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江蘇發生的遺失放射源事件數量並不多

2021-01-20 中國新聞網

專家:江蘇發生的遺失放射源事件數量並不多

  中新網南京5月10日電 (記者 朱曉穎)針對南京一企業丟失放射源一事,南京理工大學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輻射防護與環境保護系主任唐雙凌10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江蘇省發生的遺失放射源事件數量並不多,有時一年發生一、兩起丟失三類放射源事件。

  根據南京官方發布10日上午發布,2014年5月7日,天津宏迪工程檢測發展有限公司在位於浦六北路188號的中石化第五建設有限公司院內進行探傷作業期間,丟失用於探傷的放射源銥-192一枚。經全力尋找,10日上午10:30已鎖定放射源,採取安全措施並組織回收。暫未發現人員受輻射損傷。相關部門正周密排查可能近距離接觸放射源人員,做好醫療觀察。

  對江蘇省境內使用放射源的場合,他表示,除了核電站,最主要是在醫院,放射性科室會做一些癌症、腫瘤的掃描和治療,但對放射源劑量都是嚴格控制的;其次是工業探傷,使用比較零散;還有一些輻射加工單位。「這些單位都是重點防範的」。

  「使用單位的保管工作是非常嚴格的。相對而言,探傷用放射源比較容易丟失,因其經常用於工地檢測、是移動性的放射源。」他說。

  丟失的放射源會不會對附近居民身體造成損傷?唐雙凌解釋說,放射源(等級)分為五類,一類源放射性最強,此後依次衰減,丟失的、用於工業探傷的放射源可能屬於三類源,算是危險性較高的放射源,長期接觸會導致人體患疾,短時內可能會造成血液中白細胞數量下降,但應不會短時內致死。

  記者查詢的相關資料顯示,國際原子能機構根據放射源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程度,將放射源分為5種,一類放射源屬極危險源,二類放射源屬高危險源,三類放射源屬中危險源,四類放射源屬低危險源,五類放射源屬極低危險源。在中國被盜或失控的放射源多數屬於四類或五類放射源。

  唐雙凌表示,放射源對人體致害程度,與放射源強度、衰變時間、人體接觸時間等因素相關。不論如何,近距離、長時間接觸放射源,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這是毫無疑問的。

  他解釋道,輻射加工站用的一類源較多,工業探傷類主要用三類源,四、五類源會在一些科研單位中進行使用。

  他提醒公眾,中國國內外都曾發生過因好奇撿拾放射源給當事人造成嚴重傷害的案例,但無需恐慌,建議民眾少接觸來歷不明的金屬,外面精美、夜間發光的物體也要儘量少接觸,如需接觸,最好事先到相關機構對其進行檢測。(完)

相關焦點

  • 專家解讀南京放射源丟失:放射源使用,慎而不懼—新聞—科學網
    -192丟失事件。再如宇宙射線進入大氣層時,高能粒子會與空氣中的氮、氧等成分發生作用,從而產生一些放射性物質。「可以說,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接觸這些放射性物質,因為它們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進入人體,不管是進食、喝水還是呼吸。比如,每個人體內都含有一定量的鉀-40,鉀是人體內常量元素,含量較多,而鉀-40是人體受天然核輻射的主要來源之一。」
  • 南京丟失放射源「回籠」 後續將調查事因並追責
    南京理工大學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輻射防護與環境保護系主任唐雙凌表示,放射源(等級)分為五類,一類源放射性最強,此後依次衰減,丟失的、用於工業探傷的放射源屬於二類源,算是危險性較高的放射源,長期接觸會導致人體患疾,短時內可能會造成血液中白細胞數量下降,但不會短時內致死。
  • 放射源使用,慎而不懼
    原標題:放射源使用,慎而不懼   5月8日,位於南京的中石化第五建設有限公司在衝洗管道探傷照片時意外發現X光片未曝光,從而引出了放射源銥-192丟失事件。後於5月9日凌晨1點向南京市環保局報案,南京市環保局在 5月10日通過 官方微博「@南京環保」向社會公布了該事件。
  • 南京放射源丟失事件續:丟失地不會受到汙染
    昨天下午15時21分,南京市環境保護局還原了放射源銥-192丟失事件的過程,並表示丟失地的水、氣、土壤環境都因為放射源被拿走而不會受到汙染。  丟失事件9日凌晨上報環保局  據南京市環境保護局通報,7日早上4點,天津宏迪檢測公司在南京中石化五公司預製場,使用一枚銥-192(2類放射源)作業完畢,收源時發生機械故障。現場工作人員以為源已回收,攜設備回公司。當8日晚上7點請維修人員維修時,發現內部沒有放射源,當晚23:00報案,9日凌晨1點報南京市環保局。
  • 官方公布南京「丟失放射源銥-192」事件處理流程
    陸繼根介紹,江蘇目前有放射源數千枚,對放射源管理也是異常嚴格,「從這幾年來看,放射源丟失發生的機率逐年下降,已經接近國際相關標準。」後來其中的7600多枚被轉移到了國家的研究處置場,留在江蘇的不足700枚。  陸繼根說,若使用單位放射源需要轉移、轉讓,必須到相關部門進行備案審批。與此同時,使用單位每年要將人員可能受到照射情況進行報備。
  • 放射源「失而復得」不應是事件的結束
    公眾懸置半空的心,終於可以放下了,但我們又不能止於放心,因為放射源的許多公共安全問題引起高度關注。    首先,信息公開不及時已引起諸多批評。放射源丟失的時間是在5月7日,新京報報導稱,9日凌晨涉事企業即報案給當地環保部門,但環保部門並未向外界及時公開信息,直至9日晚22時46分,微博上有網友發布一張江蘇省衛生廳緊急通知的文件截圖,要求醫院留意受放射源汙染的類似患者。
  • 南京放射源丟失事件還原 大蘇網四問解讀網友質疑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楊衛東在接受《新聞縱橫》採訪時說到,南京市相關部門在這起事件當中的應對,顯然是不到位的。 為何7日丟失9日才公布?南京環保局9日才接到事故報告南京環保官微在回應網友質疑為何信息披露滯後時回復稱,企業在8日才發現遺失,9日凌晨報案給環保部門。
  • 上海放射源離奇丟失無下落 放射源隱患讓人懸心
    今年5月29日,上海市金山區丟失了一個危險的放射源。經過10多天的地毯式搜尋和懸賞回收,這一放射源仍然杳無蹤影。截至記者發稿時,上海各方仍在全力尋找那個裝有硒塊的黑色圓柱體。而這一事件再次引發人們關注我國的放射源隱患。
  • 江蘇在用放射源達8000枚數量全國最多 全程有監管
    江蘇省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管理局局長陸繼根也表示,江蘇在用放射源達八千枚、為全國最多,放射源從「出生」到「死亡」受全程跟蹤監管。並且,江蘇已連續三年沒有發生一起放射源丟失事故。    陳蒙蒙表示,江蘇丟失放射源的事故偶有發生,有的是刑事案件,比如偷盜,有的是放射源使用單位管理混亂,不法分子將放射源當做廢鋼賣掉等。
  • 再現5.7南京放射源丟失事件?引多省關注!
    據悉,本次演習的情景設計是同時發生兩起輻射事故。一起是合肥的移動無損檢測企業未按規定操作導致的放射源丟失,一起是蕪湖的源罐被盜。      此次演習在情景設計中設定兩地2枚放射源被盜,其中,1枚是Ⅱ放射源,為高危險源。另一枚是屬Ⅳ放射源,為低危險源。這兩類放射源在安徽省大量使用,且移動使用頻繁,發生事故的潛在風險大。
  • 時空連線:放射源失蹤之後(組圖)
    重要的是,這個箱子裡裝有一個黑色圓柱體鐵質物品,這件物品就是整個探傷儀製造伽馬射線的核心放射源——硒塊。一旦箱子被打開,看不見,摸不著,但穿透性極強的伽馬射線,輕則傷人肌體,重則要人性命。目前,上海金山縣的大街小巷,甚至每隔3、5米就貼有一張這樣的尋物啟示,普通市民也在緊急關注著這件遺失物品的下落。  上海市民:看過尋物啟示,直到政府在找這個東西。
  • 南京放射源丟失事件受害人受輻射落下終身殘疾
    警方查明,丟失放射源銥-192事故,主要是因為天津宏迪檢測公司的4名工作人員違規操作和保管造成的,涉嫌危險物品肇事的4名相關責任人隨後被採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   南京市環境保護局當時的通報稱,7日早上4點,天津宏迪檢測公司在南京中石化五公司預製場,使用一枚銥-192(2類放射源)作業完畢,收源時發生機械故障。現場工作人員以為源已回收,便攜設備回公司。
  • 南京放射源丟失引關注 河南環保廳排查放射源
    事件  南京放射源丟失事件引關注  據媒體報導,5月7日,天津宏迪工程檢測發展有限公司在南京市浦六北路的中石化第五建設有限公司院內進行探傷作業期間,丟失一枚用於探傷的放射源銥-192。  王爭亞坦言,目前全省有放射源近7000枚,其中危險性較高的二類放射源有900多枚,佔到總數的1/8。「監管任務量至少在全國排前十位,工作量非常大。」王爭亞說。  放射源長什麼樣?  放射源一般都裝在特殊設計的專用容器內,以防止對人體造成傷害。
  • 放射源!你在寧夏還好嗎?
    5月7日,南京丟失放射源銥-192一枚。當地立刻出動環保、公安、衛生等多部門人員,採取人海戰術和車輪戰,經過3天的全力搜尋,最終將這個放射源安全回收。放射性事故總讓人產生莫名的恐慌。那麼,寧夏是否有這類物質,它的使用和監管現狀究竟如何呢?連日來,新消息報記者深入放射源使用、管理領域和監管部門,了解了相關情況。
  • 南京放射源丟失3天後找回 有人接觸後丟棄
    他接受新京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發生丟失放射源事故後,首先要保障放射源的安全,通過儀器測量相關區域,縮小範圍,最終確定的放射源的地點,是2平米左右的草叢,草很深,而放射源很小,直徑8毫米,長度15釐米,像項鍊。因為放射源是裸露的,人不能長時間近距離靠近,因此採取了多種防護措施。
  • 廢物庫放射源安全 探訪江蘇核安全局(圖)
    原標題:廢物庫放射源安全 探訪江蘇核安全局(圖) 江蘇省城市放射性廢物庫庫區全貌  5月12日,在江蘇省環保廳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江蘇省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管理局局長陸繼根透露,每一個放射源都有編碼,其從「出生」到「死亡」都有全程信息化監管,最後
  • 江蘇放射源突破八千
    《金陵晚報》消息記者日前從省輻射環境管理站了解到,截至2006年6月底,我省已有「涉源」單位999家,放射源8071枚
  • 哈爾濱居民撿回放射源 100多人受輻射一人死亡
    經初步調查,建國北頭道街8號一樓一住戶把一個類似「軸承」的金屬棒撿回家,致使包括該住戶妻子和兒子在內的100多名附近居民受到輻射。   此次事故發生後接受檢查的114名居民中,現還有5人身體指標有所改變。在事故中受到輻射的兩名小患者趕赴北京接受進一步的檢查,他們已暫時脫離了危險。   目前有關部門正在調查放射源的來歷,積極查找丟失放射源的責任人。
  • 放射源出沒請注意,看到不要亂撿
    放射源丟失事件不是頭一回,也很難說是最後一次。一旦造成輻射事故,對於身心上的損害將難以挽回。專家分析,此銥源已經歷兩個半衰期,活度為II類源下限,在完全無遮蔽情況下,相距30米外,對人體不會造成傷害。 硒-75放射源 南京金陵檢測公司是一家依靠放射源對金屬進行探傷檢測的企業,2006年7月,由於管理不善將一枚硒-75放射源丟失在山東,一名工人無意間撿到後造成嚴重損傷。圖為遺失的硒-75放射源,看起來酷似手鍊。 放射源有什麼用? 在醫學方面放射源廣泛用於醫學診斷、治療和消毒滅菌。
  • 南京找到放射源銥-192 疑保管不善丟失(圖)
    專家介紹,放射源放置在一個類似手鍊的密閉容器內。  央視截圖  綜合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導  南京丟失的一枚用於探傷的放射源銥-192找到了。  南京市環境保護局在通報中說,接到企業報案後,當地多部門成立專項處置小組,全力以赴查找放射源。 10日上午10點30分,鎖定放射源在2平方米範圍內,並採取安全措施組織回收。據報導,丟失的放射源近似黃豆大小。  現場指揮部準備了兩套方案,一是使用專業設備,二是採用「人海戰術」。因為調用設備需時較長,最終採用人工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