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失87小時後,放射源銥—192已被安全放入鉛罐 南京環保供圖
前天,南京丟失了87小時的放射源找到後,國家環保部也定性此次事件為重大輻射事故。很多人的心中都有疑問,管理相當嚴格的放射源怎麼會丟失呢?事故原因的真相是什麼?為何37小時之後才披露?昨天,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了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方貴平,他表示,天津宏迪工程檢測發展有限公司到南京進行探傷作業屬於「跨地」工程,目前調查顯示:該公司的輻射源的所有購買、保存等登記管理手續都合情合理,唯一的漏洞是對從業人員培訓不到位,管理放鬆。7日凌晨作業完成後,工人未按要求對現場進行射線檢測。目前這起重大輻射事故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南京公安部門已經對該公司的12名工作人員進行調查,目前4名責任人涉嫌危險物品肇事被刑拘,具體案情正在進一步調查中。現代快報記者 李紹富 安瑩
4名責任人涉嫌危險物品肇事被刑拘
據南京市公安局化工園分局參與調查此事的民警介紹,5月8日23時30分,化工園分局接到天津宏迪檢測公司報案,稱在5月7日3時至20時,該公司在位於浦六北路188號的中石化第五建設公司院內進行探傷作業期間,丟失用於探傷的放射源銥-192一枚。
當時警方接到報警,當即意識到事態嚴重,立即向上級公安機關匯報,並會同環保、衛生等部門全力開展工作。
當晚,警方初步查明,這次放射源銥-192丟失事故,是因天津宏迪檢測公司相關工作人員違規操作和保管不當造成。雖然警方組織了大量警力連夜排查,可因報警的公司對放射源丟失的具體時間,以及可能的去向都無法提供有價值的線索,警方只能先對周邊的居民區和工地,採取地毯式排查。同時,配合環保部門採取專業儀器搜尋。
5月10日18時,在專業儀器的幫助下,環保部門成功將丟失的放射源銥-192安全回收。
經警方進一步調查,5月7 日當天,天津宏迪檢測公司4名工作人員在放射源操作和保管過程中違反相關規定,導致放射源銥-192丟失。
昨天下午2點30分,南京市公安局化工園分局依據《刑法》第136條規定,將涉嫌危險物品肇事的4名相關責任人採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具體案情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放射源為何丟失?
作業完成後,工人未按要求對現場進行射線檢測
方貴平透露,4月9日天津宏迪工程檢測發展有限公司來到南京進行探傷作業,一共12名員工。昨天,南京環保部門也查詢了該公司放射源的購買到保存以及施工一套手續,每個環節都合情合理,沒有漏洞。從事放射源工作的技術人員也是在天津培訓取得資質後才上崗的。同時,探傷作業也是安排在夜間進行。唯一的紕漏出在管理不夠,施工人員在現場有些放鬆警惕了。
據了解,探傷裝置必須設置安全鎖,並配置專用鑰匙。放射源銥-192放到一個特製的箱子裡之後,安全鎖鎖死。這個安全鎖類似一根軟管,要將鎖鎖死之後,軟管才能取下。而工作人員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沒有採取正常措施。
7日凌晨作業完成後,將放射源回收時,沒有將放射源放進箱子裡,強行將安全鎖給拉下來,之後工人也未按要求對現場進行射線檢測。加上晚上施工,天黑光線不好,放射源又小,像手鍊那麼大,因此掉在地上沒有看見。
方貴平介紹,一直以來,南京對放射源管理程序要求非常嚴格,登記、購買、報廢、轉讓每個環節都需要申報。二類以上的放射源保存倉庫都安裝攝像頭進行監控。每個季度環保部門都會上門檢查,每年所有的放射源都要進行年檢,從業人員每兩年進行一次專業培訓。
為何37小時後才向公眾披露?
減少大範圍公眾核恐懼
從放射源丟失到放射源找到,公眾質疑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何放射源7日丟失10日才公布?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楊衛東在接受《新聞縱橫》採訪時說到,南京市相關部門在這起事件當中的應對,顯然是不到位的。
昨天,南京環保官微回應了網友質疑為何信息披露滯後的原因:5月8日晚上7點請維修人員維修時發現內部沒有放射源,23:30時報案,9日凌晨1點報市環保局。南京市環保部門在及時逐級上報的同時,立即派出專業技術人員於1小時後的凌晨2點即趕赴丟失現場。
南京公安部門8日晚上接到報案,到10日中午公布消息,這中間整整過去了37個小時,這期間都發生了什麼?「接到信息後,我們對於是否公開信息也一度糾結。如果在沒有掌握具體情況下,草率發布信息,可能會適得其反。還有,放射源丟失的信息發布權並不在環保部門,根據輻射應急預案的相關規定,最終應該由相關政府部門向公眾披露消息。」南京市環保部門一位知情人向現代快報記者透露,「為減少大範圍公眾恐核焦慮,在對丟失情況有準確的了解後,在採取設立1公裡警戒區域、各地專家及特種設備趕來南京加入搜尋、部署醫療救治等各項舉措後,於10日中午12點16分通過『@南京環保』向社會公布。」
有人近距離接觸過麼?
根據媒體報導,有人近距離接觸放射源後丟棄。那麼是否確定那些人群近距離接觸過了?南京環保部門回應說,應急人員最後在距離發生事故位置1公裡之外的草叢裡發現了銥-192,其被包裹在一個塑膠袋裡。根據猜測,放在塑膠袋裡這個舉動可能是有人丟棄時發生近距離接觸。目前公安機關正在調查哪些人近距離接觸了這個放射源。
周圍民眾會不會受輻射?
「丟失的放射源呈裸露狀態,因此風險比較高。」周圍民眾是否會受到輻射傷害?
南京市環保局昨天在其官方微博「@南京環保」回應說,丟失的放射源四周人煙稀少,雜草叢生,沒有太多的人和車輛過往。據現場踏勘分析,丟失現場是個封閉的廠區,只有一個大門,門衛和監控頭均正常,區域可控。社會流動人員不可能進入現場。此銥源已經歷兩個半衰期,活度為II類源下限,完全無遮蔽情況下,相距30米外,對人體就不會造成傷害。在對周邊人群活動區域進行了拉網探測,各項環境輻射指標未見異常後,暫時排除了對公眾造成輻射傷害的可能。另外,據專家介紹,放射源被安全處置後,丟失地的水、氣、土壤環境都因為放射源被拿走而不會受到汙染。
與此同時,公安調查表明,僅廠區內93名工人可能接觸到丟失的銥源,可能接觸人全是外地務工人員,集體居住。因此將搜尋重點放在廠區死角、工人上下班路途和宿舍周邊。並部署周邊醫療單位,關注放射性危害症狀,市第一醫院做治療準備。5月9日對區域內工人全部進行了體檢,排除了輻射意外傷害和輻射源被擴散的可能。
碰到類似情況,如何自救?
放射源發射出的射線看不見、聞不到、摸不著,公眾在遇到放射源的時候有什麼自救措施呢?環保部門建議市民:當發現無人管理的標有電離輻射標誌物體,或者體積小卻較重的金屬罐(特別是鉛罐),請一定要遠離現場。既不要接觸,也不要擅自移動這些物品,更不要因為好奇而打開容器;然後立即撥打環境熱線「12369」,請專業人士進行處置。
專家表示:其實,放射源並不可怕,如果採取了足夠的安全保護措施,正常使用對人體是基本沒有危害的。防輻射措施有三個:一個是時間越短越好;第二是距離越遠越好;第三有東西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