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夠走運,在海邊散步時,可能會撿到一種幾乎和黃金等價的蠟狀物質——龍涎香。
龍涎香非常稀有,幾千年來,它都是頂級香料中的王者。
清代《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述,龍涎香留香持久,「和香焚之,則翠煙浮空不散。」
龍涎香,是我們的叫法,因為古人認為,此物由海中蛟龍所出。
歐洲人把龍涎香叫做「琥珀香」,羅馬人叫做「撒克」,法國人叫做「黃色的香料」,英國人叫做「灰琥珀」。
其他香料無法比擬的龍涎香,珍貴到了什麼程度呢?
曾經國際香水協會,一度禁止使用龍涎香,就是因為它太稀有。
關於龍涎香的來歷,一直是個謎。
直至20世紀以後,研究人員才發現,龍涎香其實是抹香鯨糞便。
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
經過多年追蹤,海洋學家嘗試還原龍涎香的生成過程。
在研究了17 頭死去的抹香鯨,以及它們胃裡殘留的40個種類約29000隻魷魚殘骸後,終於有了新發現。
首先,龍涎香並非只是抹香鯨糞便。
魷魚是抹香鯨喜歡的食物,但是,魷魚口器經常得不到完全消化,這些殘留物,混同抹香鯨體內物質,在分泌物作用下,形成表面光滑結實的塊狀物。
這些塊狀物,就是龍涎香的初級版本。
整個過程和珍珠形成過程相似,不過,並不是每一頭抹香鯨,都有機會產生這種塊狀物,機率將近百分之一。
大約每100 頭抹香鯨只有1 頭會出現這種情況,這也正好解釋了為什麼龍涎香如此稀少。
然後,由未消化魷魚口器,形成的塊狀物,被抹香鯨排除體外後,龍涎香的「製作工藝」才剛剛開始。
它表面呈黑色,密度比海水小,因此被海流帶著四處漂流。
漂流的同時,它自身也在發酵,被海水氧化,被陽光降解,被波浪侵蝕……
這個過程會延續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直到最終被衝到了一處海灘上等待著被人們發現。
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些「年份不夠」的,被衝上海灘,
因為不成熟,很遺憾,並沒有成為龍涎香。
撿到龍涎香,靠運氣;
成為龍涎香,也要靠運氣!
由於龍涎香生成方式特殊,目前,獲得天然龍涎香的途徑,唯有在海邊偶遇。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早在兩百年前,法國化學家P.J.佩爾蒂埃和J.B.卡芳杜,就開始嘗試用科學實驗的方式,人工合成龍涎香。
這兩位大佬,曾經從金雞納樹皮中分離出抗瘧成分——奎寧,為人類找到了抵抗瘧疾的靈丹妙藥。
不過,通過複雜而細緻的研究工作,P.J.佩爾蒂埃和J.B.卡芳杜,只得到了一種白色晶體,遠遠達不到龍涎香的品質。
雖然兩位大佬失敗了,但後來的化學家們,並沒有停止研究龍涎香。
最後,科學家們終於弄明白,龍涎香之香,並不是由它本身產生。
當龍涎香暴露在空氣中,會進一步氧化降解和光降解,
令人迷醉的香味,就是在二次降解中,產生的全新混合物。
這種混合物主要有四種成分:
一種叫作二氫紫羅蘭酮,它散發強烈的菸草氣息;
一種叫正丁醛衍生物,聞起來是海水的味道;
一種叫作α-龍涎香八氫萘醇,來自於魷魚殘留,和抹香鯨體內分泌物殘渣;
一種叫作萘並呋喃,這才是龍涎香最獨特的成分,所以,這種成分又被稱為「龍涎香氧化物」。
既然了解龍涎香的化學特性,那麼,就早早量產吧!
實際上,並不能。
首先,合成龍涎香的香味,怎麼也比不上天然龍涎香,
無論是實際感受,還是心理作用,總之,市場不認可。
其次,即便是合成龍涎香,生成這種「龍涎香氧化物」,並不便宜。
成本高,市場不認可,合成龍涎香變得得不償失。
因此,龍涎香依舊是高貴的、難以複製的、充滿神秘感的——
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