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南京放射源丟失:放射源使用,慎而不懼—新聞—科學網

2020-12-05 科學網

 

■本報記者 胡珉琦

5月8日,位於南京的中石化第五建設有限公司在衝洗管道探傷照片時意外發現X光片未曝光,從而引出了放射源銥-192丟失事件。後於5月9日凌晨1點向南京市環保局報案,南京市環保局在 5月10日通過 官方微博「@南京環保」向社會公布了該事件。這類平日裡離老百姓生活非常遙遠的高活度核素製品突然來到開放環境中,難免會讓當地公眾產生一些恐慌心理。不過,人們不必過分擔憂,放射源的危害也不是那麼容易產生的。

放射性物質不等於放射源

此次丟失的銥-192被稱為是放射源,那麼它與人們通常理解的放射性物質是什麼關係?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副教授郭秋菊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解釋,放射性物質與放射源並不是一個概念。放射性物質是指在自然界中能向外輻射能量,發出射線的物質。「放射性物質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早在地球誕生之時起,它們就已經出現了。 」

郭秋菊說,我們日常生活的環境中,例如土壤、巖石、水裡面都含有放射性物質,光土壤中就有幾十種。再如宇宙射線進入大氣層時,高能粒子會與空氣中的氮、氧等成分發生作用,從而產生一些放射性物質。「可以說,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接觸這些放射性物質,因為它們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進入人體,不管是進食、喝水還是呼吸。比如,每個人體內都含有一定量的鉀-40,鉀是人體內常量元素,含量較多,而鉀-40是人體受天然核輻射的主要來源之一。」

在她看來,天然的放射性物質並不可怕,因為一般情況下,能真正與人體接觸的量很小,對普通人來說不會構成健康危害。

放射源應用廣泛

既然放射性物質能釋放射線,人類就希望能夠利用這些射線為生產、生活服務,可怎樣才能獲得這些射線呢?郭秋菊說,這時候就需要用天然或人工放射性核素製成的、以發射某種射線為目的的製品。也就是說,放射源是放射性物質經過人為製備而成的,它的主要特點就是能夠不斷地提供有實用意義的輻射。

放射源在工業生產、醫療等領域應用廣泛。郭秋菊介紹道,例如在生產紙張的大型工廠中,靜電是一種很大的潛在的危險,通過放射源釋放α射線可以用來消除靜電;在賓館、單位以及各種公共場所中,常見的煙霧報警器就需要用到鋂-241這種核素;放射源還能用於電源,在心臟起搏器中,它能長期供應微弱電源。

此次丟失的銥-192,與鈷-60、銫-137一起都是工農業生產中探傷機的必備品。郭秋菊說,所謂的探傷指的是探測金屬材料或部件內部是否有裂紋或缺陷,結構是否完整。由於人類肉眼是無法觀察到金屬材料內部的情況的,因此需要一雙「眼睛」去發現,「眼睛」藉助的光線就是射線。由於要穿透厚厚的金屬表面,放射源一般需要發射穿透力較強的γ射線。如果金屬內部有任何異常,射線就會發生變化,探測設備就會以成像或者一定的數據形式表現出來。

國際原子能機構根據放射源活度的大小,或者對人體可能的傷害程度,將其分為5類:Ⅰ類放射源屬極危險源,Ⅱ類放射源屬高危險源。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下,人接觸了這兩類放射源,短時間內就會造成嚴重損傷甚至死亡,銥-192就屬於Ⅱ類放射源。Ⅲ類放射源屬中危險源,接觸一段時間也可能造成永久性損傷甚至死亡。Ⅳ類放射源屬低危險源,Ⅴ類放射源屬極低危險源,不易對人造成永久性損傷。

放射源防護百密一疏

對於放射源的保存和防護有非常嚴格的規定。郭秋菊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工業用的放射源首先需要用鉛罐或者鉛室來隔離輻射,不用時必須馬上密封。一些專門用來照射的放射源平時會放在專用的水井中,並有一套安全連鎖裝置自動控制它的使用和保存,即使是使用時,空間也是密閉的,不與人接觸。

除此之外,國家對於放射源的管理是非常嚴格的,登記、購買、報廢、轉讓每個環節都需要申報。二類以上的放射源保存倉庫都需要安裝攝像頭進行監控。環保部門還會定期檢查,每年所有的放射源都要進行年檢,從業人員還要定期接受專業培訓。

但是百密一疏,放射源丟失事故還是沒能完全避免。

放射源一旦丟失,產生的實際危害程度取決於放射源本身的活度以及與人的距離。郭秋菊說,放射源照射的劑量率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距離增加一倍,劑量就會減小到原來的四分之一。

至於安全回收放射源,則需要藉助專業放射源定位儀器。郭秋菊指出,專業人員在最終鎖定位置、收回放射源的操作過程中需要考慮暴露時間的問題。

此次專家團隊在回收銥-192時就採用了梯隊突擊搜索方式:第一梯隊帶探測儀器進入,將藏匿在草叢裡的放射源從兩平方米區域縮小到1平方米範圍內;第二梯隊再將範圍縮至1平方米,儘可能確認放射源所在位置;第三突擊小組將1平方米內的所有雜物迅速清理出來並放在一邊;第四小組在草叢中將放射源銥-192抖出,隨後立即撤出至安全地帶;最後,第五梯隊才帶上儀器和鉛罐,用儀器確認核實為遺失放射源並將其放入鉛罐。每個梯隊人員進入暴露時間沒有超過2.5分鐘。

《中國科學報》 (2014-05-23 第16版 探索)
 

 

相關焦點

  • 放射源使用,慎而不懼
    原標題:放射源使用,慎而不懼   5月8日,位於南京的中石化第五建設有限公司在衝洗管道探傷照片時意外發現X光片未曝光,從而引出了放射源銥-192丟失事件。後於5月9日凌晨1點向南京市環保局報案,南京市環保局在 5月10日通過 官方微博「@南京環保」向社會公布了該事件。
  • 南京放射源丟失引關注 河南環保廳排查放射源
    目前,全省有放射源近7000枚,監管任務量在全國排前十位。  省環保廳:全省放射源都處在可控範圍內,輻射環境處於安全狀態。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鄭筱倩  南京丟失的放射源已被回收,接觸人員入院治療。
  • 南京四天找回丟失放射源
    前晚,有網友在微博發圖稱,南京某單位丟失一枚放射源。昨日上午,南京環保局證實一家公司在南京市六合區丟失放射源銥-192一枚,下午該放射源被找到挖出,放入安全箱。目前,暫未發現人員受輻射損傷。
  • 南京放射源丟失事件續:丟失地不會受到汙染
    丟失事件9日凌晨上報環保局  據南京市環境保護局通報,7日早上4點,天津宏迪檢測公司在南京中石化五公司預製場,使用一枚銥-192(2類放射源)作業完畢,收源時發生機械故障。現場工作人員以為源已回收,攜設備回公司。當8日晚上7點請維修人員維修時,發現內部沒有放射源,當晚23:00報案,9日凌晨1點報南京市環保局。
  • 南京丟失放射源已找到放射源有什麼危害?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南京丟失放射源已找回 尚未發現人員受傷 來源:新快報 據南京市環境保護局官方微博南京環保消息,2014年5月7日,天津宏迪工程檢測發展有限公司在位於南京浦六北路188號的中石化第五建設有限公司院內進行探傷作業期間,丟失用於探傷的放射源銥-192一枚。
  • 南京放射源丟失3天後找回 有人接觸後丟棄
    周啟甫表示,南京市環保局9日凌晨接到該事故報告,立刻通報環保部,因為丟失的放射源處於裸露狀態,銥-192又屬於二類放射源,即高危險源,因此環保部將此事故定性為重大事故級別,啟動相應應急預案,其昨日清早飛至南京,對現場進行事故綜合分析、方案制定等技術指導支持。
  • 南京找到放射源銥-192 疑保管不善丟失(圖)
    專家介紹,放射源放置在一個類似手鍊的密閉容器內。  央視截圖  綜合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導  南京丟失的一枚用於探傷的放射源銥-192找到了。  丟失放射源大小如黃豆  南京市環境保護局10日中午發布消息稱,5月7日,天津宏迪工程檢測發展有限公司在位於浦六北路188號的中石化第五建設有限公司院內進行探傷作業期間,丟失用於探傷的放射源銥-192一枚。  對於南京市為何7日發現放射性物質丟失而在10日才通報?參與現場處置工作的工作人員表示,原因正在調查之中。
  • 南京放射源丟失事件還原 大蘇網四問解讀網友質疑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楊衛東在接受《新聞縱橫》採訪時說到,南京市相關部門在這起事件當中的應對,顯然是不到位的。 為何7日丟失9日才公布?南京環保局9日才接到事故報告南京環保官微在回應網友質疑為何信息披露滯後時回復稱,企業在8日才發現遺失,9日凌晨報案給環保部門。
  • 官方公布南京「丟失放射源銥-192」事件處理流程
    ,介紹環保部門應急處置南京「丟失放射源銥-192」事件全部流程。至此,處置小組確定放射源已經不在廠區及附近,準備將搜尋的範圍擴大,用「人海戰術」尋找放射源。  5月10日上午,負責搜尋的2個小組在廠區兩公裡外的野地中發現疑似目標,10點30分鎖定放射源在2平方米範圍內。經核實,被尋找定位的放射源的特徵值與丟失的銥-192源一致,可以確認,已被鎖定在2平方米範圍內的就是一度丟失的銥-192。
  • 南京放射源丟失事件受害人受輻射落下終身殘疾
    兩年前,天津宏迪工程檢測發展有限公司在南京進行探傷作業期間,丟失一枚放射源銥-192。此事一度震驚全國,引起了普遍的關注。揚子晚報也對此事進行了連續報導。儘管後來這串鏈狀物被找回,但當初撿到後又丟棄銥-192的南京葛塘街道居民王尚文卻因銥-192輻射受傷嚴重。近日,記者採訪得知,王尚文經過兩年的治療,受經濟條件所限,已於今年6月初回家休養。
  • 南京丟失放射源「回籠」 後續將調查事因並追責
    南京環保微博圖片  一枚丟失的僅有黃豆大小的放射源,昨天牽動了許多南京人的心。這枚7日天津某公司在南京丟失的放射源銥-192在昨天下午終於被專業人員搜尋到,並安全回收放入鉛罐,帶回實驗室。南京市環境保護局官方微博也證實,已經成功將丟失的放射源找出,目前未發現有人員受到輻射損傷。
  • 上海放射源離奇丟失無下落 放射源隱患讓人懸心
    6月7日下午,記者來到上海金山區龍勝路、施三路路口,這裡是放射源的丟失地。  窄窄的施三路上,碎石、雜草滿目,行人並不多見。抬眼望去,路邊牆上貼著的尋物啟事赫然在目。記者剛走近某住宅區的大門,站在街邊不遠處的六、七位居民快步圍攏過來問道:"你們是記者吧?"未待記者開口,他們便紛紛激動地說開了。  "已經過去十幾天了,還是沒有找到!"  "我看不可能找到了。
  • 南京丟失放射源引關注 正排查可能近距離接觸人員
    據南京市環保局公布,由於當地地形複雜,放射源近似黃豆大小,搜尋人員不能長時間近身,放射源尚不能在短時間內回收。相關部門正周密排查可能近距離接觸放射源的人員,做好醫療觀察。  7日,天津宏迪工程檢測發展有限公司在位於南京浦六北路188號的中石化第五建設有限公司院內進行探傷作業期間,丟失用於探傷的放射源銥-192一枚。
  • 專家:江蘇發生的遺失放射源事件數量並不多
    專家:江蘇發生的遺失放射源事件數量並不多   中新網南京5月10日電 (記者 朱曉穎)針對南京一企業丟失放射源一事,南京理工大學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輻射防護與環境保護系主任唐雙凌10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江蘇省發生的遺失放射源事件數量並不多,有時一年發生一、兩起丟失三類放射源事件。
  • 南京全市使用放射源單位115家 大多是固定裝置
    在我市,化工企業、水泥企業、醫院、科研院校等也使用放射源。比如省腫瘤醫院就是Ⅱ類源的使用單位,鼓樓醫院是Ⅲ類源的使用單位。在化工企業,放射源會作為液位計、料位計使用。射線裝置數量比放射源更多,醫院的X光機就是射線裝置。相對來說,射線裝置的輻射危害較小。放射源和射線裝置最大的區別是,前者是不間斷地發出射線造成輻射,後者只是在通電使用時產生一定輻射。
  • 南京舉行搜尋處置丟失「放射源」演練 無人機和機器人「登場」
    應急機器人「挪動」著履帶,「徘徊」至「放射源」附近。 朱曉穎 攝中新網南京4月17日電 (記者 朱曉穎)一場搜尋處置丟失「放射源」的演練17日在南京舉行。體積龐大的空中巡視無人機、探測及抓取放射源的應急機器人等先進設備悉數「登場」。
  • 再現5.7南京放射源丟失事件?引多省關注!
    「7月26日上午8時,安徽省環保廳接到報告稱,在合肥市蜀山區安徽探傷公司發現1枚銥-192探傷用的放射源丟失,根據我省輻射事故應急預案,省、市兩級政府立即啟動了輻射事故Ⅰ級處置響應。」原來,這是安徽省舉行的一次輻射事故應急綜合演練。本次演練在全國32個省進行實時觀摩,環保部遠程指揮點評。在各方的指導下,各項指標任務順利完成。
  • 媒體曝光放射源丟失原因:工人未按要求進行檢測
    前天,南京丟失了87小時的放射源找到後,國家環保部也定性此次事件為重大輻射事故。很多人的心中都有疑問,管理相當嚴格的放射源怎麼會丟失呢?事故原因的真相是什麼?為何37小時之後才披露?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楊衛東在接受《新聞縱橫》採訪時說到,南京市相關部門在這起事件當中的應對,顯然是不到位的。  昨天,南京環保官微回應了網友質疑為何信息披露滯後的原因:5月8日晚上7點請維修人員維修時發現內部沒有放射源,23:30時報案,9日凌晨1點報市環保局。南京市環保部門在及時逐級上報的同時,立即派出專業技術人員於1小時後的凌晨2點即趕赴丟失現場。
  • 環保部回應南京丟失放射源事件:將開展專項檢查
    環保部回應南京丟失放射源事件:將開展專項檢查 2014-05-15 13:42:39責任編輯:王永吉   中新網5月15日電 據環境保護部網站消息,近日,天津宏迪工程檢測發展有限公司在南京市開展探傷作業期間,非法僱用無資質人員開展γ射線探傷作業,嚴重違反操作規程,導致一枚Ⅱ類放射源丟失
  • 南京一放射源丟失3天昨找回 遲來的公布遭質疑
    文件稱,南京某單位丟失一放射源,要求江蘇省衛生廳有關醫院一旦發現受放射源影響的類似患者,速與南京定點收治醫院聯繫。  該文件截圖迅速引起當地網友關注。昨日中午12時左右,這則消息得到南京市環境保護局的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