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門戶網2012年5月24日:世界銀行新推出的出口企業資料庫顯示,少數大企業壟斷了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出口市場,最大的百分之一企業往往佔出口總量的一半以上,有時近80%。
新推出的「出口商動態資料庫」提供了45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出口商的特點與動態(企業進入、退出出口市場及其生存狀況)數據,為該領域迄今最全面的資料呈現。資料庫主要涵蓋2003~2009年,但也有部分國家1990年代的數據。
一個重要發現是,出口市場對於新來者難以應付,平均57%的企業、非洲三分之二的企業會在進入出口市場的一年內退出。
這個資料庫是由世界銀行發展研究部貿易與國際一體化團隊開發的。資料庫項目主管安娜•瑪格麗達•佛南德斯說:「政府通常是把重點放在幫助出口商開拓新產品和新市場上,但他們可能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幫助企業生存。」
全球資料庫便於用戶按照規模、生存、成長、集中性等因素對出口商進行跨國比較。資料庫將會不斷擴充,增加更多國家的數據。截至目前,大部分資料庫不關注出口企業,而主要著眼於按國家或產品的貨物跨境總流量。
資料庫是基於從海關機構直接獲得的涵蓋出口交易範疇的數據集,具有跨國可比性。衡量指標包括出口企業的規模分布、其產品及市場的多樣性、出口企業進入、退出及生存的動態、貨物貿易的平均單價等。
「出口商動態資料庫」可以幫助政策制定者發現特定部門存在的機會和解決本國出口商遇到的問題,尤其是在進入出口市場和生存方面遇到的問題。例如,資料庫可以用於分析出口商在一個國家的表現,將其與本地區或較發達國家的出口商進行比較。資料庫還便於用戶分析關稅以及其他貿易壁壘產生的影響,例如,可以用來評估嚴厲的關稅措施對出口商數量及平均規模的影響。
資料庫揭示出若干有意思的趨勢。例如,企業進入出口市場的進入率很高,在任一給定年在寮國、馬拉威、坦尚尼亞、葉門等國的出口商半數以上是新來者。但出口商的生存率卻不盡人意,一般來說每年平均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企業退出出口市場。
發展研究部經濟學家瑪莎•丹尼斯•皮羅拉說:「我們的資料庫顯示出口市場的變動程度是很大的,特別是在欠發達國家和小型經濟體。我們需要深入研究,更好地協助政府使這種高退出率的相關成本最小化。」這個項目是由皮羅拉與現任世行中東北非地區副行長的卡羅琳•弗洛恩德共同發起的。