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今年5月29日,上海市金山區丟失了一個危險的放射源。經過10多天的地毯式搜尋和懸賞回收,這一放射源仍然杳無蹤影。截至記者發稿時,上海各方仍在全力尋找那個裝有硒塊的黑色圓柱體。而這一事件再次引發人們關注我國的放射源隱患。
粗心司機一覺釀大禍 全力搜查一無所獲
今年5月28日,2004年女子沙灘排球世界巡迴賽中國公開賽在上海金山區的海灘上正式開幕。這是金山歷史上一次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國際性活動。陽光、沙灘、排球,在上海金山的海邊勾畫了一道美麗的景觀。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僅僅10多個小時後,就在金山區龍勝路,發生了令人震驚的放射源丟失事件。
5月29日凌晨4點半左右,上海通用無損檢測有限公司的一個司機開著一輛墨綠色的小解放車來到位於居民區的一條偏僻馬路,因為勞累而停車睡覺。等他在早晨8時醒過來,發現放在車上的一個裝有用於工業生產的探傷儀的箱子不見了。這是一個銀白色,大小如14寸彩電的鋁合金箱子,裡面裝有一個黑色圓柱體鐵質物品,這件物品就是整個探傷儀製造伽馬射線的核心放射源--硒塊。一旦箱子被打開,看不見、摸不著、但穿透性極強的伽馬射線,輕則傷人肌體,重則要人性命。
上海警方接報後,立即展開取證搜尋工作,在附近地區進行了逐戶檢查,連居民家中的床底也不放過。隨後又在31日貼出大量尋物啟事,懸賞1萬元尋找這個箱子。但10來天過去了,這個銀色的箱子仿佛從人間蒸發了。6月7日下午,記者來到上海金山區龍勝路、施三路路口,這裡是放射源的丟失地。
窄窄的施三路上,碎石、雜草滿目,行人並不多見。抬眼望去,路邊牆上貼著的尋物啟事赫然在目。記者剛走近某住宅區的大門,站在街邊不遠處的六、七位居民快步圍攏過來問道:"你們是記者吧?"未待記者開口,他們便紛紛激動地說開了。
"已經過去十幾天了,還是沒有找到!"
"我看不可能找到了。東西被偷掉了,又沒有什麼線索。""說不定那隻箱子早被人打開了。"
記者詢問道:"住在這一帶,你們現在還擔心嗎?"
一位居民回答說:"擔心是肯定的,不過,我們現在已經不僅僅是為自己擔心了。"邊上的幾位也連連點頭。
他們告訴記者,恐慌雖已漸漸散去,但心中的擔憂卻沒有終止。在放射源剛丟失的那幾天裡,附近像炸開了鍋,大家都很害怕。眼下已經過去好幾天了,他們都感覺"那東西"不可能還留在這一帶了。"儘管我們這裡問題不大了,但這種危險品,無論在哪裡闖了禍,都是很可怕的。""這'東西',完全有可能不在金山了,說不定已被帶到上海以外了呢!"他們表示,只要放射源沒被找到,許多擔心就無法消除。 憂慮之下,揣測叢生。在施三路一家理髮店內,一位理髮師告訴記者,近來很多人紛紛琢磨放射源丟失事件的"疑點"。比如,對丟失放射源的司機自稱凌晨4點半在街邊吃飯這種說法,這位理髮師就嗤之以鼻道:
"這種時間哪有人吃飯啊?哪裡還有小店開得這麼早呢?怎麼可以相信這種說法呢?"各式各樣的"疑雲"在這一帶蔓延開來,長久縈繞在當地居民焦慮的心裡。
在憂心忡忡的市民面前,當地公安部門卻三緘其口。
事發當地的蒙山路派出所的民警,不耐煩地將記者"請"了出去。記者再趕到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政治處採訪,有關負責人說完"高度重視"、"尚無線索"後,也同樣以一句"要問上級"拒絕了記者的追問。
金山公安部門一再表示,此舉出於"統一口徑"的無奈。然而這樣的"無奈",給一直盼著答覆的當地居民帶來的,只能是失望。
龍勝路一位居民說,他曾致電派出所詢問放射源查找進展如何,卻沒有得到任何答覆便被掛斷了。"不會影響案件偵破的問題,為什麼也不願意告訴老百姓呢?"
"懸賞"加"查房",卻至今無果,金山區居民高懸著的心一直沒有放下。
現在,金山區居民的見面問候語變成了:"今天找到沒有?"
小小硒塊威脅公眾安全 管理漏洞讓人觸目驚心
老百姓如此關切不無道理。因為"放射源"三個字,透出的威懾力讓人震驚。
5月29日上海金山丟失的放射源是一顆很小的硒塊,它放置在一隻白色鋁合金箱子裝著的一部工業探傷儀中,是這一儀器用來製造射線的核心放射源。小小一塊硒,一旦被人不慎取出,其發出的穿透力極強的伽瑪射線,將會立即危及接觸者的生命,同時產生的輻射也會影響一定範圍內居民的身體健康。讓人更為擔心的是,如果有人惡意將它置於公共場所,後果就不堪設想。 資料還顯示,臺灣地區和美國曾發生過幾起放射源被熔入金屬的事故。這次上海金山丟失的放射源也同樣面臨這樣的危險,如果被拾荒者拿去賣到廢品站,送到回收廢鋼鐵的地方熔煉,再將這樣的鋼鐵用於建造房子,那就會造成二次輻射汙染。
同樣讓人震驚的,是這次放射源丟失事件所暴露的諸多管理漏洞。
在採訪中,有關專家和居民對此次放射源丟失事件發出了一連串"問號":
--為什麼放射源的運輸和保管如此簡單、隨意?按照《中國放射性汙染防治法》第31條的規定,放射性物品的存放應當"採取有效的防盜措施",同時"指定專人負責保管"。然而據調查,那位將放射源丟失的司機卻在凌晨4點多離開載有放射源的貨車,獨自到路邊吃飯,回到車中後又合眼酣睡了近4個小時。整個過程中,裝有放射源的車廂始終未鎖車門,車中物品對盜賊而言唾手可得。 --為什麼丟失放射源的那家公司沒有經過合法註冊?與警方一起在尋物啟事上署名的失主--上海通用無損檢測有限公司其實還從未在工商部門進行過註冊登記,幾位當地居民連呼"不可思議"。 有人撥打"114"確認了這一情況後,搖著頭說:"真是難以想像,這樣的公司也能輕鬆買到帶有放射源的危險品!"
--對危險品的管理,為何會如此不規範?金山區一位姓餘的居民說:"一直都太平慣了,很容易對安全隱患視而不見。"他說,由於長期以來缺乏防備突發危險的心態,一些單位對可能發生的潛在之災漠然置之,隨意簡化了許多必要的規範,從而給公眾安全造成了諸多隱患。
我國放射源隱患量大面廣,急需整改
問題的嚴重性還在於,"上海金山事件"並非個例。
比如:2003年9月7日,吉林九臺水泥廠將一份放射源(銫-137)丟失,後在一廢品收購站找到;2004年2月6日,西北電力建設第一工程公司的一份用於金屬探測的放射源被盜,10天後在一家鋼廠發現,丟失的放射源已在此被熔煉……
在上海的金山區街頭,人們議論最多的人仍然是「放射源」話題。
放眼全國,以往每年發生的放射源被盜事件有20多起,僅今年頭四個月就已發生9宗。
據上海市環境保護局副局長嚴舜鈞介紹,與許多市民的想像不同,放射源的使用其實相當普遍,比如醫院治療、工業探傷、測厚測料等工作,都會用到帶有放射源的裝置和設備。用源分散以及用源領域廣泛,為放射源的管理安全留下了一定隱患。據了解,上海目前約有1200家使用放射源的單位,佔到全國用源單位的八分之一左右,其中使用密封性和開放性放射源的單位約300家,另有約900家單位使用射線裝置。
國家環保總局核安全與輻射環境管理司的李幹傑司長向媒體介紹說,我國擁有放射源的單位有8300多家,放射源總數達到63000多枚,這其中還未包括危害更大的"無主之源"。 這些數字,對我國的放射源管理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造成放射源隱患的原因,歸根結底在於管理不善。上海一所大學過去曾發生過7人違章進入放射源室操作的事故,雖在30秒內撤離,但仍有二人因醫治無效而死亡,原因便是在於漠視操作程序,造成管理措施不到位。
說來也巧,在此次上海金山放射源丟失之前,今年4月國家有關部門牽頭在全國發起了清查放射源的專項行動。5月28日,上海剛剛召開了清查工作的動員大會。然而這場大會並未帶給放射源使用者足夠的警示,竟然在10多個小時後就發生了放射源丟失事故。
上海市輻射環境監理所是上海市環保局直屬事業單位,主要承擔全市輻射環境保護監督,管理、監測,科研和放射性廢物收貯等工作。該所一位負責人認為,解決放射源的安全隱患,既不缺乏政府的重視,因為國務院已經將放射源的監管職能由衛生部門調整到環保部門與核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並合併在一起;也並非無法可依,我國《放射環境管理辦法》、《城市放射性廢物管理辦法》等有關的管理條例,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生效。問題的實質在於,在那些責任心不強的單位和個人面前,再多的法規也會成為一紙空文。 沒有程序就體現不出責任。專家強調指出,只有嚴格把好一個個關口,嚴格執行一項項程序,法律和規範才能真正落到實處,才能從根本上消解公眾安全的諸多隱患。(完)
轉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