返回了邊疆繼續工作,他為了開創邊疆科研工作是嘔心瀝血,他一共前往了羅布泊三次,第一次是1964年,彭加木在羅布泊環繞了一周,採集了水樣和礦物標本。
  • 彭加木羅布泊失蹤之謎
    彭加木出生於1925年,是我國著名的植物病毒學家,曾經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的一個研究所工作。從他三十一歲那年開始直到他失蹤,在這二十幾年間,他先後三次進入羅布泊進行考察。彭加木最後一次進入羅布泊,是帶病科考,當時的他是身患癌症的。再說一下羅布泊,羅布泊曾經是一個湖,它在新疆的境內著名的樓蘭古國遺址。
  • 羅布泊和雙魚玉佩,科學家彭加木神秘失蹤,其中到底有什麼秘密?
    作為我國十大禁地之首,羅布泊可不是浪得虛名的,這裡發生了太多離奇而詭異的事情了,讓人不敢輕易踏足於此。除了彭加木的失蹤之謎以外,最值得注意的就是羅布泊的雙魚玉佩事件了。先前網傳有一位老兵回憶了雙魚玉佩事件的全部過程,看完之後感覺整件事非常的玄幻。
  • 1980年,彭加木在羅布泊失蹤,只留下一張紙條,他去了哪裡?
    在我國西部,有一隻大耳朵—羅布泊,由於羅布泊的地形從衛星上看,和人類的耳朵極為神似,因此被譽為"地球之耳",在這個地方發生過許多離奇古怪的事情,至今未有一個準確的定論,而其中最負神秘色彩的事件便是"植物學家彭加木失蹤事件。"
  • 羅布泊失蹤科學家去哪了?背後有什麼秘密?揭開彭加木失蹤之謎
    1980年的時候,我國科學家彭加木就在羅布泊失蹤,他失蹤時還帶走了考察隊裡的兩個相機,一個水壺一把榔頭,考察記錄和病毒樣本。關鍵是他失蹤之後,大家在尋找他的時候,連他身上的物品都沒有發現,這就讓這場失蹤案,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 科學家彭加木羅布泊神秘失蹤,是外星人事件還是又一場騙局?
    彭加木先生於1980年6月份在羅布泊以東的戈壁上神秘失蹤,至今已經過去了快38年,仍然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到事件發生十年後的上世紀90年代,隨著超自然現象研究在全社會中的熱潮湧起,關於彭先生失蹤事件的新說法,就更加離奇。甚至和什麼殭屍病毒、外星人、UFO、時空變異聯繫起來,越傳越離譜。我覺得所謂彭加木被外星人帶走,也完全不可能。
  • 失蹤於羅布泊的彭加木,下落眾說紛紜,他到底去哪了?
    失蹤的科學家彭加木有很多說法,有人說他在同猛獸搏鬥時,騎上了獸背,被帶上了阿爾金山;有人說,彭加木被外星人劫持走了;有人說他穿越成了王莽;更有陰謀論者說他西裝革履出現在某國的重要場所。3天的生活。他們將親人帶回家,遇難的親人還保持著站立的姿勢,衣服也一件不少,神奇的是他的腋下還有溫度,皮膚也尚未乾裂。親人的老伴說:「流沙埋不死人,如果再早上十幾天,興許還能活」04失蹤真相彭加木的失蹤和死亡,肯定也和羅布泊的「妖風」有關係。
  • 1980年在羅布泊失蹤的彭加木,僅留下一張紙條,他到底去了何處?
    幾年前,在電影《九層妖塔》中,留下一張「我往東面找水去」字條,隨後在沙漠失蹤的楊教授,影射的正是1980年在羅布泊失蹤的彭加木。彭加木,1925年出生,廣東番禺人,他是我國著名的植物病毒學家,自1956年放棄去莫斯科學習核磁共振新技術的機會後,他就遠赴新疆進行科考。
  • 1980年,彭加木在羅布泊失蹤,只留下一張紙條,他到底去了哪
    ,沒人知道樓蘭到底發生了什麼,這也成了一大未解之謎,將羅布泊推向神秘高峰的恐怕還是彭加木的失蹤事件。,他放棄了出國學習的機會,主動前往了羅布泊,到邊疆去,是他的志願,在他給郭沫若寫的信中說:我具有從荒野中踏出一條道路的勇氣!
  • 彭加木在羅布泊失蹤,為什麼只有隊友看到失蹤腳印?背後暗藏玄機
    彭加木在羅布泊失蹤,為什麼只有隊友看到失蹤腳印?背後暗藏玄機彭加木對羅布泊進行了調查,首次從北向南縱貫羅布泊湖底。調查隊因缺水缺油。 6月17日,彭加木不顧個人安危,一個人去尋找水源,「去東方尋找並留下紙條。
  • 未解之謎:科學家彭加木為什麼會在羅布泊失蹤?
    彭加木是一個神秘的科學家,他比兩彈元勳更神秘,將近40多年了,他是罹難,是出逃,還是被囚禁?各種小道消息層出不窮。羅布泊位於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裡木盆地東部的一處湖泊,由於形狀很像人的耳朵,被稱為''地球之耳''。
  • 奇聞:神秘的羅布泊,神秘的雙魚玉佩事件,彭加木失蹤之謎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科學家都曾為了祖國的建設,舍小家為大家,獻出了自己的青春,有的人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今天要說的就是彭加木失蹤之謎。在四十年前新疆羅布泊進行了一次科學考察,彭加木率領科考隊挺進羅布泊後,彭加木離奇失蹤,才有了後來的雙魚玉佩事件,這也是廣為流傳的未解之謎。四十年前的五月,由有關部門準許,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帶領一個叫做「中國新疆羅布泊考察隊」的團隊向新疆羅布泊邁進,嘗試穿行總長近500千米的新疆羅布泊古湖泊盆地。
  • 彭加木羅布泊失蹤事件:隊員們都不同意,為何彭加木執意前往?
    ——彭加木羅布泊,是位於我國新疆地區塔裡木盆地東邊、若羌縣以北的一個已乾涸的鹹水湖。在不到100年前,羅布泊還是中國境內僅次於青海湖的第二大內陸湖,面積達到3100平方公裡,之後幾十年內卻迅速萎縮,在1962年已全部乾涸,變成一處戈壁。
  • 中國無人區羅布泊,離奇飛機失事和科學家失蹤引發無數猜想!
    衛星地圖拍攝的羅布泊但事實上羅布泊它並不是一片海域,它是中國第二大鹹水湖,不過現在已經乾涸了!羅布泊在古時候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同時這個地方也是古樓蘭國的遺址所在。飛機失事事件幾千年來,在羅布泊這個地方發生了非常多的離奇案件。其中有一個最有名的就是1949年,飛機失事事件。
  • 羅布泊的雙魚玉佩,帶領彭加木神秘消失,背後到底有何蹊蹺?
    提起彭加木,想必人們耳熟能詳。彭加木原名彭家睦,出生於1925年,畢業於原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曾擔任新疆科學院副院長。他先後15次到新疆進行科學考察,3次進入羅布泊探險,1980年6月17日無故在羅布泊失蹤。他的失蹤也被帶上了神秘色彩。因為和彭加木與之相關的還有雙魚玉佩事件。
  • 彭加木到底發現了啥?羅布泊三次大規模搜救未果,他到底去了哪
    ,它曾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河,但隨著時間流逝,這片本應是水草肥美的湖泊變為了一片沙漠,因氣候環境惡劣,這裡成為了沒有人居住的而無人區,各種離奇詭異層出不窮,更是成為了無數探險者的探險樂園,不少人進入羅布泊探險,但走出來的人卻少之又少,為羅布泊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我國著名科學家彭加木也曾進入過這片神秘土地,卻離奇失蹤,那他究竟是怎樣失蹤的,而他到底發現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