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帶真的會威脅地球上的生命嗎?不要被誇大的恐懼所支配!

2021-01-15 宇宙探索

我們人類不僅緬懷過去,思考現在,還在遙想未來,我們也曾想過人類會走多遠,會以哪種方式終結,我們擔心過太陽有一天會老去,我們也擔心過超級火山會爆發,擔心大地震,但是我們更是擔心的是小行星對我們的威脅,因為我們知道恐龍大兄弟就是怎麼沒的,那可是統治了地球一億多年的霸主。


如果一顆足夠大的小行星以每秒數十至數百公裡的速度撞擊地球,這可能會重演6500萬年大滅絕。

所以科學家一直再研究小行星對地球的影響,而我們這些吃瓜群眾,有時也會看到有文章報導哪顆小行星又對地球產生威脅了!哪顆又來了!我們就等啊等,要麼沒等來,要麼來了不見蹤影,但是這也在一些小朋友心裡就產生些許的小擔心!今天我們就來聊下小行星的真相,那些被人們誇大的恐懼!


人類歷史上的小行星事件,對人類產生的真正影響微乎其微

恐龍的例子是一個特別極端的例子,在我們心裡產生了恐懼小行星的烙印!但是人類有居安思危的思想也是不錯的,防患於未然嘛!即使不發生像物種滅絕這樣的大災難,但在歷史上比較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其實並不罕見,如果這類撞擊的發生地點「不合適」,也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例如:巴林格隕石坑,也被稱為流星隕坑。是大約5萬年前由一顆直徑為46米、重達幾十萬噸的鎳鐵隕星撞擊形成的,這種小行星有一個拉風的外號「城市殺手」,它在地球上留下了一個直徑1200米的撞擊坑。如果類似的小行星撞擊不幸發生在像紐約或東京這樣人口密集的地區,數百萬人可能會因此喪生,但這只是假設啊,我們有沒有發現隕石坑都是在人煙稀少的地方發現的,很少有傷人的報導。


上面說的那個發生在5萬年前,離我們稍微有點遠,離我們最近的也是我們最熟悉的一次神秘事件是通古斯大爆炸,目前最靠譜的說法就是小行星撞擊並發生了爆炸,其他的說法例如:反物質撞擊這個有點扯!但不論怎樣都說明了一件事,我們的宇宙具有很強的毀滅性。

1908年,一個巨大的火球降落在俄羅斯上空,隨後在空中發生了爆炸。65公裡外的人們都能感覺到爆炸的高溫和衝擊波,19年後,通古斯卡事件的遺址被發現,方圓大約40公裡的地方完全被夷為平地。


據估計,通古斯爆炸中大約有8000萬棵成年樹木被掀翻,爆炸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1000萬噸TNT炸藥,相當於地球上最大的核彈所產生能量的40%。

這次事件真正令人不安和恐慌的是,爆炸很可能是由一顆直徑僅為100米、重大約10萬噸左右的小行星造成的。這顆小行星大約是巴林格隕石坑小行星大小的2到3倍,直徑100來米的小行星在宇宙只能算塵埃,宇宙可能認為它只是給地球送去了一點「物資」,沒想到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這也是發生在人煙稀少的地方,而且是個神秘事件。


離我們比較近的一次,2013年的《2·15俄羅斯隕石墜落事件》,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上空,一顆直徑15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大氣層,造成1200多人受傷,10億盧布的經濟損失。需要說明一下,隕石不是直接撞擊到人口密集的區域,而是在空中發生了爆炸,產生的碎片下起了一場「隕石雨」。


但是眾所周知,我們人類並不擅長估計和預測罕見的災難性的事件,例如:地震!更不要說預測小行星是否會撞擊地球,只能說有潛在的風險!而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方法是定量研究,可以給出一個概率!

定量研究(Study on measurement,Quantitative research)是與定性研(Qualitative research)相對的概念,要考察和研究事物的量,就得用數學的工具對事物進行數量的分析,這就叫定量的研究,也稱量化研究,是社會科學領域的一種基本研究範式,也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步驟和方法之一。

所以我們有時看到有些文章說:地球可能會遭受哪顆小行星的撞擊,哪顆小行星正在朝我們襲來!說的跟真的一樣,這都不靠譜。類似於下面這個標題,有點扯!


小行星對人類到底有多大影響,通過量化建模,我們每個人死於小行星的概率微乎其微

美國的B612基金會,專門研究小行星風險的基金會,研究跟蹤小行星對我們地球的影響,並發現,自2000年以來,已有26顆小行星撞擊地球。但它們並沒有產生任何影響。


B612估計,「城市殺手」類的小行星,比如導致通古斯事件的小行星,每隔兩千年就會撞擊地球一次,巴林格隕石坑的小行星,每一百年就會發生一次。(這個估計偏高了)

儘管我們在太陽系已經發現了成千上萬顆小行星,但我們只觀測到其中1%的小行星屬於"城市殺手"類具有嚴重的破壞性。

這些小行星給我們帶來的風險有多高呢?我們先考慮以下的假設:

隨著數以萬計的「城市殺手」和更大的小行星被我們發現

即使是總數的1%,這意味著也有數百萬顆小行星

即使我們假設它們最終都會撞到地球

即使「城市殺手」襲擊地球的頻率是最悲觀估計,每世紀一次

這意味著在未來太陽系裡將不會在有小行星,因為它們都將在幾億年後撞擊地球。

以上的假設確實高估了小行星數量和撞擊地球的概率!


幸運的是,對我們所有人來說,我們有一個對付小行星的絕妙防禦盾牌:大氣層!一顆小於10米的小行星撞擊大氣層,不會落到地球表面,也不會以任何破壞性的方式影響地面上的任何事物。


其次,「城市殺手」襲擊地球的實際頻率比一百年一次要低得多,而且絕大多數襲擊地球的「城市殺手」要麼發生在海洋(而且是遠離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區,在海洋裡它們可能會引發海嘯),要麼發生在人口極其稀少的地區。據估計,即使一個「城市殺手」隨機襲擊地球,也有80%的機率不會影響到任何人。


最後,小行星的質量越大,其破壞性就越大。現在將整個太陽系考慮在內,並將小行星撞擊建模為完全隨機發生的事件(包括那些可能導致地球上所有生命終結的事件),我們可以在任何的時間裡估算出自己死於小行星撞擊的機率。

知道這個概率是多少嗎? 7000萬分之一。


總結:我們不需要對小行星毫無根據的恐懼!

所以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不需要對小行星毫無根據的恐懼!(換句話說:死於雷擊、飛機失事、地震、狗咬傷或意外燃放煙花的風險要比死於小行星撞擊的風險大得多。)

我們也沒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一年、十年或我們的有生之年,會有一個「城市殺手」向我們襲來。也有這種風險,但風險真的很小,而且根據以往小行星襲擊地球量化的結果來看,即使「城市殺手」真的來了,它造成大量死亡或損害的可能性也很小。

所以下次再看到「小行星要來了」,不要驚慌,有很大程度來不了,就算來了,影響到你的機率真的可以忽略不計!



頭條專欄《深層解讀相對論的前世今生》,全面深層剖析狹義和廣義相對論的本質,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然後查看文末的專欄!


相關焦點

  • 對地球生命極具威脅的小行星帶
    中間也有縫隙,叫做「柯克伍德空隙,叫做「村克伍德空隙」,它把小行星帶從裡到外主要分成了三個區域,也就是三個環,在中間區域大概距離太陽2.7AU的地方,以這個距離為半徑可以劃一條線叫做雪線,在這條線以外的小行星,基本可以形成水冰,不僅僅是替星,我們平時看到的流星,包括掉到地球上的隕石,大部分都是來自這個小行星帶,包括當年恐龍滅絕的原因,也是由於一顆來自小行星帶的小行星的撞擊導致的,這也是目前被廣泛接受的一種觀點
  • 恐龍真的是由小行星滅絕的嗎?答案可能並非如此,真相讓人害怕
    地球經歷過5次生物大滅絕,本來過去的地球是做到百萬以上的豐富生命的星球。大家最為了解的就是恐龍大滅絕。我們人類現在是地球的霸主。但在人類沒有誕生之前,恐龍才是這個地球的霸主。就是因為恐龍滅絕後,地球的生命得到了重新的洗牌,人類才慢慢的變成了這個地球的霸主。如果恐龍還存在的話,真的很難想像我們人類怎麼在他面前才能活下來。但恐龍真的是由小行星滅絕的嗎?答案可能並非如此,真相讓人害怕。現在主流的說法是還是恐龍被小行星滅絕,你們認為這顆小行星的直徑應該在10公裡以上。
  • 恐龍真的是由小行星滅絕的嗎! 答案可能並非如此, 真相讓人害怕
    5次生物大滅絕,本來過去的地球是做到百萬以上的豐富生命的星球。我們人類現在是地球的霸主。但在人類沒有誕生之前,恐龍才是這個地球的霸主。    就是因為恐龍滅絕後,地球的生命得到了重新的洗牌,人類才慢慢的變成了這個地球的霸主。
  • 從月球上眺望地球,為什麼會感到恐懼?到底在恐懼什麼?
    ,你們就沒看出月球那份心思嗎?來自於內心的恐懼還是文明的的憂慮?當然作為太空人早就知道這個結果了,因為這些都是科學常識,所以在他們的角度考慮這個這個感覺時候,總不會用我們習慣的那個說法「臥槽,好看」?除了這詞各位還能想出NB的形容詞嗎?本文徵集下次各位去月球旅行時走下舷梯的第一句話!「臥槽,好看」,「臥槽,NB」,這些都不算,因為種花家已經說過了哈!
  • 還記得被《巨齒鯊》支配的恐懼嗎?
    其撕咬力量甚至超過霸王龍被很多古生物學家譽為地球史上最強悍的生物。影片講述了一個國際海洋科研項目組,在探索深海時穿越馬裡亞納海溝底部更深處發現史前新世界。但他們卻驚動了史前巨獸,一隻約在200萬年前絕種的巨齒鯊,引發史無前例的海洋災難危機。傑森·斯坦森飾演的潛水專家喬納斯,在多年前就曾與這頭歷史悠久、長75英尺的巨物打過照面。
  • 地球安全嗎--小行星會不會撞擊地球
    這一事件被稱為「通古斯事件」,他被認為是行星撞擊地球引起的。事實上,地球從誕生伊始到現在,不斷受到撞擊。正式由於這些撞擊,地球才會有水、其他生命出現所需的有機物質,從而使地球生命的產生和進化成為可能。經研究,彗星和小行星對地球威脅最大。太陽系的外部邊緣是彗星的活動範圍,這種活動範圍急劇地傾向地球的軌道。不過與彗星相比,太陽系小行星對地球人類的威脅要大得多,畢竟彗星的物質構成還很稀薄。小行星的構成成分通常是:石頭、碳、金屬、石頭與金屬的結合物。
  • 從月球上眺望地球,為什麼有人會感到恐懼?到底是在恐懼什麼?
    準確的在月球上眺望地球有一種不現實感,因為太空人在地球上習慣了東升西落的太陽,還有每天都不同時間地點上山的月亮,到月球上是在有些不習慣,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太陽走得很慢,大約需要花大約7天左右的時間從月平線上升到頭頂,又要花快7天時間慢慢落到月平線以下!
  • 小行星撞擊地球!面對地外天體威脅人類準備好了嗎?
    沒有遇到過像7600萬年前地球霸主所經歷的直徑十幾公裡級別的隕石撞擊。那麼在之後的日子裡,地球還會發生這種毀滅級的小行星撞擊嗎?宇宙浩瀚,或許沒人能夠肯定地說一個「不」字。就在260萬年前的一次大撞擊可能發生在格林蘭島Hiawatha冰川上,目前遺留的撞擊坑直徑約31公裡,深約300多米,據推測撞擊體直徑1.5公裡。這次撞擊應當對整個北半球的氣候都造成了很大影響。
  • 2036年小行星撞地球是真的嗎?小行星撞地球的概率有多大?
    小行星是否會撞擊地球一直被全世界的科學家所密切關注,因為有跡象表明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之久的恐龍就是因為小行星撞擊所導致的生態系統崩潰之後滅絕的。所以小行星撞擊絕對是災難性的存在,所以預測小行星的撞擊變得尤為重要,各國天文臺也是不惜花費重金投入研究。
  • 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的小行星上,可能帶著生命嗎?
    到了2007年,美國的數位科學家在這個假說的基礎上運用計算機模擬計算出了當時撞擊地球的小行星極有可能是「巴普提斯蒂娜」小行星所為。這是一顆運行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根據研究人員的推斷,這顆小行星約在距今1.6億年前被另外一顆小行星撞碎,碎片形成了巴普提斯蒂娜足小行星帶,一些碎片受爆炸的衝擊力進入了地球公轉軌道。
  • 小行星差異大,對地球威脅各不同
    「看到小行星靠近地球的消息,媒體和大眾往往很激動,而科學家一般顯得比較『淡定』。從相關信息來看,2011ES4號小行星很可能只是和地球擦肩而過,另外它的個頭非常小,即使落到地球上,也會在大氣層裡被燃燒掉,幾乎不會造成什麼影響。」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助理研究員王錚博士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 火星與木星之間為什麼會有小行星帶?
    那就是本來在火星和木星為什麼會存在小行星帶?有些學者提出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可能是一顆和地球大小的行星碎裂的結果。    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是一個行星碎裂而來這種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存在著一定的科學道理。因為其他行星之間的距離都處在一個平均值內,但是唯獨火星與木星之間存在著一個比較大的空隙。
  • 今年最大的小行星將來臨,NASA預測大致時間,它會撞到地球嗎
    人類生存在地球上並非絲毫不受到危險因素的威脅,在地球上我們的生命受到各種各樣未知因素的威脅,例如病毒、病菌、交通事故、人身傷害等等,同時全人類也共同受到外太空一種不穩定因素的威脅,那就是小行星的撞擊。
  • 小行星未來或許將撞上地球同步衛星,甚至威脅到美國的一個州
    小行星撞擊地球,一直是地球生命的最大威脅之一,歷史上的恐龍滅絕就是歸功於一顆直接約為10公裡的小行星。但是,雖然歷史上有數次小行星和地球擦肩而過的事件,但是真正撞上地球的次數確實極少。雖然如此,但是小行星帶來的威脅,依然是存在的,並且,這個威脅或許比你想像的時間來得早得多。
  • 飛船容易撞上小行星帶的天體嗎?
    一個小朋友操作著屏幕裡的一艘宇宙飛船,飛船能夠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地自由變向,還能在瞬間加速和減速。屏幕裡許多掉落的小行星向飛船砸去,還有飛碟向飛船開火,小朋友需要快速地操作按鍵,驅使飛船躲避危險的同時開火擊毀阻礙其前進的小行星和飛碟。而當飛船完成任務後,便會通關。
  • 若未來發生小行星撞地球,人類會毀滅嗎?
    在太陽系中,地球的潛在威脅很多,比方說小行星。什麼是小行星?簡單來說,體積和質量都要比行星小很多,它們圍繞著太陽進行運動。根據觀測統計,目前天文學家一共在太陽系中發現了127萬顆小行星,不過,這就好比我們推測宇宙的範圍一樣,都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科學家表示,小行星對於地球的威脅其實時刻都存在。
  • 如果小行星即將撞擊地球,我們能用核武器摧毀它嗎?
    然而現實是,2013年2月15日,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發生了小行星撞擊事件,它快速進入地球大氣層並在空中發生爆炸,衝擊波震碎了鎮上的所有玻璃並造成1200多人受傷。因此,許多人都有這樣的一個疑問:人類目前的技術真的能夠及時發現小行星的威脅嗎?如果真的發現了要撞擊地球的大型小行星,我們有什麼方法來避免嗎?
  • 小行星帶與柯伊伯帶是怎樣形成的?與地球自然災難是否有關係?
    人類可以克服很多困難,抵禦無數災難,甚至可以提前預防即將對人類構成威脅的天災地禍;但是,人類卻永遠無法消除這些自然災難,使它們永遠不再發生。所以,人類現在所依存的地球,既是孕育人類成長的溫馨搖籃,同時,也是懲罰「不聽話孩子」的無-情-刑-具。
  • 小行星的威脅,不管你在不在意威脅一直都在
    它的軌道與地球軌道交叉,這就是潛在威脅。2004年發現阿波菲斯時,科學家推算它的行進軌跡,認為它可能會撞上地球,雖然不會像6500萬年前的那場撞擊一樣滅絕大量生物,但也足以產生整個地球都可以感受得到的影響。最新觀測結果:阿波菲斯會在2029年4月14日凌晨1時半至2時半左右(北京時間)掠過地球,這個距離非常接近,屆時它看起來甚至會比部分恆星還亮。
  • 地球上的生命是由小行星帶過來的?讓我們一起走進其中的奧秘
    見過形似鑽石的小行星麼?它們是怎麼形成的呢?本努和龍宮將會告訴你  在距地球約6億公裡的地方,環太陽軌道上散布著碎石,大致在木星和火星的軌道之間。小行星帶包含著百萬個形狀奇怪的巖體,其中有一部分以自己的方式接近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