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似鯰魚渾身斑點,重達30斤,被誤認成外來物種,價格卻貴得離譜

2021-01-09 農夫也瘋狂

導讀:長有鬍鬚,渾身斑點,重達30斤,被誤認成外來物種,120元1斤

文/農夫也瘋狂

對於釣友們來說,去垂釣的時候自然是釣到的魚越大,越會有成就感了。

只是現在野外的大魚是越來越少見了。並且因為生態環境受到了傷害,別說是大魚了,就連很多的小魚也變得罕見了。

有一種魚,它長得很像鯰魚,不僅嘴邊有好幾根鬍鬚,而且塊頭都差不多,最大的甚至能長到30多斤,但是它的身上卻布滿了斑點。

這是在過去很常見的一種淡水魚,很多人出去釣魚、撈魚就經常有它。可是現在卻變得十分罕見了,有人還把它誤認成是外來物種,卻不知它的價格貴得離譜,如今都要賣到120元一斤了。很多的釣友們,釣到了也捨不得吃。

芝麻劍的科普

鯰魚在我國廣泛分布,並且這種魚現在也因為入侵物種埃及塘鯴的關係,很多人都不敢吃鯰魚了,認為它是一種很髒的魚。其實本土的鯰魚和埃及塘鯴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並且就算是塘鯴魚,只要是乾淨環境中養殖的,其肉質也很鮮美,味道是極其不錯的。

而在廣西、四川等省份,有一種長得很像鯰魚的無鱗魚,它就是芝麻劍魚。這是一種非常珍貴的淡水魚,因為它的身型長得有點像古代的劍,並且身上布滿了像芝麻一樣的斑點,所以就得名芝麻劍。

芝麻劍是一種比較大型的肉食性魚類,它的學名叫斑鱯。芝麻劍的成魚可以長到6-10斤左右,有些大塊頭的則能長到三四十斤重。這種魚主要是生活在珠江流域一帶,其中以廣西紅水河的芝麻劍最有名氣,如今已經成為了廣西的特產。

芝麻劍的價值

芝麻劍自古以來就被民間視為珍貴的淡水魚,它的生命力非常的頑強,哪怕是離水以後也能數小時不死。

這種魚還有一大特色,就是沒有一丁點的魚腥味,反而還有一點芝麻的香味。這是因為芝麻劍體內還有香腺,會分泌出類似於芝麻的香味。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有些地方叫它芝麻劍魚,或者是芝麻香魚。

芝麻劍魚的體型狹長似劍,並且因為沒有魚鱗,烹飪起來也很方便。在它的體表是一層灰白色的膠質,清洗乾淨之後,去掉內臟就可以食用了。並且芝麻劍的肉質很鮮美,脂肪含量很高,營養也很豐富,因此具有補虛勞、益脾胃的功效。

尤其是芝麻劍的魚頭,這是最為珍貴的,民間一直傳說食用芝麻劍魚有健腦的作用,因此常用它作為招待貴賓的上等佳餚。

在過去珠江流域的河流裡面很多,很多人經常垂釣到這種魚。但是現在它卻變得十分罕見了,在好些地方都已經絕跡了。不過由於芝麻劍魚的食用價值很高,幸好有人已經人工養殖了。

芝麻劍的現狀

在市面上野生的芝麻劍魚要賣到120元以上一斤,就算是養殖的也要六七十元一斤,並且這還不是想吃就能買得到的,完全靠運氣。畢竟芝麻劍魚養殖的難度較大,關鍵是它能人工養殖,卻不能人工繁殖。

也是由於芝麻劍魚的價格貴得有點離譜,足足比海魚還要貴數倍,所以很多的釣友們在野外釣到了,也是捨不得賣的。而且現在野外的芝麻劍魚普遍都是小魚,就連七八斤重的也很少見了。之前聽一個釣友釣到了一條8斤多重的芝麻劍魚,賣了1200多元,差不多要150元一斤哦。所以釣到這種魚,也算是發一筆小財。

各位朋友們,你們當地還有這種魚嗎?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可刪除!

相關焦點

  • 珠江釣到「花斑鯰魚」,很像外來物種,渾身斑點
    珠江裡這些年成了外來物種的天堂,羅非魚、清道夫、鱷雀鱔、巴西龜... 幾乎所有的外來物種,都能在珠江找到它們的身影——並且不時有「新成員」加入.. 近日,就有一位廣東釣魚愛好者稱,在珠江夜釣時,釣獲一種奇怪的「花斑鯰魚」,疑似新的外來物種!
  • 廣西一水池裡現「外來入侵物種」,重達8斤,破壞力強
    我們都知道,生態系統是經過長期進化形成的,如果突然來了一個外來入侵物種,可能這個生態系統就會遭受破壞,如果不及時發現,可能導致嚴重破壞。比如,前段時間小編寫過一篇文章:這個文章提到了外來入侵物種帶給生態系統的危害了。今天(11月29日),在廣西柳州市河東公園的中央水池裡,打撈起來一條很肥的「怪魚」,重量估計有8斤,這條魚很可能是紅尾鯰魚,破壞力強,一口可吃下一斤重錦鯉據了解,這條怪魚頭部寬0.2米,體長約0.6米,重量估計有8斤,怪魚身體又寬又扁,桔紅色的尾鰭顯得十分搶眼,嘴邊長著幾條鬍鬚。
  • 它是外來物種「淡水鯊魚」?春節市場價180元一斤,值得養殖嗎?
    賣得很貴,一斤要180元,而且還說能夠提供種苗,可以預定,明年開春就能送達。您覺得可以養殖嗎?商家說是淡水鯊魚,進口品種,可以餵飼料,不咬人。它是外來物種「淡水鯊魚」?我一看圖片,乖乖,不得了,確實很像鯊魚,渾身和鯊魚一樣沒有鱗片,魚鰭很硬,很鋒利,如劍一般。
  • 湖南水庫,村民捕獲30斤怪鯰魚,有人稱是清道夫和鯰魚雜交體
    近日,湖南衡陽一老鄉在自己養魚的水庫捕魚時,原本投放了大量的鯽魚幾乎捕不到,卻反而撈起一條30多斤的「大嘴怪鯰魚」......「我看到像個清道夫,又像個鯰魚,好多人都說沒見過,有的人就說是清道夫和鯰魚雜交的.....」
  • 湖南水庫現30斤「怪鯰魚」,吃光水庫鯽魚,清道夫和鯰魚雜交?
    近日,湖南衡陽一老鄉在自己養魚的水庫捕魚時,原本投放了大量的鯽魚幾乎捕不到,卻反而撈起一條30多斤的「大嘴怪鯰魚」......,好多人都說沒見過,有的人就說是清道夫和鯰魚雜交的.....」
  • 柳州一公園內發現外來物種,重達8斤,一口可吃掉一斤重的鯉魚
    我們都知道維持生態平衡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整個系統都是經過長時間才形成的,如果中途遇到一個外來物種的入侵很可能就會將整個生態平衡破壞。11月29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的一公園內就發現了一條肥胖且食量非常大的怪魚,大約有8斤重,跟紅尾鯰魚非常相似,而且具有非常強大的破壞力,可以一口吃掉一條重一斤的鯉魚。據了解這條怪魚又寬又扁,尾部呈橘紅色十分搶眼,跟鯰魚一樣嘴巴附近長著鬍鬚,就在池塘內的出口水處抓魚處。一斤重的鯉魚,一口就被它吃掉了,遊得速度還非常之快。
  • 重600斤的湄公河「食人水怪」,入侵中國愣是沒超20斤,生存太難
    隨著全球化經濟發展,讓許多國家的人們之間的交流也多了起來,一些物種也耐不當地寂寞也隨之來到了他國。我國一直以來就是地大物博,環境又好適合很多生物在這裡生存,特別受那些外來的物種喜歡。像我們平日裡常見的,小龍蝦,羅非魚等,都是我們平日美食當中的最愛。這樣的物種我們也是非常歡迎來的。
  • 酷似食人魚,1年能長3斤,常被誤認成名貴海魚,5元1斤少人吃
    導讀:長得像食人魚,1年能長3斤,常被誤認成海魚,5元1斤少人吃文/農夫也瘋狂大海,總是讓很多人充滿了嚮往。其實在我國有一種魚,長得就很像食人魚,並且也有些農民就是稱它「食人魚」,它的生長很快,一年能長3斤。是一種名副其實的淡水魚,可是卻常被人誤認成名貴的海魚,在市場上5元一斤很少人買。
  • 有人洪湖釣起十幾斤「醜陋鯰魚」,網友:印度鯰魚吃不得
    ——其中有人稱這是一條「印度鯰魚」,食腐為生,千萬別吃它! 並非是什麼印度鯰魚,而是一種「美國鮰魚」 其實,這是一條外來物種
  • 吃貨網友紛紛表示,儘管我身懷元素周期表,但已經不吃鯰魚好多年
    3如何區分是本地還是外地物種1)埃及塘鯴,從顏色上來看比較偏黑色,個頭非常大,可以達到5斤以上,同時埃及塘蝨背部有很大一塊背鰭,如果這些你都分辨不出來,那麼直接看它的鬍子數量,它頭部長有4對8條鬍子,這是最典型的特徵。
  • 江西九江市都昌縣漁民捕獲巨型鱷龜 長60公分重達14斤能站立
    江西九江市都昌縣漁民捕獲巨型鱷龜 長60公分重達14斤能站立2016-03-17 09:1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江西網        瀏覽量: 3339 次與普通烏龜不同的是,這隻動物喜歡吃肉,體重14.6斤,寬約20釐米,連尾巴在一起身長約60釐米,而且面貌醜陋,猙獰恐怖,非常兇猛。
  • 印度發現吃人水怪,怪物重達200斤,專家:只怪自己造孽!
    印度發現吃人水怪,怪物重達200斤,專家:只怪自己造孽!印度大部分地區位於熱帶和亞熱帶之間,物種多樣,加上印度是一個三面環海的國家,自然海洋資源豐富,這也成就了它物種的多樣性。印度人在河水洗澡的過程中,竟然發現了能夠吃人的水怪,怪物也是相當的龐大,重量能夠達到200斤,比一個普通的成年人還重了不少,這件事迅速在印度傳播開來,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印度人也是告訴他們的孩子,儘量不要在河水裡面洗澡,免得遭遇危險。
  • 空竹愛好者舞30米長龍空竹 離心力重達五六十斤
    原標題:空竹愛好者舞30米長龍空竹 離心力重達五六十斤 30米長龍空竹舞動起來離心力重達五六十斤 練完空竹馮滿勤趕到市場裝卸貨物 在馮滿勤租住的不足10平方米的民房中,最珍貴的東西是這幾張獲獎證書 昨日上午,在西安高新區舉辦的空竹愛好者元旦聯誼會上,被譽為空竹達人的馮滿勤舞動30
  • 千島湖巨型青魚重180斤 盤點被人類活捉的大魚
    原標題:千島湖巨型青魚重180斤 盤點被人類活捉的大魚 18日上午10點左右,杭州千島湖中心湖區十多萬斤包頭魚在跳躍翻滾,捕撈隊隊員在網中發現了異常:有一條魚急速遊動,從水波和速度看,這魚一定不是包頭魚,而且體型巨大。
  • 美國「巨鯰」入侵長江,體重可達200斤,釣友:它活不過童年
    物種入侵是令世界各國頭疼的問題,世界各國多有物種入侵的例子,而我國更為嚴重。據統計我國外來生物共有283種,每年造成的損失達到了驚人的2000億,但是物種還在不斷的入侵。比如:有一種來自美國的「巨鯰」就在我國長江長江地區安家落戶,它就是斑點叉尾鮰。斑點叉尾鮰又稱溝鯰、鉗魚,屬於鯰形目、鮰科魚類。
  • 廣西一公園驚現怪魚「招財貓」,斤把重錦鯉一口一條
    經過上網查證,怪魚的身份得以確認——那是一條紅尾鯰魚,屬於外來入侵物種。記者聞訊趕到河東公園時,工作人員特地找來捲尺,對落網的怪魚進行測量,發現其體長約0.6米,頭部寬0.2米,重量估計有4公斤。記者看到,怪魚身體又寬又扁,嘴邊長著幾條鬍鬚,桔紅色的尾鰭顯得十分搶眼,工作人員正是根據怪魚的這一特點,查出了它的真實身份。
  • 常被誤認成小龍蝦,價格卻是小龍蝦的幾倍,不懂吃虧大了
    常被誤認成小龍蝦,價格卻是小龍蝦的幾倍,不懂吃虧大了夏天到了,大家最愛吃的就是小龍蝦和擼串、喝啤酒了,雖然前些年小龍蝦還是無人問津的,但是現在,偶爾吃一次感覺還是很過癮很解饞的。上個周末晚上和老公去吃了一次小龍蝦,這也是今年第一次吃,雖然吃得過癮,但是我們也知道,外面吃到的小龍蝦是很不乾淨的。畢竟老闆那麼忙,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去處理乾淨的小龍蝦。想到這裡,我和老公就商量著,下次想吃小龍蝦,我們就去市場上買點鮮活的,然後自己在家做,雖然過程麻煩了點,但是最起碼乾淨衛生一些。
  • 又一「外來物種」入侵廣州,長3米重300公斤,連吃貨都敬而遠之!
    外來物種,一直是一個困擾各國的重大問題,因為一旦有外來物種進入,就會破壞當地原本平衡的生態,因為原來這個地方,各種生物之間,都形成了一種動態的平衡
  • 外國「魚王」入侵中國,體積重達100斤,如今卻成了一盤菜
    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入侵物種」,以為這是媒體在誇大其詞。「入侵物種」又被稱為是外來物種,大自然是一個長長的食物鏈,人類看似研發了這麼多高精尖的設備和儀器,但是依然只是食物鏈中的一環,生命仍然非常脆弱,被毒蚊子咬一口就有可能生命垂危。因此,人們對於這些物種的研究從未停止。
  • 黑龍江漁民捕千斤大鰉魚 重達1028斤價值20萬元
    《看龍江》消息,5月19日下午,黑龍江三位漁民合力捕獲一條大鰉魚,先是用800斤的磅秤稱重,沒稱了。大家議論紛紛,認為可能過千斤。換了更大的秤,一量,竟然重達1028斤。據悉,這條大鰉魚被撫遠水產研究所收購,價格20萬左右。說到鰉魚,必須先要說鱘魚,因為,所有的鰉魚在生物分類中都屬於鱘魚科,鱘魚科有兩個分支,一個是鱘魚,一個是鰉魚。鱘魚中,有我們耳熟能詳的中華鱘,生長在長江流域,是我國的國家級保護物種,中華鱘通過人工培育後,再進行養殖後,可以在市場上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