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生態環境部公布2020年12月和1-12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2020年1-12月,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空氣改善幅度排名中,佛山排名第三位,較2019年排名顯著上升,城市空氣品質變化情況相對較好。
2020年1-12月168個重點城市空氣改善幅度排名前20位和後20位城市名單。圖源:生態環境部官網
2020年,佛山空氣品質達近年最優水平,同比改善22.3%,改善幅度位於全省前列;優良天數比例達91.0%,首次超過九成;空氣品質六項指標首次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與此同時,佛山PM2.5、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濃度均降至自2012年環境空氣品質新標準實施以來的最低水平,與2019年相比改善幅度均超過兩成;「約束性考核指標」PM2.5濃度為22微克/立方米,首次達世衛組織第二階段標準(25微克/立方米),與「十二五」期末相比下降43.6%。
記者從佛山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收官之戰,去年佛山出臺《決戰決勝汙染防治攻堅戰三個「硬核十條」》,將強化大氣汙染防治十項措施作為重要任務。
佛山通過行業汙染治理,推動傳統製造向綠色製造蛻變。佛山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佛山全市鋁型材、建築陶瓷、日用玻璃等傳統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實施清潔能源改造;共淘汰整治各類高汙染燃料鍋爐、生物質鍋爐582臺。
同時,佛山整治提升涉VOCs企業超3000家;推動全部9家電力及熱電聯供企業實現超低排放;對小散企業引入集中高效處理,共建成3個家具行業共享塗裝中心、10個汽修行業集中噴塗中心。
另一方面,佛山推動節能減排助力能源結構深層次變化,傳統重油能源全面退出生產環節,規模以上企業煤炭使用量預計下降至950萬噸,較2015年減少近15%,天然氣使用提升至15.6億立方米,較2015年增長超90%。
多個產業的深刻轉變,為佛山生態之變奠定了堅實基礎。在出行方面,佛山全面完成公交新能源化,去年7月1日起對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實施限行。抓拍處罰黑煙車闖限行違法行為2056宗,查處使用排放黑煙等可視汙染物非道路移動機械違法行為37宗;對全市96家重點用車大戶開展入戶檢查;完成61家加油站油氣回收在線監控系統建設。
針對「臭氧」這個對提升佛山空氣品質最大的「攔路虎」,佛山堅持早部署、早整治、早整改,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第一批449家企業銷號式綜合整治,幫扶193家企業整改存在問題;提前近一年完成365家VOCs省、市控企業「一企一策」治理;完成印刷行業VOCs整治1386家。
【撰文】肖霞 趙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